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战骑狂潮 >

第27章

汉末战骑狂潮-第27章

小说: 汉末战骑狂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荀攸又询问了有关于韩遂叛军的消息。

这些李铮知道的也不多,大多都是由商队收集上来的道听途说中综合起来的信息,模糊不清。

对此,荀攸也表示无奈。

两人讨论了一个上午,荀攸就现在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建议。

借势!

借谁的势?

匈奴!

却原来,在荀攸从洛阳出发,抵达长安之时,得到了幽州渔阳人张纯、张举造反的消息。是时天子下诏,令南匈奴出兵讨伐张纯、张举。

荀攸觉得,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南匈奴历来都是朝廷养的一条狗,天子下旨,自然要遵从。如此一来,可以混淆视听,只道南匈奴发兵,一者要讨伐幽州叛逆,二者却还会分兵一支,前往凉州,讨伐韩遂!

因此韩遂一定会派遣细作探查,但南匈奴的确动兵了,不管如何,一定会让韩遂疑神疑鬼而不敢有所动作。

所以,荀攸建议李铮暗暗放出这条消息,让韩遂得知,令其忌惮,为灵州壮大力量争取时间。

但李铮却从荀攸的这条建议中,领悟到了另一个用意!

看似借匈奴之势,威慑韩遂,但同时,也将韩遂的目光,完全吸引在了凉州北部,也就是与匈奴地盘接壤的北地郡!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转移韩遂视线,使其短时间内不敢对三辅用兵,以免两面树敌,给汉庭征调兵马争取时间!

心里通透的李铮,却并没有反对荀攸的这个建议,还请求荀攸亲自主持这件事。

在李铮看来,潜在的本质上,韩遂就对河套的南匈奴存在着忌惮。否则在统治了大半个凉州之后,为何没立即遣人来攻打灵州?

韩遂的注意力,其实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被匈奴人吸引住了。

现在这样做,也不过是加强其对匈奴的戒备,和对灵州的关注。

再则,韩遂的主要目的,不论如何,其实都是攻略三辅长安,北地郡这样既有危险,又没有油水的地方,肯定不被他放在眼中。

就算韩遂会派遣兵马来攻,李铮也不害怕。难不成韩遂还会倾巢而出!?绝对不会,他的主力,一定会放在三辅一线,防备更大的敌人——汉庭。至多派遣一支偏师攻伐灵州。

如此,李铮会畏惧才怪!

现下配合荀攸行事,一则是给荀攸留下好感。

二则,他现在是汉臣,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要为汉庭着想。

再则,这样的情况下,他不想让傅燮失望。

仅此而已。

更甚者,李铮在得知张纯张举叛乱,天子诏令匈奴征讨的消息之后,他的心思已经转移到了北边的河套地区。

匈奴人的地盘,那可是一块肥肉啊。

第四十五章见闻

荀攸身着常服,负手于背后,不疾不徐的行走在灵州城的大街上。身后,两个从洛阳带来的侍从,亦步亦趋。

“我这一路西来,出了长安范围,就没见过如此热闹繁华的景致。这灵州城,算是这西凉大地上,独树一帜的亮点了。”

随着李铮主掌灵州,一系列措施实行下去,使得灵州城又逐渐恢复了昔日傅氏在时的景象。

并且因为李铮非同于这个时代的理念,使得这座城池更加有秩序,有条理,更干净整洁。

行走在大街上,一眼望去,便给人一种爽利舒畅的感觉。

正行走间,荀攸便看到不远处的街边,似乎正在施工。不少的工匠正在呼喊着号子,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传出,合着号子声,就像一曲节极具奏感的乐曲。

“这应该就是那位李校尉所说的下水道工程吧?走,过去看看。”

荀攸说着,信步走了过去。

走近前,只见到一部分工匠在街边开出一条长宽深皆有三尺的壕沟,一部分人则将一块块打磨好的石板,铺设在壕沟里——沟底和两侧都一样。

紧随其后的另一部分人则将铺设好石板的壕沟用石板盖上,有需要的地方,还填上泥土。

有工匠见荀攸等人靠近,便上前恭敬的警示:“请贵人远离施工之地,以免意外受伤。”

荀攸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带着两个随从,稍稍远离一些,便沿着这条‘下水道’而走。

“主人,”

身旁的一个侍从这时候道:“我观这所谓的下水道工程,却是那人一大败笔。”

“哦?”

荀攸目光一闪,笑问道:“何出此言?”

“这下水道直通城外,若是有敌来攻,这便是一个破绽!”

这侍从的意思,十分明确。下水道联通里外,虽然其中空间不过三尺,但仍然能让人通过。

若是有围城之危,敌人必定不会放过这条捷径。

荀攸微微颔首,却笑道:“你这话虽然不错,但我并不认为,李校尉没想到这一点。此人虽然刚刚冒头,但观其所作所为,可用一个词来概括——胆大心细!”

“这。。。主人言之有理。”

荀攸点点头,笑道:“这下水道的确方便了城里居民生活,不过就像你所说的一样,是一个破绽,不知道我们这位李校尉,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荀攸也在疑惑。

兴许,这下水道还有其他玄机也说不定!

