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427章

龙争大唐-第427章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可曾到否?

李世民此言一出,李贞心里头登时便是咯噔一声,再一联想起先前那诡异的请愿一幕,立马心有所悟不单一起子兄弟们,便是李贞自己这些天来的活动只怕全都逃不出老爷子的视线,否则的话,老爷子哪可能会知晓燕万承等人已到了洛阳,闹不好先前那幕请愿的闹剧之导演便是老爷子自己,若如此,老爷子此举究竟是甚意思就着实很值得推敲了的,然则此时却不是思索的时辰,李贞只是微微一楞神,便即陪着笑脸道:好叫父皇得知,安西已派了人将火枪送到了洛阳,儿臣先前进宫,本就是来禀报此事的,若是父皇得闲,儿臣可即刻吩咐有关人等入宫展示一、二。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空,现大雪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这便笑着道:今日天时尚早,左右雪也停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好了。

是,儿臣遵旨。李贞见老爷子兴致勃勃,自是不敢怠慢,恭敬地应答了一声,退出了书房,自去吩咐跟进宫来的贴身小宦官回东宫传唤燕万承等人进宫面圣不提。

末将燕万承叩见陛下。燕万承等人刚到了洛阳,本正在歇息,可一听圣上召见,自是不敢怠慢,一行十八人匆匆纵马赶到了皇宫,由宫中宦官们领着,一路急赶至懿德殿外,待得见李世民率一众人等行出了大殿,众人立马纷纷跪倒在地,大礼参拜了起来。

李世民很是赞赏地看着燕万承等人,笑呵呵地抬了下手道免了,都起来罢,诸爱卿远来辛苦了,朕可是没少听闻尔等老牛塘口一战之威风,今见诸爱卿气宇昂扬,始知传言非虚也,今日朕宣诸位爱卿前来献技,尔等可愿为否?

末将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燕万承等人虽早就知晓其事,可听着李世民当面吩咐,却依旧激动得难以自持,纷纷高声应诺不迭。

那好,这便开始罢。李世民随和地挥了下手,自有一起子小宦官们忙碌着端来了锦墩、华盖,请李世民就座,至于李贞及四大宰相则各自侍立一旁,而燕万承等人则在殿前的小广场上忙碌开了,靶子远远地立于两百五十余步的墙垣上,随着燕万承口令声一下,十八名火枪手分成三列站了开来,彼此间隔两尺不到,十八支长枪齐刷刷地便举了起来。

预备,射击!燕万承一声断喝之后,震耳欲聋的枪声暴然响起,毫无准备的李世民等人登时便被吓了一大跳,至于那些个看热闹的小宦官们更是不济,跌倒于地者有之,狂呼乱叫者也有之,又怎个热闹了得

第四百九十四章平白挨了一刀

黑火药说起来没别的好处,除了烟大之外,就是声响,十八杆长枪虽不算多,一排也就是六人而已,可射将起来,却有绵绵不绝之势,那巨大的暴鸣声生生震得人耳鼓生疼不已,待得燕万承等人操演已毕,不说没有心理准备的众人了,便是李贞自己也被闹得耳朵轰鸣个不停。

启禀陛下,末将奉命演示已毕,请陛下明示。广场的硝烟尚未散尽,暴鸣声兀自尚在回响,燕万承便已匆匆走到李世民面前,恭敬地行礼禀报道。

好!李世民兴奋地站了起来,叫了声好,不过却并没有立刻对演示进行点评,而是挥了下手道:且将靶子取来。

是,奴婢遵旨。一听李世民话,正自头晕目眩的内侍监柳东河忙不迭地便应了一声,紧赶着指挥侍候在一旁的小宦官们将远端的木靶子抬了过来。

木靶子不大,也就是一尺见方、一寸厚的木板而已,说起来与寻常箭靶并无甚不同之处,靶心处一样是个大红心,只是此时的大红心却已浑然变了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孔洞,如同蜂巢一般,至于原本的红色早已被染成了乌黑一片,叫人见了便有种毛骨悚然之感。

神兵啊!

厉害!

