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185章

隋朝大老板-第185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开工了。”

“那这几天扬州这边有什么事,你还得照看着。”麦铁杖此时就像无头的苍蝇,听了苏游的主意虽然感觉希望不大,但有希望总比干等着强吧。

苏游点了点头,笑道,“放心,这边没问题,有赵信的一千人,还有王行满的三百人,扬州出不了乱子。”

麦铁杖点了点头,苏游也就此离去,走之前他当然没有忘记拿一份今天中午捐粮的附件。

明天他要拜访的人,除了元二公子和张墨意外,就是那些多捐了粮的大户了;无论如何,他都要把所谓的“证监会”一力促成,免得扬州的市场崩溃。。。。。。

苏游与王伯当等人回到驿馆之后,先是感谢了夏子薇的鼎力襄助,而后便把他们哄出了房间。

王伯当和夏子腾兄妹也知苏游这几天奔波之苦,再加之吕笙也出外了,所以今天也并没有吵着苏游要《三国演义》的更新。

苏游关了门后,便在灯下画起了马上就要开工的植物园效果图,当然,在动手之前,苏游把这个未来的植物园取名为——大观园。

翌日一早,苏游便带着帖子去拜访了元家。

元二公子名叫元尚武,他接到苏游的拜帖后竟不由得一笑,“这苏游的狗鼻子倒是够灵的啊,快请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少斤两。”

元尚武不是第一次见苏游,但这次与之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样,因为张信带回东都的心中说自己三弟的死与苏游不无关系,而他刚到扬州的时候,又听说他的七妹跟着苏游离开了杭州,到现在都没有下落。。。。。。

苏游啊苏游,你这是要自取其辱吗?

元尚武带着有些愤怒的心情迎了出来,没办法,贵族嘛,总得要些风度不是?即便他心中再恨苏游,脸面上依然还是保持着微笑,尽管这微笑有些冷。

“原来是苏南海,小人迎候来迟,还请恕罪啊。”元尚武与苏游打过招呼后,随即满面含霜。

“没想到在这都能见到尚武兄,还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苏游打了个哈哈,他当然能够看清元尚武现在的臭脸,但现在有求于人,也不好当即拂袖而去。

“不知苏御史此行有何贵干,还请吩咐。”元尚武虽然放低了姿态请苏游吩咐,但现在这种将苏游拒之门外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

苏游点了点头,开门见山地说道,“扬州几大钱庄的危机,苗掌柜想必已经传达给尚武兄了吧?”

元尚武用鼻子“哼”了一声,并不理苏游。

苏游当时也来了气,冷笑着摆出了官威,“尚武兄?本官跟你谈钱庄的前途问题。”

“我现在只想跟你谈谈我七妹的问题!”元尚武显然没把苏游放在心上,当即用更高的分贝嚷了起来。

王伯当怕他对苏游不利,当即挡在做好了位苏游阻挡他攻击的准备,王世充则直接对他怒目而视,手也按在了剑柄上。

“好打的官威啊,有本事你也把我灭口好了,就像我灭我三弟那样。”元尚武见到王世充的反应,当即便大步往苏游身前走来,他身边也有几个家丁想要拉住他,却哪里拉得住?

“你家七妹与我家拙荆是朋友,他们相约出海游玩了,这有什么不妥吗?至于元三公子的事,我只能说声抱歉,怪我当初去得晚了没能抓住凶手。。。。。。”苏游此时显然不能输阵,争锋相对地笑着说道。

“那我也明明白白告诉你一件事,你想跟我们谈合作,没门。”

“真的没得谈?”苏游心下叹了口气,真要是没法谈下去的话,就只能耗下去了。

“请回吧,恕不远送。”元尚武点了点头。

苏游无语,只好转身离去,他现在倒有些后悔选择让自己来此了,或许麦铁杖会是更好的选择吧?

