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侑摆摆手,道:“采石矶不过是水师基地,用来威胁丹阳城,给李子通心理压力。真正的杀招还是陆战。朕要在他没有反应过来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丹阳,进而拿下延陵,所以对于朕来说,时间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的耽搁。”
“抵达采石矶后,雷爱卿,你就地修建船坞水寨,切记不可妄动。采石矶事关朕的安危,一定要守好他!没有朕亲笔书信,加盖玉玺大印,你不可妄动!”杨侑说道。
雷世猛眸子一紧,瞳孔猛烈收缩,应了一声“喏”,他知道,采石矶担负着运输粮草的重任,因此非常小心。退一步讲,若是丹阳战事不利,只要守好了采石矶,大军便可从容而退。而一旦采石矶落入吴国之手,陛下的这支军队就成了孤军,想要获得粮食,只能千里奔走,去豫章郡又或者是南下会稽,才能获得补给。而这两个可能,显然不太现实。
是以,杨侑给他的命令,是要得到自己的亲笔书信,同时还要有玉玺加盖,才能算数,这就等于了双保险。
雷世猛得令退下,杨侑又吩咐道:“侯君集,你带一千骑兵,在朕的右翼,务必要将方圆二十里内的情况掌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侯君集嘟囔了一句:“何必如此大题小做。”在他看来,在海陵被王雄涎攻下的情况下,李子通肯定回兵援助江都,甚至丹阳都有可能被抽空了兵力,吴军根本本不值得一提。但他嘴上低声嘟囔,却不敢说出来,上前一步接过令牌,应了一声“喏”,退了下去。
“杜爱卿,你在江东多年,地理熟悉,这一次就跟在朕的身边,若朕思考不周,你可要记得提醒朕。”杨侑这一次对着杜伏威说道。
杜伏威点点头,道:“陛下,丹阳北靠长江,南临淮水(指秦淮河),两翼群山环绕,攻取不易。微臣的建议,是以轻骑渡过淮水,据蒋山,阻东来之敌,然后派遣一名良将,夺延陵,如此一来,李子通必定首位难顾。届时,丹阳城只需招抚,便可一举夺下。”
毕竟,李子通经营多年的是海陵,对于江都、丹阳等地,却占据了一年不到,如今海陵被攻下,李子通的根基已经被拔掉,余下两座城池,只需招抚,变了传檄而定。
杨侑却摆摆手,他已经做出了安排,攻取丹阳,不是难事。当然了,也不能说杜伏威的战略没有用,而是说在杨侑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杜伏威的办法就显得有些不足了。而且杨侑需要的是时间,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李子通,然后扬帆北上,在秋收前,抵达高句丽!
第629章真消息,假消息?
大隋君臣说话间,,船只快速靠近了采石矶,杨侑看着,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感慨。看采石矶船坞的规模,比起豫章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采石矶的重要性。如果说,伪唐已经占据了河北的情况下,杨侑就有考虑重建采石矶的必要了。
采石矶的船坞虽然历经多年的战乱,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雏形。杨侑走下战舰,带着人登高一看,将采石矶四周的地理揽入眼中。说道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的确是以采石矶为最。此地有着优良的海湾,利于船只停泊,因此成为了南朝对抗北方势力的重要据点。
可是守江必守淮,单纯的凭借长江天堑,是守不住江山的,必须要依靠两淮地理,才能阻挡敌人于国门之外。也正是因为如此,杨侑才制定了这个看似冒险,但收获却极大的计划。
下一步,就是要剿灭李子通,然后按照计划行事了。届时,江东一带的战局,基本上就定了,余下的残局,杨侑打算交给李靖和杜伏威两人主持,希望两人能不负众望,平定整个江东,进而夺取淮南,威胁山东,从而达到这一次出兵的目的。
杨侑沉思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李子通也在沉思。此时的李子通接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非常不利的消息,王文飞派人加急传递消息过来,说海陵已经被王雄涎夺下。
这个消息,比起隋军东下还要让人震惊,晴天霹雳让李子通半响说出话来,他愣愣地站在原地,半响没有挪动脚步。毛文深在一旁,精瘦的脸上一双眸子在快速转动着,他在思考,如今该怎么办?
大帐内,死一般的沉寂,李子通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他隐隐地感觉到,这一次危险了。这是一种感觉,是他在长期的厮杀之中,慢慢的熬出来的一种敏锐。
一片沉默中,毛文深咳嗽一声,缓缓开口了:“陛下,微臣认为,海陵失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子通失望的目光中带着期盼,他定定地看着毛文深,道:“毛爱卿,你这是何意?”
