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72章

从野人到帝王-第72章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天气炎热,所以现在骑牛兵的训练都放在早晚,大多时间,水牛都悠然自得地浸在水里泡澡,或者吃草,这批水牛,现在数量大约在千头左右,都已经驯化了。

在骑兵训练营,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骑兵们骑牛与控牛技术还可以,但是牛身上交手,身体还不稳定,骑光背牛,很容易掉下来。

牛背确实很滑,不容易稳定,不过说实话,我看到过的骑牛的人,骑的都是光背牛,还没有看到过加鞍的,但是,谁规定不能加牛鞍的?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

不过,虽然过去看到过马鞍,但是没有仔细观察,也不知道马鞍构造究竟如何,就闭门造车好了。

于是让人用带来的麻布搭在牛背上,剪出合适的形状,然后在下面固定两根带子捆紧就可以了,主要还是增强人在牛背上的附着力,两边加上两个竹蹬,这样,就有着力点了。

一试验,还真的成了,反正牛的度没有马快,就算差点也凑合。

将牛鞍样式送回驻地,让他们大量仿制,这边给了阿根一百条麻衣,让他自行决定奖励,我带人到了铜矿。

现在的铜矿已经大变样了,炼铜废汁浇注的城墙十分高大坚固,炼铜炉子也增加到十几个,主要因为水牛多了,排泄物就多了,沼气也就多了,燃料不成问题了,铜产量也就上去了。

虽然在找到锡矿之前,没有办法冶炼青铜,不过黄铜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柔软,打制容易,可以大量快制作工具,虽然耐用性远不如铁器,但是不是可以回炉嘛。

这边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就是不知道铜矿储量有多少,能维持开采多久,不可能做到计划开采,不过暂时也管不了这么多,杀鸡取卵也是没有办法。

…………………………………………………………………………………………

视察过铜矿后,我们来到太湖边。沿途河中死鱼很多,是炼铜废水所致,没有办法。

现在太湖边也展起几片城镇,主要是捕鱼、养蚕植桑与麻类管理,现在捕牛已经暂停了,捕鱼度也放缓,主要是因为天热,鱼不好存放,腌鱼也不好太多。

因为大量族人与奴隶被抽调往新城,所以这边留守的人也少了,不过很快就要收割第二批麻,到时又要调来大队人马,人手实在太紧张了,这还是因为水稻种子不多,所以采用直播稻形式,明年稻谷大量种植,需要的人手还将大大增加。

人手紧张,就要采用替代品,水力与畜力等,可是,水力与畜力的运用也要受到设计人员与运作人员的制约,人才啊,人才,想想后世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这里哪怕给我一个初中生也成啊,不能老是靠我一个人吧?

比较舒心的地方还是丝的养蚕场,按照我的要求做了以后,丝倒是干的不错,现在,第二批茧子也就是夏茧已经上山,唯一的不足就是,当我到达时,现所有的桑树叶子,包括今年刚刚扦插成活的桑枝的嫩叶都被采得一干二净。

桑树叶子是专为桑树提供养分的,叶子采光,对大桑树影响不大,但是对刚刚扦插的桑树就大有影响了,比杀鸡取卵好不了多少,我不是交代这些桑叶不能采的吗?

一问,才知道原来估计不足,留种的时候多留了一点蚕,结果桑叶不够,只好将这些桑叶全部摘完才勉强将蚕宝宝送上了山。

原来这样,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好险啊,要知道养蚕与种田养猪不同,别的植物动物如果肥料饲料不够,顶多减产,但是,蚕宝宝要是没吃的就不会成熟,上不了山,那就绝收了!所以养蚕的桑叶一定要留有余地,丝没有经验,已经做得很好了,都怪我没有交代清楚。

