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就能摸出它的质地。
刘书这时也开口介绍道:“钱掌柜,这是我们银行准备发行的银币,别看它的样子和铜币一样,不过币值却比铜钱高多了,我们银行以信用保证,一枚银币可以当一贯钱,而且只要有人手持银币,随时都可以换出一贯铜钱!”
钱二是聪明人,听到刘书的介绍立刻就明白了。这种银币其实和那种不记名的钱票差不多,只不过这是用本身就比较贵重的白银所制,远不是那种只是一张纸的钱票所比,而且银币的价值也比较低,一枚只当一贯钱,这也比钱票要容易让人接受。再加上一枚银币比一贯铜钱而言,不但方便携带,而且目标也小的多,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另外钱二还想到,若是自己将手中的铜钱换成银币的话,那么哪怕是一百贯,最后也不过才一百枚银币,加在一起也才不过一斤多重,这点钱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给伙计发工钱的时候,也可以用银币来代替,可以很就发完了,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到银行取一箱子的铜钱,然后又数又算,发个工钱都要花上一个多时辰。
想到这些之后,钱二的眼睛大亮,当下急不可奈的问道:“刘书,你这里有多少银币,我想换一些!”
刘书对钱二的情况十分清楚,因此早就知道他会心动,不过他却只能十分抱歉的道:“钱掌柜,这个不好意思,这种银币暂时还没有真正发行,这枚给你看的也只是样品,若是你真的想换一些银币的话,那只能等到银币发行那天再来,而且也要尽早来,因为据我所知,这一批发行的银币并不多,若是来晚的话,那可就换不到了!”
听到银币还没有发行,钱二不禁有些失望,不过他能提前知道这个消息就已经很满足了,当下又问了刘书具体的发行时间,结果刘书告诉他,在四天之后,长安的大唐银行总部就会开始发行这种银币,等到那天他早点来就是了。
得到具体的消息,钱二对刘书也十分感激,当下谢过对方之后,这才带着伙计离开。等到第四天一大早,他就派了个伙计来排队,结果没想到的是,尽管他已经让伙计天没亮就来了,但却还是排出好长的队伍,对此刘书也是无能为力。
好不容易轮到钱二时,结果银行的银币已经被换的差不多了,最后他把所有存款都换成了银币。本来他也没打算换这么多,可是他他还从发行银币的人员口中得知一个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让他改变主意,将手中的存款全都换成了银币。
第四百五十三章收回铸币权
银币发行之前,长安大唐银行总部就已经和各大商行、协会事先打好招呼,让他们知道银币的实用价值,而且只要有人用银币与他们做任何交易时,都不许拒绝收取。否则将会受到银行的制裁。
说起来大唐银行已经不是当初刚起步时的模样,现在的银行通过吸引存款,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各个商行和协会都与银行有业务上的往来,大宗货物的交易也都要依靠银行来完成,而且有时还要向银行贷款,所以一般来说,极少有人愿意得罪银行,因此银币发行一事他们也都是全力配合。
钱二也正是从发放银币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这种刚发行的银币具有极强的流通姓,至少各大商行和协会都已经认可了这种银币。这个消息让他十分兴奋,结合之前刘书告诉他的,第一批发行的银币并不多,所以他可以断定,这种使用方便、流通姓强,而且数量还十分稀少的银币只要一发行,肯定会升值,所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小赚上一笔。
钱二的确是个很精明的商人,从银行人员透露出的信息中,他就看到一个不错的商机。而事实也正如他所猜想的那样,银币刚一发行,就受到不少人的喜爱,特别是一些富人,他们平时外出时,身上也需要带点钱,只是铜钱的币值太小,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黄金虽然也能当钱用,但价值却又太高了,有时对方根本就没办法找零,而且就算是找的开,也会是一堆的铜钱,他们根本没办法拿回去。
也正是因为银币大受欢迎,再加上银币发行的数量稀少,所以银币在黑市上被炒的很高,本来一枚银币在银行只能换一贯钱,可是黑市上的收购价却是一枚一贯两百文,足足比原价高出两成。钱二将银行中的所有存钱都换成钱币,加在一起有一千枚,结果过几天到黑市上一转手,就足足赚了两百贯,这种赚钱速度简直是让人全身发抖,甚至钱二都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改行,专门在银行外面排除换银币算了。
不过这个念头虽然很诱人,但是精明的钱二却知道,这种事可一不可二,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肯定不会让银币的价格这么涨下去。
钱二猜的不错,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银行开始不断的发行银币,虽然每次发行的都不多,但相隔的时间却很短,这让不少人以为,银行储备的银币数量远比自己猜测的要多,所以不少人都对银币价格上升的势头产生怀疑,结果经过近一年的银币发行后,银币的价格终于回落到一贯的正常水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银币发行的三个月后,大唐银行又开始发行价值更高的金币,这种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为一比十,也就是价值十贯,虽然平时生活中用到的不多,但却可以用于大宗的货物交易,而且黄金和白银一样,本身就有价值,这也导致金银币远比那种不记名钱票要容易推广的多。
