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侑自然明白王世充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洛阳连连大战,士兵损失极大,这个时候,用洛阳的百姓去填补弘农郡的人口缺口,是不划算的。
在抵达了江陵的同一天,杨侑得到了王世充屯兵白马渡、孟津渡的消息。这意味着王世充准备攻击李密的河内郡,河内郡与河南郡隔着大河,尤其是河阳,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王世充先要夺取河内郡,是迫于形势,也是因为地理。
至于河北,杨侑也接到了情报,窦建德大将王伏宝在幽州战死,同时,刘黑闼一家在乐寿惨死,夏国的两大擎天之柱,夏王和汉东王因为此事撕破了脸皮,变成了敌人。
这个消息让杨侑有些错愕,原本以为夏王最大的敌人是投靠了伪唐的幽州罗艺,但想不到竟然变成了刘黑闼。杨侑恨清楚,夏王窦建德不是笨蛋,他不可能在刘黑闼出征幽州的时候杀掉刘黑闼的一家老小。
但是刘黑闼的家人的确死了,这只能证明是旁人下手,这个旁人,伪唐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李密,因为一旦河北内乱,李密就可以趁机攻打河北,以河北为基业,重新开始他的争霸之旅。
让杨侑想不透的不是窦建德,而是刘黑闼,因为在杨侑看来,此时刘黑闼的造反显然是不明智的的,即使他拥有了十万大军,但是由于没有根据地,意味着他缺乏粮食,也就不能持久作战。一旦夏王窦建德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刘黑闼该怎么办?
杨侑叹息一声,他让人送给窦建德一封书信,想不到竟然还是迟了,河北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还是杨侑没有想到的变化。原本历史上算是同心同德的两个年少时的朋友,竟然倒戈相向,这历史的改变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在并州,宋金刚和李世民依旧在柏壁对峙,看不出半点激战的势头,此时的杨侑明白,即使有的东西改变,宋金刚的失败也无可避免了。
并州、河北、中原的战事各有各的情况,杨侑此时是无力去管,抵达江陵的时候,萧瑀、萧辰、刘洎亲自出城来见,鉴于众人的功劳,杨侑对他们大加赞赏,同时对刘洎出使洛阳,完成了任务一事很是满意,赏赐了他五十金。这让刘洎笑颜逐开,为大隋效力,是值得的。
在萧梁的旧皇宫,杨侑听取了萧瑀的报告,经过三个多月左右的种植,水稻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这几日,萧辰正在组织百姓抢收水稻,由于汉江平原的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这一年的收成至少在五十万石以上,根据大隋的赋税,以及部分田地是军屯,军粮可达二十万石。
这样的收获是往年荆襄达不到的,而且,此时不过是八月,如果今年入冬慢一点,在十一月,还可以收获第二季水稻。萧辰说着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种植第一季水稻的时候,不少百姓有些抵触,但随着这一次的丰收,百姓尝到甜头之后,第二季水稻必然能后顺利种植,而且播种的面积必然会扩大,预计军粮至少在二十五万石,总收获能有六十万石以上。
听着萧辰的报告,杨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粮食永远是第一位的,百姓生活要粮食,士兵打仗要粮食,正是因为他的重要,杨侑才在夺取了荆襄之后,迅速让萧辰主持耕种大事。
如今看来,这个效果是显著的,有了这批粮食,杨侑就可以与宇文化及消耗,并最终取胜。
第394章南阳
杨侑赶到江陵的当日,吃过了午饭之后,便带着群臣出外巡视。江陵城以北,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此时农夫们正在辛勤收割着,在外围,不时有巡逻的士兵路过。
南郡太守萧辰不时说着什么,杨侑时而点头,时而说着什么。
在城外视察了两个时辰之后,杨侑回到了江陵城。此时的江陵城经过数月的休整,已经趋于稳定,本来就是大隋的子民,如今再回到大隋的治下,没有引起百姓的惊慌。
反而,在大隋极为优厚的条件下,百姓们都对大隋充满了信心。江陵城本来就是大城,经济繁荣,人口有五十多万,与襄阳同为荆襄的两大城市。
在江陵短暂的呆了三日,大致了解了江陵城的情况,杨侑还算满意。还抽空在外吃了一顿饭,与百姓交谈了一番,萧家人做事,还是值得放心的。
三日后五千骑兵出发,从陆路赶往南阳,雷士猛则带着水师东出汉阳,准备与李靖汇合。
骑兵一路奔驰,几乎是日行百里,七八日后,抵达南阳。此时,韩世谔正在南阳巡视,接到消息,带着吕子臧、田瓒出城迎接。
“臣韩世谔(吕子臧、田瓒)见过陛下!”三人半跪在地上施礼。
杨侑一抬手,道:“诸位爱卿请起!”