着实犀利。

一见到那已如同蜂窝状的靶子,饶是一众宰相都是见识多广之辈,可也禁不住倒吸了口凉气,纷纷惊诧地感叹了起来,而李世民同样是兴致盎然,竟伸手将那面靶子拿在了手中,饶有兴致地看了好一阵子,这才点了下头道:好犀利的兵刃,前番朕若是有此物相助,又何愁安市不下哉。

要命,老爷子这是在怪咱藏私了,晕!李世民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可落在李贞耳朵里,却简直如同霹雳一般,险险些便吃不住劲了,可又不敢随便开口解释,正自尴尬万分间,却见燕万承紧赶站出来解释道:启禀陛下,此物虽犀利非凡,却远非天下无敌,有三不可战之说。

哦?说说看。李世民乃是见识过人之辈,先前见火枪之威,便已知晓此物犀利非凡,虽说射程尚远不及特制强弩,可胜在操作简易,装填、射度快,早已认定火枪的问世将会是一场军事变革的开始,本有心将此物在军中推广,可乍一听说此物尚有缺陷,自是来了兴致,这便笑着追问了一句。

面对着一代大帝,燕万承并不怯场,恭敬地行了个礼之后,畅畅而谈谈道:大雨之天不可战,概因火药易受潮,哑弹过多,战则不利;其二,未经特训之军,无法结阵而战,未能结阵之军,战必殆;其三,枪、弹制造不易,若无充足之后勤,如水之无源,战必败。

唔。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并没有立刻对燕万承的话进行评述,而是缓步走到不远处的那些士兵中间,伸手取过一把火枪,端在手中,掂量了一番,这才笑着问道:燕爱卿,尔既在安西负责此军,朕对此军中诸般事宜好奇得很,尔这就介绍一下罢。

是,末将遵旨。燕万承躬了下身子,紧赶着答道:我军名神机营,总人数两千一百八十人,原有枪械两千三百把,其中长枪两千,短枪三百,各式子弹六万,成军于去年十一月初三,经半年余整训,始能勉强上阵,老牛塘口一战后,全军伤亡三百余众,枪械损毁四百余把,子弹为之一空,如今安西大都护府虽着力加紧赶制,却依旧未能恢复旧观,预计到明年五月初,或许能上阵一战。

嗯哼。李世民一听神机营仅仅一战之后,便即后继无力,眉头不禁便皱了起来,想了想之后,接着问道:造一枪须多少人手,又须几日工期,弹又如何?

这个燕万承显然没想到李世民会问得如此深入,愣了一下之后,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回禀陛下,末将只负责练军,并未参与制造,实不清楚其中之内情。

父皇,儿臣对此倒是知晓一些。李贞从旁闪了出来,也伸手从边上站着的士兵手中取过一把长枪,笑着解释道:此枪分为枪托、枪管、扳机、枪膛、膛线等诸般零部件,须得严丝合缝地组装起来,方是成品,若是稍有差池,则此枪便是次品,故此,每造一枪,须得数十人合力而为之,约摸十天可得一枪,子弹的难点则在火药的配制上,概因火药易燃易爆,生产不易,存储不易,故此,每人每日能产子弹约十左右。

李贞这番话说得倒是顺溜,可其中却是半真半假如今旭日下属之枪械厂已实现了流水线生产,虽说各种生产机械尚原始得很,然则产量其实并不算低,大致来说:每月可生产长短枪百余支,子弹近五千枚,若是大规模扩建工厂,完全可以做到在数年之内装备全军,只不过李贞眼下尚未有此等打算,故此,特意将实际产量大幅度地缩水了下来。

此等枪弹关中可造否?李世民静静地听完了李贞的介绍,随手将手中的长枪交还给了原主,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

老爷子的问话虽是一副随意的样子,可李贞却清楚这话的潜台词之所在老爷子这是打算将火枪这等威力巨大之武器控制在手中了,心中不禁有些子苦,然则老爷子既然有了心,自也容不得李贞不情愿,与其等老爷子点明了,倒不如自己交出去干脆一些,再说了,将枪械场搬回关中本就是李贞登基之时先要做的事情,如今不过是提前一些罢了,左右核心技术都掌控在绝对心腹手中,却也不虞有甚泄漏的危险。

