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撼唐 >

第507章

撼唐-第507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守不住檀渊、黎阳,隋军就能渡河杀入东郡,威胁瓦岗的老巢,王世充认为,李密十之不会退缩。此时,众人才明白,陛下为何将黎阳、檀渊等地拱手相让,原来是这个原因。顿时,议事大厅内,众人都在称赞王世充是英明之主。

王世充的军令下达,郑军在卫县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将卫县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坚城,李密明白,河北经过连年大战,势必不能持久,一旦大雪降临,杨侑就不得不撤退。

王世充想得如此美好,李密却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此时强势的隋军已经逼降了内黄县,向西,隋军可以攻击汤阴,乃至于卫县;向南,隋军可以攻击檀渊、黎阳、临河等县,这几个县治,都在大河边上,如果被隋军夺走,就有可能从河北杀入河南,这是李密不想看到的。

究竟要不要支援檀渊等县,李密想了很久,最终,他决定渡河,在黎阳童山一带布下大营,准备依靠童山有利的地势来阻击隋军,将杨侑南下的企图粉碎。事情一旦决定,李密立刻行动,他率领三万大军进入黎阳,并在童山驻扎下来,又以重兵守卫大河两岸的渡口,准备与隋军死磕。

无论是王世充还是李密的动向,都被杨侑牢牢掌握,杨侑每日看着军报,心中冷笑不已。他大张旗鼓,做出攻击汲郡的态势,要的就是王世充紧张。但杨侑料错了一点,他没有想到王世充居然主动放弃了汲郡的几个要地,从而让李密可以顺利进入汲郡驻扎。

就地理而言,属于河北道的汲郡有些鸡肋,因为汲郡的南方,是李密的东郡,而在东方和北方,则是大隋的地盘,若不是汲郡西部多山,利于用兵,恐怕王世充早就放弃了。

当王世充在卫县大肆加固城墙,修建防御工事的消息传来,杨侑立刻明白,王世充打算固守卫县,利用太行山余脉的优势,来尽量消除隋军铁骑的优势。杨侑与杜如晦商议之后,均是如此认为,同时,杜如晦觉得,如果要攻击卫县,一定要先拿下黎阳、檀渊等地,不然,粮道就会暴露在李密的眼皮底下。

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听说李密驻扎在黎阳等地,均是一阵唏嘘,作为瓦岗旧将,他们对李密的感情是复杂的。李密固然有他的缺点,但李密还算礼贤下士,当初对待罗士信是非常好的,将他引为心腹,与秦叔宝一样,是“内军”的将军。可是,时过境迁,后来罗士信被迫投降王世充,又因为王世充的心胸狭窄,夺他战马,使得罗士信背叛了王世充,投入了大隋的怀抱。而裴行俨的经历和罗士信也非常类似,当年父亲裴仁基虽然受到李密的一些猜忌,但总的来说,李密对他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两人对李密的态度,有着惋惜,有着怀念,那种复杂的心情,旁人难以理解。不过两人对王世充的态度非常鲜明,父亲被王世充杀死的裴行俨,更是对王世充恨之入骨。当听见王世充打算在卫县防守之后,以裴行俨、罗士信为首的将领,纷纷进言,认为不能让王世充将防御工事修建起来,必须要及时进攻,夺下汲郡。面对诸将的进言,杨侑微微一笑,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日子的等待,是有效果的。……26179711

第八十六章极好的消息

内黄县,博望山,隋军大营。。。

杨侑的大帐里,十分热闹,十几个案几挨个放着,显然是在举办着一场小型的宴会。大帐里,杨侑坐在上首,群臣按照文武分开而坐。案几上,有烤的金黄的黄羊腿,有蒸熟的大河鲤鱼,此时正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作为君主,杨侑知道当兵的一定要好吃好喝,要多吃肉,才会有力气,所以隋军的伙食,一向极好。

可是,喷香的食物并没有让诸将食指大动,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几乎一模一样,都抬着头,看着正在大吃大喝的杨侑,纷纷表示不解。陛下动兵之前,一副唯恐天下人不知的样子,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可是,在兵临汲郡之后,大军却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天天在犒军,大肆的吃喝,难道说,这一行的目的,是为了吃喝?