“谢陛下!”三人应着,站起身来。
韩世谔道:“陛下一路奔波,请进城安歇!”
“如此也好!”杨侑应着,双手一提缰绳,战马扬蹄,在韩世谔三人身后缓缓而行,步入了南阳城。
一进入南阳城,杨侑的目光就凝视着四周。由于南阳城收到朱粲的荼毒甚深,百姓死伤不少,有的拖儿带女,逃向了较为稳定安全的江陵城。
田瓒在最前方开道,街道两边已经被戒严,一些百姓三三两两看着鱼贯而入的隋军,脸上带着震撼和喜悦。
当初南阳受到朱粲的攻击,正是杨侑从不辞辛劳,从襄阳奔袭而来,终于赶在了城破之前,击败了朱粲,并在那一战擒杀了朱粲。
大多数的百姓对杨侑是感恩的,当绣金大旗出现在百姓视线里的时候,百姓们鼓起掌来。声音一开始稀稀疏疏,但随着百姓越来越多,掌声越来越大。
就在一片掌声中,五千骑兵面无表情,走过大街,旗手的一双大手紧紧地握住了旗杆,旗帜飞扬,几个“隋”、“杨”、“侯”等旗帜在半空中飞舞,显得格外壮观。
此时,在一间酒楼上,几个人正在喝着酒,听到百姓的掌声,为首一人站起身来,低头看着街上雄赳赳气昂昂的隋军。
“哼。”此人冷哼一声,眼中露出杀意。如果杨侑看见他,一定会惊讶,这个家伙怎么来到了这里?
此人正是史万宝,作为当年大兴城有名的游侠儿,他身手了得,武功不凡,翻墙入室如吃饭一般。当然,史万宝认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领兵打仗,可是,在关中的时候,他率领一万多的士兵拿不下一个残破不堪的蓝田,让他丢尽了脸面。
随后,又被隋军几度击败,身受重伤。李渊认为,他一点都不适合带兵,将他扔给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发挥史万宝的特长,翻墙入室,杀人越货。
还别说,史万宝第一次被委以重任,就顺利地杀掉了刘黑闼一家,从而导致了夏国内部的纷争,顺利完成任务的史万宝去了一趟幽州,与温大雅密谈之后,认为在如今的局势下,河北已经不用去管,坐等夏王窦建德和汉东王刘黑闼狗咬狗,等他们两败俱伤,大唐在出兵捡便宜。
大唐的目标还是逆隋,而在经过商谈之后,史万宝将目光放在了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在整个中原争霸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理,他南抵江陵,北控洛阳,西北可以从武关抵达长安,东部可以从襄阳乘船沿着汉水抵达江夏等郡,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史万宝是在两日前赶来的南阳,没有费多大的劲他就进入了城中,他知道南阳总管韩世谔在这里巡视,但他没有害怕。不过,对韩世谔的情况略知的史万宝没有选择动手,在他看来,有了精明的韩世谔,他在南阳城的小动作恐怕不会有效,或者说效果不佳。
他本来想要等韩世谔赶回襄阳在动手,但想不到,大隋的皇帝杨侑竟然也来到了南阳。
史万宝对杨侑的态度是复杂的,杨侑抓过他,但是没有杀害他,反而让大夫为他治疗,说心里话,史万宝对杨侑还是感激的。可是,他也明白,杨侑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交换人质,当然这种交换在史万宝看来,杨侑是吃了亏,可是也证明了,杨侑为了拯救臣子,几乎是不惜任何代价。
看到杨侑那张越发成熟的脸庞,史万宝有些犹豫,他非常想动手将杨侑杀死,因为这个时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可是,杨侑来的太突然,他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甚至还以为杨侑到来的消息,是韩世谔发现了他的踪迹,从而欺骗于他的办法。
不过此时看来,杨侑的确来到了南阳。赤手空拳的对付下面的禁军,史万宝没有把握,而且他知道杨侑的身手还不错,尤其是箭法更为了得。
自问不能一击得手的史万宝只得放弃了刺杀的想法,可是,他不明白杨侑来到这里,是做什么?
