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全球殖民 >

第33章

全球殖民-第33章

小说: 全球殖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装出来的纸壳弹就直接用来训练,而未包装的火药杨廷鉴需要重新调整一下配方。现代**的比例是硝:硫磺:木炭=75:15:10。

那怎么知道这些**是多少了,这个很简单,直接称两斤火药,然后到在一大盆水中,木炭要浮到水面,硝要溶解于水,而硫磺不会溶解,并且下沉到水底。

这三样物质就被分开了,晒干以后直接称木炭和硫磺的重量即可,这就可以直接算出他们的比例,然后在根据他原来的比例添加所需要的材料即可,从而使这些**达到现代**的标准。

杨廷鉴只用两天时间,就这些**比例给纠正过来了,同时所有的武器装备也下发到了各士兵的手上,这下就是真实的火枪射击训练了。

队列,阵型和纪律已经训练完毕,如果只是训练火枪,十天就可以上战场,这就是火枪兵和弓箭手最大的区别。培养一个弓箭兵则需要数年的训练,并且只能连续十箭就会脱力。

火枪原则上是可以打到枪管发红,杨廷鉴从现代购买回来的钨钢无缝钢管绝对没有炸膛的危险,连续射击百发才需要停下来冷却,可以说神威火枪比此时的弓箭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有繁杂的事情处理完后,杨廷鉴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样每天参加训练,早晨起来就是跑步,杨廷鉴带队训练,不知不觉地把后世一些搞笑训练口号带到了军队中,很快就风靡起来:

“体能训练

对你我都有所裨益

好啊!

随着太阳东升而起床!

整日训练,直到完成任务!

黄太吉是狗娘养的!

他染上了性病阴虱,患7年之痒!

我喜欢为大明工作!

让我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1234大明锦衣卫!

1234我爱这个大明锦衣卫!

你的!

我的!

我们的大明锦衣卫!……

我的火枪,我老二。

作战之用享乐之用。

我不知道,但是听说!

鞑子女人的逼很冷,

好!感觉很舒服

我喜欢这感觉……

这训练歌简直是高尚与猥琐想结合,但是当兵的就是爱好这一口,这训练歌是每天出操的时候大家必唱的一首歌,而南镇抚司的军歌《精忠报国》也是激情澎湃,整个军营通州校场内,军歌那叫一个嘹亮,训练的热情那个高涨。

当然充足的军饷和良好的伙食,让这些年轻小伙子只能把过剩的精力都挥洒的校场上,不然只能在被窝里面自己撸呀撸,那就是浪费精力了,怪可惜的不是。

火枪兵的训练最为简单,按照步骤装弹,听号令齐射,蹲下装弹……连续不断地重复,直接训练到所有的动作都是无意识的自然动作为止,并且快捷和无一丝一毫的错误,这就是一血上的条件反射。

重步兵的训练又要稍微复杂一点,因为需要训练五招,长戟突刺、长戟劈砍,钩马腿、防上他突刺、防下突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前三招,也是训练的重点。

这些重步兵穿戴的哥特板甲并不是很重,才35斤,比一套鱼鳞甲的重量还要轻十斤左右,但是他的防御力远超此时将官穿戴的鱼鳞甲。

这些重装步兵的武器就是一支木柄长戟,只是木柄上包裹了一层钢皮,这成钢皮是二指宽宽,成螺旋状包裹木柄,这样一来包钢皮的木柄不光具有木材的弹性,还可以防止被敌人的刀砍断。长戟长一丈二尺,列阵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装备非它莫属了。

骑兵是勒一川在训练,这小子够狠,每个士兵有十二个小时呆在马背上。他们着全身哥特板甲,他们的武器是一把十斤重的五眼铳,一把绣春刀,所有武器装备的重量才六十多斤,和此时骑兵的负重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防护力和攻击力却要上升几个档次。

骑兵穿戴全身板甲是勒一川在师长训练中摸索出来的,这些新兵骑术实在不咱的,只能靠板甲来保护了。再说此时的精锐骑兵都是着了甲的,比如关宁铁骑,大明光明甲一般重五十多斤,在加上他们的武器,战马负重比锦衣卫骑兵还要重上十多斤。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崇祯三年十二月:

