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38章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38章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处都是西北军,跑就挨打,阿济格只能龟缩在一个地方,四面防御,动不了窝了。

中间的清军骑军,也被穿插过来的西北军包围,不分昼夜的骚扰。前脚追击骚扰的部队,后脚营盘就让人家给占了,最终陷入苦战。

只有前边多铎人马多,拼死攻击李过在洛川以南的主要防线。

李过这回没有再让多铎过去,而是利用山地和自己大炮的优势,在狭窄沟壑里逐步抵抗,层层阻击,尽量引着多铎往歪道上跑。

多铎脾气比阿济格还暴躁,开始还能沉住气,无论李过怎么勾他,怎么气他,他都不上当,憋着委屈往南走。

没有多久,王爷脾气上来,就什么都忘了。

一个地方吃点小亏,他非要想法报复回来,不抓住让他吃亏的那帮西北军,心里的气能把肚子撑破。

结果就是他又上当了,跟着李过的游击军离开大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现在是在哪儿了。

李过阻击战打的很顽强,但自己兵马不多,对付的又是满清主力骑军,战场上双方都死伤累累,相当惨烈。

最后,李过只得把宋献策带来的一万人马也派上阻击阵地,堪堪把多铎阻止在洛川以南四通八达的沟壑里。

这时候,陕北战场形成了僵局,双方势均力敌,都没有能力把对方吃掉,也都没有办法组织起大规模战斗。

谁首先获得外部支援,谁就有可能首先扭转战局,战胜对方。

而这时候,整个西北战场,两方都没有办法支援陕北。

多尔衮正率领京师八旗向潼关前进,陕北的情况他还不知道。

他本以为阿济格和多铎二十万大军,对付李过十万人马,应该是件十分轻松的事情。他再从潼关杀进来,王烁最终就会和李自成当年一样,被打个溃不成军。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要关注陕北战场意思,而是加速向潼关方向进军。

陕北乱作一团,隔着黄河的清军山西守备各级官员,谁也无法真正闹清多铎和阿济格这弟兄俩到底是打赢了还是打败了,无法向多尔衮提供详细情报。

等多尔衮意识到陕北战场不对劲,他也就快赶到潼关了,两下里已经相隔的太远了,再想改变进攻潼关的策略,去陕北支援阿济格和多铎,就已经来不及了。

王烁这边,驻守潼关的辛思忠只有陇中兵团五万士卒,正加紧准备对付多尔衮,也无法抽兵支援陕北。

王烁那边已经岌岌可危了,自顾不暇,更没法顾及陕北,他没指望着陕北那边来救他就不错了。

双方在整个西北战场上僵持的时候,胜利的天枰开始向多尔衮这边移动,王烁的根据地有麻烦了。

蒙古各盟接到多尔衮的命令,已经集结了十万兵力,汇集于靠近肃州的草原上,准备进攻甘肃。

他们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趁王烁主力在外,内部空虚这个机会,杀进汉人的地盘,抢个盆满钵满。

可是,大家也有顾虑。王烁虽然在外面,那个蒙古用来吓唬孩子不淘气的恶魔哈克什在肃州呢。

虽然哈克什兵少,但十万蒙古牧民组成的抢劫大队,就一定能够打败哈克什吗?这个谁也说不准。

关键一点还是,多尔衮和王烁打起来,最后谁能赢?

从兵力上看,多尔衮远胜于王烁,赢的希望大。但王烁向来勇猛,以少胜多是常事。

万一王烁击败多尔衮回来了呢?这小子历来睚眦必报,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咱们趁着他出去,把他家给祸祸了,他要是没被多尔衮打败,回来了,那还不直接进军大草原,把咱都给灭了?

