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碗里的面煮的很烂,羊肉也很够味,贾闰甫嗅着香味,忽然笑了笑,道:“文郁兄,以你之见,该如何呢?”
“静观其变,自保其身。”刘兰成低声说了一句,将面碗里的汤一口喝尽,从怀中摸出两个大钱,放在了案几上,站起身来,走了出去。贾闰甫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默默地念着。
洛阳。王世充已经回到了皇宫,然而,他并没有一种如获新生之感,相反,他觉得自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处可逃。理由非常简单,该死的李世民居然败了!而且这一次败得更加的离谱。
按照王世充的推断,就算李世民在乐寿败了一仗,但他尚有数万军队,并且依靠博陵郡的山地做出了防御的态势。博陵郡的所在,是古代中山国旧地,境内多山多河流,只要利用得当,杨侑至少在半年之内,是拿不下博陵郡的。
可是,现实狠狠地抽了王世充一个耳光,他十分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兵败,李建成也匆匆回到了并州,河北之战已经落下了帷幕,短时间内,杨侑肯定不会去攻打并州,因为并州与河北之间,有着连绵千里的太行山,只要李唐守住了关隘,至少能支撑数年。
李唐有山河四塞的关中和并州,依靠地利,李唐即使败了,还能苟延残喘,而且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渭水养育了关中儿女,肥沃的关中良田,使得李渊能够迅速恢复元气。可是,中原呢?中原虽然土地也非常肥沃,可是地势却不够险要,需要守卫的地方太多,不然隋军有可能随时杀向洛阳。
王世充在皇宫里踱步,恨不得狠狠扇自己两个巴掌,自己当真是鬼迷心窍,居然去勾结杨侗那个狡猾的小子,这一战损兵折将不说,更主要的是,与杨侑的关系恶化了。以前虽然大家都明白,可是毕竟两者之间,隔着一张纸,在这张薄薄的纸没有被捅破之前,必然会保持着所谓的臣属关系。可是他进兵荆襄,已经将这层纸给捅破了。
“怎么办?”在王世充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这三个字。这三个字虽然简单,但字字重若千斤,压得王世充喘不过气来。尤其是他曾听说杨侑曾经带兵南下,巡视清河、武阳等郡的时候,王世充的一颗心,更加不安。
杨侑说是巡视,其实是来示威,他是在告诉自己,他已经占据了河北,随时可能南下,若是有不轨的企图,大军就会杀向洛阳。
王世充想着的时候,段达匆匆进来,只见他满脸堆笑,道:“陛下,大喜事呀。”
“大喜事?能有什么大喜事?”王世充就是一愣。
“陛下,李渊派人来到洛阳,商讨共同对抗逆隋之事。”段达说道。
“哼,李渊他还有脸派人前来结盟?”王世充冷笑一声,当初他正要夺取荆襄,不料李世民突施冷箭,使得王世充不得不丢脸地赶往隋营,向杨侑请罪,并被迫去除了帝号。表面上看起来是杨侑在逼他,但实际上,如果李世民不突然背弃盟约,王世充觉得,自己怎会落入那种境地?这一切,都是那小子坏的大事,王世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既然李唐会背弃盟约一次,安知他们不会背弃第二次,第三次?王世充并不相信。……15142343
第808章谈判
段达看见王世充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不由笑了笑,道:“陛下,据悉这一次李渊非常有诚意。”
“哦?”王世充回过神来,一脸的不屑,道:“如何有诚意?”
“陛下,这个诚意微臣暂时不知,据来使说,足够取悦陛下。”段达说道。
王世充踱步思考,他的心中,始终对李渊不放心,当然了与其对李渊不放心,不如说是对李世民不放心,他吃了一次亏,绝对不会再吃第二次亏。但王世充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荆襄这块土地上,已经吃了两次亏了。
段达对王世充非常了解,他急忙道:“陛下,既然李渊派来了使者,不妨一见,这也没有什么损失。”
王世充眯着眼睛看着段达,知道他这番殷勤,一定是收取了什么好处。王世充是从官场混迹而来,这其中的猫腻他懂得太多了。不过他并不打算深究,因为他也明白,段达说的有一定道理。
王世充点点头,道:“如此,你带他来见我。”
段达一喜,躬身退了出去。他直奔鸿胪寺,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唐工部侍郎温大雅。温大雅没有想到消息来得如此之快,心中也有些吃惊。他早晨刚刚拜访了王世充跟前的红人,中午就收到信息,这足以证明段达在王世充心中的地位,这是好事。
温大雅也从这件事,看出了王世充内心对大唐并不是特别抵触,不然,他根本不会见自己,甚至会杀掉自己。温大雅匆匆收拾了一番,将李渊的书信藏在袖子里,跟着段达进入了皇宫。
洛阳的皇城是仿照长安的皇城而建,但洛阳的皇城更加宽广,并且依着洛水,交通十分便利,走过了洛水上的一座石桥,温大雅就看见了皇城的大门,他的一颗心忍不住猛烈地跳了起来,这一次,能成功吗?