侯君集看向了杜如晦,希望杜如晦能给他一个答案。可是和杨侑一样,一向英明的幕僚杜如晦也光顾着吃喝,专心地对付着案几上的食物。侯君集嘴唇蠕动了几下,最终没有说什么。侯君集又将目光看向了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却发现他们一样在看着自己,似乎想让自己出言询问的模样。

侯君集身子一抖,虽然这一次逃过一劫,证明了陛下的宠信,但侯君集十分清楚,他以后要小心行事,不能再给陛下添麻烦了。

杨偃了一口茶,道:“诸位爱卿,你们怎么不吃喝啊?难道厨子的手艺不够好?还是说,害怕朕在食物里下药?”

群臣听见询问,顿时躁动起来,裴行俨、罗士信相视一眼,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程知节,恰好程知节也一脸诡异地看着罗士信,吓得罗士信打了一个冷战。群臣在短暂的沉默后,丘行恭突然拱拱手,道:“陛下,微臣实在是吃不下啊!”

“哦?”杨侑放下了筷子,问道:“丘爱卿可是生病了吗?朕让御医给你看一看,一定手到病除。”

丘行恭摇摇头,道:“陛下,微臣没有生病,只是有一个疑问。”

“什么疑问?”杨侑问道。

“陛下,这一次出兵,世人皆知,天下英雄,也都在看着,等待着这一战的结局。”丘行恭说道,目光扫过裴行俨、罗士信等人,心想你等不说,只能是我说了,大不了一顿皮鞭,总比憋在心里闷得慌。

“不错。”杨侑颔首,一脸的凝重,道:“这一战,关系着中原山东的局势,如果大隋胜了,可以说天下的大局,就定了一半,余下的伪唐,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可是若是朕输了,所谓的反隋同盟必然士气大涨,说不定他们会反攻河北,大隋的形势就变得十分危急。”

“诚如陛下所言,这一战的是如此关键。请恕微臣冒昧,陛下停留在此地,已经有了三日,一旦让王世充将防御工事修建完毕,恐怕攻打卫县,会更加困难。”丘行恭说道。

罗士信也忍不住站起来,抱拳施礼,道:“陛下,如今大隋将士士气高涨,都在等着与王世充一战!”

裴行俨同样拱手,道:“陛下,军中战意熊熊,而魏征士气低迷,李密军中更是惶恐不安,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大隋铁骑就能荡平王世充这等宵小之徒!”

“好,很好!”杨侑慢慢站起身来,目光严厉地扫视着诸将,道:“诸位将领一心为国效力,这一点,朕十分清楚。可是,诸位爱卿可能有所不知,河北的粮食已经有所不足。”

侯君集一愣,道:“陛下,才秋收不久,应该不会缺粮啊。”

杜如晦这时开口,道:“侯将军,河北大灾,陛下拿出了上百万石粮食出来赈济灾民,府库几乎为之一空。前些日子虽然秋收,但陛下怜嫌北百姓,降低了赋税,实际上的收入,只有三十万石,而整个河北的府库,粮食不过百万石而已。”

百万石的粮食看起来多,但一直要吃到明年收获。此时距离收获,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这点粮食根本不足。而且,官府还需要囤积一部分粮食,以应付突发的情况,比如说颉利可汗南侵,比如说伪唐从并州出兵,比如说河北地震、雪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粮食。

这一点,并不需要杜如晦特意解释,众人也不是愚笨之人,听到整个河北只有区区不到的百万石粮食,顿时都明白了,河北,的确缺粮!一时之间,众人都沉默了。

杜如晦又继续说道:“不过也不用担心,河北虽然粮食不足,但大隋已经统一了南方,江东、巴蜀,都是粮仓,官府也存积了足够的粮食,只要给一点时间,能将江东、巴蜀的粮食运输到河北来,粮食的危机就能迎刃而解。”