基于这些顾虑,蒙古各盟意见暂时不能统一。

自蒙元被大明赶出中原之后,蒙古人就四分五裂,成为大小不一的部落。各部落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攻打,北边受罗刹欺负,东边受满清控制,想达成统一意见,实在是有些困难。

要是蒙古各部能统一起来,那就是一支天下无敌的劲旅,也不用看别人脸色,听满清的使唤了。

可惜,蒙古再也没有出一个铁木真。

有多尔衮的命令在那里放着,各盟惧怕满清,最终还是没有敢违背多尔衮的命令,都派出兵力,准备大举进犯甘肃,抄王烁的老窝。

第386章 蒙古陈兵十万 王烁到最后关头

蒙古各部决定遵奉多尔衮的命令,集结十万大军,陈兵甘肃边界,准备进犯。

虽然各部统一了意见,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按理说,王烁大军出击陕西,内部十分空虚。十万蒙古兵打进甘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问题是,打进去以后,抢到了财物妇女,这些部落应该怎么分?

有人主张多劳多得,根据出兵多少分,有人就不同意。

我们不是不想多出兵,我们的精兵不都让皇叔父摄政王调去中原了吗?我们实际人口比你们多,困难比你们大,力其实也没少出,只是没捞着在这个地方出。

真正说起来,我们比你们出的力多大了,凭什么少分?

特别是那些大盟,出兵少还想着多分东西,主张按各自人口多少来决定分多少。

那些出兵多的不干呢,我们出人又出力,凭什么不能多分?他们擎现成的还想跟我们平起平坐,有这样的道理吗?不成不成,要不我们干脆不去了,有本事你们自己去抢去!

得,还什么事儿没干,脏根本没得着呢,先为分赃打起来了。

要不蒙古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口,倒让没几个人的满清给统治了呢,耗子扛枪,专在窝里耍横。

汉人亡国,也是这毛病。

没办法,各盟派出的带军统领,就聚集在肃州边界上开大会,商议分赃问题。

待解决了分赃问题之后,就过界占领肃州,然后一路向南烧杀抢掠。

也幸亏这帮蒙古部落为分赃一直争吵不休,耽误了进兵,不然,这时候兰州恐怕都失陷了。

王烁的工业重心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兰州附近,一旦兰州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候,他就来不及对付多尔衮,而是要回军对付蒙古人了。

蒙古人杀来的消息,胡琏器的暗探早就探听到,报告给在家的梁敏和王平了。

梁敏考虑到陕西的战局,没有让胡琏器告诉王烁。

她看的很明白,陕西战场现在是个僵局,王烁以少敌多,各个地方都吃紧。从哪里调兵回援,哪里就会出现空缺,清军就会从这个地方借机杀进来。

一个战场被突破,其他战场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无法支撑。

如果发展成那种局面,就只有全军撤回兰州了。

如果王烁全军撤回,满清大军就会尾随而至,整个根据地,甚至整个西北王烁势力,就会面临彻底被消灭的危险。

只有陕西战场消灭掉豪格或者阿济格、多铎,占据了主动权,多尔衮才有可能退兵。

也只有到那时候,王烁才有能力维持住陕西战场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兵力,回军对付蒙古人。

而现在这个时候,王烁绝对不能撤军。蒙古入侵的消息,还是不让他知道为好。让他专心陕北战场,直到战局出现转机,再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他。

梁敏必须在陕西战场出现转机之前,想办法破解这个危局,设法拖延或者阻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可是,负责守卫北方的哈克什甘肃兵团只有四万骑兵,还要分布在肃州到宁夏的长长边境线上,如何能够对付的了十万蒙古骑兵的进攻呢?

而这个时候的王烁,已经连太白那块平地都要守不住了。

清军也是急眼玩命了,死命向褒谷口进攻,不计血本,王烁只能用火炮把褒谷口封住。

火炮弹药消耗太快了,后方运输能力有限,根本无法保障火炮的需求。

王烁五万步军已经消耗殆尽,手里还剩下一万来人,他不得不考虑撤进斜谷道。

身后是宽阔的平地,放清军骑军进来,他这一万步军,能平安撤回斜谷道吗?