攻打武关?这似乎有可能,此时的武关守将是李大亮,守军约有五千人,由于武关里长安尚有百里,短期内根本无法支援武关,更何况他知道长安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
联系到韩世谔在这里出现,史万宝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有可能,以南阳而据武关,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而逆隋掌握了武关,大唐就落了下风,隋军随时可以几路并进,攻打长安。
但是,根据消息来看,南阳盆地没有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这又让史万宝有些不确定。
如果杨侑不是为攻打武关而来,那么是为什么?攻打洛阳?洛阳已经被王世充掌握,皇泰帝还在王世充的手中,杨侑敢不顾兄弟的性命,攻打洛阳?
又或者,杨侑只是单纯的来巡视?
史万宝一时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他突然感受到一股奇异的目光,别过头,恰好看见杨侑抬头,脸上带着笑意,眼睛炯炯有神。
史万宝忍不住身子一颤,心中数个念头转换,杨侑认出自己来了吗?这两年,史万宝的变化很大,不是亲近的人决然想不到。可是,杨侑能认出来吗?
杨侑的目光只是淡淡扫过史万宝,他不时抬起手,向欢呼的百姓们示意,这让史万宝放下了心,他不敢久留,微微侧头,退回了屋子,用窗帘挡住了脸,偷偷观察。
“师傅,动手吗?”徒弟陆彻问道。
史万宝摇摇头,他还需要再了解,贸然行事不是他的作风。
从南阳西门抵达府衙,花费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杨侑在观察南阳的百姓,除了当初救了他们之外,杨侑发现,百姓的脸上菜色已经不见,这证明他们的生活,有了好转。
从襄阳城运送而来的粮食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的食用。杨侑虽然拿下南阳较江陵要早,但南阳收到破坏的程度比江陵严重得多,所以修复工作也就更加繁琐。
说道这里,杨侑多便宜岳父萧铣还是有些感激的,他虽然控制不了部下,但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
由于南阳比江陵恢复的慢,所以此时种植的水稻还没有丰收,这也就意味着,南阳只能一熟,实际上南阳的气候比起江陵冷了不少,要种双季稻,有些勉强,只能是这批水稻秋收了之后,将水田改为旱田,种植小麦,但是这样一来,对田地的灌溉设施要求极高。
抵达了府衙之后,田瓒将自己的住处给腾了出来,供杨侑及其近侍安歇,自己则搬到了大厅。
杨侑坐下不久,田瓒和吕子臧就过来禀告,说着南阳的事情,其中包括了淮安郡。自从杨侑夺取了南阳之后,杨士林就被委以重任,前去招抚淮安郡。
杨士林本来就是淮安郡的豪强,与淮安郡的世家土豪均有联系,彼此还有通婚,关系匪浅。一开始,淮安郡的世家土豪并不相信杨士林的话,认为大隋根本不可能到此,所以他们宁愿选择继续效忠洛阳朝廷,以避免被洛阳朝廷讨伐。
不过,随着江陵占据尘埃落定,淮安郡终于选择了投降,他们一只拥立杨士林为淮安郡太守,回到大隋治下。
这个消息让杨侑振奋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因为在这一事件的背后,让杨侑看到了一点,那就是世家土豪的强大。从淮安郡的土豪一致拥立杨士林为淮安郡太守这一点,就能看出端倪。
实际上,大隋如今看似气势汹汹,一举拿下荆襄、岭南,此外还有南阳盆地,但实际上,大隋有几个致命缺点。