夏蚕的产量不如春蚕,不过数量增加了,估计这些茧子可以剿纱一百斤左右,这个产量不低了,丝绸与麻还是不能相比。

这天晚上,自然是丝一个人独享了,梅很知趣的回避,两人过了一个**的夜晚。

第二天去了麻类基地。

这麻类与别的植物还是有点不同,就是它的郁闭率极高,也就是说,因为它的植株太旺盛,其它杂草很难生长,所以麻类田间管理相对较轻松,麻只要种一次,就可以收获多年,一年多季,所以麻类的用工主要是在于制麻环节。

现在苎麻已经长到一人多高,郁郁葱葱,稍远处就看不清楚了,看来再有十几二十天,就又可以收割了,这让我彻底放心。

有了大量的麻,龙族人就彻底告别了草衣兽皮的时代,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身上的疹子与皮肤感染少很多,而且再也不用为铜铁,沼气,火药,造纸,水牛,水稻,麻布,蚕桑……对我穿越过来以后龙族展的度,我已经很满意了。女性外露耷拉的**而烦恼了,不用提倡文明,原始人自己会习惯穿衣的生活。

接下来,不知道还有什么好消息在等着我。

…………………………………………………………………………………

天热,电压太低,空调不停的亮起红灯,于是需要将插头拔下插上,等几分钟才能再次启动,不可能老这样,最后结果是吹着电扇,在滚烫的惠普笔记本上悬空双手打字(不然会被烫伤,有空调对着笔记本猛吹才没事),这样的生活,换来的是平均五十左右的订阅,相当于每千字五毛钱,郁闷的是,盗版数远远大于订阅,估计这些人以后生孩子都没**。

呼叫订阅,虽然无法增加多少实际收入,但是面子还是要的。

第三卷·激烈碰撞四十四,寻找锡山,以德服人

更新时间:2011…8…1919:19:14本章字数:8766

四十四,寻找锡山,以德服人

四十四,寻找锡山。以德服人

次日,我带领众人横渡太湖。

浩淼太湖,茫无际涯,水天一色,湖中岛屿点点,水鸟翻飞,水里鱼虾成群,菱藕遍布,乃是中国最富庶的膏腴之地,能让我穿越到这块地区,可以说是我的幸运。

只是这时的太湖,远大于后世的太湖,它的疆域囊括浙北与苏南很大一部分,直达海边,当然,这与上海以及邻近部分苏南地区尚未成6有关,清风徐来,波光粼粼,远处烟气氤氲,似有似无,让人宛入童话之境。我与族人们鼓动着麻布做的风帆,划着桨儿摇着橹,唱着歌横渡太湖,自有一番自得其乐的体验。

看着太湖中星星点点的小山,我忽然想起,这太湖边不是有个无锡吗?这无锡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无锡有个锡山,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采,到秦始皇时期,锡矿已经接近枯竭,所以汉高祖时期正式定名为无锡县,但是到了王莽时代,又改为有锡县,直到隋朝以后,才改为无锡至今。

当然,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既然是无锡,那古代一定有锡,只要我找到锡山,那青铜器……

现在铁的产量太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其他的,就只有用铜器代替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我命名的太湖是不是真正的太湖,或者我穿越的这个年代,是否还属于原来的时空……

现在的锡山,恐怕还浸在水里吧?包括无锡地区。也曾经是古太湖的一部分,想到此,我毫不犹豫十几个族人分乘三只竹筏,去太湖各岛探险,主要是东北方向小岛,任务是收集各种石头,并且标注找到地点,只要找到锡,龙族就了。

送走探矿的族人,我与其余人转道东南,向煮盐队方向前进。

进入伏季后,因为天气炎热,蒸量旺盛,所以是晒盐的黄金季节,虽然现在我们的食盐储备不少,但因为除了自用,每个月要供应狼族五百斤盐,捕鱼与狩猎队都要用去大量的盐腌制鱼跟肉,梅雨前后又停止制盐两个月,所以,雨季一结束。晒盐工作就又恢复了,现在这里有数百人,都在忙忙碌碌。

