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皇师 >

第200章

盛明皇师-第200章

小说: 盛明皇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大明那个时候,一个偏远地区的官员能够捞到这么个进城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按说四处逛逛、买点土特产,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闹出什么事情呢?

解缙是从京城里出来的,见过大场面,此刻重新见识京城的繁华,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思,就开始忘乎所以了。

解缙这个人一向是闲不住的,好不容易来到京城一趟,绝对不能什么都不做的就离开。

在完成了向户部汇报督饷情况的任务之后,无所事事的解缙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或许是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强烈幻想,于是便在没有请示朱棣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实在惊讶会见到解缙,“解卿,你怎么会来?”

解缙糊涂,不代表朱高炽也跟他一起糊涂,未得到允许便私自来东宫见太子,是个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一别一年,殿下可好?”解缙关切的问:“之前臣听说汉使用各种诡计来陷害您,好在都转危为安了。”

朱高炽现在完全没有心情因为解缙的一句关心而感动,他满心都是慌乱,自己本来就已经在风口浪尖了,这个关键时刻解缙竟然还胆大至此来见自己,这简直是要火上添油的意思。

不得不说的是,解缙的这个举动真的是太糊涂了,东宫是什么地方?那是想去就能随便去的地方么?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发话,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

这真的是愚蠢至极的行为,朱高炽当然也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愁眉苦脸的去靖国公府请教叶羽,想问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叶羽听到后也是一阵无语,解大才子的脑子已经全都用在编书上了么?遇到任何事儿居然连想都不想吗?

这件事很麻烦,朱高炽郁闷的问:“亚父,这下该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封锁一下消息,不要让父皇知道。”

叶羽沉默的思考着,现在封锁消息已经来不及了,解缙私自到东宫拜访太子,这件事就算是暗中进行的,但一定已经被汉知道了,毕竟为了方便党争夺嫡,朱高煦一定在东宫布置了暗哨。

这件事是瞒不住的,不可能不让朱棣知道,而且如果现在刻意去做一些隐瞒的举动,那么朱高煦到朱棣面前告状之后,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局面,到那个时候明明没什么事,也会变成做贼心虚。

那么解缙的愚蠢举动就真的会害惨太子。

最后,叶羽只是叹息的说着:“殿下,不能做任何想要隐瞒的举动,否则会在陛下心里真的留下你们秘密谋划阴谋的阴影。若是我们坦然面对,那么至少证明我们心里没有鬼,陛下就算心中存疑,也不会真的相信殿下有什么不轨的举动,顶多将解缙以大逆不道的罪名捉拿下狱罢了。”

“如亚父所说……是准备放弃解大人了?”朱高炽似乎于心不忍。

叶羽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殿下,如今的形势,我们已经不可能顾虑到方方面面了。这次的事情是解大人造成的,他必须要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负责。”

这就是太子和叶羽商议之后的结果,解缙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弃子,没有人再会去救他。

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出乎叶羽的预料,解缙刚刚离京不久,朱高煦就立刻向朱棣报告了他私自去东宫拜见太子的事。

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下狱。

就这样,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缙终于断绝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帮不了他,这下是彻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虽经历坎坷,却能够转危为安,更上一层楼,百官推崇,万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现在呢,除了整日不见光的黑牢、脚上的镣铐和牢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臭,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输了,彻底输了,但愿赌就要服输。

解缙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自己并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手段,却落得这个下场,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明白为何朱棣会对自己如此冷酷,也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私下去见太子的事这么快就被汉得到了消息。

唯一的解释是……

解缙虽然在夺权的斗争中经常干蠢事,但他还是有身为第一才子的智商的,他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

于是,在他见到唯一一个到天牢来看自己的人时,将这件事告诉了那个人。

那个人是夜殇。

夜殇为解缙带来了一些衣物和食物,解缙实在不懂这位锦衣卫提督为何对自己这样关照。

“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我可以在外面替你办。”

解缙怔怔看着眼前的人,他确信这个人自己并不认识,也想不通他关照自己到底为了什么。

此时的解缙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妻儿,他只是希望夜殇帮忙照顾一下妻儿,让他们起码不至于食不果腹。

夜殇很痛快的答应了他这个要求,并让他放心。

接着,解缙压低声音说道:“我有件事想跟你说,希望你可以告诉靖国公。”

夜殇和叶羽的关系解缙多少能够看出来一些,所以他才会放心的拜托夜殇去见叶羽。

“东宫里有汉的人!所以他才会这么迅速知道我去见过太子的事,太子身边有叛徒,再这样下去他的处境太危险了。”

夜殇听罢,只是沉默的点点头,算是应承了下来。

“你已经成为了东宫的弃子,现在还惦记着这些事做什么?”

