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最保守的统计数字,不包括那些在长安讨生活的胡人。唐朝作为当时世界的中心,长安作为帝国的中心,象磁石吸引铁块一般,吸引着不计其数的胡人来到唐朝、来到长安讨生活。
当时在唐朝讨生活的胡人很多,杂耍卖艺、歌舞卖笑、开店经商、贩货生财,多不胜数,遍及各行各业。在唐太宗“夷汉一家”的政策关照下,胡人不仅在唐朝做生意,还和唐人通婚,最后给汉化了。罗家甸离长安不过几十里的路程,胡人在这里做生意一点也不惊奇。
拍拍额头,陈晚荣深受鼓舞,非常欣喜的想:“胡人在唐朝生活得有滋有味,怡然自得,我这个化学专家在唐朝搞化工应该很有前途,至少不会比这几个胡人差!”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销艺术(上)
李老板叫李清泉,是李氏皮革作坊的老板。作坊位于罗家甸北端,穿过镇子就到了。这是一座四合院,十几间坌土砖瓦房,墙壁漆以红漆,历久弥新,格外醒目。
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混杂了腥味、臊味、酸味、油味、碱味的奇怪味道,陈晚荣胃里一阵翻滚。
院子中间有一块不小的空地,停着十来辆马车,几个伙计正把成捆的皮革装到车上,忙得热火朝天,今儿天气特冷可他们的脸上仍是挂着晶莹的汗珠儿。
一辆高大气派的马车迎面而来,陈晚荣让到一旁。拉车的是一匹高大健壮的白马,很是神骏,车辕上一个车夫,身着青衣,头戴圆毡小帽,右手持鞭,左手拉缰,任由白马不紧不慢的前行。
马车缓缓而行,一个中年男子紧跟着马车,在车窗边对着车里说话:“郑老爷子,您走好呐!”
“李老爷子,你忙呐。”车里传出一个清越的男子声音,窗帘放下。
车夫马鞭轻挥一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马车骤然加速,飞驰而去。
后面跟着三辆装满皮革的马车也加速跟上,上了官道,向长安方向飞驰而去,很快就消失在视线里。
陈晚荣心想瞧这派头,应该是一个大富翁,上李清泉这里来提货。
直到马车不见了,这个中年人这才转过身来,看着陈晚荣,未语先笑,亲切的笑容叠了一层又一层,其亲切程度就是笑弥勒都要自叹不如:“晚荣,你可来了。”
他就是李清泉,个头不算矮,一米七左右,身上的绸衣色彩鲜艳,牡丹团花栩栩如生,挺着一个肚腩,颇有几分富态。
见了他那副笑容,陈晚荣心想这么丰富的表情,不去搞传销简直是浪费人才,笑道:“李老爷子生意红火,恭喜了!”
李清泉的生意一直不错,不说别的单从停在空地上等着装货的马车就可以看出来,这话是说到他心里去了,亲热的在陈晚荣肩头拍拍:“晚荣,来来来,放到这里。”带着陈晚荣去了屋檐下,帮陈晚荣扶着。
陈晚荣才把桶放下,李清泉冲屋里一招手,过来两个伙计:“搬进去,马上用。”伙计应一声,一个人一个,抱着桶进工房去了。
原本想尽一尽力,自己搬进去,没想到他如此热情,陈晚荣只好敬谢不敏了:“谢李老爷子。”
李清泉大度的挥挥手:“一点小事,不值得谢。晚荣,来,外面冷,去屋里坐会,暖暖身子。”走在前面带路。
陈晚荣年富力强,百来斤的东西不知道背过多少回,身上正发热,一点也不觉得冷,不过李清泉如此盛情也不好拒绝,谢一声跟着李清泉去了。
右边直走,到了尽头处再转一个弯就到了,李清泉推开门:“晚荣,进来。”
陈晚荣老实不客气进了屋,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陈晚荣不由得抽动几下鼻子,暗赞一声好香,这是极品茶才能有的味儿。
屋子甚是宽大,一张红漆桌格外醒目,上面放着三把细瓷茶壶,还有十来只上好的细瓷茶杯,几只细瓷碗。几张椅子,一张椅子放在桌子里面,上面垫着松软的红色绣花褥子。一个火炉,炭火燃得正旺,三角架上放着一个瓦罐,里面坐着水发出咕咕的响声,不断有热气冒出。
李清泉搬过一张椅子:“晚荣,你坐下。”
“谢李老爷子。”陈晚荣谢一声,坐了下来,张开手对着炭火烤起来。身上不冷,手有点冰凉,对着火一烘,暖和袭人。
李清泉提起最外面那把茶壶筛了一碗茶,递给陈晚荣:“晚荣,喝口茶,润润喉,走了这半天路,嗓子也干了。”
还真有点渴,陈晚荣接过呷了一口,这茶味很平常,很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桌上的茶壶,屋里明明有一股浓郁的茶香,应该是上等茶。这茶的味道实在是平常得紧了,这里面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道道?