巴蜀和陇西是被大隋牢牢控制的,江陵由于有萧氏的帮助,靠着江陵萧家的声威,稳定也是早晚的事。南阳,由于杨侑的恩泽,至少民心是稳住了,没有什么大碍。
但是,荆襄南部,和巴蜀南部一样,有着许多蛮人,比如说武陵郡、零陵郡,在这些地方,蛮人占据了一定了份额,甚至,某些地方全部都是蛮人。
此时杨侑的民族政策已经改变,他需要极力安抚蛮人,因为这些蛮人与巴蜀南部的蛮人不同。不过,相比较而言,武陵、零陵郡的蛮人的威胁还不算大,最大的来自于岭南。
冯盎这个人,杨侑有些摸不透,按道理,他属于那种在乱世中,只想保一方乡土之人,没有什么大志,可是,从唐初岭南屡屡反叛的情况来看,由于岭南的民族成分复杂,还有不少人造反。
可是偏偏为了稳定岭南,杨侑不可能将他所知的那些反叛之人杀掉,杨侑沉思着,什么时候将这件事情彻底解决?
第395章急于立功的韩世谔
杨士林和吕子臧退下去之后,韩世偔跃跃欲试的进来了。
自从投靠了杨侑之后,韩世谔觉得有些郁闷。前年年末,扫灭巴蜀蛮族,稳定巴蜀形势之战他没有参加;去年出奇兵攻占陇西,建立大隋的养马地之战他也没有参加;而这一次,杨侑挥师东进,攻打荆襄,这一战他也没有参加。
他的年纪不小了,只比李靖小五岁,已经是不惑之年,可是,他在杨侑的帐下,恢复了他寿光县公的爵位,看似风光,其实上却寸功未立。
空有寿光县公的爵位,空有南阳总管一职,但却没有足够的战绩服众,即使杨侑对他极度信任,也让韩世偔心中不安。他不愿意那些人瞧不起自己,说自己只是靠着父亲才能博得这个爵位。
陛下突然来到这里,是不是有意进攻洛阳,又或是武关?韩世偔不确定,但立功心切的他,想要确认陛下心中的想法。
进了屋之后施礼,杨侑让他坐下。韩世偔半个屁股坐在软墩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韩世偔不知道如何开口,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杨侑缓缓开口了。
“韩爱卿,朕让你镇守南阳,可有什么难处?”杨侑问道。
作为韩擒虎之子,韩世偔可谓文武双全,而且他是一个帅才,听到杨侑询问,回答道:“陛下,南阳盆地地势开阔,由于有丹水、汉水等河流其中,非常利于耕种,可是,他也有缺点。”
“由于朱粲荼毒太深,百姓流离失所,南阳盆地的百姓不多,这一次征兵,虽然有了两万,但士兵的素质臣并不满意,根本无法和巴蜀的士兵相比。”
“如果是面对农民军,还有胜算。如果是百战精兵,比如说是关中精锐,又或者是洛阳的精兵,恐怕有些困难。”
韩擒虎慢慢说着,他有些担心,帝王心术,谁也摸不准。他在南阳能有两万士兵,和陇西的屈突通其实是一个级别了,李靖都不能掌握如此多的精兵,而他还不满足,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是多疑之人,他还能活下去吗?
杨侑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韩世偔将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去看杨侑。杨侑喝了一口茶之后,缓缓开口了:“这百战精兵,是要上战场,杀了人,见了血,才能进一步成长。光是练是不堪大用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朕许你南阳总管之职,兼管襄阳,是要让你和屈突总管一样,便宜行事。这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若是一一汇报,等到朕来裁决,就来不及了。”
“在南阳北部的伏牛山,还有不少土匪强盗,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朕允你带兵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