解缙惨然一笑,回答道:“太子殿下是个仁善的好人,身为臣子,我不希望看到他被汉陷害。”

解缙在这个时候的回答让夜殇很满意,这说明他起码还是个有情义的人。

夜殇答应了解缙的请求,替他安顿好了还在南疆的妻儿,然后回京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她确实把东宫应该有叛徒的事告诉了叶羽,但叶羽同样也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已经着手准备清理东宫中的人了。

但夜殇现在的重点却不在这里,她要查的事虽然跟东宫有关,但却不是东宫里面的人,而是外面的。

说实话,在大明初期这个时间点,真正可怕的情报并非是叛徒能够透露的,而是另外一些人。

之前也已经说过,这些可怕的人正是锦衣卫。

夜殇现在怀疑和担心的不是东宫里面的叛徒,而是自己手中的锦衣卫出了帮助汉的人。虽然她一向对锦衣卫进行放养的政策,将大小事务交给纪纲去打理,但这件事绝对不是小事。

锦衣卫自洪武年间开始就秉持着绝对忠君的信条,无论如何只听从皇帝的命令,决不能参与党争。

如果夜殇的猜测不错的话,那么锦衣卫中一定有人已经参与了党争,并且倒向了汉。

这是夜殇断断不能容忍的。

所以她命令纪纲去彻查,一定要找出参与了党争的人,并且决不能手下留情,务必要全部清除掉。

纪纲立刻领了命令,开始全力调查锦衣卫中参与党争的人,无论官职大小全部都要彻查。

一直很闹腾的解缙终于消停了,然而朱棣的耳根子却还是没有消停。

永乐六年八月,远征军的战报传到了京城,战报简单明了:全军覆没。

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不但十万大军全部被消灭,邱福、聪、霍亲、忠、李远五员大将也全部战死沙场。

朱棣震怒了,他打了很多年仗,多次死里逃生,恶仗乱仗见得多了,但像这样惨痛的败仗他还真没见过。

。。。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丘福的死很快在京中传开,朝野上下全都在议论这件事,自然也会跟着议论这次的惨败。

据战报来看,当时丘福率领军队一路猛进,赶到了克鲁伦河附近,击溃了一些鞑靼的散兵,并抓获了鞑靼的一名尚书。

丘福便揪着这个尚书询问敌情,这位尚书倒是个直爽人,也没等丘福用什么酷刑和利诱手段,就主动交待,鞑靼军队主力就在此地北方三十里,如果现在进攻,必然可以轻易获得大胜。

丘福十分高兴,干脆就让这个尚书当向导,照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这样看来,丘福倒真是有几分国际主义者的潜质,竟然如此信任刚刚抓来的俘虏,而从他的年纪看,似乎也早已过了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实在是天真地过头了。

大概真的是年纪大了远离战场很多年了,丘福的判断能力与年轻时相差太远,这次的判断不仅让他一代名将的身份蒙羞,更让他和他的将士们全军覆没。

在那位向导的的带领下,丘福果然找到了鞑靼的军营,但是并没有多少士兵,那位向导总会解释说,大部队在前面。就这样,不停的追了两天,依然如此,总是那么几百个鞑靼士兵,而且一触即溃。

部下们开始担忧了,他们认为那个向导不怀好意,然而丘福却没有这种意识,第三天,他还是下令部队跟随向导前进,这下子他的副将李远也坐不住了。

李远劝丘福及时回撤,前面可能有埋伏,可是丘福不听,他固执地认为前方必然有鞑靼的大本营,只要前行必可取胜。

李远急得跳脚,也顾不得上下级关系,大喊道:“临行前靖国公和你说过的话,你忘记了吗!?”

然而李远的这番话,依然没有把如今渴望胜利的丘福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丘福如同前两日一样地出发了,带路的还是那位向导,这一次他没有让丘福失望,找了很久的鞑靼军队终于出现了。

但与丘福所预期的不一样,这些鞑靼骑兵是主动前来的,而且并没有四散奔逃,也没有惊慌失措,反而看上去吃饱喝足,睡眠充分,此刻正精神焕发地注视着他们。

明军落入了鞑靼大军为他们设下的圈套,此时的鞑靼大军根本就是在这里准备好了陷阱等待着明军入瓮。

丘福全军被敌人围困起来打,虽然拼死抵抗,但依然没有逃离必死的命运。

这件事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朱棣的怒火越烧越旺,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清晰的分析着目前的情势。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的愤怒已经燃烧的失去了平日的冷静,这个人就是叶羽。

叶羽怒气冲冲的到东暖阁找朱棣,但是让朱棣惊讶的是,他不是来询问战况的,反而是来兴师问罪的。

“为什么没有带回大哥的遗体!?”叶羽毫不忌讳君臣之礼,刚刚见到朱棣就立刻问出了这句话。

朱棣怔怔看着他,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来意。

“这场战役的始末你也听说了,当时的情况太过混乱,我军是被围起来打的,乱军之中哪里还分得出谁是谁?别说分不清遗体了,我们就连逃出来的人都有限。”因为能够理解叶羽的心情,所以朱棣对他说话很心平气和。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叶羽却并没有因为朱棣的心平气和而改变自己的说话态度。

“那战后为何没有返回战场去寻找?”

