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撼唐 >

第77章

撼唐-第77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的叹息一声,杨广觉得十分疲惫。这时,一个宦官走了过来,道:“陛下,李纲求见。”

“李纲?”杨广有些奇怪,他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李纲是谁,他对李纲不是很待见,一个原因是李纲做过杨勇的太子洗马,另一个原因是此人脾气又臭又硬,堪比一块顽石。

宦官说道:“陛下,李纲说是奉代王殿下之命前来。”

在这一瞬间,杨广觉得糟糕透了。越王杨侗派元善达来,是告诉他洛阳被李密围攻,需要派兵解救,那么这一次,代王杨侑派李纲前来,又是大兴城遭到了谁的袭击了吗?!是不是又要求救?如今,他那里还有援兵可以派?

这时,来护儿来到杨广跟前,施礼道:“陛下!”

杨广挥挥手,道:“免礼。”

来护儿瞧着杨广一脸憔悴,心中也是叹息一声,“陛下,刚才我在外面,见到了李纲,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杨广有着木然的点点头,此时他已经很麻木了,点头只是一个下意识的行为。

来护儿道:“陛下,据李纲说,李渊造反,已经抵达了关中!”

杨广猛地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个老实巴交的家伙会造反,他猛地一挥手,道:“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来护儿忽然笑了,这个笑容让杨广愣住了,李渊造反,这是何等的大事,他来护儿还笑得出来?

这时,来护儿又说道:“陛下,李渊造反,却被代王殿下击败了!”

杨广不可置信看着来护儿,片刻之后,他猛地抓住了来护儿的胸衣,丝毫没有顾及到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几乎是吼着,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来护儿只是笑着,道:“陛下,李纲只是给臣说了大概,详细情况臣并不知道。”

杨广慢慢松开了手掌,他慢慢的抬起头,眼中突然迸出了神采,他直起了腰,一挥手:“宣李纲!”

“臣李纲见过陛下!”书房内,李纲跪拜在地上。

杨广心急如焚,他亟不可待的道:“爱卿,说说李渊,说说关中情况!”

李纲将杨侑的奏折递了上去,一个宦官接过,杨广仍在一边,道:“李爱卿,你先说说。”忽然,他又想起什么,道:“端一个软墩过来!”

宦官端了一个软墩过来,李纲谢过,坐在软墩上,道:“陛下,李渊在七月起兵,从太原南下,一路上斩杀宋老生,兵锋直抵河东……”李纲缓缓的说着,同时,他还将李秀宁的事情一一说了,当他听到卫玄竟然与李秀宁有所勾结的时候,他忍不住叹息一声,想不到卫玄竟然是这样的人,他杨广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啊!

杨广想不到关中形势竟然如此恶劣,他自认为,就算是他年轻的时候,也未必能应付过来,恐怕就算是武皇帝、文皇帝也不一定能行。他紧张的掌心全是汗水,他竖起了耳朵,将李纲的话一字不漏的听着。

当杨广听到杨侑以雷霆手段,引蛇出洞,将卫玄一党尽数剿灭的时候,他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好”。

隐忍,多谋,不动则已,一动则取人性命,灭人满门,顷刻间,将局势全盘挽回,随后,更是大破李渊,取得了主动权。

杨广听得心情激扬,他想不到代王年纪最小,却有这份担当,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破李秀宁,杀卫玄一党,败李渊,这几件事情都办得漂漂亮亮,几乎是无懈可击。

杨广忍不住站起身来,想要发泄一些心情,长久以来,尤其是在张须陀战死沙场之后,他听的消息,不是这里危急,就是那里失陷,几乎没有什么好事,此时,代王杨侑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为杨广注入了一丝活力。

他的眸子越发的有了神采,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纲,期待着李纲能够告诉他更多,然而李纲却是一摆手,表示这时他已经离开大兴城,南下江都了,其他的事情知道不多,但从种种迹象表明,李渊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第131章正统之名〔下〕

见李纲有些困乏,杨广挥挥手,让宦官带他下去休息。

李纲告辞退出,杨广拿过奏折,打开看着。杨侑的奏折上,说的事情与李纲口中的差不多,但在信中,隐隐约约的,杨广感觉到他在表达着什么。

此时的杨广头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清晰,他有些没看透杨侑的言下之意,所以一时之间,拿着奏折犹豫不决。杨侑的字体很是新颖,这种字体杨广从未见过,他眯起眼睛打量着。

他一生喜欢南方汉族文化,对字体也有研究,但是从没有见过这种字体,一时之间,他想的痴了,不知不觉沉迷在其中,忘记了原本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这时,一旁的来护儿道:“陛下!”

