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295章

隋朝大老板-第295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渊道,“我还能领军?”

李渊点了点头,“问题是,你敢不敢再次面对薛举?”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道,“孩儿有信心击败薛举,此战若败,世上再无李世民!”

“你先下去吧,准备一下晚上来见我。”李渊对李世民的状态很满意,当即向他摆了摆手,让他先推下去。

“父亲,能不能让刘司马官复原职。。。。。。”李世民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刘文静,终于还是忍不住再次为他说起话来。

刘文静和李世民相识已有数年,此时听到李世民一心记挂自己,心中也甚为感动。

事实上李世民的担心是多余的,李渊本来就准备给殷开山、刘文静等人官复原职的,为此还不惜给他们表演了一出“刘玄德扔阿斗”的戏码。

让李世民来给殷开山等曾经蒙受不白之冤的臣子赔罪,不正是为了换取他们的死忠吗?

至于李渊决定给殷开山等人官复原职,实际上目的还是恢复刘文静的官职。

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刘文静前段时间偷偷出使始毕可汗的弟弟咄毕的事,咄毕的使者团如今已进入了李唐的地盘,很快就到长安了。

用什么人接待他们最好?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轻车熟路地了解突厥各种礼仪以及多次与他们打过交道的刘文静了。

咄毕派出使团来的目的,李渊也早已明白了,——他们是带来好消息的,换句话说,他们放弃了和薛举的合作,选择了李唐。

也正是因为咄毕的人传来的这个好消息,以及李玄霸传来的拿下与梁师都第一战的消息,李渊这才兴起再次对薛举用兵的决心。

这段时间以来,李渊收到了窦建德在幽州大败难逃以及宇文化及和杨善会军几近覆灭的消息,他也同样意识到如今正是扩张自己地盘的时机。

止戈为武,想要获得安宁,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敌人打服。

李渊实在已受够了三线四线作战的压力,若不是因为占领了关中的几个粮仓,自己说不定早就跨了。

可现在,消灭梁师都、郭子和以及薛举、李轨等人,稳定关中,显然迫在眉睫。

进入长安近一个月以来,无数的文武百官纷纷进谏李渊,让他登基为帝,完成大业的最后一步;李渊起兵之时,便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如今人心可用,他的心情自是极好。

可如今长安都在受到威胁,自己真的从了他们称帝的话,岂非沐猴而冠?

就在长安的百官劝谏李渊登基时,东都的百官同样在劝谏着王世充。

此时王世充反攻瓦岗大胜,把翟让逼回了瓦岗寨,李密也退守虎牢关,瓦岗军如今的气势已大不如前,拥兵不足十万。

王世充大胜瓦岗军之后,趁机收复洛口和荥阳郡大部分失地,此消彼长之下,王世充的大军数量超过十万,而且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没饭吃了。

吃饱喝足,东都的市民们自然要对王世充感恩戴德,他的声望理所当然达到了最高值。

东都的市民,多半知道尚书王世充之名,而不知皇泰主杨侗。

凑趣的道士恒法嗣随即向王世充呈献了一本书,名叫《孔子闭房记》。

这本书的内容荒诞不经,中心思想却很明确,那就是上天指示尚书王世充当代杨隋,将成为一代明君。

515扣留来使

恒法嗣这种毫无节操的道士,正好与同样丧心病狂的王世充臭味相投,当即一拍即合。

在王世充的默许之下,恒法嗣开始为王世充登基造势。

王世充命人捉来许多鸟儿,用绸缎写着许多祥瑞绑在鸟儿地脖子上;鸟儿放飞之后,凡是有人捉并进献祥瑞的人,一律赏官封爵。

王世充又命韦节、杨续、孔颖达等腐儒制定禅让仪式,令段达、云定兴等武将带兵入宫逼迫杨侗,希望他能像尧舜那样将天下禅让给有德之人王世充。

皇泰主杨侗的觉悟显然不如长安的杨侑,他面对着刀枪棍棒,当即高声呵斥道,“如果大隋还不会覆灭,那么这些话不该出自你们这些大臣之口!如果上天注定大隋覆灭,又何需禅让呢?”

杨侗一阵见血地揭露了王世充的司马昭之心,但乱世之中口诛笔伐是无法对甲胄破甲的,更何况王世充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段达同志恭恭敬敬地听完杨侗高屋建瓴的呵斥之后,随即很有礼貌地命令自己的士卒将他与他的母亲一起囚禁了起来,并让人用杨侗的名义开始起草禅让诏书。