王世充吃过了午饭,做出了安排之后,便在书房等待着温大雅的到来,午时刚过不久,段达领着温大雅来了。
“陛下,这位便是大唐的使者,工部侍郎温大雅。”段达为王世充介绍。
王世充微微一扬眉,工部侍郎?这个官职不小,在六部中,实际上尚书的权利反而没有侍郎大,李渊能派他来,足以证明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了。
温大雅上前一步,道:“大唐工部侍郎温大雅见过大郑陛下,愿陛下寿与天齐,大郑江山永垂不朽。”
王世充笑了,温大雅不动神色的拍马屁,显然是有求而来,联想到大唐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在河北战场失利,王世充心中有了一些低。他呵呵一笑,道:“温侍郎不必多礼,请坐,替朕向大唐天子问好。”
温大雅见旁边有一个软墩,知道是为自己而备,便走了过去,他刚刚坐下,突然身子一沉,顿时跌倒在地。他年事已高,措不及防,被摔了个眼冒金星。
王世充大吃一惊,急忙走下来,道:“呀,温侍郎安好?”
段达也急忙将温大雅扶了起来,拍着他身上的灰尘,一边询问他有没有事情。
“唉,这人老了,做事也不利索了。”温大雅叹息一声,眼中流露出深意,仿佛知道其中的原因似得。
王世充咳嗽一声,叫过段瑜,道:“替温侍郎换了软墩。”
“喏!”段瑜回答,带着几名小宦官,将屋子里的软墩换下,段达用手压了压,示意软墩没有问题,可是放心坐下了。
温大雅坐下,咳嗽一声,道:“陛下,我这一次奉天子之命前来,是想要送一些好处给陛下。”
王世充面露讥讽之色,道:“好处?莫不是再围洛阳?”王世充指的是李世民围困洛阳,他始终对这件事情,无法释怀。
温大雅站起身来,认真地施礼,拱手,道:“陛下,天子对此事也身怀歉意。为了弥补过失,天子决定赠送五万石粮食,钱帛两万,希望陛下笑纳。”
王世充摇摇头,道:“朕对李渊的诚意表示怀疑,这点东西,是大发叫花子吗?”
温大雅急忙施礼,道:“非也,陛下请听我说。大唐连连征战,府库已经衰竭,不是天子吝啬,而是力不从心呀。”
“再者,天子对陛下的歉意,是另有途径。第一,天子愿意承认陛下的合法帝位,相信陛下明白这其中的好处。”温大雅说道。
王世充一愣,不错,这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好处,王世充称帝,其实是篡位,只是迫于形势,很多人不敢说罢了。如今,他虽然被迫去除了帝位,但在心中,仍然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称帝。李渊愿意承认他是大郑的合法皇帝,就算逆隋反对,他也有了一定的底气。
王世充默默点头,示意温大雅继续说下去。温大雅见王世充一副意动的模样,继续说道:“第二,天子愿意将长广公主远嫁洛阳,至于夫婿,陛下可自行定夺。”
“长广公主远嫁洛阳?”王世充又是一愣,这是在结秦晋之好,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说不好听,长广公主便是在洛阳的人质。换而言之,这一次李渊是低下了他的高贵头颅,向王世充示弱了。
王世充没有什么根基,他靠的是拍杨广马屁这才得以上位。论实力,根本比不上李渊这等有着深厚背景的世家大族。这也是王世充有些自卑的地方,如今,听见李渊示弱,他顿时心情大好。
“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而汉王也已经有了正妃,以长广公主的身份,自然不可做小。这样吧,唐王王仁则去年正妃病死,目前尚无正妃,朕就做主,将长广公主嫁给唐王吧!”王世充笑着说道,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正好配成一对。
温大雅一愣,王世充不等他说话,呵呵一笑,道:“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那是最好不过了。温侍郎,你一定也这样认为吧?!”
温大雅的眼中依旧平淡,仿佛长广公主不值得一提一样,他微微躬身,道:“陛下英明。”
王世充觉得十分满意,从温大雅的言语中,他看出了李渊这一次的弱点,也明白这一次李唐的确遭到了重创,不得不来讨好他,想到这里,王世充再度开口,道:“既然大郑、大唐已经结成秦晋之好,自当同心协力,共同对抗暴隋,不知道温侍郎有什么意见?”
温大雅笑道:“我见识浅薄,还请陛下明示。”
王世充略略沉吟,道:“蛇无头不行,如今大郑、大唐结成一家,自然不分彼此。朕想,为了对抗暴隋,需要有一个高瞻远瞩之人站出来,总揽全局,才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暴隋击败。”
温大雅一愣,露出犹豫之色,但旋即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
两人说话间,太子王玄应匆匆走了进来,兴冲冲地道:“父皇,李密派来了使者!”
王世充、段达、温大雅都是一愣,心想李密怎么派使者前来?要知道,李密与王世充是不死不休的对手。王世充一惊之后,迅速平静了下来,他呵呵一笑,道:“玄应,你先将来使安置在鸿胪寺。”
“是,父皇!”王玄应瞟了一步走了出去。
温大雅的眼中带着疑惑,看向了王世充。王世充叹息一声,道:“朕与李密,可是老对手了,这一次他派人来,恐怕是想要和朕开战吧。”
段达捋着不多的胡须微笑不语,温大雅看着两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也有些迟疑,片刻之后,他笑道:“陛下,我们还是谈正事吧!”
