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全球殖民 >

第107章

全球殖民-第107章

小说: 全球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政就简略地写到这里了,开始风帆战舰时代的征服之旅。)

杨廷鉴抽空的时候,就和夏梦琪把婚事给办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杨廷鉴和金镶玉与红娘子两人,亲热的次数也少,可就没有生出个一儿半女,也许是因为时空穿梭的原因吧!不知道杨廷鉴与夏梦琪会不会是这种情况。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就是崇祯六年,老天爷好像对大明不满一样,天灾**继续不断,流贼越闹越厉害,关外老实了一段时间的建奴后开始活跃了。

无数的流民涌到扬州谋生,好在扬州已经开办了无数的工厂和作坊,还有开荒和开矿,这些人力刚好可以解决扬州劳力不足的局面。

让杨廷鉴唯一遗憾的是来崇明岛贸易的船,大多数是西方列强的,这赚钱的大头,肯定是被在西方列强那里。

不过这一年多时间,虎贲军的海军可没有闲着,天天训练,龙江宝船厂造的风帆加蒸汽机混合动力战船,已经建造了三十六艘。

胜利号级别的一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三千五百吨,满排五千吨,它是一座堡垒城市,总共装着一百零八门神威火炮,舰员850人,船上能贮存35吨火药和120吨炮弹,一次可连续行驶六个月。因为神威火炮只有一千斤,比铁铸炮轻了一千多斤,一百多门神威火炮节约出来的载重量,差不多是五十多吨,被用来装载煤炭,作为蒸汽机的燃料。

胜利号一级战列舰全风帆的情况下,航速8…9节,(15…17公里),如果使用混合动力,大约是18…20节的航速,这速度,在风帆时代初期是不可想象的,加上神威火炮十五秒一发的射速,足够碾压一切列强了。

虎贲军海军一级战列舰的编号是从两位数开始的,现在是11…47,船名用大明府级城市命名,其它的二级到六级战船,龙江宝船厂也造了不少,但是经过测试发现,从二级到六级战船因为没有装蒸汽机,他们无法跟上一级战舰的步伐。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最后是一艘一级战舰后面拖三四艘船,这样一来整个舰队的速度就基本一致了,当然整体的航速也下降到十二三节左右,这依然不是列强那纯风帆战舰可以比拟的。

崇祯六年三月,虎贲海军在崇明岛誓死出征,共计一级战列舰三十六艘,二三级战舰一百二十八艘,这一百五十四艘战舰都是龙江宝船厂这一年多造出来的新式战舰。

……

第264章先打郑芝龙

剩余的就是六级战船了,这些战船就是杨廷鉴缴获刘香和水贼的平底船,大的有一百多吨,小的四五十吨,但是数量庞大,共有两千多艘。

虎贲海军船是有了,人也有了,可却没有海战经验,杨廷鉴这次带着自己全部的海军力量去打台湾的荷兰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海军接受实战的考验。

近五万虎贲海军,其中就有三万海军陆战队,这么多人去打五千荷兰人,这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但杨廷鉴依然这样做,不为别的,就是首战必胜,这关系一支军队的军魂的问题。

荷兰东印度公司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他们在台湾东南修建了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座十分坚固的城堡,这两座城堡都是荷兰人抓捕台湾人民修建的,可以说这两座城堡是台湾人民是白骨堆砌起来的。

荷兰侵略军听说杨廷鉴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杨廷鉴船队登岸。

情报司的番子早在一年就潜入了台湾和吕宋,瓜哇和渤泥等地,他们大多数是用商人的身份做掩护,带着电台渗透到这些地方,只要荷兰派出援军,杨廷鉴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

杨廷鉴带着舰队直奔台湾西南,这里有郑芝龙建立的定居点(今天台北市一带),郑芝龙归降大明也有几年了,他几乎垄断了到日本和东南亚的贸易,就算别的商船到月港去交易,也必须给他交银子,每船三千两。

现在的郑芝龙可谓兵强马壮外加富可敌国。手下兵力五六万人,战船一千多艘,但他的主要地盘还在福建一带,这郑芝龙虽然是海盗出生,可他还是有浓厚的大陆思想,对海外的岛屿并不是很重视。

杨廷鉴不是去打荷兰人吗?怎么去打郑芝龙的定居点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山不容二虎,郑芝龙垄断了所有的贸易,杨廷鉴今后要远征,就必须解决掉郑芝龙这个麻烦。