朱棣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叶羽的这个问题太没水平,而且可以说几近于白痴一般,没有人会在战败之后再特意返回战场,只为了寻找一个败军之将的尸体。

“你说这话也太天真,我军已经战败,怎么可能再返回战场去?这样很危险不说,也会继续劳损我军的军力。”

朱棣已经足够耐心的在跟叶羽说这件事,但叶羽却似乎对朱棣的解释十分不满。

“所以就要让大哥曝尸荒野么?”

朱棣盯着叶羽,说实话,自从徐仪华逝世之后,他就没遇上一件好事,所以脾气也很暴躁,今天能对叶羽这么有耐心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朱棣不明白,事情已经够烦的了,叶羽突然在这个时候抽风到底是要干嘛?认识他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一次这样过。

叶羽炙热的眼神回视着朱棣,缓缓问道:“我不是在以臣子的身份对陛下说话,我是在问二哥你。”

朱棣终于明白了,叶羽跑来跟自己兴师问罪,并不是以一个臣子的身份,而是以结义兄弟的身份,在质问自己为何没有想办法寻回大哥的遗体。

朱棣一时间有些语塞,他这时候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之前还能振振有词,只是因为他在刚刚忘记了丘福还是自己结义大哥的事实。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朱棣不说话,叶羽就只是盯着他看。

最终,还是朱棣无奈的妥协,叹息着站起身,走到叶羽身边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朱棣妥协了,叶羽立刻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到了他的妥协。

说实话,身为帝,朱棣这样的表现已经很难得了,至少叶羽不会再得寸进尺。

于是,叶羽的语气也立刻和缓了下来,他牢牢看住朱棣,道:“鞑靼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容忍范围,我们必须要痛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这话不用叶羽说,朱棣当然明白,但他现在没有想到合适代替丘福的人,所以才会有些头疼。

哪知,叶羽却自顾自的说下去,“二哥可有合适的将领?”

朱棣无奈的摇摇头。

叶羽却突然笑了,笃定的说:“我来给二哥推荐一个人选吧。”

“谁?”

“我!”

朱棣有些惊讶的看着他,确实没想到他会主动请缨。在朱棣的印象当中,除了靖难那一次之外,叶羽从未有一次主动请缨上过战场,他基本属于能躲就躲那类型的人。

叶羽看朱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忍不住笑了笑,说道:“我不喜欢战场,但我这次必须去!”

朱棣当然明白叶羽所执着的地方是什么,他沉默的思考着,权衡着此刻让叶羽去北境战场还是留在京城的利弊。

叶羽自朱棣登基以来就是他的左右手,一直在帮他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虽然有内阁的七位大学士在帮忙,但有时很多决策性的问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朱棣都会询问叶羽。

况且战场毕竟凶险,朱棣现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实在也不想让叶羽亲自去打仗。

叶羽也知道朱棣在犹豫什么,便说道:“北境是我最熟悉的战场,我的第一场战争就是和蒙古人的战争。二哥,你已经找不出别人比我更合适北伐主帅的位置了,对么?况且,这次我去北伐,还肩负着大哥的仇恨!大哥战死在蒙古的战场上,作为他的兄弟,我必须要替他报仇!”

朱棣看着叶羽,沉声问道:“你的把握大么……”

叶羽笑道:“哪个人上战场之前能确定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也已经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所以二哥,无论你犹豫多久,你最后都一定会同意让我去的。”

叶羽确实了解朱棣,放眼整个朝堂,除了叶羽之外已经没有第二个人合适出征北伐了。

所以,最后朱棣还是下了一道谕旨,任命靖国公叶羽为北伐主帅,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对鞑靼的第二次北伐。

于是在靖难之战后第六年,叶羽再次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战刀,准备走上战场去击败他的敌人。与之前的那次战争之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逆贼,这一次他是皇亲,上一次是为了自己,这一次是为了国家。

朱棣完全继承了朱元璋的人生哲学“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次也不例外。为了给鞑靼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下达了总动员令,命令凡长江以北全部可以调动的士兵,立刻全部向北方集结,于是长江以北无数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始向集结地进发,集结完毕后共五十万,靖国公叶羽任主帅。

与此同时,朱棣派遣使者向瓦剌传递消息,大致意思是大明马上就要出击鞑靼,希望你们不要多管闲事,如果多事,大可连你们一起收拾。

而此时的鞑靼却十分没有自知之明,击败丘福之后,本雅史里与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