不过,苏游马上又意识到其实谁来都是一样的,他们或许已经达成了协议,有可能是为了捞钱,也有可能是为了坑苏游。

反正,他们就是不合作。

苏游离开了元氏以后,当即按着地图到了张氏的别墅前,看门的老头却直接告诉苏游,说是张墨前几天的确是来了扬州,但今天一早却出外访友了。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没谱。

苏游按照昨天的捐粮单子,一连拜访了几家,几乎家家的情况都是如此。

就连跟在苏游后面的王世充都低声嘀咕了起来,“都什么玩意,苏御史拜访都敢拒迎,这些人还真当他们是什么玩意了?”

王伯当和夏子薇兄妹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只有苏游苦笑道,“算了,争面子还得靠自己啊,咱们去最后一家吧。”

最后一家是萧氏商会,这家商会主营粮油,应该是扬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商会了,他们的总部设在新建的码头,所以苏游选择把这作为一这一天的终点。

郁闷的是,这半天的功夫竟然一无所获,到了最后的终点是否依然颗粒无收呢?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苏游就只能联系魏永昌和一些小商人了,但这样起家的话,格局是不是有点小了?

苏游看了看天气,郁闷地说道,“咱们先吃午饭吧,走着。”说完便低头进了一家汤饼铺,——这个时代,包子不叫包子,而叫馒头;馒头不叫馒头,而叫蒸饼;而这个时代的面条,则称为汤饼。

“来八碗蒸饼,七碗大的,一碗小的!”

汤饼铺的伙计看了一眼说话的苏游,愕然了一下,主要还是苏游的衣服有些华丽,身后带着的七人都像是随从,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汤饼铺是穷人来的地方啊,而且张罗吃食的不应该是随从的吗?怎么领头的这位倒迫不及待了?难道是饿急了?

食客们显然也都有些愕然地看了看苏游,愕然过后,也还继续吃着喝着。

这汤饼铺也没说有钱人就不能进不是?

小二招呼着苏游等人坐下,随即笑道,“您可算来着了,鄙店的羊肉汤饼可是扬州一绝,稍等您内,马上就好。”

“这位公子可真是来着了。”边上一个食客愤怒的插嘴道:“您要是明天来吃就得涨价了。”

小二当即对那食客骂道,“两大碗汤饼都堵不住你的嘴,这公子爷还在乎那两钱?

326追涨杀跌

哪知苏游却摇了摇头,微笑这开口道,“听说明天还要涨价,那该涨多少呢?”

小二倒没想过苏游会关心这个,只好赔笑道,“也没多少,只是从十文涨到十二文。”

苏游点了点头,他倒没想到难民的事这说话就要落实下去了,粮食的价格还会涨,只好问道,“你怎么知道会涨价?”

小二听了苏游的疑问,倒有点不耐烦了,心说看你穿的人模狗样的,怎么一碗面才多花两文钱就计较成这样?但进门都是客,他也不好得罪苏游,只好敷衍着笑道:“对不起客官,正是饭点忙不过来,等我忙完了再来和您分。。。。。。”

小二话还没说完,王世充已经把手中的刀拍到了桌案上,苏游则从钱袋中抓出了一把银豆子,随即放入一个空碗中。

小二当然看得出苏游和王世充的意思,在这威逼利诱之下,他也只好从实说道,“这其实是商业机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小二便说便开始收拾苏游面前的碗筷,他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把那银豆子拿到手中,苏游看得出他的小心思,也只好由他,原本那一把银豆子就是要从他这买消息的。

“我们老板今天早晨去粮店进货,听想好的掌柜说,米面的进价一下涨了三成!”小二边收起那一把银豆子边压低声音说了一句,顿了一顿后,又用更微弱的声音道,“而且听他们说,肯定还是要大涨的。公子要是家里没存粮,就趁着还不离谱,赶紧去抢购些吧,说不定过两天有钱也买不到了。”

苏游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小二则叹了口气道,“多谢公子的赏赐了,小人还是赶紧去把它换成粮食比较踏实。”小二边说边摇着头离开了。

夏子薇看着苏游脸色不善,不由得关心地问道,“先生,你没事吧?”