就算郑芝龙已经投降了,对于杨廷鉴也是一样,郑芝龙的海盗集团必须瓦解,郑芝龙如果识相,杨廷鉴可以留他一条命。去别的地方做个富家翁。

郑芝龙在台湾的定居点有一两万人口,兵力大约有三千人,战船一百多艘,都是哪种平底船,载重量也就一百多吨上下。守卫这里的郑芝龙的兄弟郑芝豹。

郑芝豹在得知杨廷鉴这个杀神冲着台北定居点来了,连忙点起手下儿郎出来挡截,郑芝豹他们现在也是官军,但是朝廷的官员从来对郑芝龙一伙都没有信任过。郑芝豹当然也知道,所以郑芝豹在得知杨廷鉴带着大量战船的时候。就选择的出击。

双方在距离台北五十里的海面相遇了,郑芝龙见到高大如山的虎贲海军战舰,当时就吓着了,他们一直听说扬州的杨廷鉴在搞战船,想不到这战船是如此巍峨雄壮,就连那些列强的战船也没有这般高大。杨廷鉴的胜利号级别战船可是最后一代风帆战舰,绝对不是初期风帆战舰可以比拟的。

吓得半死的郑芝豹,本来打算派人上去询问一下情况,可杨廷鉴根本就不给郑芝豹机会,一百六十四艘战舰就成大雁阵冲了上来了。

郑芝豹这个海盗也不是吃素。既然做了海盗,那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既然杨廷鉴打算黑吃黑,郑芝豹也要崩掉他几颗牙齿。

郑芝豹立即降下大明龙旗,升起海盗骷髅旗,这就是决死一战的信号。郑芝豹把自己手中的战船一分为二,一部分直插杨廷鉴大雁阵的中间,另外一部分包抄大雁阵的左翼。

郑芝豹的船队就像两条平行线,夹住杨廷鉴大雁阵的左翼,而杨廷鉴的大雁阵则夹着郑芝豹的右翼,双方忽悠优劣。

郑芝豹的船上同样有火炮,比如弗朗机,但是郑芝豹船上的火炮可是不多,一艘一百多吨的船,最多返航十门火炮,而且口径还不能太大。

战斗很快打响,虎贲海军在郑芝豹船队距离以前五百米的时候,就开始炮击,而郑芝豹的火炮射程最多一千米,神威火炮的射速实在太快了,一发只需要十五秒左右。

每一艘战船一侧的火炮就是几十门,整个海面全是浓浓的炮声,“嗖嗖”的弹丸声在空中穿梭,海面接连不断地腾起一股股水柱。

郑芝豹的战船,还没有靠近就被击沉了一大半,见识不对的郑芝豹立即吊装船头就跑。

小海船到是灵活,可是杨廷鉴的一级战列舰装得有蒸汽动力,海盗船的航速只有**节,而混合动力风帆战舰的航速是十八节左右,见无法逃脱的郑芝豹只好挂起摆起投降。

这场海战几乎不叫海战,郑芝豹的战舰在一级战列舰前,简直就是豆腐渣,不堪一击,这一边倒的海战,连训练的目的都达不到。

海战结束后,杨廷鉴立即让在舰队后面的小船队搭救落水的人员,杨廷鉴这次没有在杀人,就连郑芝豹也被杨廷鉴给释放了,只是杨廷鉴给了他一份信,这封信是杨廷鉴写给郑芝龙的。

杨廷鉴在信中说得很明白,他让郑芝龙立即交出手中所有的军事力量,否则就是被剿灭的下场。

虎贲海军随即占领台北定居点,几万跟随着来的海军陆战队基隆港登陆,各种海量的物质被卸下船。

台北定居点的建设浪潮开始了,杨廷鉴要把这里打造成自己海外的第一个中转站。

话说在厦门的郑芝龙接到杨廷鉴的书信后,郑芝龙可是气得暴跳如雷,扬言要和杨廷鉴决一死战,当郑芝龙在仔细听闻了郑芝豹江苏虎贲海军的强大后,郑芝龙立即着手安排了一条路,他让自己兄弟郑芝虎带着百万银子,直奔京师搞御状去了。