荀攸心中如此断定。

正行走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

有一彪十数人的骑兵策马而过,速度不快,并不会惊扰行人。

只见这些骑兵连人带马浑身罩甲,马背上的骑士腰悬长刀,鞍挂长弓,身背箭囊,个个昂首挺胸,顾盼之间,颇有一番威势。

“竟然连战马都着甲,虽然只是皮甲,但看起来做工精良,防御很是不凡。。。”荀攸一边打量,一边暗暗盘算:“想必这就是那位李校尉所说的精锐骑兵了吧?的确算的上是精锐,而且看样子,还是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战士。”

荀攸眼睛很毒,一瞬间就做出了判断。

“看其模样,应该是轻骑。”身旁的一个侍从这时候道:“以长弓为主,马刀为辅,必然是轻骑无疑。没想到轻骑也有全身披甲的,连战马都防御的滴水不漏。仅这一身装备,也算得上是精锐了。”

荀攸回想起与李铮之间的交谈,想起他异于常人的交流方式,联系到眼下的下水道攻城和这支骑兵,荀攸觉得,这灵州城的确没算白来一趟。

对了,还有日间享用过的美味麦饭,还有那些没见过的肉食,那无法形容的香气,也让荀攸记忆深刻。

“还真是个不错的人。”

荀攸心里暗道。

。。。

与荀攸做了一番交流之后,李铮并没有刻意再去关注他,第二天就找了个借口,回了草场。

这段时间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凉州韩遂、幽州张纯张举、还有即将动弹的匈奴人,这些都是变局,让李铮心生一种紧迫感。

张纯张举的叛乱,离李铮太过遥远,便不去计较。

韩遂这边有荀攸料理,想必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北边的匈奴,让李铮产生了觊觎。

这次汉庭诏令匈奴人征伐张纯张举,将会导致匈奴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巨变。如果李铮没有记错的话,匈奴的将会内乱。

这样一来,就给了李铮染指河套的机会。

那可是最好的草场,对于李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怎么着,也要在这次盛宴中,咬下一块肥肉。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分享美味,可不是李铮的风格。

这次回草场,李铮将张山留下主掌灵州军事,把白狼和努罗带了回来。

回到草场,再叫上赵五,合着李铮,共计四人,到了李铮家里的书房。

让三人各自坐好,李铮才道:“合着从荀公达处得来的消息,我觉得北边的匈奴最近将发生内乱!”

此话一出,在做的三人都不由变了脸色。

“主上的意思是?”

赵五凝神问道。

“匈奴人内乱是我们的机会。”李铮沉声道:“我们的根基是战骑,草场是底蕴。掌握的草场面积越大,我们发展就越快。所以我准备拿匈奴人开刀!”

三人闻言,都不由咽了口口水。

匈奴人是多大的势力?草场现在才多大点力量?

三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根本没想到主上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怎么,怕了?!”

李铮嘴角一翘,道:“匈奴人而已,与韩遂又有什么区别?韩遂十几万大军,我都敢惹,匈奴人我照样不放在眼里!”

三人无言。

“当然,我并不是要击破匈奴,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李铮沉吟着,道:“只是趁着匈奴人内乱的机会,在北边打下一块草场。匈奴别落,就是目标!”

“如果是这样是话,机会倒是不小。”

白狼开口道:“主上,匈奴别落,也就是羯人,他们的势力范围就在北边靠近大河的那片草场,人口约莫有四五万,精壮战士大约有一万人。”

“一万。。。”

李铮凝眉,片刻后道:“草场现在的新兵老兵合计起来有四千余人,力量差距并不大。”

又想了一会儿,李铮精神一震,一拳擂在掌心,道:“我决意在冬季十一月出兵,争取年前击破羯人部落,将那片草场纳入掌控!”

“现下已近九月,这两个月中,加紧训练士兵,尽快让士兵都达到装备甲装的程度。同时,继续招募兵员,尽快拉近与羯人的力量对比。”

既然李铮有了决断,在座三人自然不会再有异议。

“这两个月中,必须要将匈奴别落,羯人的势力分布打探清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一点,就交给白狼去做。”李铮琢磨了片刻,道:“可以借助商队的形式,深入打探。”

白狼抱拳一礼,道:“属下领命。”

“努罗,你的任务,就是悄然将我麾下的精锐源源不断的聚集到草场北部丘陵区边缘,只等我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出征。”

“赵五你的任务,就是辅助做好后勤工作。”

挥退白狼二人,李铮留下赵五,道:“现今凉州的朝廷势力完全崩溃,北地郡不少的郡县都已经处于无官府状态,我想将这些郡县纳入掌握,但手底下没有足够的人手。。。”

赵五也深知这一点,与李铮一样,他也很无奈。

嘴边的肉吃不下去,端端是让人无可奈何。

“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李铮眼中迸射出一抹精光:“我不需要什么大才,只要能处理日常政务就够。所以,教育方面,要开始实施了。”

赵五皱眉道:“主上的意思是?”