苏游摇了摇头,默默地低头吃面,众人见苏游不说话,自然也是赶紧吃面,他们这两桌八个人倒像是一群饿死鬼投胎似的,这使得周围食客纷纷侧目。

“没见过吃蒸饼吗?”王世充拍着佩刀吼了一句,这才把他们的好奇心压了下去。

苏游把面吃完后,发现众人也都吃完了,当即结账走人。

到了码头时,苏游也没心思看这码头到底修得怎么样,也没有心思去验收原本就打算好作为市舶司和自己官邸的房子如何,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三天后,咱们搬到这住。”

王世充本想从安全的考虑上规劝苏游,但看着苏游的脸色后终于还是放弃了,于是行不由衷地应了一声“是”。

苏游也不在意王世充的态度,只在新修的码头上稍作停留后便走向了码头上的店铺,远远便看到老百姓在一家家粮店外排起了长队,店门口都挂着的“涨价三成”的幌子是那样的刺眼。

排队的人吵吵嚷嚷,可是不买行吗?如果买不到粮食就只能堕落到难民队伍中去了,但他们在面子上又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排队的客人骂得凶了,终于有一个五六十岁的掌柜站了出来对大伙抱拳道,“爷爷们,祖宗们,你们去余杭,吴州打听打听,现在米价涨到什么程度了?若不是怕砸了招牌,我们早就关门歇业了,现在按这个价卖,已然要把运费赔进去了,卖得越多,赔得越多啊。。。。。。”

“瞎说,赔本的买卖谁干呀!”众人皆是是摇头不信。

“为什么赔本也要干呢?”老头他们摇头,只好掏心肺腑地哭诉道,“赔本也要赚吆喝啊!我们都是乡里乡亲,应当共度难关,有粮食我们就一定要卖的,赔本也卖,赔光拉倒,绝不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他这一番讲演虽然带着表演成分,但效果立竿见影,人群的愤怒逐渐平息,毕竟人家粮店没有囤积居奇,涨价也是迫不得已。

“那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有人出声问道,说出这种话,往往就意味着忍让了。

苏游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的说话,不自禁点了点头,这家店子,好样的。

排队的人中似乎有人认出了苏游,当即便有十余人围了上来抱怨道,“经略使啊,你说这叫什么事啊,这日子还能过吗?”

“粮食一天就涨三成,明天还要涨,经略使能否告诉我们怎了办?”

“听说官府要在保扬湖开大工程,这是真的吗?一天的工钱够不够买一斤粮食。。。。。。”

种种质问,不一而足,这使得苏游一时羞红了脸,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话谁说的?自己之前不是一直赞赏这话的吗?可现在刚到扬州,扬州就出现了经济危机,这是多大的讽刺啊!

王伯当和王世充等人见这些买粮食的人倒有规矩,他们始终离着苏游又一两丈的距离,所以也不好动粗;只是,道路都被他们拦着,真是步履维艰啊。

苏游无法,只好张口回应道,“诸位!鄙人正是东南经略使,扬州目前所遭遇的危机朝廷也知道了,你们放心,朝廷对此事非常重视;我也是昨天才到的扬州,但我相信,粮价在十日之内必有回落!”

天知道苏游这话说得有多么随意,朝中的百官显然有不少知道了扬州的处境,但杨广呢?

据说杨广现在已经在筹备着三月份到河套地区巡游的计划了,说不好还要修汾阳宫,他真的有心思管这南边的事吗?

当然,杨广之所以不理南方,也是因为他太过相信自己的能力;但由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己却似乎辜负了他的希望,事情还没开始就被搞砸了!

这时候的老百姓显然是淳朴的,苏游几句话的劝解,他们便有了松动。

是啊,只是区区十天而已,十天之内他们一家子能吃得了多少粮食?