杨广猛然间醒悟,他笑了一笑,抬起了头。此时他就要五十岁,两鬓已经斑白,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岁月终究在他的身上还是留下了烙印,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而时间,最终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留下的,或是千古流芳,或是遗臭万年,还有一种,则是默默无闻。

杨广又将目光放在了奏折之上,这时,他隐隐的想到了杨侑的用意。

“来爱卿,你说朕百年之后,这大隋的江山由谁来继承?”杨广问道。

来护儿一愣,他想不到陛下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谈太子之事。杨广的儿子不多,长子杨昭早死;次子杨暕又不成器,行为乖张,不堪大任;三儿子杨铭早夭,四儿子赵王杨杲此时才十二岁,比孙子辈的燕王杨倓、越王杨侗、代王杨侑还要小。

元德太子的几个儿子,都很聪明乖巧,也很孝顺,如果是在治世,或许无论是谁,都是一代明君,但在这个时候,天下大乱之际,一个仁慈的人,并不适合生存。

这个例子,可以参考宋襄公。

就像乱世中用重典一样,来护儿认为,此时需要一个强硬的王爷,或是一个强硬的继承人,挺身而出,打造一个铁血大隋,才有可能力挽狂澜。

刚才听了李纲的所言,来护儿觉得,代王杨侑虽然年幼,但却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他在关中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一切。想到此,他躬身道:“陛下,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臣认为代王是最好的人选。”

“你也认为,代王是最好的人选?”杨广问道,语气很淡。

来护儿一愣,“你也认为?”他心中猜测着,莫非陛下……

杨广这时,点着头,道:“你先下去吧,此事容朕考虑考虑!”

来护儿退了下去,杨广站起身来,慢慢踱出书房,此事,他想起了长子杨昭。如果杨昭还在,那么无疑是接替他的最好人选,他生性仁慈,也有手段,不似次子杨暕那般胡闹。

可惜啊可惜,杨广朝着后宫走去。

一处角落,一个宦官偷偷摸摸走了出去,他匆匆找到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这名宦官名叫张德海,他有一个兄弟叫张德美,是禁军士兵,小他十五岁,是宇文化及的手下。

张德海在两年前就被宇文述收买,宇文述死了之后,他就选择投靠了宇文化及,继续为他卖命。李纲刚进宫,张德海就知道,他躲在一旁,偷听到了李纲的话。

关陇贵族中的元家、宇文家,留在关中的族人竟然被灭了个满门,这个消息令张德海大吃一惊,这是大事,他必须要尽快告诉宇文化及。他偷偷摸摸出了宫,在皇宫外的一家酒楼找到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长着一张马脸,皮肤很白,仿佛吊死鬼一般,他又高又瘦,看起来弱不禁风,如果实在晚上,和白无常没有什么两样。

但实际上,他武功不错,宇文智及也打不过他,只是他比较低调,一向以放浪公子自居,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深浅。

从这个方面来说,他隐藏的很深。

此时,他正在喝酒。身边是几名心腹。

张德海一上来,宇文化及就看见了他,他知道张德海没事不会找他,他立刻站起身来,将张德海引到一处偏僻的地方,以免别人偷听到。

到了一间密室里,张德海便将事情说了出来。

宇文化及听着也变了脸色,关中是他的根基,想不到被代王杨侑如同拔草一样,连根拔了起来,这让宇文化及肉痛不已。杨侑将他的计划给打乱了,日后若是杀了杨广,他将要取何处为根基?

他挥挥手,道:“你先回去,此事除了我之外,不要告诉其他人。”

张德海点点头,匆匆而去。

宇文化及看着张德海离去,他眼中杀机闪现,代王杀了他族人,这个仇,他一定要报,但必须要周密策划,才能成事。他知道杨广身边,除了独孤盛和独孤开远之外,还有沈光率领的数百“给使”,装备精良,战斗力非常强悍,如果力夺的话,恐怕不易,也很容易失败。

他慢慢踱步回去,坐下沉思,这时,酒楼下有人大喊着:“快抓住他,别让他逃走了!”

城门郎唐奉义和勋侍杨士览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看着热闹,原来是一个小偷,偷了几个馍馍,不料被摊主发现,于是发生了这一幕。

两人回到坐席上,笑着说着,宇文化及却是眼睛一亮,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夜已经深了,杨广看着面前的酒食,却是没有食欲,这个反常的表现,让萧后觉得奇怪。萧后比杨广大三岁,此时的她,虽然已经是五十二岁,但脸上的皱纹依旧不多,任谁也看不出来,她已经有了五十多岁。

看着丈夫愁眉不展,萧后劝道:“夫君,这是你最喜欢喝的黄酒,尝一尝吧!”到了江都之后,杨广最大的爱好,就是抱着黄酒一直喝,此时面对黄酒,他无动于衷,反而让萧后觉得不妙。

这时,杨广忽然开口,问道:“梓童,你觉得立代王为皇太孙,如何?”

萧后有些奇怪的看着他,他太了解丈夫了,一向不会听人劝的丈夫,怎么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更何况她从来不管那些事儿的。萧后抿着嘴,看着杨广认真的眼神,她也认真了起来:“夫君,你知道臣妾一向不理政事,这些国家大事女人家那懂。”

“夫君突然问这样的问题,也太突然了,总的让臣妾知道一些不是?”萧后又补充。

杨广挥挥手,示意宫女宦官下去,这才认真的,将关中的事情一一说了。

其实这个时候,杨广也明白,什么人可靠什么人不可靠,所以他没有问虞世基,没有问裴矩,没有问封德彝。在这个时候,他还宠信这些人,无非是他们能够拍马溜须,满足杨广的鸵鸟心态罢了。

萧后静静的听着,直到杨广说完,他这才看着杨广,道:“陛下,如果你认为是对的,那就去做,臣妾一定会支持的!”

