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末战骑狂潮 >

第75章

汉末战骑狂潮-第75章

小说: 汉末战骑狂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爵位制度关系到各种社会福利,比如税收、医疗、教育等等方面。一旦达到九级爵位以上的平民百姓,可见官不拜,有直接面见李铮,乃至于提出各种建议的权利!

当然,爵位制度也有限制,那就是不能世袭。一旦拥有爵位的人死亡,他的后代将不能继承爵位。想要拥有爵位,就得自己努力,或以战功,或以政绩,或对社会做出贡献,或德行非凡,才能成为贵族。

爵位制度的实施,还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下达。

首先,百姓所拥有的永业田面积,将再次增加。

随着李铮所统治的领地越来越广,许多地区都可以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为了将这些地区开发出来,李铮觉得授予民间更多的永业田。

以户为基,每户所拥有的土地,增加到一百亩。三口往上,没多出一口人,就增加五十亩。也就是,如果某户人家,有老少十口人,那么这户人家将拥有四百五十亩土地。另,因军功奖励的土地不再其内。

增加永业田,仍然要以户籍等级而论。上述为汉籍待遇,归化籍削减三分之一,奴籍削减一半。

其次,将开放树菘、百果、炎阳果、芥椒、沙蓿这五种特殊植物。将之逐步推广至民间,并以之开发荒漠地区。仍然以户籍等级论,汉籍有优先种植权,归化籍次之,奴籍没有权利。

再次,红玉鸟、棘皮猪,将完全对民间开放。不限户籍等级。

最后,将鼓励民间的商业发展,并鼓励组建商会、商行,增强竞争,增加商业活力。

第一百二十六章冀州来人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整个凉州的百姓都乐翻了天。

即便是奴籍户口,也整天乐的合不拢嘴。

他们将拥有更多的土地,更好的福利和待遇,虽然还是奴籍,但很多奴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归化籍、汉籍,甚至拥有自己的爵位。

在凉州这种大环境下,任何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八月,秋收。

在继爵位制度实施、社会福利上调的热潮之后,整个凉州又陷入了丰收的浪潮之中。

尤其是今年开春才刚刚开始种植参麦的周边郡县,更是搞的热火朝天。

很多县、乡的官方,还专门组织了祭祀活动,祭拜天地祖灵,感谢丰收。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凉州牧、征西将军李铮的感激和敬仰。

也许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吃不饱穿不暖,整天还有性命之忧,可谓朝不保夕。但几个月后的今天,他们却拥有了自己的财富,能够任凭自己支配的财富。

各种社会福利,让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关怀和亲切。

还有凉州的祥和平安的环境。不用担心兵戈,虽然凉州一直在对外打仗,但任何人都深信,凉州牧是战无不胜的。每个家庭,如有必要,都会踊跃参军,为凉州牧、为凉州而战!

更重要的,是李铮让他们有了尊严。

是的,尊严。

汉人的高贵,那是更先进文明的火焰,烘托、点燃的高贵血脉和灵魂,那是德行和道义他们能够终于逐渐体会到了。

他们自豪,他们骄傲,他们心气昂扬。

他们,昂首挺胸,展望未来!

泥阳,一队衣衫褴褛的人马,缓缓行进在宽阔的大道上。

他们看着周遭田垄之中如火如荼的丰收场面,其中一大部分壮硕的汉子,眼中都流露出一种骄傲。虽然他们看似狼狈,但却昂着头,精气神都凝聚在眼中。

有经过的农人,细细一打量,连忙上前。

“诸位英雄辛苦了,老汉看诸位劳累,不妨到老汉家里歇息片刻,如何?”这老农细细一打量这队人马,从这些神情疲惫的壮硕汉子的装备上,就看出,这是凉州的军人!

一时间,老农就有些激动。

凉州能有现在的局面,就像凉州牧李将军所言,那是军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从敌人手中夺来的。

军人,都是英雄!