“海陵失守,意味着隋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江都。江都是暴君久居之地,城墙高大,还有水师可以协防,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而且乐将军已经在回援之中,只要应对得当,王将军只守不攻,至少可以支撑半年以上。”毛文深缓缓说道。
李子通眼睛一亮,毛文深说得对,江都城是国都,因此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足足可以支撑一年。只要王文飞守住城池,根本不需要一年,只用半年就可以。
李子通征战沙场多年,不是一点军事都不懂的新丁,此时他已经明白了毛文深的想法。吴国可以拖,但隋军拖不起。历阳是江淮军的基地,虽然有粮食,但无法支撑远来的隋军。这就意味着隋军需要从长江上游获取粮食补给。可是,隋帝对采石矶的忽视,使得他的粮道,充满了危险。
隋军就算夺下了海陵又能如何?只要自己掌握了采石矶,同时让石头城和瓜洲渡的水师西进,牢牢守住采石矶这个要地,隋军粮食不足,早晚必定撤兵。
从这个方向上来说,毛文深的策略压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海陵守将李炜太过于粗心了,以至于被王雄涎抢占了海陵城,从而完成了对江都城的包夹。
不过,毛文深也说得有理,江都城池高大,又有水师协防,隋军想要攻下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给自己半年,不,或许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隋军就会粮尽,一旦隋军撤退,就是吴国反守为攻的时机了。
想到此,李子通十分认真地问道:“毛爱卿,那么以你之见,还是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毛文深重重点头,正要说话,门外响起了亲兵的声音,“陛下,营外有人自称是江淮军的使者,想要求见陛下!”
“江淮军的使者?”李子通和毛文深的眼中都充满了疑惑,江淮军与大吴有着血海深仇,当然,这可以理解为杜伏威和李子通个人之间的私怨。在这种仇恨下,江淮军怎么会派人前来?
“恐怕此人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李子通说道,秀了一下文采,又道:“来人,将此人赶走!”
毛文深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阻止了那名亲兵的行为:“且慢!”随后,转过头看着李子通,道:“陛下,不妨一见。”
李子通疑惑地问道:“毛爱卿,你这是何意?”
“陛下,江淮军与陛下素来水火不容,这一次大战在即,竟然派人前来,难道陛下不觉得蹊跷吗?”毛文深笑着道。
李子通嗯了一声,眼中的疑惑更深了,毛文深说的没有错,江淮军是在捣什么鬼?想到此,他也有了一些兴趣了,反正听听无妨,想到此,李子通吩咐着:“带他进来!”
亲兵应了一声,脚步匆匆,朝着大营外走去,一炷香的功夫后,使者来到了李子通的面前。使者姓张,名叫张泽,打小就跟着辅公祏,是辅公祏的心腹之一。
此人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道:“草民张泽见过吴国陛下!”
李子通的目光中带着深意,什么时候江淮军见到自己,如此的恭敬了?李子通不露声色,问道:“张泽,朕来问你,你是受到何人所派,来见朕又有何事?”
张泽伏在地上,没有半点的不悦之情,他认认真真地回答:“陛下,草民是受到主人的指派,这才来求见陛下,有要事禀告。”
毛文深微笑不语,坐在一旁,貌似漫不经心地喝着水,耳朵却竖了起来,仔细地听着两人的话。
“主人?你的主人是谁?”李子通问道。
“陛下,草民的主人便是辅公!”张泽不敢直呼其名。
“辅公?”李子通一愣,想起了辅公祏,他咳嗽一声,道:“辅公祏叫你前来,究竟有什么事情?”李子通也不和他纠缠,单刀直入地询问。
张泽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递了上去,一名亲兵接过,转身递给了毛文深。李子通不识字,都是由毛文深代为阅读。
毛文深仔细地看了信,发现上面的火漆依旧保持着完整,这说明这封信没有人拆过。毛文深慢条斯理地拆开了书信,不经意的目光瞟过书信,顿时就吃了一惊。
急切之间,他猛地站起身来,一脸的不可置信。李子通看见一向颇为淡定的谋士神色大变,心中也变得焦急万分,问道:“毛爱卿,出了什么事情?”
毛文深的脸色一会苍白,一会铁青,脑海在急速地转动着,书信里的内容,究竟是不是真的?他低声在李子通的耳边说着,李子通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隋军的主攻方向竟然不是江都,而是丹阳?而且是走采石矶这条路?李子通摇摇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于让人震撼了。可是,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隋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江都无疑!
从山边上经过的援军,足足有万人以上,而且,海陵城已经被王雄涎攻下,这明显是要扫清江都外围,进而顿兵坚城之下的想法,不,这已经不是想法,而是确确实实已经发生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辅公祏派人送来书信,告诉他,隋军的主攻是丹阳,这是何等可笑的事情?!李子通的脸上忽然荡漾起一股笑意。辅公祏啊辅公祏,你摆着江淮军第二把交椅不做,偏偏要学那杜伏威,为隋帝卖命,实在是不可理喻。
杨侑小儿,你以为这等可笑的计谋,就能欺骗我吗?想到此,李子通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扶起了张泽,道:“辅公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只不过,在书信中,辅公并没有说为何要这般做呀!”
张泽看见李子通相信,心中也是一喜,他在临来之前,得到了辅公祏的授意,他当即回答:“启禀陛下,辅公和杜伏威并肩作战,这才创下了江淮军的基业,可是,杜伏威却对我家主人十分嫉妒,为此,剥夺了辅公的兵权。我主深恨之!”