两种贵重金属货币的发行,大大方便了大唐的货物流通以及百姓的生活,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称赞李愔又做了件利国利民之事,不过这个世上有句话叫好事多磨,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看法。
“陛下,铸币乃国之大事,怎可将之托付给一小小的银行,请殿下收回成命,朝廷自有法度,绝对不可让铸币大权落于外人之手!”太极殿内,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臣站在殿中,正在慷慨激昂的向李世民进谏。
大唐的铸币权一向都掌握在官方手中,户部有专门的部门管理铸币一事。不过李愔在发行银币前,已经向李世民禀报过此事,而李世民也考虑到李愔并不是要铸造铜钱,所以也没在意,立刻就同意了,可是没想到新币出现后,引起极大的反响,所有报纸都在争相报道,李世民也是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想后悔也晚了。
其实孔颖达之所以反对这件事,倒也没有什么私心,也不是对李愔有什么偏见,只是他认为铸币权关系重大,可是现在却落到李愔这个亲王的手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却也会对大唐产生重大的影响,再加上李愔又不是太子,万一对方手中大权在握的话,对大唐的未来实在是个极大的威胁。
龙椅上的李世民也在苦笑,他也没想到李愔会把这件事搞的这么大,而且民间对这件事的反响也是极为热烈,几乎清一色都是赞颂李愔为国为民。不过李世民却也很清楚,孔颖达说的未尝没有道理,按现在的形式看,金银币肯定会成为铜钱之外的重要币种,现在被李愔掌握还没什么,但曰后若是太子李治登基的话,他们兄弟说不定会因为这件事而起什么冲突。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是叹了口气,身为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大唐的皇帝。他考虑的事情远比普通人考虑的要多,也更加的长远,甚至在有些事情,他要忽略掉亲情,一切全都是从大唐的利益来考虑。
孔颖达的话引起不少朝臣的议论,虽然朝堂上有不少人都和李愔有交情,但他们也都知道,孔颖达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从长远来看,铸币权的确应该掌握在官方手中,否则肯定会引起乱子。
“陛下,孔大人言之有理,老臣也觉得铸币之权不可让私人掌握。”正在这时,大唐宰相房玄龄也站出来赞同道,不过紧接着他语气一变,再次开口道,“不过齐王殿下铸造金银币一事,却也是陛下亲口许诺的,若是现在就收回的话,实在有损陛下的威严,所以老臣倒是想了个两全之策。”
房玄龄的话一说完,立刻引来朝堂上无数的目光,有敬佩也有赞叹,心想房玄龄不愧是大唐的宰相,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了两全之策。
“哦,房相快快请讲!”李世民也有些喜出望外的道。这件事说起来也怪他,根本没想到金银币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结果现在搞的自己很被动,可是他又不好将许诺出去的话再收回来,所以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只见房玄龄不慌不忙的道:“启禀陛下,铸币乃国之大事,的确不可轻易许人,但现在既然事已成定局,那就不如顺水推舟,将金银币的铸造之权许给银行,不过这却有一个期限,当到期之后,朝廷有权将铸造权收回,这样即可以推进金银币的发行,也可以不损陛下的威严。”
设个期限?所有朝臣们都是一愣,紧接着就是一阵懊悔,本来这是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可惜却偏偏没有想到。而李世民更是高声叫好,当下立刻同意了房玄龄的建议。不过就在房玄龄退下的时候,眼睛却忽然看向站在后面的一位年青官员,而这个官员在看到房玄龄的目光时,却是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同时身子微躬,好像是向房玄龄施了一礼。
“后生可畏!”房玄龄用低不可察的声音自语道。他看的那个年青官员正是专利司员外郎李义府,今天在上朝之前,这位官小但位置却是极重要的员外郎找到自己,并向自己献上了这个两全之策,着实让房玄龄吃了一惊,同时对李义府也更高看了一眼。
而站在最后的李义府虽然面上淡定,但心中却也有些无奈,虽然这个两全之策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却根本不能在朝堂上讲出来,否则绝对会得罪一些与齐王交好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个办法其实也是在帮李愔,毕竟他很清楚,以现在金银币的发行量,大唐是绝对不会让铸币权掌握在李愔手中的,所以与其被大唐收回,还不如拖延一下时间,让齐王殿下将铸币这件事做完。
大唐朝堂上的决议很快就传到了李愔的耳朵里,不过他在知道这件事后,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反正他主要的想法就是让货币适应现在的商业发展,只要给他一段时间,将金银币发行下去就行了,另外只要银行还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有没有铸币权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至少现在对他来说是这样的。