面对自己炮制出来的禅位诏书,王世充依照王莽、司马懿、桓玄等人的成例,虚与委蛇地拒绝了三次,这才显得极其勉强地接受了下来。

王世充接了诏书之后,随即把早就准备好的亲卫遣入宫中,整顿打扫一番;又令一众和尚道士在宫中做法,驱散邪气。

直到五月十七这天,王世充乘坐着皇帝的仪仗入宫,正式以“郑”为国号,正式登基为帝,并改年号为开明。

在登基之前,王世充让人去见杨,告诉他说,现在天下大乱,四海还没有平定,帝王需要年富力强的人才能担当,所以,我这才勉为其难登基为帝,实在是众人所迫

王世充登基为帝后,天下各地那些隋王朝残余的郡县,以及许多变民军首领争先恐后地向关中李唐投降,占据江都的留守将军陈棱也派人向长安递出了降表。

李唐的版图因此扩大到四面八方,它们被众多豪强势力分割得有些七零八落,但李唐却不能真正在这些地方行使行政权;尽管如此,李渊还是向那些大一点的势力集团派出了安抚使。

莫名得了这许多好处,李渊称帝之心倒淡了下来,他现在最希望得到的便是从陇西传来的好消息。

陇西。

李世民此时正在营帐之中,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

尽管李世民此时的形容已不再风神朗润,甚至有些胡子拉碴与猛张飞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脸上多了微笑之后,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离开长安再次回到高坑已有七八日的光景,与上回一样,他的敌人依然是薛举亲自率领的秦军。

不一样的是,李世民却不已不是当日的李世民了,他现在已经沉稳了许多。

李世民从长孙顺德手中接过帅印之后,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不得敦煌公号令,妄自出战者,斩!”

听了李世民的命令,全军肃然,他们似乎也发现了李世民与以前有所不同。

鲜血最能让人成长,以往那个轻浮急进的游侠李世民,经过唐军鲜血灌输、一场惨败的教训,已经变得沉稳凝练。

李渊从来不怕儿子失败,只怕失败后不能吸取教训,所以他给了儿子重新振作的机会。

手下的将士们却不知道,李世民冷静的外表下掩藏着狂热的内心;他立下军令状的那一刻,便已准备他和薛举只能活一个!

李世民若是再败,这世上便再没有李世民!

尽管迫切想和薛举决战,可李世民总算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他知道如今秦军锐气正锋;自己此时若是出兵的话,实在没什么胜算,事实上李渊在他离开之前也再三再四地叮嘱他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练出一支真正的玄甲军。

如今,正是好时候!

李世民一边练兵,一边消磨着薛举大军的锐气,等待着最后给薛举致命一击。

李世民憋住了气力,只等着和薛举最终一战,可他从未想到过,——薛举竟然死了!

听到薛举病故的消息后,李世民久久不敢相信。

薛举死了,薛仁杲不足为惧,唐军到了今日,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他李世民否极泰来,终于可以风风光光的再赢一场。。。。。。

但这一场胜利,真的来之不易,李世民现在所能做的仍然是与薛仁杲对峙着。

这一段时间,李靖毫无意外地带领着上谷的近万俘虏来到乐寿,与在此练兵的苏游胜利会师。

再次见到李靖,苏游当即给他授权,让他训练一支属于自己的骑兵,这支骑兵最后会用于征伐外族,开疆拓土。

李靖得了苏游的保证之后,自是欢喜异常,可惜如今缺少马匹,想要短时间内成军显然是不可能的。

简单地交流之后,李靖便投入了训练新丁的工作中。

又过了七八天之后,刘黑闼的上便好了个七七八八,他得知苏游让自己带领五千士卒之后,自是犹如千里马见到伯乐,带着伤兵练兵去了。

而苏烈、范愿、王伏宝几个纷纷传回消息,十天不到,原本夏国的领地上全部换成了苏游的旗帜;可想要打土豪分土地,像治理临沧一样治理这片土地显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苏游正打算着离开乐寿,开始征伐宇文化及时,李渊的使者温大雅终于来到了苏游的地盘。

逐渐控制了河北之地后,苏游便在这片土地上做了人口普查,重新恢复了隋初的貌阅制度(也就是后世的身份证制度)。

温大雅带着十余护卫进入河北之地后,便被巡逻的云中军给逮住了,他当即表明了身份,说是要见夏王窦建德。

士卒们并没有为难他们,很快就将他们带到了乐寿;窦建德得知他们是从关中来的之后,因为瓜田李下,自然不合适见他们了。

苏游对窦建德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后就代替他回见了温大雅。

温大雅兄弟几个当年在临沂被苏游几句话就骗到了江都,他曾经还做过苏游的属下,可惜他们兄弟几个并没有远大的目光,不知道一直追随苏游。——最有可能追随苏游的温大有,在得知苏游被发配到南中之后,竟也果断离开了他。

尽管如此,苏游对温氏兄弟的才华还是很佩服的,如今通过收编罗艺而收编了温老二,面对温老大时,自然也开口就是劝降。

温大雅没想到会在此遇见老上级,可听了苏游说起目前河北的局势之后,他还是差点就让自己的下巴掉在了地上。

——苏游是什么妖孽?进入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收编了罗艺和窦建德,半年内扩张的领土何止万里?