父皇明鉴,关中亦能生产枪弹,只是需要重新建厂以及重新勘探矿藏,恐须得年余方可重新开工。李贞故作细想状地沉思了一下,这才缓缓地开口答道。

那好,就迁到蓝田(长安下属的一个郊县)罢,归入工部辖内,尔以为如何?李世民颇有深意地看了李贞一眼,似笑非笑地问道。

工部?果然如此,老爷子又要玩平衡了!李贞心里头早就有了准备,此时面对着李世民那怪异的神情,丝毫也不曾有异常的反应,只是恭敬地回答道:是,父皇圣明。

哦?哈哈哈李世民见状,仰头放声大笑了起来道:有了此等神兵助阵,朕定要叫高句丽小儿辈俯称臣!

陛下圣明。一众大臣都知晓李世民这是念念不忘安市之败,虽都不以为然,可谁也不敢在老爷子正高兴的时辰说些甚不着调的话,只能是各自称颂不已。

罢了,不说这个了,今日得见神机营之威风,朕心甚悦之,传朕旨意:赏燕万承绸十匹,绢十五匹,余下人等各赏绸、绢各三匹,以为犒军之用。李世民大手一挥,止住了众人的称颂,笑盈盈地下了旨意。

末将等叩谢皇上圣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燕万承等人一听有赏,自是人人欢喜,个个拜倒在地,连连称颂不已。

嗯。李世民很是满意地点了下头,挥手道:尔等都退下罢,贞儿,尔随朕到书房一叙好了。

是,父皇,儿臣遵旨。老爷子一准是有话要说,只不过要说的是甚子李贞并不清楚,隐约觉得其中应该有篇大文章才对,可这当口也不是开口问的好时机,只能是恭敬地应答了一声之后,跟在李世民身后,向着书房行了去。

来,坐下罢。李世民缓步走到书房一角的胡床前,半躺半靠地坐了下去,指着胡床前的一个锦墩,很是平静地吩咐了一句。

谢父皇赐坐。李贞一见不单四大宰相没跟着进房,一众大小宦官也全都停在了书房门外,心中不由地便是一紧,好在城府足够深,却也没露出甚不妥的神色,只是恭敬地应答了一声,端坐了下来,摆出一副恭听圣训的样子。

李世民定定地看了李贞好一阵子,这才略有些个突兀地开口道:贞儿,安西如今地盘大了,管起来怕是吃力了些,唔,柴大都督可没少为此跟朕叫苦,说是忙不过来,朕想也是,安西如今地分南北,风土人情皆迥异,朕打算将安西一分为二,尔觉得能行否?

安西分为南北两大块,这本就是李贞原先的算路,不过么,李贞原本并没打算立马便提将出来,只因着时机尚未成熟北疆以游牧为主,其经济实力远不及以商贸为主业的南疆,如今北疆刚平定,若无南疆的财力支持,要想达成李贞原先主张的胡人大唐化难度不小,故此,当初李贞给秦文华以及林承鹤所定的期限是五年达到收支平衡,而今老爷子冷不丁地提出此事,着实令李贞头疼不已的,可老爷子既然已开了口,自是早便有了定策,强行反对的话,不单没效果,反倒会让老爷子起些不必要的疑心,这话要如何说得婉转,可就有些子令李贞为难了的。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一分为二理应可行,唯今北疆刚定,民生凋敝,若无南疆之相应财力支持,一时恐难大治,若是能以过账之手法,依旧将南疆之财税分割一部分供给北疆,则分而治之亦是上策。李贞琢磨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李贞所搞的文化统合之事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数,此时见李贞并没有顺着自己的话头胡乱应承,却也并不以为忤,笑了一下道:既如此,那该过账便过账好了,左右不过是户部走一下手续罢了,却也碍不得甚事。

父皇圣明。李贞见事已至此,自也不好再出言反对,只能恭敬地回了一句。

李世民瞄了李贞一眼,一副随意的样子问道:也罢,既是要分,依尔看来,何人可为北庭之都督?