现在晒盐规模今非昔比了,长长的海涂上,盐田几乎望不到边,其实这盐田开辟很容易的,这里都是沙滩或者海涂,没有石头,不过如果是海涂,改造盐田容易,沙滩的话,这防渗漏工作就有点重了,比较常规的是铺上一层淤泥,但是,淤泥铺的少了没多大用处,太多了,这运输工作有点吃不消。

这运送淤泥的物件,就与我们后世看到的差不多,就是一块四周稍稍翘起的大木板,在淤泥中滑动,两个人就可以轻易拉动数百斤淤泥,但饶是这样,改造一块盐田的的用工也是极大数字,对一些远的地块就只有三合土了。

三合土所需的石灰除了少部分从驻地远程运来外,其余都是用这里的贝壳资源烧的,海边贝壳虽多,但要烧窑还是少了点,燃料也匮缺,所以。用三合土建造盐田也是代价巨大,动用了大量奴隶,好在三合土盐田晒出来的盐比较干净,将上面的卤水放掉,就是白花花的盐了,不像淤泥盐田,必须煮过才行,当然,现在的卤水含盐量接近饱和,煮盐倒也不费事,煮盐队采用二次晒盐技术,也就是先在淤泥盐田中将海水晒至饱和,再引入三合土盐田暴晒,这样,可以提高食盐产量与质量。

不愧为机谋,对煮盐队的运作井井有条,极为合理,我也想不出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煮盐队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按照我当初制定的程序,都是流水作业了,族人空下来就拾海,所以也不用什么建设性建议,在这儿呆了一个晚上后。就往智慧的海族城赶。

……………………………………………………………………………

这海族城在我们龙族地位比较特殊,它等于被我们降服的,因为实力悬殊,所以也没有花多大力气,只是领换上了龙族的人,里面掺杂了一些龙族人而已,名义上还是海族,这是为了吞并其它海边部族方便而已,主要还是因为我无暇顾及这里。

还好,从前段日子传来的消息,智慧还是有点手腕的。现在收集的海边部族零散族人已经达到三千人之多,另外加上两千狼族与其它部族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海族人已经轮流到龙族驻地或者其他部门培训过,现在还有五百人在各个地方,所以,已经不用担心这些海族人会对我有什么异心了,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要去巡视一下,接下来,就是应对狼族与虎族那边的局势,准备秋收了。

没有想到啊,智慧这小子,还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将原来海族的驻地展成了一个微型城市!

这城墙并不十分高大,大概也就两米的样子,长宽都是三百米左右,外面是三合土砖,只有一个城门,但是还是让我震撼了一把。

无他,虽然海边有的是盐碱土,但是,缺乏燃料啊,贝壳也不是太多,要烧制这么多石灰,耗费的劳动力一定不少,毕竟我派来的族人与奴隶不算太多,海族人又有一部分出来培训,还需要大量人手拾海保证食物供应与满足龙族的需求,他哪来的这么多劳动力呢?

不过,这小子不是出城来迎接了吗?问问他就知道了。

几个月不见,智慧变得更加黑瘦了,海味没有养胖他,海风与烈日倒把他变得更黑了,估计不用多久,他就会变成阿乌那层次。

“族长,”还没有走到我的面前,智慧已经跪了下去。同行的海族人与其它族人,更远的就跪下了,其实我在龙族,除了祭奠等大事,已经不搞这一套了,这智慧倒好,在海族将这套扬光大了,就是不知道海族人是否也是如此对他,他又该如何受用,我不无恶意的想。

一边还是紧走两步,将他扶起来,这小子还有点小鸡冻,看我的目光充满狂热,让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不过倒也因此消除了好多担心。

与智慧一边交流一边走,族人与海族人都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看看走到城门,我这才现,怪不得这城门远远看过来有点异样,居然是用一条大鱼的鱼骨做的。