五天之后,郑芝龙在澎湖的据点又被虎贲海军攻击,因为澎湖这里暗礁极多,水也比较浅,并不适合一级战列舰行动,所以杨廷鉴这次派遣的五百艘一百多吨的小海船去攻击。

澎湖才是郑芝龙真正的海外据点,郑芝龙集团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存放在这里,杨廷鉴攻打澎湖,郑芝龙是不得出兵去拯救。

……

第265章浴血大凌河

澎湖那边慢悠悠地打着,而杨廷鉴已经带着一百多艘主力战舰等在了澎湖的外海,就等着郑芝龙的舰队出现,这次杨廷鉴打算一鼓作气,解决郑芝龙的海盗集团。

……

自从杨廷鉴重创皇太极之后,这一年多来,皇太极的确收敛了很多,一般情况下不主动挑衅,因为没有战争的拖累,后金的实力恢复得很快,特别是皇太极发动八旗到深山里面去抓生女真,这些人那就是天生的战士,战力比皇太极手下的熟女真更加恐怖。

皇太极为了发动八旗旗主的积极性,还专门下令,谁抓到算谁的,用金钱粮食去引诱他们归顺也行。此命令一下,八旗旗主就玩命地玩深山老林里面冲,方法和手段用尽,就是要搞到更多的生女真。

就连皇太极,也派出自己的儿子豪格,带着两万多人马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这些八旗的足迹已经达到远东中部地区。

这三千里路在古代可是不短,后金就在一些交通要道修建居民点,那些归顺的部落就安置在这些居民点之中,这无形之中使后金在远东地区建立了政权。

这可是皇太极的最大功绩之一,由此奠定了华夏今后把远东地区纳入版图的政治基础。

后金经过这一年多的抓捕行动,不光弥补了三次入关损失的力量,反而有所增强,就在皇太极准备又一次入关报仇的时候,大明主动送上门来了。

大明开始第三次修筑大凌河城堡。

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崇祯七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得很,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祖大寿的头上。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

大凌河城虽被金兵多次摧毁,但原有墙基还在,因此修城进度较快。太极没有给祖大寿足够的时间,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便兵临城下。城墙雉堞还没修完,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这次大凌河之战,他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皇太极这一围,城中的明军只有坐以待毙,如果想活着出去的话,一是靠援军来解围,二是只有投降。而援兵前来,必须与金兵野战于城外。

皇太极对祖大寿十分看中,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采。

围了不到半个月,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

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阿济格率兵迎敌。这一天上午,雾非常大,几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济格因打了胜仗得到了皇太极的嘉奖。明军的第二次增援也失败了。

农历九月,金兵哨探报告明总兵吴襄和宋伟再次率兵来援,皇太极率军迎了上去,途中见到前面烟尘滚滚,便知是敌人的援兵。皇太极与弟弟多铎走在前面,沿着山悄悄行进,明军也有哨探,他们发现了这一小股队伍,六千大军掩杀过来,皇太极率身边的二百名亲兵冲了过去,明军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冲杀得溃不成军,紧接着后面大军赶到,又是一番乘胜追击,六千人大败逃归。第三次救援失败得更惨。

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极利用祖大寿渴盼援军的急切心态,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们穿上明军将士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帜,高喊着铺天盖地杀向金兵大营。祖大寿在城头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冲了出来,欲里应外合,突出重围。

他哪里知道皇太极已设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杀出城,眼看要与援军汇合时,援军突然变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来。祖大寿大惊失色,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诱敌之计,急忙后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好在部下们都英勇无比,拼命厮杀,总算没有被活捉,狼狈地逃回城中,从此再也没有出过城。

第266章血战到底戚家军(上)

农历八月六日围城到农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断粮。从城里逃出来了一个商人,叫张翼辅,他说:城里边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开始吃人,当然是先吃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也吃那些饿死的士兵。惟有几个大官还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载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人骨头当柴烧,把人肉割下来烤着吃。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到处在烧人肉吃,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阴森森的阴曹地府。

皇太极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这两天先后致书祖大寿、何可纲、副将张存仁,劝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寿的拒绝。这时城中的三万余人已饿死了一万多,祖大寿和军们却一直坚持着。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纲认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死,倒不如不屈而饿死,饿死还能留下个忠烈的好名声。

何可纲还认为,皇太极是一个素无大志之人,本来已打进了京畿,却又撤了回来,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战的目的无非就一个字“抢”,和占山为王的强盗们没什么大的区别,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