罗士信皱了皱眉头,道:“若是要从巴蜀运粮,关山阻隔,一点都不容易,反而是从江东,走运河,相对容易一些。”

“不错。”杜如晦接过了话头,他瞧了杨侑一眼,见陛下微微颔首,便继续说了下去:“走运河,是最为顺当的一条路。可是,从江东到河北,中原、山东一段的运河,都被王世充和李密所占据。所以,要从江东运粮,只有打通这条路,才能顺利而简便地运输。”

裴行俨不由问道:“若是如此,攻打势力相对弱小的李密,至少能沟通运河与大河的连接,届时,河北的粮食危机便不复存在。可是陛下为何会攻打王世充?”

“说得好!”杨侑顿时笑了,裴行俨说到了点子上。杨侑站起身来,道:“朕为什么要攻打王世充,是有两点原因。其中一点,便是为了吸引王世充和李密的注意力!”

吸引王世充和李密的注意力?诸将都有些不解,罗士信正要询问,这时,大帐被掀开,一名士兵禀告:“陛下,独孤总指挥求见。”说的是独孤武师。

杨侑脸上不由一喜,道:“宣!”然后落座。

独孤武师匆匆进来,一脸的风尘仆仆,好像经过了辛苦的奔波。独孤武师进来之后,半跪下施礼,道:“微臣独孤武师见过陛下!”

“武师,免礼!快,说一说情况!”杨侑正色,他关心的,才是这件事,此事决定了杨侑的下一步行动,也决定了这一战的局面。

独孤武师站起身来,道:“陛下,张青特已经选择投降!”

此言一出,杨侑心中就是一喜,他不由站了起来,道:“想不到张青特如此识时务!”

独孤武师笑道:“这是陛下的恩德所致。”

杨侑哈哈一笑,道:“独孤爱卿,你一路辛苦,先坐下来,吃点东西吧!”事情已经定了,具体的,稍后再听,也暂时无妨,总不能让大舅子饿着吧?

当即有士兵搬上案几,添上了酒具、碗筷,烤的金黄的黄羊腿也被端了上来,让人食指大动。

除了杜如晦,其余诸将都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杨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张青特是李密帐下大将,为何会突然反叛,投靠大隋?

杨侑咳嗽一声,道:“诸位爱卿不用惊疑。张青特的投降,早就在朕的意料之中。”所等的,只是时间。

杜如晦道:“这是陛下的仁德,方才得到张德忠的效力。”

“朕也没有想到,这张德忠和张青特居然有些关系,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居然成功了。”杨侑也笑了。那张青特本是济北郡的豪族,天下大乱之际,为了活命而造反,随后投靠了当时势力最大的李密。

独孤武师啃了两口羊腿,擦了擦嘴,道:“陛下,前些日子李密搞什么整顿,弄得瓦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微臣与张德忠潜入济北郡,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让张青特选择了投降。”

杜如晦拱拱手,昂然道:“陛下,济北郡重新回归大隋,这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只要大军渡过东阿,进入了济北郡。一日之内,就能杀奔东平郡,夺取李密的老巢!”

杨侑大笑一声,站起身来,道:“诸将听令!”

“臣等听令!”群臣站了起来,案几被迅速撤下,群臣排成队列,站在杨侑跟前。

“沈光,朕给你两千骑兵,沿着博望山南下,进驻檀渊县。你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骚扰,或夺取。总之,朕要你务必让李密相信,朕的主攻方向,是汲郡一带!”杨侑朗声。

“喏!”沈光走了出来,从杨侑手中接过令箭。

“丘行恭,朕也给你两千骑兵,你可沿着运河南下,惊扰卫县!朕想,王世充一定已坚壁清野,留给你的是荒无人烟的村庄。你可将村庄尽数烧毁,不给王世充一草一木。”杨侑又道。

“喏!”丘行恭朗声应道。

“高开道,朕给你五千兵马,驻扎在此地,随时支援沈、丘两位将军,若是李密、王世充带兵来袭,你就闭营不出,务必要尽量拖延时间!”杨侑吩咐。高开道当年是反贼的首领,带兵能力不弱,想来能够胜任此职。