李清泉坐在椅子上,身子后仰,半躺半卧,右手抚着肚腩:“晚荣,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去你们家催了。”
“李老爷子,您也知道,现在是农忙季节,马上就要下种了,乡亲们都在准备农具,爹接的活儿不少。这不,是您李老爷子要的,爹才先给您做了。”陈晚荣打马虎眼,搞应酬是张嘴就来。
“是这样啊!”李清泉的笑容不变,话锋一转:“晚荣,这桶钱不能照原先的给你了,我给八十文,两个桶一百六十文,我这就付给你。”
听了这话,陈晚荣非常意外,要是陈晚荣戴的有眼镜的话肯定是摔出一地的镜片了。李清泉笑得那么亲切,态度和蔼可亲,任谁见了都会把他当作好人,陈晚荣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是个笑面虎,先用萝卜引诱小白兔,然后握着大棒在这里等着自己。
桶价原定是一百文一个,两个也就省四十文,他那么红火的生意居然为了这点小钱费唇舌,陈晚荣要不是亲耳听到,还真难相信。
侃价,陈晚荣没少经历,不慌不忙:“李老爷子,您这就不厚道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您这不是在亏我吗?两个桶,四十文钱,您这样的大财主为了这点钱不怕给人笑话?”
李清泉笑容依旧,先是一长串的呵呵笑声,然后才是一番大道理:“晚荣啊,我们是乡亲这没错。可是,亲兄弟也得明算帐呐。有道是‘发家如针挑土’,养家难呀,四十文也是钱呐,这发家就得一文一文的攒,不能因为少就不要。这是生意,是生意,你懂吗?”
他这大道理要是写成家箴,用来教诲子孙后代还是挺有说服力,用来和我侃价,就有点不伦不类了,陈晚荣很是惊奇。
陈晚荣心想你既然当成生意来讲,那我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开口索价了:“李老爷子,还没给您说,这桶涨价了,现在要一百二十文一个。两个桶,你得付两百四十文。”
“你说甚么?一百二十文一个?”这一来轮到李清泉惊奇了,仔细打量起陈晚荣。
还是那般赤贫人家的典型衣着,摞着补丁的麻布衣衫。不过更多的是陌生,脸上有光泽,生气勃勃,和以前那个陈晚荣截然不同。特别是那双眼睛比以前明亮多了,透着精明,浑身上下有着一股子自信。
李清泉努力搜索记忆,心想以前那个陈晚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他一定是一脸的无奈,说着好话,乞求自己看在要供陈再荣读书的份上不要压价。实在不行,他的身段会放得更低,不惜打拱作揖,就差下跪了。
敢于和李清泉对着干,针锋相对的讨价还价,就从来没有发生过。李清泉在惊讶之外又多了几分好奇,不得不刮目相看,提起中间那把茶壶筛一碗茶,递给隐晚荣:“晚荣,尝尝这茶。”
“我这还有。”陈晚荣把手里的碗扬扬。
“尝尝。”李清泉把碗再向前伸了伸。
陈晚荣心念一动,把手里的碗放在桌上,接过来喝了一口,这才叫茶嘛,有滋有味,喝起来舒服,不过离屋里那喷香的茶味还有段不小的距离,比起适才那茶好了不少。
陈晚荣想起了现代社会那些交际人士,身上带着好几种香烟,见了小人物发最普通的香烟,见了有点身份的人发稍微贵一点的香烟,要是遇到领导或者贵人那就发最好的香烟。这个李清泉,就是这种人。
“茶,上茶,上好茶!”陈晚荣哑然失笑中,念出了这句著名的讽刺对联。
李清泉明明听出了话里的讽刺意味,他脸上却没有一点变化,还是那般笑容可鞠,半眯着眼睛,晃晃脑袋道:“茶,上茶,上好茶!挺有意思的!晚荣,你甚时间学会对对子了?”
