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阳光大宋 >

第173章

阳光大宋-第173章

小说: 阳光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46、初来乍到

(拜谢各位,请给点票票,推荐、收藏啥的)

~~~~~~~~~~~~~~~~~~~~~~~~~~~~~~~~~~~~~~~~~~~~~~~~~~~~~~~~~~~~~~~~~~~~~~~~~~~~~~~~~~~~~~~~~~~~~~~~~~~~~~~~~~~~~~~~~~~~~~~~~~~~~~~~

脚步声重,里面匆匆出来一行人,当先一个膀阔腰圆的黑脸大汉,还没等梁丰反应过来,已经冲到他面前,啊哈一声,将梁丰一把抱起大笑道:“哥哥,想死我啦!”

梁丰急忙用手撑住大汉肩膀,隔远些仔细看,眉梢眼角,可不是王英那倒霉孩子是谁?心中那个激动啊,原先的憨宝宝如今长成大人!

毕竟被抱在半空实在不雅观,急忙笑着推到:“放我下来,快放我下来。看看还有谁来了?”

王英将梁丰放下,侧目就瞧见发小死党杨文广。杨文广是临时决定跟了过来,没有朝廷的文书,因此他家父子都不知道还有这厮。

“你!你如何也来了?”王英声音激动,瞪眼问道。

“靠,老子如何不能来了?”杨文广同样的情绪。

“砰”第一声,两堆肉忽然撞在一起,死死抱住对方。男人间的感情,历久弥新!

等他二人宣泄得差不多了,梁丰才悠悠笑道:“你俩就是互相把对方勒死在此也不关我事,只是大爷我肚皮饿了。没人管饭么?”

””王英和杨文广这才放开。急忙拉了梁丰的手便朝里走。来到二门。王英便叫中军进去通禀,说军巡使前来报道,求见大帅。中军进去不久出来站定叫道:“迪功郎听话!”

王英一愣,躬身道:“在!”

“你久在军中,不知规矩么,如何军巡使来了不去自家上官报到,引来越级参见?念尔初犯,以申斥教训。若再犯,军棍伺候!”

王英听完,灰头土脸好没意思,只好唱个肥喏道:“末将知罪了。”

那中军才转过脸来对着梁丰、杨文广二人道:“督帅有令,军巡使须到参军处报道。军中阶级错乱不得,晚间督帅设家宴,请军巡使和杨公子赴宴。”梁丰和杨文广急忙躬身答应,多谢督帅厚爱。

回过头来,梁丰笑吟吟望着一脸没趣的王英,这才明白。是王英高兴糊涂了,拉了自己们就要去见自家老子王德用。可他爹现在什么身份?不是说看不上梁丰的品级。而是越级参加是军中大忌,自己当作侄儿见了,可让将来梁丰的上司们如何发号司令?如何管束?于是便命中军出来痛骂他两句,其实也是向梁丰解释为啥不见的道理。接着便表示亲热说晚上咱们爷们儿再喝酒,这样才公私兼顾。

梁丰已经混了官场,当然明白这道理,并不生气。倒是王英,这厮来了两年,虽然挨骂挨打回数不少,却是第一次在兄弟面前丢脸。幸好他已经晒得黝黑,所以红脸不红脸的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只见他讪笑道:“嘿嘿,对不住。。””哥哥,小弟急切之下,把这规矩给忘了。这就带你去见顶头上官,等会儿咱们在接着说话。”

王英带头把梁丰领过几处跨院,来到一个小院子里,里面一些老军兵士正在洒水泼地给院子降温,见小帅爷领着一个官儿进来,急忙哈腰点头招呼。王英咧嘴一路招呼,亲亲热热并不骄傲。来到北屋正房,他先进去通报,接着便领出来一个人,身穿七品官服,个头中等,大概五十岁左右年纪一个半老头,笑眯眯地望着梁丰。

梁丰知道这位就是自己将来的上司一把手军曹判官魏元瑜魏大人,走上前唱个肥喏道:“属下梁丰,见过判官大人。”

“呵呵,梁大人免礼,咱们亲近同僚,不用这些虚礼,来,屋里坐。”魏元瑜很随便亲和,扶住梁丰就朝屋里走去。