另外大唐朝廷想要掌握金银币的铸造,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若是想要铸币,那么就需要庞大的金银储备,现在李愔为这个问题头痛,以后就得有劳大唐户部的官员头痛这件事了。
不过李愔也没打算在这件事上看笑话,而是借着这件事,让他又想到一个借力用力的好办法,只要这个办法用的好,倒是可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不过就在李愔考虑着怎么利用大唐收回铸币权为自己牟利的时候,却忽然被一个好消息给打断,而当他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
第四百五十四章全家搬迁
“夫君~”文心满脸不可思议的盯着李愔,然后不顾身边还有为她诊脉的梦雪等人,一下子扑倒在他怀里,竟然嘤嘤的哭了起来。
而李愔本能的抱住文心后,这才明白过来,同样也是一脸狂喜的表情。这几天文心总觉得有些倦,而且月事也一直没有来,一开始她还有些担心,不敢让人把脉,怕空欢喜一场,不过后来绿珠悄悄的告诉了李愔,结果李愔把梦雪找来为文心把脉,结果梦雪十分肯定的告诉李愔,文心怀孕了,而且都快两个月了。结果文心听到这个自己期盼已久的消息后,就出现了上面的反应。
李愔毕竟是个男人,所以很快就从狂喜中清醒过来,开始小声的安慰文心,同时心中也暗自庆幸,自从李启出生后,文心就一直缠着自己想要孩子,这段时间更是变本加厉,也不知她从那里搞到不少促孕的方子,不但自己吃,而且连李愔也得吃,结果搞的李愔感觉嘴巴里整天都是中药味,现在总算是解脱了。
而文心也只是喜极而泣,很快就发现梦雪还在,当下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止住哭声,红红的眼睛里泪水还没有干,不过脸上却已经笑成了一朵花。说起来文心的姓子平淡安静,对一些外物并不放在心上,不过身为一个女人,特别还是一个嫁给李愔四五年的女人,却还一直没有生育,这让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现在终于能够得偿所愿,失态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在李愔看来,文心和惜君她们都是自己的女人,并没有什么妻妾之分,不过在其它人眼中,文心毕竟是齐王妃,她怀孕那可是件天大的喜事,所以根本不用李愔吩咐,得到消息的大总管高重立刻高兴的跳起来,然后把王府的里的各大管事都召集起来,让人准备一场宴会,预祝王妃诞下一位小王子。
另外李愔也没闲着,不过他的任务比较特别,是被文心强行拉去写信,写的自然都是报喜的信,其中李世民和杨妃那里是第一封,萧瑀和文心的母亲是第二封,另外还有一帮关系比较近的亲戚朋友,李愔全都要写。其实文心这么的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萧文心不是不能生育,只是时机不到罢了。
说起来文心这几年承受的压力中,大部分都是是来自她母亲和李愔的母亲杨妃,另外还有一帮亲戚朋友,这些人虽然也是关心李愔和文心两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种看似善意的关心却给文心带来沉重无比的压力,特别是在武媚娘生下李启后,文心更是为生孩子这件事发愁死了,几乎都快到了乱投医的地步,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李愔也知道文心这几年受了不少委屈,现在正是使姓子出气的时候,所以自然是事事都顺着她,拿起毛笔开始弯弯扭扭的写信,可怜他来大唐都五年了,一手毛笔字还是写的怪不忍睹,而且不但字丑,速度也是奇慢无比,最后文心实在等不及了,干脆抢过笔自己写起来。
等到文心将想到的人全都写了封信后,李愔立刻让人把信送出去,毕竟这可是让文心重新挺直小蛮腰的大好机会,自然是越快越好。
另外王府里也像是过年一样,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见到文心和李愔时,也都是纷纷上前道喜,哪怕是扫地的下人,都会说上几句吉祥话。对于这种祝福,心情极好的文心是来者不拒,而且身边的绿珠等人也都带着不少红包,几乎是见人就发,结果更让王府中的人兴奋不已。
文心是王府的女主人,她的心情好了,整个王府里自然是一片欢声笑语,而且李愔也同意了高重的建议,在王府里设下酒宴,所有王府中的人都可以参加,以此来庆祝这件事,另外李愔也给所有下人都包了个大红包。
虽然离孩子出生还有八个月,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深秋,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文心的身子又都比较弱,李愔担心她怀孕后受不得冬天的寒冷,最后与文心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文心到台湾养胎。
本来文心听到李愔这个提议后,一开始并不同意,毕竟她可不想离开自己的夫君,不过李愔却笑呵呵的告诉她,这次不但她去,而且自己也要去,另外梦雪、媚娘和惜君三人也全都会去,可以说这次是全家都会搬到台湾,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再回到登州了。结果这下文心立刻就答应了。
李愔打算将全家迁到台湾去,这并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当初开始将登州的工业向台湾搬迁时,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虽然台湾那里比不上登州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