人无耻则无敌,见过脸皮厚的就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无耻之尤!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销艺术(中)
见了他那副没事似的神情,陈晚荣在心里感叹,今儿算是长见识了,遇到厚脸皮了:“哪里是对对子,随便念念罢了。”
李清泉眼光淡淡一扫,不能再装作不知了:“晚荣是在挖苦我吧?我这茶壶里有三种茶,这一把里是最普通的茶,我这里人来客去少不了,要是有个乡亲来就给一碗润润喉。这一把,稍微好一些,用来给我那些主顾喝的。这把泡的是青城雪芽,郑老爷子今儿来提货,他就好这口,我不能不给他敬这茶呀。”
想起适才遇到那位郑老爷子的派头,他一定是一个很有名的富商,要不然李清泉这种长着三只眼的商人不会那般亲热,一个劲的拍他马屁。
他居然自己把这种事说出来,陈晚荣对他这种小人胸怀不得不感叹,嘴里道:“李老爷子言重了。人分三六九等,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爱好,尤其是经商的更得把握好主顾的喜好,爱听曲的得给请个名伶,爱酒的就得给准备好酒,爱风花雪月的就给找个漂亮的红牌,郑老爷子爱茶实是最好侍候的了。”
李清泉身子猛的前倾,不再靠在椅背上,有点惊异的打量着陈晚荣:“晚荣,你怎么变了?甚时间这么有见识了?你这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就算商人也未必有这等见识呢。”
作为化工企业的部门主管,陈晚荣没少陪客人,对客人的各种嘴脸烂熟于胸,这话是经验之谈,李清泉这个久在生意场上打滚的人哪有听不出其中底蕴的道理。
“李老爷子过奖了,我随便说说。”陈晚荣打着马虎眼。
李清泉提起茶壶,向一个细瓷茶杯里斟茶,壶嘴对着茶杯,一股绿色的茶水流入茶杯,一股浓香冲鼻而入,沁人心脾,陈晚荣暗赞一声好。
倒完茶,李清泉把茶壶放下,端起杯递过来:“晚荣,你品品。”
陈晚荣一瞧,只有小半杯,这个李清泉还真够抠门的。他之所以要给陈晚荣品品,不过是陈晚荣发现了他的秘密,不得不给。多了,又觉得给陈晚荣这个泥腿子喝太浪费了,这才给小半杯,意思一下而已。
对他的心思,陈晚荣了然于胸,不能接受他这种施舍叫化子的做法,没有伸手去接:“李老爷子,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这种庄稼人喝这种珍贵茶太浪费了,还是喝最普通的就成了。我们穷人家,人穷志不短呐!”
李清泉本来就舍不得,也就顺手把茶杯放了下来,可是陈晚荣后面说的是:“这青城雪芽,我倒是听说过,有人还给做了一首诗,有一句是‘仙茗自仙家’,思意是说青城山本是仙家修炼之地,而这青城雪芽出于青城山,喝这茶的人和神仙一样清高飘然出尘,卓尔不凡。”
青城雪芽外形纤丽,汤汁碧绿清澈,是难得的名茶,不仅唐朝有,就是现代也有,陈晚荣没少陪四川客户,听他们说起过,陈晚荣也就记下了。
这个郑老爷子是李清泉最大的主顾,好的就是青城雪芽。天下名茶何其多,郑老爷子独好青城雪芽,与其说是爱茶,还不如说是爱慕青城山的仙名。青城天下幽,自古就是修道之士荟萃之地,这句“仙茗自仙家”要是让郑老爷子知道了,比送千两纹银还要让他高兴。
要是把这诗送上的话,生意也就更稳当了,李清泉忙把快放下去的茶杯又端了起来,递向陈晚荣:“晚荣,仙茗自仙家这诗有意思,你全记得吗?”