不对,不是鱼,世界上没有这么大的鱼,那就是鲸,难道海族人已经展到捕鲸了?不对啊,他们连船都没有。

“这是一个月前海族人在海滩上现的,可惜天热,肉已经臭了,不知道是什么鱼,这海里面的鱼可真大。”智慧还没有等我问,就解释道。

“这不是鱼,是鲸鱼。”我点点头道。

“鲸鱼?鲸鱼不是鱼吗?”智慧眨巴着眼睛问道,旁边的人也是一头雾水。

阿娜而汗!我还真的失口了,拿后世的习惯叫法来对原始人说。

“这个嘛,其实鲸鱼是一种海兽,是最早现它的天神误以为它是鱼了,所以后来的人就将错就错了。”好家伙,差点将鲸鱼自杀的事情也说出来,那样智慧又该问个没完没了了。

“原来这样,”智慧若有所思地颔道:“族长是天神,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对的。”

其他族人都静静地听着,哪里有插嘴的份。

我转移话题道:“好了,说说你们这里的情况吧。”

“进去再说,”智慧带我进了议事大厅,这就是驻地长老办公大厅的翻版,不过要小一些,还有,海族这边的草棚都特别低矮,不用说,是因为海边风大吧。

“对了,”我想起什么道:“上次的大风,这边没有什么大损失吧?”

“有!”智慧见我提起此事,惊魂未定道:“那风可厉害了,海边的浪足有两个房子这么高,那时城墙还没有完工,要不是这里离海有一段距离,恐怕族人都会被卷走了,就这样,有十几个族人因为窝棚离海比较近,所以被卷走了,生死不知,我做的不好,族长,你处罚我吧。”

一听这话,海族人就又都跪下了。

“你没有做错什么,相反,做得很好,”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自然不能怪他,我拍拍智慧头部,示意他起来:“那是台风,住在海边经常有的,每年的龙历六七八月份,海边经常会有台风,不过这次算大的了,一般这样大的台风,一年最多遇到一两次,也怪我没有提醒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虽然是智慧,也不可能理解台风的生成、中心风力与移动路线,反正我这么说他也懂了。

虽然有五百人在龙族那边轮训,但是,现在这里的海族人还是达到了将近三千,加上狼族与其他部族移民,总人数达到了五千以上,因为智慧实行海族人治理海族人政策,手下的长老除了两个龙族战士外,都是海族人,这些长老自然非常卖力,四处寻找自己的同胞,向他们大肆吹嘘海族的城有多高,多威武,住在里面比住在低矮的海边安全多了,食物不成问题,还有很多好吃的肉与新奇的器具(从龙族运来的,交换海产品,比如被原始人视为神迹一般的火柴),当然,除了其他部族,狼族奴隶自然没有权利。

海边部族因为靠海吃海,所以不像山区、平原部落那样,极为重视势力范围,相互经常为此争斗,总的来说,海边部落还是和平相处的,这让他们对融合并没有多大抵触,除非遇到上次我们那样,对方强势要吞并他们,而且财物也较少,一般就是窝棚,一个陶盆,所以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都高高兴兴来到海族城,兴高采烈地过上了新生活。

加上从龙族那边培训回来的人带回不少新技术与新观念,虽然只是简单的培训,但人数却已经过一千,这些自然而然会扩散到海族人中间,这些头脑简单的原始人对此自然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反而十分向往,都希望早点能够轮到自己。

看来,自己对海族的怀柔政策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海族人对山区平原部落有一定恐惧感,所以,直接将海族并入龙族,反而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看来,这块遮羞布还要用一段时间,所以说,要征服世界,有的时候也不用全部靠打仗,攻心为上,以德服人,以德服人嘛。

用了一天时间,视察了海族城,我觉得很满意。

看来留下智慧是对的,换了别人,绝对不可能做得更好。

………………………………………………………………………………………………

海族城不大,也就十万平方米,在一块稍稍隆起的海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