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战骑狂潮 >

第26章

汉末战骑狂潮-第26章

小说: 汉末战骑狂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完成这几个目标,重任首先要落在捕猎队身上。

因为急切性,在捕猎队二队出发之后不过几天,喀木可又自告奋勇,带着一队的人手出发了。

人手的增加,自然预示着捕猎范围的扩大。

喀木可已经决定,这次就越过大河,去贺兰山主脉搜寻李铮急需的几个物种——青兕、狼、熊等等。

至于食矿兽所需的母体副体,就落在了捕猎队一队身上。

然后就是采药,合成培养配方的事。

这需要识得药物药性的郎中,李铮没办法,只能传讯灵州周肥周林,注意这方面的人才,只要发现了,立刻高价聘请。

现在李铮要做的,就是等待。

七月来临,神秘商店再一次刷新。

李铮看了看,有几张图纸,不过都是曾经买过的,重合了,没用。还有些杂物,完全都是废材。

没有李铮期望中的地形转换图纸,这让他很无奈。

神秘商店好是好,就是随机性太大。

要看运气。

。。。

七月底,参麦完全进入了收割阶段。

草场的农业人员,个个是欢天喜地面露红光。看着那颗粒饱满粗壮,色泽金黄的参麦,闻着鼻尖飘荡的清香,看着一个个仓库被充实圆满,所有人都是满心的喜悦。

三月种下的数百亩参麦,产量巨大,总计超过了两万石!

而且,这些参麦所蕴含的的能量,是寻常粮食的三倍以上!如果换算成寻常粮食,那就是六万石往上啊!

更别说,这种营养丰富的粮食,对人体还有这巨大的好处!

常年吃着这种精品粮食,还不个个健壮结实!?

参麦的味道,也十分的独特!

在前次因为加速器的影响下,早早就收割的十几亩参麦,就已经让草场的所有人尝到了这种难得的美味。

可以说,不需要菜,只要煮上一碗参麦,就够一个人一天的劳动消耗,并且整天都唇齿留香!

当然了,这些参麦自然不能完全用于食用。

李铮已经决定,从今年前,就逐步将之在灵州县普及开来,尽快让灵州治下的所有人,都衣食无忧!

为此,李铮早就做了一番计较。

豪强大户不去管他,李铮不会为专门他们着想。只说整个灵州的自耕农土地,以及李铮所拥有的包括傅氏所赠以及草场所属的土地,总计有二十万亩左右。

整个灵州的耕地面积,约莫有三十余万亩,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在豪强大户手中。

因为参麦的植株较大,植株间距较宽,所以计划每亩所需种子为八斤,那么二十万亩所需的种子,就是一百六十万斤。

而李铮手里的参麦才不过两万石出头,按照李铮那个时代的计量方法来算,才五六十万斤,便全用于麦种,也远不够二十万亩来消耗。

所以没办法,李铮只能先满足自己的要求,再稍稍做一点推广,引起灵州所有人的注意和渴望。等到麦种足够,就能顺利够推广到整个灵州县,完成李铮让灵州所有人都衣食无忧的愿望。

这两万余石参麦,李铮准备留下五千石用于军队训练和草场食用。其他的都要充作麦种,在冬季来临的时候种到地里去。

大概有一万八千石,合约五十万斤左右,可以播种六万多亩土地。

现下草场周围拓荒而出的土地,约莫有一千亩。傅氏赠与李铮的土地,有五百顷,合约五万亩,也就是说,在李铮拥有的土地之外,还可以推广出约莫一万亩的种植面积。

这一万亩的种植面积,李铮决定将一部分分配给周肥来处理,给灵州的豪强沾一点甜头,让他们稍稍听话一些。

另外的,剩下的就在灵州治下每个乡分配一部分,作为示范。

将这些考虑妥当之后,李铮召来赵五,把所思所想道了出来,然后写成书面竹简,让人传递一份给周肥。

想必以周肥的精明,应该会让灵州的豪强,在被李铮打击了一番之后,不至于暗地里再做小动作。

说起打击灵州豪强之事,李铮虽没有亲自参与,但所有的一切,李铮都清清楚楚。

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周肥在清查人口、普及商税的过程中,与不少的豪强大户发生的冲突,于是乎,白狼便调集军队,给了这些豪强大户一下狠的。

虽然这些豪强大户都有家兵,但哪里及得上李铮手下的精锐?