嗯?老爷子这话啥意思?李贞一听老爷子的问话甚是古怪,心里头没来由地便是一沉,暗道不妙按理来说,安西一分为二,自然该是林承鹤这个北疆镇守使升任北庭都督,毕竟其战功、资历都摆在那儿,任北庭都督乃是顺理成章之事,可老爷子明知如此,还要问出这么个问题来,很显然就没打算将林承鹤扶上位,若如此,老爷子的用心就有些子可疑了安西乃是李贞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同时也是李贞手中的枪杆子,自是断不容有失的,不过么,对于帝王来说,有安西这么个只听太子话的地儿在,着实不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只要有可能,没哪个帝王会容许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爷子出手削权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了罢,眼下摆在李贞面前的选择是要不要跟老爷子据理力争一把,再者,便是争了,能不能胜是一回事,就算是胜了,破坏了父子俩好不容易才形成的默契是否值当?

头疼,头疼得紧,李贞假做思考人选问题,肚子里转了无数个弯子,却始终难找到个平衡点,无奈之下,只好咬了咬牙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若是按资历才能,朝中能胜任此职者不少,右卫大将军李大亮、辽东道行军总管程名振等诸多老将皆能胜任此职,可依儿臣看来,现任北疆镇守使的林承鹤显然是出任此职的最佳人选,概因其久镇北疆,熟知地理人情,又兼深通军略,若是父皇要儿臣推荐,儿臣便选林承鹤升任北庭都督。

林承鹤其人朕虽不曾见过,可其行其事朕确有所闻,是个将才,以他为北庭都督倒也可行,然则朕却不想学汉和帝使班定远之策,安西诸将出塞已久,是该调些人回朝了,朕可不想背个用人无度之骂名,朕决议调林承鹤进京,唔,此人眼下乃是左金吾卫将军之职衔,朕看可以升其为左威卫大将军么,贞儿以为呢?李贞话音刚落,李世民便挥了下手,甚是豪迈状地嘉奖了林承鹤一番。

左威卫大将军听起来是派头十足,名头够大的,与程咬金等诸多名将可是并列而立了,问题是朝廷里的左威卫大将军不过是虚衔罢了,手下一个兵都没有,若无指派,屁用场都没有,哪及得上北庭都督手下雄兵数万,这摆明了是明升暗降的障眼法罢了,再算上神机营之事,老爷子这一刀切得也未免太狠太凶了些,真令李贞气不打一处来的,偏生又没法作,尽自心头苦涩无比,可也无可奈何,还得装出一副欣然的样子道:父皇英明,是儿臣疏忽了,林将军劳苦功高,是该回朝任职才是。

嗯,那就这么定了,至于北庭都督么,朕倒有几个人选,李思摩如何?李世民细细地看了眼李贞的表情,没察觉出甚不对的地方,这才笑着问道。

李思摩?开什么玩笑!李贞一听老爷子报出来的人选是李思摩,登时便吓了一大跳,紧赶着便答道:父皇,李将军虽也算是通军务之人,忠心亦是可嘉,然其才具并不足以服众,且其身份敏感,虑及北庭乃是西突厥之故地,李将军出任此职儿臣以为并不妥当。

李思摩对李世民一向忠心耿耿,此番征高句丽又因冲城而负伤,李世民本想着让其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一回,却没想到李贞的反应竟是如此之强烈,登时便沉下了脸来,冷冷地看着李贞,而李贞也毫不示弱,紧闭着嘴,死活不肯松这个口,父子俩对视了好一阵子之后,见李贞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李世民自感无趣,摆了下手道:罢了,李思摩之事休提也罢,李大亮年岁已高,朕不忍其远赴塞外,程名振要经略辽东,也不能擅离,朕还指望着要其于军前效力,尔再提个人选好了。

李贞一见老爷子的样子,便知晓其是真的有些子生气了,奈何李贞却绝对不可能让李思摩这等人去北庭瞎折腾的,抛开其本身忠心有余,能力不足的毛病之外,更因着李思摩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