所以他连忙发出邀请。这些英雄看起来太疲累了,需要休息啊。

“头儿,你看”

几个汉子商量了一下,纷纷翻身下马,那领头的对老农抱拳一礼,道:“那咱们兄弟就打扰老丈了,”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咱还的确有些遭不住了,还有,老丈就别叫咱英雄英雄什么的了,咱嘿嘿,不习惯。”

老农哈哈一笑,连忙摆手:“那好,小伙子们,快跟老汉来。”

老农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咱们这些没用的人啊,能有现在的这模样,可都是你们这些棒小伙的功劳”

老农叨叨絮絮,让人亲切,又让这些汉子有些羞臊。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功劳。

在这群汉子中间,有个看似狼狈,但面容刚毅,眼神犹如星星一样明亮的中年文士。

自进入凉州,文士就被凉州的风貌给震撼住了,一直在贪婪的汲取周遭的景致。那丰收的场面,那遍地金黄的麦田,那是丰收和希望啊!

尤其是在看到农人对这些兵卒的态度的时候,更是感慨良多。

人说兵过如梳,平民百姓对于军队,永远是惧怕多余敬重。但眼下的情况,却颠覆了这一切。

军民一家,也不过如此。

随便一个老农,就心甘情愿的招待他们,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绝对看不到的。

听着那老农话里话外对军人的赞扬,这文士都不由得有些恍惚了。军人,有那么好吗?

在这群汉子中间的一辆马车中,这时候走下来一位面容憔悴的青年文士。文士快步上前几步,追上了中年文士。

“彦材,怎么样了?”

中年文士侧脸一看,问道。

青年文士摇了摇头,没说话。他的母亲这一段时间以来,情况非常不好。这时候正在马车中昏睡。

先前一直在车中照顾母亲,刚才听闻交谈声,这才走下来。

下车便被四野的景致所震惊,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脸色有些恍惚,梦呓一般,道:“这是到了凉州吗?”

中年文士微微颔首:“这里是泥阳境内,已经到凉州了。”

“那就好”说着他回首看了眼马车,道:“也不知那位叔父”

中年文士笑道:“不必忧心。李征西与你的父亲关系非同寻常,否则也不会不远千里专门派遣精卒保护你父亲。”

青年文士点了点头,神色终于镇定了许多。

“走吧,好好看看,看看你这位叔父治下是怎么一个样子。”中年文士说着感叹了一声:“真乃是世外桃源,整个大汉天下,万里疆域,恐怕独独只有这里,才有这样的景致啊。”

沿着大道走不久,就进入一条支路。支路虽不如大道宽阔,但也能容纳八匹马并行。

进入支路之后,走不远,抬眼就看见了一座村庄。村中有袅袅炊烟,还隐约看到一些孩童正在村口嬉戏。

这时候,老农大喊了几声,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少年奔了出来。

“阿爷!”

那少年近前,欢快的叫了一声,对老农道:“阿爷,这些大哥大叔是什么人?”

“哈哈,”老农摸了摸少年的头,笑道:“跟你父亲一样,是军人!”

少年一听,精神一振,就有种亲切感,立刻就似乎没了陌生感。

“叔,”少年簇拥在那头领身旁,仰望着他,眼里满是星星:“俺爹跟你一样,也是英雄呢!”

头领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道:“小鬼,以后你也是英雄!”

“嗯!”少年狠狠的点了点头:“俺们学堂的老师都说,要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能做俺爹一样的大英雄!”

老农这时候道:“快回去叫你娘和祖母准备饭食,叫上你屠子叔,宰杀一头棘皮猪,今天咱家要招待英雄!”

“好耶!”

少年对头领做了个鬼脸,一蹦一跳就走了。

听了老农的话,那头领连忙道:“老丈,您太客气了。随便吃一点就行,咱这么多人,哪儿能那样破费!”

老农却十分固执,道:“要是老汉家里没有,便也罢了,但有,咱就不吝惜!”