杨廷鉴收到金镶玉的送来的密件,信上就只有一句话,“万事俱备”,杨廷鉴肯定知道金镶玉已经掌握了山西那些鉴赏通敌卖国的证据。

话不多说,崇祯皇帝已经是对那些奸商的银子望眼欲穿了,杨廷鉴也答应过崇祯,一定要把这些银子搞到手,以缓解一下大明的财政困难,其实这些银子到底会落到谁的腰包,真的很难说。

杨廷鉴在接到情报后,就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现在杨廷鉴手中的兵马为三千八百七十二人,其中骑兵1120人,这些人不需要乘坐四轮马车,其他的兵种就需要乘坐四轮马车了。

一辆四轮马车由三匹马牵引,载重量差不多在三千多斤,刚好可以装载十名士兵和一千斤物质,这一千斤物质分别是粮食和武器弹药各五百斤。

杨廷鉴已经打造出了将七百多辆四轮马车,为了减轻自己的财政压力,出售给商人两百辆,剩余刚好够杨廷鉴使用。

红娘子因为喜欢管理后勤,所以杨廷鉴就安排红娘子准备出征物质,当然还有锦衣卫雇佣的十几名账房先生帮忙,军队的出征准备则由卢剑星负责,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但杨廷鉴则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才能不会引起八大奸商卖国贼的任何怀疑……

【求兄弟们收藏,推荐支持,落叶拜谢。】

第79章出兵理由

杨廷鉴安排完毕,就立即奔赴京师去求见崇祯皇帝。几千人出动,没有皇帝的旨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锦衣卫,他们不归兵部管辖,这样大规模的出动,也必须要皇帝首肯,否则就是叛乱。

另外就是杨廷鉴需要和崇祯皇帝商量一个借口,几千锦衣卫全副武装地开到山西,没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可不行,那些文官可不会同意,如果让那些奸商看出端倪来了更是不妙。

杨廷鉴的求见十分顺利,崇祯在乾清宫诏见了他:

“杨爱卿,你此次求见朕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哎,杨爱卿你可知道,现在朝廷处处要钱,那些文臣武将听说朕挖出了几百万两银子,那就像蚂蝗闻到了血腥味,天天找朕来要银子,这不,前几天又从朕这里要走了一百万两……哎,朕难呀!”

崇祯一见杨廷鉴就开始大吐苦水,其实这是崇祯间接地向杨廷鉴表示,你杨廷鉴应该尽快去帮他“抢”银子了,刚好杨廷鉴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的。

“陛下请屏退左右,微臣有一点要事启奏。”

杨廷鉴这么一说,崇祯当即就明白了,这杨廷鉴打算出手了,这都差不多了三个月了,崇祯比杨廷鉴更加着急,当下就让所有的太监退到乾清宫之外,就连王承恩都不例外。

“杨爱卿,一切可准备妥当。”

现在乾清宫里面没有外人,杨廷鉴当然也不会隐瞒,就直接说道:

“陛下,微臣已经掌握了那些奸商通敌卖国的证据,微臣训练的天子亲军也略有所成,对付那些奸商的家丁已经绰绰有余,就算他们与一些地方武将有所勾结,微臣自信也是可以镇住场面。

但是这几千人马调动到山西,毕竟要有一个说法,不然就会打草惊蛇,那很可能让整个行动前功尽弃。”

崇祯想想也是,所以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

“杨爱卿,这样吧,户部不是说山西已经欠了一年的军饷吗?秋税已经收了上来,还有朕前后拨付的两百万两银子,朕就下旨让你们护送这批军饷去山西,京师到山西这一路也不太平,多点人马应该不会引起太多的人注意。”

崇祯其实很聪明的,政治手腕也不错,当然也杀伐果断,崇祯差的是见识不够,思想高度不够开阔,这完全是他所受的教育引起的,同时他所处的环境,也局限了他的思想,而不是崇祯本身的问题。

“陛下圣明,微臣佩服之至,这几千人马押送上百万两军饷到边关去那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一切就依陛下之策执行。”

“嗯……望爱卿不负朕之所托……”