陕西黄土高坡,民间多以窑洞存身。延州概莫能外,因此这里虽属于军部,但还是保留了民屋的特sè,圆拱门窗,进去极深,阳光只能照shè到屋子的一半左右。屋里也没设中堂交椅啥的,就是一张条桌,放些笔墨纸砚令箭之类,另外溜墙一排枣木椅而已。简朴之中,可见西北之艰苦,同封丘简直没法相比。

因为他名声的缘故,魏元瑜也少不得把他夸奖一番。这厮每次见到上司都会有如此评语,早就习惯了。倒是王英在旁边眉飞sè舞,很是替哥哥骄傲。而杨文广因是私自投军,还没个手续,便被挡在院外,同李达一起等着。

寒暄几句,魏元瑜向他交代了些公事,又指定了”阳光大宋346、初来乍到”院里东屋归他的办公室,叫他好生休息几天,才慢慢到各镇砦一处处巡查了解情况。

告辞出来,王英便邀请魏元瑜晚上到帅府赴宴。老魏略问一句,便知道是督帅设宴招待子侄,笑道:“多谢公子盛情,督帅家宴,下官便不去了,改rì再去叨扰。”说完笑眯眯地把梁丰送到门口,让他先去吏曹登记备案,这才算正式到任。

一切公事程序走完,已经有军中后勤来领着梁丰主仆二人并同杨文广去安排了住处,离军府也不甚远,几乎就是后事的军区下级干部营房的概念,梁丰分到一大一小两间屋子,只是有个小院子而已。左右不过是些床、桌、椅凳等必需品,铺盖自备,简朴得很。在地方自己也是有花园有别墅的待遇,来到这里他却并不嫌弃,反而很满意。李达更不在乎,他本来就是个吃得苦的主。

杨文广就暂时和梁丰同住一屋,等着晚上和王叔叔沟通过后,分配了工作再作计较。

还不到晚上,王英就早早过来等候了,这厮xìng子粗疏,也不觉得梁家哥哥住得这样简陋有何不妥,更不会想着回自家里去搬些家什来用用。事实上,连他自己也只能住在军营里面,很少能呆在父亲身边享受衙内待遇。

来到督帅府二进院落,正堂中灯火通明,一张大方桌上,已经预备下席面。王英到书房请了安,王德用这才出来。梁丰见过一次,也是在他家里时,这次是第二次见。

灯火下,王德用穿绿袍绯红边窄服箭袖长衣,蹬黑皮靴,”阳光大宋”去了幞头,只用簪子别住发髻,一脸刀刻般的刚毅面容却带了几分慈和,要是不看衣裳,就像个常年田间劳作的老农一样,只是气度步履之间,才见指挥千军万马的霸悍。

梁丰、杨文广急忙上前作揖:“见过督帅大人。”一个说“见过叔父。”

“起来起来,无须多礼。玉田,老夫避讳甚过,早间未曾见你,不怪罪老夫吧?呵呵。”王德用先笑着对梁丰说话。

“督帅哪里话,先公后私,此乃督帅治军之道,过人之处,属下唯有敬仰学习而已,岂敢怪罪!”梁丰真心说道。

“唔,那就好。”王德用笑着点头,又转过脸望着杨文广,面sè就不善了,冷冷道:“你呢,跟着来凑什么热闹?也想学王英这厮胆大妄为不成?”他本不知道杨文广是得了老太太的准许跟着出来的,对杨文广这种看着长大的疯娃,自然没什么客气。

杨文广却知道他是最面冷心善的,一点都不害怕。笑嘻嘻说道:“叔父不知,侄儿这是得了祖母准许,跟着梁丰出来叔叔这里,讨口饭吃,请叔父成全。”说完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来,是折太君写给王德用的亲笔信。

杨、王两家原先地位悬殊,只是王超、王德用父子之后才慢慢将距离缩短。但从王超开始,便和杨家多有亲近,王德用虽不曾受过杨延昭的管,却历来把杨延昭当个老大哥,老上级尊重的。虽然杨延昭已死,但对杨文广等后备的态度却只有更加关注。这时看见折太君亲笔信,急忙伸出双手恭””敬接过才打开看。

王德用看完,点头微笑道:“还怕你家太夫人不舍你出来,嘿嘿,看样子还是我多心了。太夫人气量,令晚辈佩服啊。好,你既然来了,那就安心留下,早晚给你立功的机会。不过,可别想着在我这里能讨到什么巧宗去,不罚你们这帮不听话的小鬼去吃些苦头,将来一个个都要翻天!”