思考许久,他还是命令撤退。

在阻挡住清军的又一次进攻之后,大部队拖着火炮,快速向后方撤去。他则跨马擎枪,立在平地的中央,等着清军的到来。

身边是三千满脸灰痕的疲惫士卒。士卒们虽然疲惫,但战斗意志不减,个个抱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大不了和清军同归于尽!

清军没有等待多久,便发动第二次进攻,轻松占领褒谷口,然后大队骑军撒马奔驰,向着平地中间的王烁和他的三千疲惫士卒冲杀过来。

看着清军骑军冲杀而来,王烁纹丝不动,身边士卒在他身后立起长盾,弯弓搭箭,准备迎击骑军的冲击。

王烁要在清军骑军接触自己战阵之前,单人独骑杀出去,打乱敌军的冲锋队形,尽量减少骑军对自己方阵的冲击力量。

不然,三千士卒恐怕阻挡不住敌军的一次冲击就被冲散,失去战斗力。

那时候,后边的主力还没有撤到斜谷道里的预设防线,他就再无能力挡住豪格大军进入渭南平原了。

到了这时候,他已经无法顾及自己的生命了。尽管,他已经爱上了穿越以后的生活,爱上了明末老百姓的朴实无华,更舍不得他四位如花似玉的夫人。

可是,正是为了这些他所爱的,他必须用生命来保卫她们。

他相信,他已经把伟人的思想,变相的传输进了根据地每一个人的心里,即使他死在这里,伟人的思想已经落地生根,觉悟了的百姓,再也不会忍受异族蹂躏,再也不会容忍封建帝王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再也不会容忍不平等。

伟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已经播下了伟人思想的种子,这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将来会不断的结籽,繁衍,最终,会在整个中原大地上茁壮生长!

即使没有他的存在,星星之火也不会熄灭,早晚有一天,会燃遍中华大地!

中华有觉悟了的百姓,就不会有大清,更不会有这个朝廷带给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中华,就一定会崛起!

为了这些,值了!

看着渐渐接近的清军骑军,他举起手中的亮银枪,准备冲锋,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再为他爱着的土地和人民,为他爱着的夫人们,最后一次抵挡敌军的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大队忽然停了下来。

尽管后面依旧尘土飞扬,大队的清军依旧在赶过来,但前面的清军却莫名其妙的停止了前进。

王烁纳闷了,他们怎么停下了呢?

满清骑军看见王烁了,给吓的。

第387章 王烁退守斜谷道 多尔衮兵临潼关

这几天的战斗,王烁多次冲入敌军大队之中,往来突阵,如入无人之境。

他太快了,胯下的战马都能杀人。那白云踏雪兽是天生神兽,宝马良驹,碗口大的蹄子,一蹶子让它尥身上,非死即伤。

王烁比那战马又不知道厉害多少倍。枪快力沉,碰他手里,想活着出来那是做梦。

几天来,死王烁手里的士卒,没一千也有八百了,连巴呀喇纛章京都死仨了,没人敢和王烁对阵。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让他一脚踢悬崖底下去了,到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剩下的谭泰、准塔、图赖、星讷、莽古尔泰这几位大将,没一个能在他跟前走上十合的。

这几位也是人精,看王烁来了,都远远的躲开,逼着士卒上去送死,靠人多往里填,把王烁挤出去。

士卒也是人啊,你们都怕他,凭什么拿我们往里填呀?我们也不干。

清军看见王烁,知道他要冲锋,心里都害怕,都怕成为他首要的攻击目标,那小命肯定保不住。

这个时候,谁冲在最前边,谁肯定就是王烁攻击的目标。

谁没事成心想找死啊?好死不如赖活着。

大家都怕成为跑到最前边的那一个,看到王烁的同时,都有意无意的让自己的战马慢下来,藏别人后边去。

这个一看,咦,你想躲我后边,我也不想死啊,我也不跑了,躲你后边。

结果就是大家越来越慢,最后干脆都停下来得了。

前面带队的巴呀喇纛章京巩阿岱一看,这哪儿成啊,在后边大声命令骑军前进。

前边骑兵心说,你光知道瞎咋呼,你躲后边儿干嘛,你怎么不上前边来?