“这都是微臣偶然间发现的这些通敌卖国贼,微臣抄那些通敌卖国的奸商,都是微臣的主意,与陛下无关。”

“爱卿……委屈你了。”

崇祯要做别人口中的圣明天子,当然不会去担当那抢夺人犯财产的事情,这都是杨廷鉴那狗官为讨好皇上而擅做主张。

当然杨廷鉴的名声可是毁了,至少在士林是这样,可以说杨廷鉴的节操丧尽,但是杨廷鉴需要节操这玩意儿吗?多少银子一斤。

很快大明的文臣就无法驾驭手下的武将了,包括杨嗣昌这个内阁大臣兼兵部尚书,都无法驾驭像左良玉这样的军阀。

“有枪就是草头王”在哪个时代都是实用的,特别是明末这样的乱世,所以杨廷鉴根本不会去管那些所谓的节操问题,先掌握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是王道,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搞个毛线啊!崇祯杀文臣可从来没有手软过,而崇祯对拥兵自重的武将就束手无策了。

还有,没有足够的武力,杨廷鉴根本无法保证自己政策的执行,只要杨廷鉴中了进士,用钱运作一下,然后带着军队到沿海去担任一个地方官,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逐渐改革。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些既得利益者要阻扰改革,希望他的脑袋可以硬过铅弹。

在这民族即将沦丧的最后时刻,让节操那玩意儿见鬼去吧!杨廷鉴不需要,杨廷鉴只希望中华民族不被列强欺凌上百年,不被满清鞑子屠杀上千万,不被满清鞑子奴役近三百年。

杨廷鉴辞别崇祯以后,就回到“龙门客栈”等候消息,这让杨廷鉴押送军饷的命令下来,可能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翌日,杨廷鉴接到一份特殊的请帖,那就是杨嗣昌的请帖,杨嗣昌现在是山海关兵备道,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文官。

杨嗣昌为什么要来邀请杨廷鉴,那可不是因为两人都姓杨,两人根本就不是同族同宗。那是因为杨嗣昌的父亲是杨鹤,杨鹤在总督山陕的时候,采用招抚为主的政策,结果流贼降而复叛,所以被崇祯下旨逮捕回京,锦衣卫缇骑在押送杨鹤的路上,杨鹤差点被流贼给宰了,就是沈炼他们押送的。

结果杨廷鉴把流贼杀退,把杨鹤和沈炼他们从阎王殿给拉了回来,在回京的路上,杨廷鉴对杨鹤这个犯官多有照顾,而杨鹤对杨廷鉴也特别不错,可以说是莫逆之交。

杨嗣昌的邀请,杨廷鉴肯定要去,这杨嗣昌今后也是明末的风云人物,他制定的“四正六隅十面网”围剿策略,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朝廷粮饷跟不上,再加上贺人龙和左良玉拥兵自重,根本不听调遣,这才让杨嗣昌兵败垂成,被迫自杀谢罪。

杨廷鉴二话不说,在接了杨嗣昌的请帖后,就换上了一件士子的月牙长衫,乘着四轮马车去杨嗣昌的府邸。

这段时间京师已经开始风靡气四轮马车来了,这玩意儿比轿子还舒服,因为它带着减震系统,那些达官贵人总是要想办法去购买一辆四轮马车。

可是四轮马车的产量有限,想买还不一定买得到,一辆四轮马车可不便宜,卖价在三百以上,可那些达官贵人还是趋之若鹜。

此时的四轮马车就像现在的法拉利这样的顶级跑车,那是用来装%逼用的,国人就爱好这一口,有钱就任性,谁也没有撒说的。

杨廷鉴到了杨嗣昌的府邸,就让门子去通报,稍许杨嗣昌就大开中门出来迎接。这古代可不会随便大开中门的,一般的人都是从侧门进出,那必须是贵客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书友群208912025,落叶万分真诚地邀请各位兄弟姐妹入群,落叶扫榻以待。】

……

第80章如何自处

“杨贤弟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里边请。”

