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芬你怎么了?”
“没什么?”
陈圆圆的敷衍,旁边的小环插嘴道:“东窗的那个家伙一直盯着小姐看,不怀好意,一看就是登徒子”
“小环”陈圆圆道:“刚才若不是那位公子相助,恐怕现在本小姐就会被下面的人围住的”
“原来是他们帮你们解围”朱公子笑了笑,回头看了邓浩楠几人一眼,接着打趣道:“婉芬倾国倾城,这也难免”
“公子过奖了”
在朱公子面前,陈圆圆似乎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对了朱公子,你什么时候去告御状啊”陈圆圆话少,环儿只好替她引话题。继续问道:“京城里胆子大的人可多了去了,如果公子不抓紧,小心我们家小姐花落别家啊”
陈圆圆嗔怪了瞪了环儿一眼,却是很紧张朱公子的回答。
朱公子轻咳了一声,小声问道:“婉芬你让我告皇帝,总得有个理由吧若是没有正当理由的话,我这一告皇帝,立刻会被三司九部压入十八狱,等着秋后问斩吧”
陈圆圆笑了笑,道:“我跟皇帝又没仇,存属于试探一下而已,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朱公子问道:“莫非婉芬有难言之隐?不如告诉在下,也好帮你”
陈圆圆虽然对朱公子印象极好,但是这五六年来的四处逃难,人心难测,她不敢轻易押宝。
“朱公子说笑了”陈圆圆道:“帝国现在繁荣昌盛,婉芬衣食无忧,不用担心流落街头当乞丐,就算找不到好夫婿,大不了老来由帝国政府供养罢了”
朱公子见套不出陈圆圆的话,也不便追问下去。
这时,一个伙计来到朱公子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离开。
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漫不经心喝茶的邓浩楠,朱公子眉头皱了皱,转向陈圆圆问道:“刚才就是东窗的那人帮你们打发了追求者?”
陈圆圆点点头,环儿帮着说道:“你看他的那四个家将,凶神恶煞的,好像所有人都欠了他们钱似的。一定不是善类,否则也不会拦住楼下的人群了”
陈圆圆嗔怪的拉拉环儿的衣襟,并没有责怪,似乎她看那四个家将也没啥好感。
然而,在朱公子的眼中,那四个家将却令他有些紧张。
“他们绝非普通家将”
许久,朱公子方才说道:“在我这个茶楼里喝茶的非富即贵,随便叫出来一个都是跺一脚京城晃一下的主儿,而这位公子能够镇住他们,绝非等闲之辈”
陈圆圆偷偷歪了歪脑袋注视邓浩楠,不料很快被邓浩楠发现,急忙缩了回来。
她是见惯了达官显贵,一眼就能分出三六九等,但却看不穿邓浩楠的身份。
“他的面孔很生,应该不像京城人士”
这样一说,顿时令朱公子放松了一下。有看了邓浩楠一行人一眼,道:“或许他们是藩国的大人物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时候不早了,小德子提醒邓浩楠回宫。
邓浩楠始终想看陈圆圆,但陈圆圆总是挪动椅子避开邓浩楠。老是看着朱公子的背影,令邓浩楠很是不爽。
不过,邓浩楠盯着那朱公子看了好一会,总感觉有些问题。
如此瘦弱的身板,就算有美女给你,你也消受不起
邓浩楠心中给那朱公子下了诅咒,径自起身离开。
不过,临走时,陈圆圆还是冲着他点头微笑,这令邓浩楠心情好了些。美女的一笑或许是出于礼节,或许是人家巴不得邓浩楠赶紧走。后者的几率很大,但邓浩楠向来喜欢挑好心情来想象,自动过滤了其他不利因素。
邓浩楠回宫,小德子抽了个空儿,来到司礼监找总管太监李公公,并将今日皇帝的举动全部告诉给了他。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小德子自信的样子令李小六严肃了起来。
“要不要告诉娘娘们知道?”