一行汉子都十分感动,后面的中年、青年文士,也都感慨连连。

这一行近百人,进入村庄,自然很惹人注目。

不片刻,村正就来了,细细一问,也热情非凡。并和老农争夺起了招待权。

“商老爷子,这么多兄弟,你家招待不了不是?”

“怎么招待不了?”老农不依。

正争论着,又有村民上前,加入了这个行列。

“俺说村正、老商,你们这就不对了。英雄是咱大家的英雄,我看还是咱一起招待才好!”

这话引起了诸多村民的赞同,于是乎,就定下全村一起在村中场坝里招待这一干人等。

这一番争论,倒是让汉子们有些面面相觑,同时心中也更是感动。

之后,村民们又得知青年文士的母亲卧病车中,又连忙小心翼翼的将其迎出来,然后又遣人迅速去临近乡里叫郎中。

这一番作为,让青年文士感激的不行,眼睛都红了。

之后整个村子杀猪宰羊,等到田间劳作的所有人都回来了,一起就在场坝里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迎接宴会。

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终归吃饱喝足,一行人就准备离开,却被竭力挽留。盛情难却,只好准备停留一晚,次日再走。

到了天黑的时候,乡里的郎中也请来了,为青年文士的母亲治疗了一番,开了方子抓了药,并且因为兵卒们的缘故,竟然还没收取任何费用。

这不但是因为敬重军人,还因为军人的福利之中,包含有医疗方面的减免。

青年文士则沾了兵卒们的光。

夜里,村中的大树下,青年文士和中年文士静静的坐在大树下的石头上,聊开了。

“父亲每每赞赏这位叔父,我都不太理解,现在看来,父亲是对的。”青年文士想起父亲,不由神色黯然,又道:“当初父亲还是这位叔父亲自领着几十人,从万军之中救出去的,我和母亲也是他派人进城,将我们掩藏起来,最后悄悄才带出去。我以为,这位叔父只是打仗厉害,没想到治理民生,也”

中年文士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我与你父亲相交多年,三年前在洛阳,就多听他赞扬李征西,当时也只是一笑了之。没想到啊”说着,中年文士不由笑了起来:“还是你父亲有眼光不过说来也让人唏嘘,你父亲是个坚定的保皇派,而你这位叔父,看样子野心不小啊。”

青年文士摇了摇头,道:“父亲有父亲的原则,虽然我不太赞同。而今天下大乱,汉室威信扫地,抱着汉室之名,又有何用?倘若能像这位叔父这样,保得一方水土,那才是真英雄!”

中年文士叹了口气:“彦材你说的不错。倘若能够眼前的政绩,任凭他如何人物,那都是英雄啊!而且,刚刚席上不是听村民们说,李征西刚刚打了大胜仗吗?右部匈奴百万之众,被他一朝尽灭,俘获数十万,牛羊千万头,啧啧,能文能武,天下英雄概莫能比啊。”

“很快就能见到他了叔父,你有什么打算?”青年文士问道。

“哈哈,田某自负有满腔才略,卖与他又何妨?!”

第一百二十七章傅干田丰

次日清晨,整个村子的人一起簇拥着,将一行人等送到了村口。

“头儿!”

所有的兵丁们把全身上下搜刮了一番,最后积累成一个小包袱,交给了头领。头领汉子掂了掂包袱,将之交到村正手中,道:“这些是咱兄弟们的饭钱,您收下!”

村正一听,就不干了,立刻把包袱扔回汉子手中,面色涨红,有些怒气,道:“咱招待你们是心甘情愿,要什么钱?拿回去!快走快走!”

说着,就推搡起汉子,让他赶紧走。

汉子捏着包袱,把住村正的手,正色道:“老村正,大家伙的热情,咱兄弟们都心领了。但咱军队有军队的规矩,不能白吃白喝,要不然回去还得受罚。再说了,现在大家伙也都才刚刚温饱,也不富裕,您这是让咱兄弟们心里过意不去啊!”

说着,就将包袱死死的按在老村正手中,连忙转身,喝道:“兄弟们,走喽!”