大清军冲锋,历来都是护军统领身先士卒,冲在最前边,有你这么带兵的吗?还巴呀喇纛章京呢,我呸!

结果就没人听巩阿岱的了。

巩阿岱也知道自己该到前边去,带头和王烁比划比划,可这种找死的买卖他也不想干呢。

不走就不走吧,大家都小心点,慢慢的,一齐靠近,看差不多了,一齐放箭,射死他总成了吧?

这主意还差不多。大家就齐头并进,慢慢向王烁那边靠。

这时候王烁也明白清军的意思了。想跟我玩箭,老子还不陪你玩呢。

他暗暗传令,让三千士卒慢慢后退,自己拍拍白云踏雪兽的额头,那战马明白他的意思,也跟着士卒慢慢往后退去。

清军一看,巩阿岱这主意还真不错嗨,王烁往后退了。

得,他往后退,咱就往前挪,和他保持同步,跟上节奏吧。

就这么着,王烁慢慢退,清军慢慢跟,和他始终保持一箭之地。

王烁退回斜谷道自己的防线,长出一口气,今天算是捡回一条命来。

一会儿功夫,莽古尔泰上来了,气的照巩阿岱脑袋上就一巴掌。

干什么你这是,有这么打仗的吗?睁眼看着他退回去不进攻,给我上!

巩阿岱心里这个气,特么刚才王烁在这地方的时候你怎么不出来?人家走了你癞蛤蟆趴马路中间,冒充重型坦克,神马玩意儿!

当然那时候没坦克,也没马路,大致就这意思。

官大一级压死人,巩阿岱没办法,只好带领手下向斜谷道进军,惨烈的阻击战再次开始。

在斜谷道阻击战打的最为惨烈的时候,多尔衮亲率京师八旗,也到达了潼关。

虽然预感到陕北战局不对劲,他仍旧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毕竟阿济格和多铎的马步军加起来有二十万,李过只有十万人。

以二十万满清精锐,对付一个只有十万人的手下败将,这仗要是打输了,阿济格和多铎以后也就不用带兵了,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

他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他那俩兄弟又犯浑,俩人和上次打李自成一样,在陕北那儿掐起来了,谁也不想出兵打李过。

等打完这一仗,非把这俩活宝弄回京师,让吏部查明他们在陕北都干什么了不可。

他心中暗暗发狠,要是真像他想的那样,俩人闹别扭,置国家大事与不顾,就把这俩家伙弄到宗人府里关起来,让他们好好受受罪,直到他们长记性,再把他们放出来。

他到陕北,最近的路线,就是攻破潼关,从西安过去。

所以,此刻,他想什么都是白扯,只能先拿下潼关再说。

可潼关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坚守的潼关了。

陇中兵团司令辛思忠,早就在这里修葺城墙,加固阵地,严阵以待多尔衮到来了。

辛思忠全服披挂,手捋长髯,站在潼关城楼下的垛口边上,冷眼看着多尔衮率大军到来。

待多尔衮的大军逼近潼关塬,在城下列好阵势,辛思忠才让士卒喊话,多尔衮如果算爷们,就走出阵来,和他单枪匹马决一生死。谁胜了潼关就是谁的。

如果觉着自己不是爷们,是藏在深闺里的丫头,就别出来了,直接攻城,他在城上等着他。

嚇,这话忒毒了!气的多尔衮打马就要出阵,手下巴呀喇纛章京苏克萨哈赶忙过来,把他的战马给拉住了。

苏克萨哈劝多尔衮道:“皇叔父摄政王莫要上当啊!”

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苏克萨哈为啥不直接称多尔衮“王爷”,而要称“皇叔父摄政王”,这么绕嘴费事呢?

原来,多尔衮自进关占据中原之后,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

他觉着,满清由一个蜗居一偶的小国,到占据中原,很快长江以南也归了满清,都是他的功劳。

碍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