锋利刀枪让他们明白了灵州到底是谁做主!

没耐何,这些豪强大户只能乖乖听从周肥的安排,该清查的清查,该交税的交税,一时间老实无比。

不过李铮知道,这些豪强一定不会甘心蛰伏,作为骑墙派,这些人一定在等待机会。

为此,李铮甚至还曾下过狠心,准备把灵州清洗一遍。但转念又放弃了,就像以前说的一样,现在的灵州,就是靠这些大户支撑着,没有他们,灵州的繁华程度,要降低几个档次。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摆在明处的理由。李铮现在不是山贼马匪,而是朝廷任命的护羌校尉,就算要清洗不安定因素,也需要站在大义的层面上。

只需要将他们盯紧了,只要敢动弹,就立刻剿灭,并不急在一时。

。。。。。。

参麦收割完毕之后,神州草场的人力物力,又大多分配到了修筑道路、开采矿石上面。

神州草场持续招募流民,使得草场的人口急速增多,现在已经超过四千人。

在草场外围,沿着农田,修建起了一排排住房,一眼看去,就像一条长龙一样。这么多的人,大部分人力都投入采矿相关的工程,使得矿石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

相应的,锻造中心的产出,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到八月初,锻造中心仓库中,已经存放了超过八百套一阶甲装,轻重各四百套出头。

加上之前已经被军队装备的,约莫有了一千套甲装。

这八百套甲装,李铮并不准备轻易将之给军队换装。要将这些甲装作为一种荣誉,优秀者才有资格装备。

于是自八月起,不论是草场本身的新兵训练营,还是灵州的新兵训练营,都得到李铮的一个通知。

即日起,每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大比,从数千新兵之中,挑选出最强的一百精锐,拉到草场,接受授予一阶甲装!

李铮麾下的新兵,谁还不知道甲装的存在?!

看着那些老兵身上精致的鱼鳞甲、皮甲,看着他们手中锋利的兵器,作为一个士兵,谁不眼红?!

现下既然有了机会,怎么办?拼!

一时间,新兵训练所消耗的粮食急速增加。而草场储备的参麦大部分要作为种子,没耐何,李铮只好向灵州豪强‘求援’了。

灵州诸多豪强,早先在周肥手中得到了参麦的信息,并且被周肥赠送了一些实物,在尝过这种精粮之后,又想到周肥所言的这种粮食的产量,一个个三天两头去拜访周肥,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种子,要在来年大发一笔。

因此,在周肥提出借调一些粮食的时候,多数豪强都爽快至极。

到这里,新兵训练和草场所需的粮食,基本上就解决了。

同时,为了感谢这些慷慨的豪强,李铮示意周肥稍稍松了点口子,许诺冬季来临之际,多配给一些种子。

至于那些不配合的,对不起,没你的份了。

。。。

八月的神秘商店,仍然没有刷新出好东西,对此,李铮只能无奈摇头。

不过到了八月中旬,终于从灵州传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

大汉朝对李铮的正式任命,下来了。

同时,还有傅燮给李铮的一封信。

李铮得知消息,不敢怠慢,立刻便去了灵州县城。

到了护羌校尉府邸,李铮于正厅之中,见到了前来宣旨的人。

此人约莫三十来岁,身高八尺,面如玉冠。身着一件黑色汉服,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文风气度,颌下有须,眼神清亮,嘴角带着微笑,一看就给人一种亲切的好感。

他站在那里,就如松柏,端端是姿态挺拔,很是不凡。

李铮心里赞叹,上前一步,作揖道:“在下李铮,见过天使。不知天使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无妨无妨。”

这人呵呵一笑,大袖一挥,洒脱道:“李校尉来的不晚,我也是刚到灵州。”

“请坐!”