“诚如陛下所言,蛇无头不行,如今暴隋人人得而诛之,我会像天子禀明,愿意奉陛下为主,领导反隋大业。”温大雅说道。
王世充眼中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但很快,眼中的得意就消失了,他拱拱手,道:“既然是如此,愿温侍郎尽快带来消息。”
温大雅颔首,两人又说了一些事情,将大体的事情定了下来,大唐什么时候送公主,多少彩礼等等,此外,王世充还确定了再度称帝的时间,他将日子定在了三月十日,也就是长广公主正式嫁给王仁则的那一天。
至于其他的事情,等到李渊回复了再谈。温大雅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站起身来,匆匆走了出去。
段达凝视着温大雅走出去的背影,他慢慢踱步到了王世充身前,拱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渊这个老狐狸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看来他已经慌了。”王世充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陛下,李渊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嫁女也表示出了巨大的诚意,但陛下为何会想要盟主之位?”段达不解。
王世充呵呵笑了两声,道:“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世民是一个背信弃义之人,想必李渊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嫁女,说好听了是想要结盟,说难听了,其实是想要让朕给他挡住隋军。”
“李渊虽然打着这种算盘,但对于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不过,为了防止李渊背信弃义,朕就要了这个盟主之位,届时李渊再不讲信义,必定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而朕,就占据了大义!”王世充得意洋洋的说道。
段达拱拱手,笑道:“陛下英明。”旋即又问道:“陛下,李密的使者?”
“嗯,就说朕日理万机,让他稍等!”李密的使者,就先冷一冷他。……15142344
第809章连横
满地春色,草飞莺长。
杨侑和窦建德在院子里踱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事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事情办妥了小半,以乐寿为中心,河间郡的良田正在逐步开垦,同时,应杨侑的要求,多处地方种满了大树,其中一些大树还是从别处移栽而来。在移栽前,不少农夫进言,说这等大树一旦移栽,恐怕难以成活。但杨侑还是决定移栽,他有他的想法,更有极深的战略意义在里面,别人自然无从知晓。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幽州城,已经做好了准备,防御突厥南下,而在恒山郡正定县,苏定方正在积极备战。虽然他曾经败给了李世民一仗,但杨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还是让他守卫正定县,防备井陉关的唐军。
杨侑十分清楚李世民逗留在并州的原因,他对河北的失败,必然不会甘心。而伪唐在并州经营多年,还有相当强劲的实力,东出河北,是非常有可能的。
并州因为有连绵千里的太行山,除了太行八径,几乎无路可走。隋军想要仰攻并州,不占地利。所以杨侑的下一步计划,是配合李靖,横扫山东,然后三面夹击中原,那时候,天下就是隋唐争霸,而大隋占据了天下四分之三,更有陇西可以直接出兵关中,这形势,就越发明显了。
然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杨侑是远征高句丽,然后抵达的河北,粮食无法从江东运输过来,这就决定了,杨侑只能依靠河北的力量,自力更生。
杨侑之所以首先将目光放在山东,除了李靖已经抵达彭城郡,除了因为山东的地势较为平缓,瓦岗实力最弱之外,还因为李密与王世充有着极大的仇恨。王世充之弟王世辩就是死在李密的手中,而李密的心腹谋士柴孝和,同样是死在王世充的手上。攻打李密,他得不到任何的支援,这就是杨侑思考的方向。
虽然说伪唐和伪郑同样闹翻,但中原和关中、并州相接,攻打就显得不利。两者相比较,显然攻打李密,是最好的选择。
窦建德今日来,吃了不少杨侑送的长白山人参,头发竟然渐渐转黑,显得年轻了许多。听了杨侑的计划,他低声道:“陛下,何不争取徐元朗?”
徐元朗,作为隋末的一个反贼,他势力最大的时候,占据了山东一半,琅邪郡、高密郡、东莱郡,甚至齐郡、鲁郡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但是,此人没有多大的雄心,似乎只满足争霸一隅,做他的草头王。这是徐元朗的局限性,一个人有多大的志气,就有多大的勇气。
在势力达到最顶峰之后,徐元朗面临李密的强势进攻,整个琅邪郡已经丢弃,余下高密、东莱,人口相对较少,而且高密境内多丘陵,粮食产量不足,徐元朗支撑不了多久。
杨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所谓的反王他一点都不在意,只要剥夺了他们的军权,然后将他们闲置在京师,自己再实行仁政,造反的几率非常小。再说了,锦衣卫不是拿来看的,这一点,杨侑有着足够的信心。
杨侑正要回答,独孤武师走了进来,双手抱拳,道:“陛下,这是从洛阳送来的密报。”
“洛阳的密报?”杨侑伸手接过,片刻后,摇摇头,笑道:“王世充大难不死,竟然逃出了荆襄。”
窦建德闻言,也摇摇头,道:“此僚虽然幸运,但恐怕接下来,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