“而且,这还不算,大伙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厮杀,不就是为了日后的富贵吗?杜伏威拱手将江淮军的基业送给了杨侑。他自己倒是博得高官厚禄,可是辅公呢?根本捞不到任何的好处啊!此外还有江淮军的大小将领,被旧隋的一群废物死死压住,实在是让人憋屈啊!”
张泽简单地将辅公的不满说了出来,希望能得到李子通的共鸣。
李子通踱步,沉吟了片刻之后,道:“既然是如此,难道辅公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张泽急忙道:“我在临行前,辅公叮嘱我,说只要陛下愿意,可以帮助陛下击败隋军,届时,我主只希望能得到历阳、庐江、淮南、钟离三郡。”
李子通微微扬眉,这其实是四郡,只不过历阳是江淮军的根基,而其他三郡不是,因此张泽的意思是,在拿下了隋帝之后,辅公祏希望能分到这三郡。
李子通略略思考,道:“这个计划,朕同意了,只不过,辅公有什么良计,可是帮助朕击败隋军呢?”
张泽挠挠头,十分认真地说道:“陛下,这个草民并不知道。辅公他,没有说。”
第630章意外的发现
李子通顿时勃然大怒,他手一拍案几,喝道:“辅公祏既有良计,却又不说,莫非是要诓朕?来人,将他拖下去,砍了!”
张泽顿时变色,急忙道:“陛下,辅公说此事机密,而隋帝掌握有密探机构,恐怕事情不成,机密泄露,反而误了大事,因此未说。”此时,几名亲兵走了上来,抓住张泽拖了下去,张泽拼了老命,才将这段话说完。
“且慢!”李子通摆摆手,叫住了亲兵。张泽身上压力一轻,急忙道:“陛下,草民之言,句句是实呀,辅公愿意与陛下共击逆隋,此乃天赐良机,不可这样白白丢弃呀!”
李子通面露犹豫之色,半响后,方道:“辅公之言,是真?”
“的确是真!”张泽说道。
“嗯!”李子通重重点点头,挥挥手,道:“不错,隋帝大张旗鼓从山经过,朕就觉得十分不妙。如今看来,的确是隋军的诡计。你可回去告诉辅公,朕已经知道了,希望朕在两军对垒之际,辅公可要及时用计!”
张泽大喜,连连施礼,不久退出,回转历阳向辅公祏禀报事情。
大帐内,毛文深皱起了眉头,道:“陛下,辅公祏此人老奸巨猾,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江淮军能发展到今日,除了杜伏威的骁勇,辅公祏的智慧也功不可没。再说了。江淮军与大吴有着血海深仇,辅公祏派人前来,多半有诈!”
李子通皱着眉头,显得有些思虑重重,他有几个问题不解。从张泽的话来看,隋军不是不知道采石矶的重要性。如果隋军佯攻江都,明攻采石矶、丹阳是真,那么山的隋军、攻占海陵的王雄涎,都是隋军的把戏。隋军的目的就非常明显了,他们是要截断江都外围,让江都成为一座孤城。
如果是假,目的则非常明显,辅公祏想要将他骗到采石矶,然后隋军便可集结大军,迅速攻破江都。江都的意义对于隋军来说,是非凡的。在江都,有先帝的残骸,至今仍然埋葬在吴公台下,作为隋室的后人,隋帝必定会迎回祖父的骸骨,或安葬于洛阳,或安葬于长安。
所以,在李子通看来,隋军无论是主攻江都还是丹阳,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可是,该怎么办呢?
李子通在沉思的时候,毛文深也在沉思,半响,毛文深说道:“陛下,微臣觉得,辅公祏说的,十之是真的。”
“为何?”李子通问道。
毛文深咳嗽一声,道:“当初杜伏威和辅公祏为了活命,可谓相依为命。可是这人哪,大多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去年,辅公祏就丢掉了兵权,专心处理政事。微臣以为,这不是辅公祏所想,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杜伏威举江淮之兵投靠逆隋,辅公祏根本没有半点便宜,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怨恨,如果是这样,辅公祏愿意与陛下联手,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毛文深一口气将话说完,然后盯着李子通,等待着做出决定。李子通沉默不语,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李子通犹豫了半响,还没有做出决定,门外有人说道:“启禀陛下,江都急报!”
李子通眉毛一扬,江都急报?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他急忙一扬眉,道:“进来说话!”
亲兵掀开门帘,匆匆而入,走到李子通面前,半跪下奉上一封书信。毛文深取过,打开一看,皱起眉头:“陛下,王将军已经探明,隋军后援已经抵达江都城外,并联兵十余里,正在大肆建造攻城器械。据斥候之言,不仅看到了隋帝的龙旗,还看见了他本人。”
李子通脸色一变,这封书信说明了,隋军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江都!想到此,李子通低声问道:“毛爱卿,以你之见,又当如何?”
毛文深略略沉吟,道:“陛下,微臣认为,计划仍然不变,因为这个战略,仍然是最佳的方案。”
李子通听罢,沉思片刻,喝道:“传令下去,三更造饭,五更出发!”
直到暮色降临,隋军这才在一片山丘起伏的地方停留了下来,此地在采石矶外十五里,靠近一条不小的河,据百姓说,这条河叫做林浦江。经过仔细的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