陈晚荣并没有接茶杯,岔开话题:“李老爷子,还是说说桶吧,一百二十文一个,这不能少。”
“不急,不急。这点小钱不算一回事。”李清泉的口气完全变了。几十文钱和牢牢抓住一个大主顾比起来谁轻谁重,不用想都知道。
陈晚荣可没那么容易上道:“您家大业大,几十文钱自然不放在眼里,可对于我们穷苦人家来说那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话很好听,可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
听话听音,李清泉知道不把这事了结,陈晚荣不会给他念诗,只得道:“老价钱吧,一百文一个。”
“一百二十文,一文不能少。要是李老爷子不能给这个价,那就请您把桶还给我,我带回家去,家里正好用得着。”陈晚荣的态度非常坚决。
李清泉沉吟了一下,点头道:“行。不过,你要把诗念给我听。”
陈晚荣摇头否决他这无理要求:“诗是诗,桶是桶,这道理您是懂的。四十文,钱不多。可这是我们应得的,该拿的还得拿,一文也不能少!”
最早,这桶价是一百二十文一个,李清泉小气一再压价,现在居然想压到八十文了。陈老实早就不想给他做了,可是陈再荣读书要钱,又没有办法只得低价给他做。陈晚荣之所以抬高价钱,就是想替陈老实出口怨气。
陈晚荣回想起他读书那些年,父母为了给他攒学费,是一分钱一分钱的存,那艰难日子是一辈子也忘不掉。陈老实为了陈再荣,只能忍气吞声,任由李清泉压价,陈晚荣感同身受,这气还非出不可了!
没有这诗,生意照做。但是,有了这诗,情况会不一样,锦上添花总是一件美事,李清泉不得不做出决定了:“好吧,一百二十文就一百二十文。总共是两百四十文。”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往桌子上一放:“这是两百文。”再从钱罐里数了四十文:“晚荣,你点一下。”
他虽然小心眼,还不至于去耍花样,陈晚荣相信他,把钱拿了过来,仔细打量起这影响中国历史一千三百多年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取秦半两、汉五铢形制,外圆内方。字体出自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之手,非篆非隶,又含有楷书味道,结构谨严,行笔端正凝重。铜质优良,铸造精良,“开元通宝”四个字清晰工整,铸造水平非常高。
秦半两、汉五铢都采用外圆内方的形制,这一形制影响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历朝历代都沿用这一形制,就是开元通宝也不例外。
开元通宝之所以能影响中国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原因在于开元通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不以重量为计价单位的货币,而是通过官方规定一枚铜钱值多少就值多少,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币,只不过载体不同而已。
宋朝著名的纸币“交子”之所以能出现,就是因为开元通宝开了先河。从此以后,中国古代的货币抛弃了以重量为计价单位的方式,改以官方规定,因而开元通宝的出现在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开元通宝的大名,陈晚荣是如雷贯耳,其铸造水平比想象中还要高,由衷的赞叹我们祖先的杰出智慧,把两枚铜钱轻轻一磕,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响声,陈晚荣有点开玩笑的想:“这毕竟是钱的声音,听起来就悦耳!”
李清泉把陈晚荣的动作看在眼里,还以为陈晚荣在辨别钱的真伪,很是不悦,一口把青城雪芽喝干:“是假钱吗?这可是从钱庄提出来的,你要是能找出一枚假钱,我赔你一百文。”
唐朝是“钱重物轻”的社会,钱很值钱,铸造假钱利润很大,是以朝廷虽是禁止民间私铸假钱,仍是屡禁不止,市面上有不少假钱流通,李清泉才有这话。
开元通宝的名头在历史上很大,陈晚荣是想验证一下,居然给他想歪了,笑着解释:“李老爷子,您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