二人分宾主落座,李铮这才笑道:“天使姿容非凡,令人仰慕,不知天使高姓大名?!”

“李校尉见笑了,在下黄门侍郎,颍川荀攸。”

“荀攸!”

李铮心里一怔,差点失态!

荀攸啊,这是荀攸啊!

曹孟德的谋主,未来曹魏的重臣,奠基人之一啊!

这样一个大神坐在李铮面前,由不得李铮不咽口水。

荀攸见李铮面色怔滞的望着自己,不由心里有些莫名,道:“李校尉知道在下?”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铮调整了一下心绪,面露由衷欣喜,拱手道:“颍川荀氏名闻天下,荀氏八龙谁人不知?早闻慈明公之后,荀氏又出大才,有荀攸荀公达,荀彧荀文若,不弱于前。我虽久居西凉,却也如雷贯耳!”

第四十四章荀攸来意

“不想今日竟能得见公达先生,在下欣喜难耐,故而失态,祈望恕罪。”

面对李铮的真心恭维,即便荀攸腹藏大千,修养了得,也难免心生喜意。一时间,对李铮的感官,又亲切了不少。

“谬赞谬赞。”

荀攸大袖一挥,谦虚一笑,清凉如水的眼神看着李铮英挺的面孔,道:“李校尉乃是人中之杰!以不足百人,闯军阵,斩敌将,连战连捷,击破叛贼数万大军,安然救出南容公。试问此等战绩,年轻一辈之中何人能及?荀某区区一书生,于天下无有半点功绩,比起李校尉来讲,着实是微不足道。”

二人相互恭维,忽而对视一眼,不由齐齐大笑。

“公达先生怎会不远千里,前来这灵州边塞?我早先还以为朝廷会随意派遣一位黄门前来宣旨。”

李铮心情舒畅,笑呵呵的道。

就像他所说的一样,根本就没想过,荀攸这样的大神会在这个时候,这样的情况下,来凉州,专门给他宣读诏令。

虽然说黄门侍郎的本职工作就有宣读诏令这一项,但除了黄门侍郎这一官职之外,还有小黄门、黄门令等隶属内宫的宦官,也承担这一职责。

荀攸根本就没有必要,在凉州极度混乱的时候,趟这浑水。再则,李铮这区区一介护羌校尉,恐怕还不值得荀攸关注才是。

荀攸闻言,笑道:“此番南容兄回到洛阳,与我饮酒之时,说起李校尉,极尽夸赞之功,让我非常好奇。待细细了解了李校尉的战绩,在下也不由心生惊叹。”

说着,荀攸悠然一笑,继续道:“我与南容兄早年就是好友,再则南容兄还有书信给李校尉,在下为黄门侍郎数年,正好有些倦怠,静极思动之下,便自领了这差事,顺便帮南容兄送信。一者要见一见李校尉本人,二则散散心,三则看一看这凉州局势若何。”

李铮听了荀攸的话,脑子里一转,大约就有些明了。

荀攸此番来灵州,最重要的,不是给李铮宣旨,也不是送信,而是关乎于凉州局势。

也许是因为李铮的出现,使得凉州现在的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许是傅燮所求,也许是荀攸心动,才有了荀攸的凉州之行。

二人寒暄片刻,便进入了正式宣旨阶段。

这年代宣旨,不像后世清宫剧那种极尽奴色的调子,而是十分轻松自然。

荀攸都没有打开诏令,只将诏令内容大约说了一遍,然后李铮躬身对诏令作了个揖,双手接过诏令,表示恭敬,这便算完了。

然后,荀攸又将傅燮给李铮的信件拿出来,递给了李铮。

接着,二人又闲聊了片刻,荀攸便因远道疲乏,下去歇息去了。

荀攸离开大厅之后,李铮默默的坐了好一会儿。这才打开了放在案桌上的竹简——傅燮的信。

“李铮吾弟

吾于七月至洛阳,朝见天子。。。。。。托好友荀公达送来此信。。。。。。凉州事宜,可与荀公达多做请教。。。。。。望贤弟谨守本心,不负吾望。

汝兄傅南容”