笑骂完才领头进了中堂居中座下,又延梁丰左首坐了,杨文广右首坐了,王英打横相陪。刚坐定又笑道:“呵呵,刚才还说呢,差了一个人,已经叫人去请,也该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通报:“督帅,掌书记韩琦到了。”

梁丰心中惊喜,站起身来迎了出去,杨文广王英跟着。一盏灯火引路,韩琦已经匆匆赶来,老远看见梁丰,更加快了脚步,二人双手紧紧互握,互相凝视。

一年不见,韩琦的样子又成熟了许多,再经过几个月的部队熏陶,少年的傲气加上军营的英气,更加勃勃。

“好兄弟,能在这里见到你,愚兄我好生高兴!”梁丰喜道。他是真开心,像韩琦这样的大神,书上敬仰的时候多了,现实里又砥砺过一番,同科进士,同屋切磋学问,讨论天下大事,这份感情那还有啥说的?

“有劳玉田兄挂念,一别经年,兄风采更胜于昔,所做事业天下又知名,可喜可贺!”

韩琦缩回手来又施礼笑道。只是行动、语气中略略含有生分之意,梁丰心里稍稍错愕。

347、分歧初现

梁丰表情不变,心里暗暗诧异:这小子咋回事这么别扭?也不再问,笑眯眯当着啥也没发生一样,携了他手就进屋。

王德用坐在当中笑看着一帮小朋友进来,心中喜悦。最近他对这个韩琦印象特别好,第一做事认真不苟,第二思路清晰文笔了得,第三说话见识明显高于自己手下那些丘八。作为一个军路的幕僚官员,十分地优秀。今天再加上来了梁丰,那就更如虎添翼了。嗯,还有一个今rì不在现场的爱将!

王德用心中感慨,也许没过多久,西北战场,将会是这帮年轻人的天下。既有期待,又有些美人迟暮的惆怅!

杨文广和韩琦也互相认识,只是交往不深而已。今天自己私奔投军的身份,当然比不上人家堂堂传胪名正言顺的官儿。只好屁股挪开,跑到梁丰那边挤在下首,把右面让韩琦独自占了。

“来,三位小友,老夫敬你们一杯。既给玉田洗尘,也预祝你们齐聚西北,干一番事业!”王德用举杯道。四个小辈赶紧站起来谢过督帅,一饮而尽。

吃了三五盏酒,王德用笑对梁丰说道:“玉田,前番你和狄青通信,跟他说起这军中编制事体,汉臣特特向我禀报过。老夫深以为然,已经下令定州和长城口一些城砦试用了,效果果然不错,指挥起来,如臂使指,十分如意啊。呵呵,你未到永兴,功劳已自不小!”

王德用说的是梁丰曾经和狄青书信往来时聊起大宋的军营编制,””梁丰对那些夹七夹八各种名目繁多的队列和称呼十分头痛。于是参照后来蒙古成吉思汗的编制。加上后世部队一些新的概念。提出建议,设想将编制改为班、排、队、营,以二十人为一班;五班为一排;十排为一队;十队为一营,排级领头为一正一副,队级以上为一正两副,每一级领头只对自己上级负责。这样一来,简单明了,不再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称呼。也就没了那么多吃闲饭不干事还帮倒忙的混混。

狄青哪里做得了主?自己算起来才管着百十号人哩,但是认为大哥的想法真心不错,可以避免许多弊端。于是仗着和督帅亲近的机会,壮起胆子就对王德用提起这茬。老王一听,觉得有理,目前大宋最头疼的就是军队战斗力低下还内部扯皮,互相掣肘。虽然明知是朝廷为了防范武将而故意耍的把戏,但见猎焉有不喜之意?于是叫来几个亲近下属,悄悄吩咐下去,小范围使用推广。意图等到万一哪天捞着仗打。出了效果,便向朝廷上书。请求改良。

今天见到梁丰,心中高兴,座上又全是自己的心腹子侄辈,便说了出来。

梁丰谦虚道:“那些是小侄一些不成熟的浅见,蒙伯父错爱,岂敢居功?小侄纸上谈兵,倒让伯父见笑了!”