高开道跨出一步,道:“微臣一定完成任务!”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作为一个仅仅投靠了半年多的降将,陛下肯用他担当这个重任,是极大的信任。杨侑扫视一眼余下诸将,见他们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不由笑道:“余下诸位将领,今夜回营准备,两更时分,朕与诸位爱卿一同赶赴济北郡,夺取李密的老巢!”张青特已经选择投降,尽管事情机密,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杨侑要尽快赶到济北郡,才能避免夜长梦多。裴行俨、罗士信、侯君集、程知节均是大喜,能随陛下出击,这是他们的心愿。诸将齐齐抱拳,道:“喏!”……26179712

第883章声东击西

隋军厉兵秣马,分出数股,分别侵袭汲郡各县,数千铁骑踏破了清晨的宁静,不仅震动了百姓的心,也震动了李密和王世充的心。;。

李密得到消息,严令辖下各县死守城池,不与隋军交锋,以图老隋军之师。王世充的态度与李密同出一辙,而且比李密做得更狠,卫县四周的百姓,被他迁往了河内郡,留给隋军的,只剩下无数个荒无人烟的村庄,沈光遵从杨侑之令,将所有的村庄全数烧毁,卫县方圆数百里内,浓烟滚滚,将整个天空都染黑了。

往昔热闹非凡的运河,也顿时荒无人烟,所有的船只被王世充送到了河南郡,带不走的,已经烧毁,他不会留给隋军任何东西。隋军在城外扬武扬威,看起来非常嚣张。虽然李密和王世充同样选择了不出击,但两人的心情,却有着不同。

王世充认为自己判断失误,可恶的隋军果然真的来攻打大郑,这让他十分愤怒。而且,还有一点让他十分不解,杨侑一向用兵诡异,当年攻打荆襄,就故意造势,做出要收复关中的态势,从而使萧铣放松了警惕。如今,他大张旗鼓,做出攻击汲郡的态势,似乎不符合杨侑的性子。可是根据各种情况来看,隋军的确是要攻打汲郡。

如果隋军真的攻打汲郡,让王世充最为担心的时候粮食问题。他就算勒紧了裤腰带,粮食也只够他吃到冬天,如果隋军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他的粮食就会不足,届时,郑军就会不战自溃。

与王世充的担心相比,李密就显得轻松了许多。尽管他的形势比王世充更为危险,但隋军的目的是要拿下汲郡,将会与王世充直接开战,逆隋与伪郑开战,这是李密所乐意看见的。

就在王世充与李密有着各自心思的时候,李渊下达了一道命令,大唐开启清廉之风,他带头穿布衣,吃粗粮,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人也仿效大唐天子,整个大唐朝廷,风气似乎正在渐渐好转。

就在此时,杨侑带领大军从武阳郡斜斜走过,一日之间,迅速赶到了武水,从运河进入济北郡。济北郡张青特得到消息,率十余人在东阿县外相迎。隋军先锋裴行俨先赶到东阿县,他立刻占领了全城,将城头的旗帜全部换成大隋的赤红色旗帜。

此时,济北郡的百姓已经不多,对于隋军的赶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骚动。裴行俨占领了东阿之后,快马将消息告诉陛下。杨侑得到消息,迅速渡过大河,当日傍晚抵达了东阿。杨侑召见了张青特,任命他为济北郡太守。张青特见大隋天子果然讲信用,心中大喜,表示镇守齐郡的太守是旧时,愿去招揽齐郡。

杨侑对此只是淡淡一笑,齐郡杨侑并不担心,罗士信、程知节都是齐郡人,当年在齐郡随着张须陀立下了汗马功劳,为齐郡人所熟识,杨侑已经有了计划,派程知节带兵两千招揽齐郡,不过,既然张青特有此心,杨侑便只能鼓励,当即派他与程知节率兵赶赴齐郡。

隋军在占领东阿之后,迅速派兵占领了阳谷县、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