“我决定在灵州各乡亭开办书院。”李铮道:“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越早开办越好。现下就是缺乏具体实施者,当然,耗费的资财肯定也不在少数。”

“灵州教育方面的耆老是李源李伯然老先生,我准备请他出面,主持这项工作。但在这之前,你需要将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妥当。”

赵五默默点头。

他的任务十分繁重,不但要掌管整个草场的运转,还要为冬季出兵事宜做好后勤,现下又要准备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让他一时间有些头大。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赵五的能力局限于此,如果换成是荀攸,想必脑子一转,动动嘴就能把这些事处理的有条不紊。

第四十六章李伯然

“唉,人才啊。。。”

随着地盘的扩大,各种事务也越来越多,处理起来越来越复杂。赵五的能力,已经显得十分勉强了。

骑着青云,行进在前往灵州城的道路上,李铮不由微微叹息。

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强大。

这年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只要你够强,自然能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反之,则只能望眼欲穿。

正因如此,李铮才没有对荀攸表露出招纳的意思。

甚至于此番去寻李伯然,还要李铮亲自出面,非他不可。

数一数他现在的手下,周肥、周林和赵五,都是家奴出身。虽然曾为傅氏这样的大家族工作,见识也有一些,但终究比不上真正的人才,掌控一县之地就已经够勉强的了。

又比如张山、白狼等人,要么曾是一介游侠儿,要么就是奴隶出身,都是最底层的草根。除了脑子稍稍灵活一些,或者会一点庄家把式,敢打敢杀之外,并无其他优点。

要支撑起逐渐壮大的草场,他们的能力,已经不够用了。

所以,在暂时得不到大才效忠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培养有用的人才。

。。。

前番李铮听闻天使来临,去灵州乘骑的是普通战马,并未暴露青甲战骑的存在。现在则没有那个顾虑,却是大模大样的乘着大异于寻常坐骑的青甲战骑,进入了护羌校尉府。

荀攸这几天正忙着散播谣言,这时候并没在府中。

李铮也不刻意问询,只让下人照看青云,自己则叫上一个识路的,让其引领着往李伯然府上而去。

李伯然虽然曾经做过官,但却没有家人,只孤零零的一个老人独自居住。这一点李铮不知道为什么,灵州的豪强也不知道。

李伯然的府邸并不奢华,一眼看上去,院墙斑驳朽败,那扇木门也显得十分的古旧,门上连一块牌匾都没有。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一个废弃的庭院也未可知。

上前敲了敲门,不过片刻,便听嘎吱一声,一个老仆模样的面孔从门缝里显露了出来。

“这位小哥找谁?”

老仆慢条斯理的问道。

“在下李铮,有要事请教李伯然老先生。”

李铮上前一步,作揖道。

老仆‘哦’了一声,打开门,请李铮和随同的下人进了庭院。

入门之后,李铮抬头一看,不由啧啧赞叹。

这庭院却是十分广阔,郁郁苍苍都是树木花草。不过树木花卉间的落叶杂草,却无人清理,只有一条石子儿小道蜿蜒深入,还算整洁。

曲径通幽,不外如是。

随着老仆,李铮沿着石子儿路走了片刻,耳畔传来了微弱的读书声,抬眼便看到一栋古拙的小楼。

在老仆的引领下,李铮绕过小楼,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后院里,几棵合抱粗的大树下,一片空地上,此时正跪坐这七八个少年。这些少年个个抱着竹简,正在朗读。

李源李伯然那熟悉的身影也出现在眼前,老者席地而坐,手里拿着一卷翻开的竹简,手旁的地上,还有一把戒尺。

到这里,老仆便不再前进,却道:“老爷教授学生的时候,不喜打扰,小哥请见谅。”

李铮浑不在意的一笑,道:“老先生教书育人,那是莫大的功德。我等站在一旁等待片刻,又有何妨?”

这么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只听得李伯然拍了拍手,对那些学子道:“先休息片刻,而后为师为尔等解答疑难。”

学生们作揖一礼,有的还在琢磨竹简上的文字,有的则三五一群,开始讨论。整个气氛,显得十分的和谐自在。

李伯然放下竹简,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缓步走了过来。

“老先生。”

李铮当先一礼,恭恭敬敬。

李伯然拂袖一笑,也回了一礼,道:“原来是李将军。”

随着李伯然,李铮走进了旁侧的小楼。

甫一进门,李铮的目光就不由自主被吸引住了。只见这厅中四面,尽皆是书架,上面一层层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卷卷竹简。

鼻端,一股竹墨混杂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一瞬间,李铮仿佛置身于书海之中,这种感觉,实在十分奇妙。

“坐。”

李伯然面无表情的招呼了一声,几人分宾主落座。

“不知李将军此番前来寒舍,有何指教?”

李伯然的语气十分淡漠。

“不敢。”李铮拱手一笑,道:“此次拜谒老先生,是有一件大事,想要当面请教。”

“哦?”

李伯然大袖一拂,道:“还有何种要事,能难得住李将军?”

“却是有关于灵州的教育问题。”

李铮听得出李伯然语气中的陌生疏离,当然,李铮也知道这是为何。

当初李铮出征救援傅燮之前,为了稳定灵州局势,做出了一番承诺。李伯然当时也代表整个灵州的豪强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