尽管惊叹于苏游无敌般的存在,但作为使者来寻求合作的温大雅显然有他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会屈服与苏游的强大,也不会跪舔苏游的看重。

听说苏游和刘武周合作之后,温大雅就知道自己这次来晚了。

事实上,温大雅来得一点都不晚,至少苏游从来没想过会和李渊合作。——或许苏游在来到这个时代见到李渊第一面的时候想要抱他的大腿,可一旦选择起事,李渊就一定是他最大的敌人。

苏游仍然记得在秦岭迷失了两三个月后,第一次在华阴县的官道边见到李渊等人的场景;那时候苏游不知有多么无助,他想要暴露自己出去与李渊李密他们相见,却因为自己没有衣服、没有身份而选择了隐忍。

事到如今,有谁还敢质疑自己的身份吗?

当日所见的李密、房玄龄、杜如晦、李渊,其中李渊和房玄龄成了自己的敌人,李密成了自己的下属,杜如晦呢?

苏游一时想到了杜如晦,又想起了那首《老男孩》。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它曾经来过。。。。。。。”

胡思乱想了好一阵,苏游终于皮笑肉不笑地对温大雅说道,“彦弘,你是愿意跟着我走,还是希望去幽州见见彦博?”

温大雅当即闻弦歌而知雅意,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先生这是要强留我吗?”

对于温大雅的聪慧和敏感,苏游心内也是极为欣赏,却还是点了点头道,“我如今已与刘武周合作,并且开始派兵夺取晋阳,与李唐也算是不宣而战了;你既是唐公的记室,又是彦博的兄长,令我很是为难那。”

对苏游的虚与委蛇,温大雅一眼就看了出来,当即引经据典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又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你凭什么扣留我啊,你的节操呢!”

“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当你看过我的战斗方式后,你就知道最后的胜利将属于谁了。”苏游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着。

温大雅听苏游说“为自己好”时,竟气得笑了起来,可自己手无缚鸡之力,遇到苏游蛮不讲理的扣留,也只得随遇而安了。

实际上,温大雅还是觉得李唐夺得天下的几率更大一些,毕竟李渊的地盘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李渊代表的是关陇贵族。

苏游算什么?

516苏游南下

大业十三年五月下旬,河北的冬小麦开始陆续成熟。

苏游在乐寿呆了将近二十天后,终于开始再次出兵,沿着大运河往南向宇文化及的土地进发。

苏游此次带领的军队包括王伯当率领的三千轻骑、张龙率领的两千重骑、薛万彻率领的三千混骑、韦挺率领的三千步卒、张君立率领的两千步卒、赵虎率领的两千步卒以及一千五百炮兵及苏烈、刘黑闼等人各自领军的五千士卒、李靖所领一万余士卒共计五万大军。

其中王伯当和张龙所领的骑兵和炮兵,以及少量苏游的亲卫共计七千余人是苏游从南中带来的人马,剩下的四万余人都是新近才发展起来的。

刘黑闼以及苏烈等夏国旧将所领的两万五千军自不用多说,张君立所领的是当初高开道的旧部,韦挺所领的是罗艺的旧部,这些人基本都是步卒,只有苏烈的五千军中有一半是骑兵。

薛万彻所领的将士,也多半出于幽州的骑兵,其中有一千八百轻骑和五百重骑,还有新近才从刘氏坞堡的俘虏中选出来的一些预备役骑兵。

李靖从雁门带来的士卒,分了近半给王宣,剩下的皆是从上谷收降回来的原魏刀儿部,至今虽然只练了半个多月,但在李靖妖孽般的存在下,他们跟一般的士卒战斗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出发之前,苏游收到了从三山运来的大量铠甲和武器,这些武器铠甲堪堪足够令新增的三万多士卒装备一新,但也仅此而已,苏游已拿不出更多的装备了。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苏游显然不能把他们安排在同一天,不可能把他们全都安排上船。

事实上,苏烈等人征伐了信都、清河以及漳南等郡之后,就选择了原地待命,等到汇合了沿河而下的苏游大军后,便一道往宇文化及的所在而去。

而李靖所帅的大军,则开始越过平原郡,开始向东光复渤海郡、齐郡、临济郡等地。

苏游则以薛万彻为先锋,直往宇文化及的地盘杀来。

自四月中宇文化及与杨善会的联军与瓦岗军大战败北至今,已是一月有余。当初宇文化及率领五万残部北上,先是占领汲郡后进抵魏郡。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宇文化及所帅的五万大军已跑了大半,到如今还跟随宇文化及的士卒不过两万出头而已。

尽管如此,魏郡的供应能力相对于宇文化及的两万军,似乎还是少了些。

魏郡原本就不算大,近年又是战乱频频,郡中百姓十不存一,土地也多半荒芜了,哪能根承受宇文化及大军的供给?

此前宇文化及尚未听说李渊占领长安的消息,所以一直还盼望着西归;尽管希望就在眼前,可实际的问题却是长路漫漫,途中又有瓦岗军、东都隋军、李唐大军。

宇文化及若想带着这两万士卒回转关中,显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宇文智及、苏威等文臣皆认为,依靠这两万人打回关中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宇文世家来说,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找一个根据地暂且安顿下来以待东山再起。

迫于形势,宇文化及只得率领文武百官和这两万多士卒一路北上,直指聊城。

如今还跟着宇文化及的两万士卒,也算是宇文家的死忠,军中的高低级军官大多是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