杨广也是静静的看着她,萧后的这句陛下,让杨广明白,此时他还是一个皇帝,一个拥有立下皇太孙权利的皇帝,就像他当年力排众议,建东都,挖运河一样。

他慢慢的站起身来,道:“宣李纲!”

李纲赶来的时候,杨广已经在书房等候,他想不到杨广做出决定竟然这么快,只不过,这个决定是什么?李纲的心中没有底,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猜到杨广想法的人不多,而他李纲显然不是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

刚进了书房,李纲便吃了一惊。此时的杨广换了一身衣裳,满面的胡须也刮了个干干净净,一双眸子又清又亮。他站在书桌前,等待着李纲的到来。

书桌上,是一个盒子,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杨广看见他进来,立刻亲手打开了盒子,将里面的东西捧了出来,然后,他将那东西一翻,露出了几个血红的大字出来。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玉玺!这是传国玉玺!让无数人争的头破血流的传国玉玺!

半个时辰后,李纲走出了皇宫,在他的背上,是一块沉甸甸的玉玺。杨广给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快离开江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一个恢复了精明的杨广是可怕的,几乎没有人能够瞒住他。

此时他知道一旦有人从关中来,将代王灭了元氏、卫氏、宇文氏的消息传播开来,在禁军之中,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他连夜召见李纲,连夜让他出走江都。

李纲带着两个侍卫,骑着良马,拿着杨广的令牌,出了城门,朝着东边奔去。

听到李纲走出城的消息,杨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地上,这时,他仿佛卸下了千斤的担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他必须要卸除可能出现的反贼兵权,而这个反贼,最大的可能就是宇文化及。

这个理由必须要足够,不然在这个时刻,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他在书房中踱步思考半响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迁都。

他知道宇文化及在江都呆了几年,势力不小。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削弱。

如果宇文化及同意迁都,那么宇文化及在江都的势力必将大打折扣,到时候腾出手来对付他就容易多了。如果他不同意,那么就以抗旨不遵的罪名,将他杀了。

杨广眯起了眼,这个计划应该没有问题。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让沈光守卫皇宫,寸步不离。来护儿则率领水师,将江都团团围住,将宇文化及一网打尽。

不过,大规模的调动必然会引起宇文化及的怀疑,从而将他提前逼反,这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然而,杨广没有想到,他的计划很快就被打乱了。次日一早,禁军郎将窦贤领着数百人逃走,据说是要回转关中。这个影响非常坏,杨广不得不急忙派出宇文化及、虎贲郎将元礼、麦孟才等将领率兵,将窦贤捉了回来,并吊死在江都城门上,以儆效尤。。

杨广的用意很明显,他是要杀一儆百,避免禁军出现更大的逃亡。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高压之下,逃兵越来越多了,逃兵的增多,使得杨广焦头烂额,算计宇文化及一事也不得不放了下来。

这时,黄门侍郎裴矩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禁军士兵迎娶江都未嫁、丧夫的女子,以稳定军心。

杨广大腿一拍,同意了裴矩的这个建议。而这时,他不知道的是,宇文化及已经展开了第二步计划,死神之手,已经伸向了他。

第132章大兴城守卫战〔上〕

车轮滚滚,这是韦娟、独孤雁一行的第二天。

昨日,大部队经过一天的奔波,离子午谷只有十五里,第二日又经过了一上午的奔波,中午时分,抵达了子午谷谷口。子午谷谷口人声鼎沸,早有骨仪让人准备了吃食,供移民食用。

几名宫女端来食物,韦娟随便吃了一些,她心中担忧儿子。一旁的宫女劝着。韦娟只是摇头。

半个时辰后,大部队再度开拔,进了子午谷之后,道路固然难走,但也预示着,没有了追兵的危险。丘师利的五千兵马驻扎在此地,死死的守住了路口,他们按照杨侑的指示,只许进不许出。

此时杨侑正在大兴城中,听着丘行恭的禀告:“殿下,前晚屈突将军对李孝恭部发动突然袭击,李孝恭部大乱,死伤约有两千余人。”

这些都让杨侑不感兴趣,他问道:“屈突将军是否已经顺利过了潼关?”

丘行恭点着头,道:“殿下,屈突将军已经回合侯将军、潼关守将刘将军,正朝着渭南前进!”

杨侑道了几声好,此时李渊还没有动作,这证明他的计划是成功的。不过,为了继续迷惑李渊,杨侑还有事情要做,很快,他带着丘行恭、阴世师去利人市转了一圈,然后又去香格里拉瞧了瞧。

此时香格里拉已经换了一家店主,与杨侑再无任何关系。在香格里拉,又看见了那个长须的汉子,心中不由微微一笑。这家伙,几乎每一天都会在这里蹲点,也真难为他了。

杨侑微微一笑,既然做戏,那就要做足,他索性将楼层包了,将城中未走的百官,如顾览、韩绍等人,还有一些富户,都请来香格里拉,点上了五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