“这样的话,我们先不买粮食了,让他们粮店也少亏一些!”也不知是谁先这么冠冕堂皇地吆喝了一句,当即得到了众人的纷纷附和。

这些人显然也不是家里揭不开锅了,而是想着多买一些囤积,有做储备粮的,也有想着坐地起价的。

就像后世某一年中去超市抢盐的闹剧一样,苏游也不知是该夸他们的小聪明呢?还是要贬他们的人云亦云;反正,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了,事情也就莫名其妙地来了。

同样的,这样的人多了,事情平息得也就越快。

这不,他们一起哄之下,刚才那十来丈的长队已经不剩下几人了。

苏游知道这就是萧氏商社,随即举步走了进去,刚才演说的那个老掌柜当即接待了苏游,“经略使,您怎么亲自来了?”

苏游点了点头,笑问道,“你们东家在吗?”

老掌柜也点了点头,“在,他早上原本还去驿馆办法您了?只是等了一个多时辰也没等到你。”

苏游当即放下了心,不管事情成与不成,不躲避自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何况他早上还去拜访自己了?苏游原是冲着萧氏商社多捐了五百石粮食的份上来的,看来他的期待没有错。

“他在哪?”

“他就在这。”老掌柜边走边指向后院的正屋,笑着说道。

仿佛是听到了苏游与老掌柜的说话,萧氏商社的主要控股人萧玮打开了门,又向苏游行礼道,“萧氏商社萧玮拜见经略使。”

“不必多礼,我是来求救来的,你猜到了吧?”苏游赶紧做了个虚扶的手势,随即跟他进了屋,王伯当和王世充等人便守在屋外。

“他们昨晚便通知了我,没办法,我也只能跟着涨价了,现在的趋势就是如此;如果我无动于衷,只怕会被他们挤出扬州。。。。。。”萧玮先是对今天的突然涨价做了解释。

苏游点了点头,笑道,“我了解,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各地往扬州调集粮食,只要粮食足够,价格总会降下来的。。。。。。”

萧玮点了点头,他显然也认同苏游的观点,却还是小心地问道,“凡事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外调的粮食到不了,或者一时到不了,怎么办?”

“涨价!”苏游双目中一片坚定,说完这两字后又补充道,“要稳住,不要乱了阵脚,进价涨我们也涨嘛!谁要想投机倒把,发这个不义之财,到时候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您的意思是?”萧玮若有所思道,“这就好比牛已过河了,如拉牛尾巴是拉不回来的,只有牵牛鼻子,牛才会跟着走。”

苏游赞许的点头道,“萧东家果然非同一般啊!现在我们将计就计,为调集粮食争取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先蹦跶着,等粮食一到,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经略使大将风度,指挥若定!”萧玮一脸诚挚的称赞道。

“不用急着给我带高帽,还是说说卷的问题,准备怎么办?”苏游摇了摇头。

“只要粮价维持在高位,老百姓就既不会用粮食买粮食,也不会在买新劵。”萧玮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不可能!”苏游断然否定,笑着道,“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绝大多数人,只会盯着当下的价格是涨还是跌,却对已经积累的风险视而不见;只要粮价上涨,就一定会有人花血本买进粮食相关票劵的。”

“那我们还发行票劵吗?”萧玮却更疑惑了。

“当然。”苏游点了点头,笑得像一头狐狸。

327欲加之罪

萧玮摇了摇头,表示不懂。

苏游只好解释道,“如今钱庄和票号已经吃进了海量的票劵,此时肯定会比照粮价坐地起价,然后坐收渔人之利,如果我们终止发售粮劵,就只能赔本让钱庄和票号赚了。与其如此,何不大家对着赚,让钱循环起来,我们也能撑得时间长些!”

萧玮静静地听苏游分析,脑子也在努力思索着,听了苏游之语,倒有些不以为然起来。

“怎么?你不信?”苏游见他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于是加重了语气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