杨嗣昌相貌端正,国字脸,浓眉大眼,双目炯炯有神,他蓄着一寸长的胡须,到也官威十足。

杨廷鉴对杨嗣昌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感,杨嗣昌也算比较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还是要搞好关系,特别是杨廷鉴知道杨嗣昌今后要入阁的情况下,更不会去把彼此的关系搞僵。

“学生杨廷鉴参见杨大人,杨大人如此礼贤下士,到让晚生惭愧了。”

“贤弟过谦了,贤弟小小年纪就诗文问冠绝天下,一声武功更是深不可测,愚兄只能仰望之。”

杨廷鉴在京师,的确是属于话题人物,就是他做了两件石破惊天的事情,第一是那首霸气磅礴的《沁园春·雪》,第二是杨廷鉴在万军丛中阵斩流酋,而杨廷鉴只是一个读书人,这样一来,那些好事之人,就口口相传,有的说杨廷鉴是文曲星下凡,有的说杨廷鉴是武德星君下凡。

这些市井流言,姑且听之,当不得真,在缺少娱乐少的古代也是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不是。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让杨廷鉴的名气如日中天,那就是杨廷鉴现在成了复社的领袖之一,张溥,吴伟业等人本来名气就大,在加上复社士子此时云集京师,大家一吹捧,杨廷鉴的名气不涨都不可能了。

杨廷鉴和杨嗣昌一起来到杨嗣昌的客厅,杨廷鉴又发现了两个人,他们是张溥和吴伟业两个兄弟,看来这杨嗣昌不光是为了感谢杨廷鉴帮助他父亲杨鹤那么简单。

张溥和吴伟业见到杨廷鉴,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冰如贤弟,你可是让我等望眼欲穿啊!自从你任职那个南镇抚司镇抚以来,我等兄弟就难见你一面了,今天咱们兄弟就好好地聚聚。”(杨廷鉴字冰如号靖山)

杨廷鉴这段时间的确很忙,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了,那就是锦衣卫这个身份的问题。

大明的文官那是最是不待见锦衣卫这个职业,可那些文臣无不希望在皇帝哪儿捞一个世袭锦衣卫百户之内的职务,这不光是恩宠那么简单,更是天子的信任,所以大明文臣是又讨厌锦衣卫和想到锦衣卫去镀金,看起来很矛盾的一个想法,其实都是升官发财在作祟。

“两位年兄,是廷鉴疏忽了,今儿过就向两位年兄陪过不是。”

杨廷鉴说完,还真的对着张溥和吴伟业行了揖礼,张溥和吴伟业连忙还礼,口中连忙说:

“冰如兄,过了。”

古代的礼节就是这样的,等三人相互客气以后,杨嗣昌招呼众人说下,并让下人把茶水奉上:

“冰如贤弟,今儿过请你过府一叙,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愚兄感谢贤弟当初照顾吾老父之情,吾老父在回家后也对贤弟多有夸赞,今日一见,贤弟果然一表人才。”

这杨嗣昌可是堂堂四品官,为什么对杨廷鉴如此礼贤下士,刻意结交呢!

这还要和杨鹤说起,自从杨鹤在路上和杨廷鉴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杨鹤就认定了杨廷鉴今后一定会一飞冲天,所以他在回家后就着重交代了自己的儿子杨嗣昌,让他一定要趁着杨廷鉴没有发迹之前,和此子搞好关系。

杨嗣昌不光是一个孝子,而且还比较信服他的父亲,杨鹤可是做过总督的人,那观人的本事绝不会差,所以杨嗣昌也是按照自己老父在叮嘱在做。

“杨大人,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晚生惭愧了。”

“冰如贤弟不用自谦,等下为兄就要亲自为贤弟斟酒三杯,以表谢意。”

“晚生不敢受,大人堂堂正四品,而晚生只不个白身而已……”

“呃……贤弟不比自谦……第二件事就是愚兄和你的两位年兄想和你谈一件事情。”

“有什么事情,还请大人之说,只要廷鉴能帮到,无敢不从。”

杨廷鉴明白,这才是今天的主题吧!

杨嗣昌看了看张溥和吴伟业,而他们两个也对着杨嗣昌暗暗地点了点头,看来他们三个是商量好了的。

“贤弟,请别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