一行行优雅的小篆流过眼前,李铮的心中,升起一股热流。

不论李铮是怎样的想法,但他深刻知道,傅燮是真的关心他。

在这个世上,这是第一个以兄长的身份,给予李铮关心的人。没有歧视,没有鄙薄,一种亲切感,充斥在李铮的心间。

他仿佛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的隔阂,越来越淡了。

收敛心绪,李铮将信中的信息在心里过滤了一遍。

傅燮告诉他,因为凉州战事的失利,虽然主要责任在耿鄙等人身上,但傅燮回到洛阳之后,也被问罪,摘除了一切官职,正赋闲在洛阳居所。

因此,傅燮短时间内,是没有可能领兵再伐凉州了。按照傅燮的估计,如果没有十常侍在其中作梗,想必明年会有转机。

所以傅燮嘱咐李铮要小心,谨防韩遂叛军的袭击。同时,傅燮拜托他的好友荀攸,往凉州一行。一则荀攸的确有些厌倦洛阳的争斗,想到处走走。二则是希望荀攸能给予李铮帮助,稳住凉州后方的局势。

至于李铮的官职,却也来的轻松。

傅燮只将李铮的作为上禀天子,就引起了天子的兴趣。更因为李铮钉在凉州,对于大汉朝而言有利无弊,护羌校尉这个职位又早就名存实亡,无人感兴趣,于是当即就应了傅燮的请求,许下了这个武职。

合上书简,李铮微微闭目。

果然如他所料,荀攸来灵州的缘由,的确与局势有关。非但是因为傅燮所求,更是因为朝廷所需——想必朝中不少人都对李铮不太放心,不是害怕李铮也跟随韩遂反叛,而是怕李铮能力不足,稳不住局面。

所以才有了荀攸的凉州之行。

对此,李铮心里只有高兴。

有荀攸为之谋划,李铮不但悠闲了许多,更是浑身轻松,压力顿减。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李铮站起身来,回到后堂之后,将傅燮的书信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转身便让人将周肥叫到了府邸书房。

周肥也正好有事要找李铮,见面便开口道:“主上,此番天使来灵州,不知要停留多久?灵州相关的神奇之处,是否要对其保密?”

“我找你正是有关此事。”

李铮让周肥坐下,道:“我从傅兄的书信中得知,此番天使来灵州,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稳定凉州后方的局势,短时间内肯定不会离开。这位天使乃是出身颍川荀氏的大才,荀攸荀公达,以后见面,要恭敬一些。”

周肥连忙顿首应诺。

“至于灵州城里,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秘密,无关紧要。再则只要时间一长,瞒也瞒不住,还不如敞开了给他看看。当然,神州草场是一定不会对其开放的,这一点你要注意。”李铮斟酌道。

虽然李铮垂涎荀攸的才能,但李铮有自知之明。

现在他不过区区一个护羌校尉,虽然已经有了些名头,但肯定不会被荀攸这种出身的人物所看重,所以一早李铮就没打算招揽荀攸,那不过是贻笑大方的行为。

既然不能招揽到荀攸,那么有关于神州草场的秘密,就不能让他知道。

至于青甲战骑抑或者山岳狼骑,连带各种精良的一阶甲装,乃至于参麦这种神奇的作物,基本上也是瞒不住——兴许什么时候就有战争,这些力量一定会出动,参麦也要推广到整个灵州,不是瞎子,都看得见,倒不如大方一点亮出来。兴许,还能起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作用也说不定。

周肥心领神会,便告退下去了。

次日,李铮再次与荀攸会晤。

这次两人所讨论的,就是关乎于凉州局势的大事。

首先,荀攸向李铮了解了一下李铮手底下的力量。李铮没有隐瞒,只道有百余精锐骑兵,近千精锐步卒,余下有三千普通兵卒。

接着,荀攸又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