“笑什么笑?出得了好主意,就是真本事,来,老夫再敬你一杯。”两人又喝了一盏。

韩琦听他二人说得热闹,却不知端的,忍不住好奇发问。王德用兴致高,便给他解释了一遍,韩琦听了神sè不变,无褒贬之意,只是。。””点点头,默默喝酒。

王德用又说道:“玉田,前月你专门写信给老夫,此事老夫已同稚圭说过,他也深以为然,是以最近加紧提防,不过似乎暂时无甚动静。你以为,倘若敌人要攻,当选何时为上?”说完看看韩琦,韩琦点头微笑,表示自己也同意。

这就是王德用的长处,他绝不会以年龄差异小看任何人,尤其是读书人,简直可以说是礼敬有加,哪怕是韩琦这种半大孩子也不放过!

所以,韩琦最近在永兴军中,很舒服,起码心理上很舒服。

梁丰想了一下,老实说道:“伯父明鉴,小侄只是猜测,不敢断定。现今党项左有回鹘,右有吐蕃,夹击之下,未必能腾得出手来占我大宋便宜。不过也难保元昊那厮火中取栗。说句不中听的话,攻回鹘呢,他怕北辽不喜反制;打吐蕃,又未必战得过唃厮啰,算来算去,似乎只有咱们大宋要轻巧些!呵呵。”

王德用老脸一红,又不能不承认梁丰说得有理。说来的确如此,唃厮啰虽说已经朝贡大宋多年,可也是迫于无奈十分没办法的事。要是中间没个党项平夏隔着,人家早就抱耶律家的粗腿去了,还跟你这自顾不暇的软蛋家混个屁?只求个弱弱联合抵抗平夏而已。

其实唃厮啰的战斗力比起大宋可是强得多,奈何也穷得多,打仗不光拼命,还要比烧钱撒。于是便求着大宋,巴望着万一真打起来,自己出力,大宋出钱也好啊。

”阳光大宋347、分歧初现”可惜回鹘和吐蕃都是怕事的,虽然能打,但还是不敢招惹平夏,白白让赵德明父子一天天做大,因为无法互相联络而错失良机。四家当中,只有大宋地理位置相对最好,可以联系其他两家共同对付党项,只是真宗连着吃了几次败仗,心灰意冷加上胆战心惊,就动了隔岸观火挑拨离间坐收渔利的心思,光惦记着指使两家对抗党项,自己却不想出力。人家怎么会瞧不出来,好嘛,尊你当老大,你却偏要当缩头乌龟,还当光吃肉不洗锅的那种乌龟,美死你!

于是大家一起出工不出汗,相互瞪眼!

提起梁丰给王德用的信,韩琦抿一口酒说道:“玉田兄的担心,不无道理。属下以为,元昊寇边,是早晚的事。若是两月内不动回鹘或者吐蕃,那么必取我大宋无疑。不过”韩琦话说半截打住。

王德用道:“不过什么?”其他三人也做倾听状。

“不过此事,倒是有一大半因玉田兄而起,不知党项若果真长驱直入,玉田兄以何退敌?”韩琦淡淡口气说道。

原来这小子是为这个跟我不爽啊!梁丰心想。

也不能不承认,假设党项真的忽然对大宋发起进攻,梁丰的报纸功不可没。这年月使些反间计激将法啥的也不是没可能,关键是谁会把朝廷最核心的利益拿在报纸上吵吵?那还会是反间计吗?不正是给敌人提供了情报,表示自己内部不稳可以动手吗?

梁丰没理由反驳”阳光大宋”。

只好笑道:“呵呵,兄弟这话说得愚兄好生惭愧。我可没带兵打过仗,要胡说一气,岂不坏事?要不这样,就请督帅开恩,让稚圭明rì起带我各砦看看,学习学习,早些熟悉军务,也好效力帐下。不知可否?”

“嗯,这也是应当的。玉田初来,一应事务皆不熟悉,稚圭,幸苦你几天,带着玉田各处转转吧,文广,你也陪着。回头在安顿你。”王德用笑道。

杨文广正专心听着,急忙站起来抱拳答应。王英嚷道:“我也陪梁家哥哥去罢。”

“放肆,又不是游山玩水,你去做甚?做你自己事去!”王英被喝斥一句,不敢吭声。

第二天一早,韩琦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