“万万不可”李小六摆摆手道:“若是被娘娘们知道,怕是后宫肯定会闹起来,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那怎么办?”小德子说道:“一会儿我就得去给娘娘们报告去,您的赶紧拿主意啊我看皇上万岁爷这回可是真的,他那表情这些年都没有出现过”
李小六点点头,道:“不管真的还是假的,你都不能报告有关这个女子的事情给诸位娘娘知道”
“那今个儿的事情——”
“咱家来处理”
李小六开口了,小德子只得照办,自去寝宫给皇后和诸位皇妃报告皇帝的微服出宫后的事情。
这边,李小六立刻叫来了锦衣卫,命令他们立刻调查邢沅的一切,并连带媺娖茶楼老板朱公子和其他相关人等。
帝国北镇抚司都指挥使办公室内,帝国安全局五处处长李敬国正向王宸汇报工作。
“什么?皇上去了媺娖茶楼?”
“是的大人”李敬国点头道:“皇上今日出宫,逗留时间最长,达到五个小时零三十三分钟。其中逛街两个小时整,其余时间都呆在媺娖茶楼二楼东窗口。”
王宸问道:“喝茶喝了三个半小时?”
“是的大人我们的人一直暗中保护皇上”李敬国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道:“只是皇上似乎不是在看窗外风景,似乎另有专注”
“皇上就是皇上圣明啊”王宸叹道:“我仅仅是怀疑媺娖茶楼,但皇上深处深宫大内,竟然也能察觉到那里有问题”
“……”
李敬国轻咳了一声,道:“皇上似乎在看女人”
“……”
王宸顿时大脑当机了一下,片刻后道:“什么女子?你可别乱说啊小心你的脑袋”
“属下不敢”
李敬国肯定的回答道:“属下也是经过确切情报才能定论的”
“皇上看得上眼的女子天下间可没几个到底是谁家的千金小姐?”
“是邢沅邢婉芬今年的京城八绝的花魁之首”
“是她?”
“是的”
李敬国再次确定。
王宸摇头苦笑了一番,然后叹道:“皇上真是慧眼如炬啊”
李敬国点点头,不置可否。
“对了”李敬国突然道:“刚才大内李总管差遣锦衣卫到户部调走了邢沅和朱平的相关档案”
“是皇上差遣的?”
“不是”
王宸想了想,突然笑道:“我看是李总管想要在皇上面前邀功才是“
“可是这样会不会破坏了大人的计划?”
“不会”王宸摆摆手,道:“我正在思考如何暴露一个破绽给敌人,这李总管如果能进来搅和一下,搞不好水就混了”
李敬国想了好一会儿,突然道:“大人高见”
正文第388章战备公路网
正文第389章五五线
正文第390章好吧,咱也有传教士了!
第390章好吧,咱也有传教士了!
伴随间谍一起行动的还有一批来自中华帝国的传统激进分子,他们便是帝国传统思想的奠基势力——儒教传教士。
自中华帝国成立以来,儒教依然霸占着帝国的国教地位,虽然有些思想家如李贽是前朝明后期的一位“异端”激进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某些规矩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可以说他成了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部分民主性色彩。
不过,即便这样,依然无法触动儒教的主导地位。中华帝国成立后,广泛的民主自由缔造了无数思想家的崛起,在中华帝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时代的先进思想格局。
帝国政府取缔了华人族群中的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但森严的等级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被压迫者变成了附属国和殖民地的人群。矛盾转移了,士农工阶层不在欺负国内的商人,将欺负对象转为除华裔之外的次等族群。这使得很多激进思想家将目标从国内转移国外,在主流儒教不可动摇的前提下,开始形成对外思想侵略模式。
帝国政府允许国民言论自由,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帝国建国之初,帝国政府承受了相当大的思想压力。
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前朝明的死硬分子,如黄宗羲,他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中华帝国政府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当时帝国政府正在推行对农民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士工商阶层进行适当征税,让黄宗羲误解了帝国政府的苦衷。
再如顾炎武,从前朝明末期开始,他就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顾炎武的学风对中华帝国建国初期的一部分学者影响很大。
再就是王夫之,他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强烈批判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在中华帝国建国之初,王夫之希望他的观点能够警示中华帝国政府,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上要“趋时更新”,提醒中华帝国政府不要走前人老路。
这三人的思想影响了超过半数的学者,给刚刚建国的中华帝国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令帝国政府在建国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任何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十分小心谨慎,如坐针毡。
起初,帝国政府官员们上奏,要求严惩这些激进分子。神武大帝邓浩楠开始也对自己推行国民言论自由而感到怀疑,但最终邓浩楠的理智告诉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有顺势利导才能将这股巨大的思想武器化为己用。
邓浩楠挺住了,凭借着自己在国民心目中的强大个人崇拜力量,顶住了来自这些激进思想家们的巨大的压力。
随着帝国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皇帝在皇宫外立碑“永不加赋”的誓言博得了帝国国民们的拥护,也改变了黄宗羲对国朝的看法。