老村正捏着包袱,眼眶有些泛红。

看着这群汉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好多村民都感动的不行。

“好样儿的!”

“这才是咱凉州的军人,才是英雄啊!”

。。。

一行人牵着马,赶着车,缓缓行进。

“头儿,咱好久没吃的这么爽了。还是咱凉州的参麦最好,棘皮猪最香!”

离开村子,这些汉子们立刻就说开了。

“咱倒是爽了,乡亲们就不好过了!”这头领瞪了一眼,道:“这个村子是今年才刚刚组建的新村,村里的口粮都是官方按照人口发下来的。咱这百来号大肚汉这么一吃,恐怕都快吃空了。幸好丰收在即,否则咱怎么也不会厚着脸皮来打扰。”

闻言,兵卒们尽皆深以为然。

旁侧的中年文士这时候开口了:“参麦?棘皮猪?王军候可否给我细说细说?”在村中享用的食材,美味非凡,吃一口就唇齿留香,这让中年文士一直很是惊讶。

现在听到兵卒们谈论,就趁机问了出来。

“田先生!”

周遭兵卒连忙施了一礼,王军候道:“参麦和棘皮猪是咱凉州的特产。参麦高能高产,能量和产量是普通麦子的好多倍,棘皮猪也是高能美味,吃了能长个,增力气!您看咱兄弟们个个膀大腰圆,还不都是吃参麦和棘皮猪养出来的!”

中年文士田先生闻言,面露惊讶,连忙问道:“那这产量和能量又是怎么个说法?”

王军候挠了挠脑门,道:“好像参麦的产量是普通麦子的四五倍吧?至于能量,也是三四倍。棘皮猪就更了不得了,能量是普通肉食的七八倍呢。能量高,不但能长力气,消耗也更少。产量又高,所以咱凉州不缺粮食!”

田先生闻言,心中震惊不已。

“看样子参麦和棘皮猪都推广到整个凉州了?”田先生问道。

“那是。”王军候笑道:“你看这田间地里,麦子的麦穗那么长,麦粒儿那么饱满粗壮,不是参麦是什么?”

田先生不再言语,心中的震动,随着深入的思考,更加强烈。

不论是参麦还是棘皮猪,在田先生看来,都完全能够作为战略物资存在。一般人捏在手里秘而不宣都来不及呢,没想到凉州竟然将之完全开开放推广至民间!难道那位征西将军,不怕流落出去,有资敌之嫌吗?

不过排除这个破绽,其做法,无不表露出一种大胸怀,大气魄。

田先生不由暗暗为之赞叹。

。。。

两日后,灵州。

李铮正在神州草场,忽闻荀攸传讯,只道傅燮的家眷到了灵州。李铮心中不由一跳,脸上少有的露出了一丝激动,连忙起身就往灵州赶去。

到了灵州城府将军府,李铮翻身下马,拉着正在门外静候的荀攸,三步并做两脚,冲进大门,喝道:“傅兄家眷在何处,快快领我前去!”

荀攸也不由暗暗惊讶。李铮这种急切的表情,是从来没有过的。即便新婚之时,李铮也淡定异常。但没想到,在面对傅燮相关之事时,李铮会表现出如此的不镇定。

“主公勿慌,傅南容家眷正在偏厅歇息。。。”

话没说完,李铮就大步往偏厅而去。

荀攸无奈,只得快步跟上。

到了偏厅,李铮一把推开大门,鞋都没脱,径直走了进去。

三个身影首先映入眼帘,一个中年文士,一个青年文士,还有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

李铮停下了脚步,伸出手,又缓缓收回,镇了镇心神,轻声道:“你们。。。是兄长家眷?”

“傅干傅彦材拜见叔父!”

青年文士猛然起身,深施一礼,接着起身,道:“这是我母亲,这位是田先生!”

“未亡人傅张氏,见过小叔!”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李铮连忙上前,将母子两人扶起来,面色激动道:“终归你们安然无恙到了凉州,否则我心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