接着,邓浩楠在**改革上推行内阁轮换制,建立上议院(皇室参议院、贵族众议院)和下议院(国民议院),将权力大部分下放帝国公民,允许公民参与国家大事。同时,作为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都察院、廉政公署、法院等机关的建立,使得帝国**清明,官员廉洁奉公,这些举措令原本抨击君主**的黄宗羲、顾炎武等激进分子改变了看法,转而拥护帝国政府。而全新面貌的中华帝国更是令王夫之等生怕帝国走前朝老路的思想家们拍手称快。
虽然前几年饱受他们的抨击,但是先苦后甜。邓浩楠带领他的政府,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这些激进思想家们的态度和看法。
随着帝国殖民时代的开始,森严的等级制度将被压迫者转移到了非华裔的外族和殖民地次等人(奴隶)身上,帝国的思想家们也隧着帝国政府的步伐,将尖锐的矛头转移对外。
从神武十年开始,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首的激进分子开始论证新的思想理论,他们以儒教为基础,修改成国内和国外两种思想。国内为华族平等型,华裔士农工商一律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点已经实现。国外为华族至上型,针对次等民族实行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将儒教学说传播出去,期望打造大中华共荣圈。
神武十二年,帝国本土儒教学者同这些激进派思想家们联合起来,成立中华帝国儒教教派,对内推行改良后的儒家思想,对外推行加强版的儒教思想。
九月,由黄宗羲亲自率领的第一支儒教队伍,共计七十五人,开始在吕宋殖民地传教。他们在马尼拉将原本的西班牙人天主大教堂改为了儒教大教堂,并成立了孔子学院,借助吕宋殖民总督府的力量,强制、半强制的推行儒教思想。
紧随其后,中华帝国政府认为在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之后,如果加上思想文化侵略将会稳固殖民地统治。同时,中华帝国的儒教传教士也会把东方的理念传播到西方世界,增强中华帝国在欧洲国家当中的影响力。
于是,中华帝国政府成立儒教基金会,由帝国政府专项拨款,用于支持帝国的传教士们到全世界传播儒教学术,弘扬中华帝国的威名。
有了国家资金的帮助,帝国的儒教传教士队伍迅速膨胀,先挤兑欧洲在华的传教士,然后再走出国门,开始大规模的向西方思想界入侵。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
早在前朝明,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明朝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00年来,西方列强用“西方中心论”的文化霸权主义,在中国人当中培植起一种殖民地的文化心理,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看不起也不愿看的“妄自菲薄”。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灵上一付沉重的精神枷锁,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一直挺不直自己民族文化的脊梁。
邓浩楠深知,现在不仅仅是战争决定东西方的谁来主导世界,没有硝烟的思想文化战争同样重要。如果中华帝国在思想战争上也胜利了,那么一切将会改变。欧洲人会鄙视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狂热的崇拜中国文化。
邓浩楠希望这一切变成事实,他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有机会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中国人的命运,那么就要改的彻底些。
神武十三年,邓浩楠批准了内阁提交的关于在欧洲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没多久,欧洲各国都急于恢复本国经济。而中华帝国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他们需要得到来自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和低息贷款来振兴本国经济,因此各国政府都欢迎中华帝国的教育者们(传教士)到他们国家建立孔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第一座欧洲孔子学院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心圣路易岛上,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建于1180年的巴黎大学是法国最早的大学,欧洲的学校建筑是非常高的,像一排排倒立的铅笔排列在一起。
而孔子学院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因此按照中华帝国的传统四合院雕镂建筑。但欧洲的大学府比较高,给人以气势。为了让巴黎孔子学院打响名气,弘扬东方圣学,中华帝国政府斥资三百万银元,将孔子学院的四合院建筑加高到了五层,仿佛一座四方城堡一样。
学院占了圣路易岛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岛上最大的建筑,从塞纳河左右两岸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孔子学院。
圣路易岛和旁边的斯德岛是法国巴黎市中心唯一的两座大型河心岛,岛上的建筑都十分奢华,全部都是法国皇室和王公贵族们的居住地。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特别批准孔子学院建立在圣路易岛上,可见其对中华帝国的高度重视。
法国媒体也大篇幅头条报道了此事,宣称是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