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220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220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陌刀队是辽东最为精锐的兵种,在辽东军中象征着胜利、荣耀、武勇,再没有比陌刀手更合适来迎接祖逖到来。

“敬礼!向故镇西大将军祖逖致敬!”

随着陈安一声令下,所有陌刀手排成整齐的队列,分列到道路两侧,将手里的陌刀郑重的放到左侧,然后十分干练的横起右臂,抬头挺胸,陌刀微微前斜。

与此同时,四名侍卫走到棺木前,抽出腰间环首刀,列于身体右侧,踏步向前,负责引导棺木前往墓地。

身后负责抬棺的学堂学员们紧随其后,迈着缓慢的步伐,平稳的如同滑动一般,踩着整齐的步伐,一步一步穿过陌刀阵列,缓缓来到了早已挖好的墓地处。

几乎在同时,激昂的号角、战鼓声骤然响起,一股肃杀的气势充塞天地间。

而这时天空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似乎上天也在为英雄去世而动容。

随着祖逖棺木葬入墓穴,卫朔木然上前,含泪大声说道:“今天,我们在此沉痛悼念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烈的人生序曲。他无愧于炎黄子孙,为抵抗胡虏而死,其死重于泰山。”

“故镇西大将军祖公讳逖,字士稚,范阳人,终年五十有三。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太康十年,公被郡府举为孝廉。”

“公少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成年后公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尔有赞世之才,常怀报国之心。”

“公刚直豪爽,沉毅知兵,为将善战。永嘉年间护百姓南下,公亲历徐州保卫战,战功显著。朝廷嘉之,进位徐州刺史,拜镇西将军。”

“建兴初,公既至淮阴,简料战士,信赏必罚,兵势遂振。始招徕降寇,得兵数万人,又缮葺城池,安抚百姓,使淮阴面貌一新。后公举兵北伐徐州,西征豫州,与胡虏角逐十数战,力挫敌锋,收复城池无数。”

“太兴二年,胡虏自西而东,集于彭城。公闻之欣跃,赍金银、兵械,纤悉毕具。然终因年迈体弱,力不从心,不幸以身殉国,令中外悲叹。”

“呜呼!如公之忠义,败且不惧,沮而不屈,毅然有古忠臣烈士之风。”

“诗曰:洪河滔滔,撼野摧山。砥柱中立,力当狂澜。知无不为,独殿中原。方事北讨,将以身先。赤羽若日,朱旗绛天。将帅大才,英勇抗胡。赤子之心,后人敬仰。”

“豪杰西去,永垂不朽。嗟夫祖逖,伏惟尚飨!”

现场辽东文武高层,各级将领、士子、学员、百姓代表纷纷上前吊唁,前来祭奠者,络绎不绝。而与祖逖感情最深的刘琨,长跪在地嚎啕大哭不能自已,整个人似呆傻一般。

里里外外,满悬一幅幅挽联。香烛、冥钱,装满一筐又一筐,硬是摆满整个墓地,已经有二十几排。

卫朔面容肃穆,倾听着四周一片窸窸簌簌的饮泣声,不禁想起当初检验祖逖遗骸时发现的伤情,他身上共有几十处创伤,致命的创伤有七处,全部都在身体正面。可见即便战至最后一刻,祖逖都昂首向前。

祖将军,你生前恐怕不会想到,会死的这般屈辱,而又这般壮烈,你无愧于炎黄子孙,是民族的骄傲、朝廷的栋梁。

胡虏蛮夷狰狞的面目,因你的顽强而失色;胡虏血染的双手,因你的无畏而颤抖;昏君佞臣熏黑的心灵,也因你的正气而黯然。

祖将军,即便你早已身死,但正气仍犹在。你是个值得人人敬重的真英雄、大豪杰。

祖将军,你虽死犹生,大晋百姓为你而骄傲,为你而自豪。

祖将军,你安息吧!

随着尘土渐渐填满墓穴,墓碑被赫然立起,国葬仪式渐渐进入尾声。

卫朔站在众人面前,拔剑指天,高声喝道:“为祖将军送行!”

现场三千名士兵顿时挥舞起长刀,嘴中发出‘嚯嚯’的巨响,节奏铿锵有力。

对着祖逖墓碑深深鞠了一个躬,卫朔最后大声道:“请允许我以一个普通晋人的身份谢谢大家,感谢诸位来送别我们民族的英雄。”

“没错,在我看来祖逖就是当代民族英雄!何为民族英雄?指的是华夏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如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李牧、秦开,秦时蒙恬,汉时卫青、霍去病、李广、窦宪等等。”

“这些民族英雄都曾为保护华夏不受胡虏入侵而奋战不已,他们英魂长存天地间。从今天起,我们要为他们立英烈祠,让所有华夏英烈们享受世世代代百姓的供奉与祭拜。”

“众所周知,魏晋以来各民族间矛盾骤然加剧,各地胡族竞相入寇华夏,导致华夏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在保家卫国抵抗胡虏入侵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前有胡奋、胡烈、马隆奋战西北边疆,后有祖逖、邵续、李矩、张轨与胡虏并争于世。”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都要像祖将军一样,为民族不受外族欺辱去征战沙场,保护华夏百姓幸福生活下去,华夏民族才有希望。”

“为华夏崛起征战沙场,在所不惜!”

“哪怕有一天你们战死在抵抗胡虏入侵的沙场上,你们也不用沮丧,因为你们是为抵抗外族侵略而牺牲。多年后,百姓们会传颂你们的英雄事迹,你们的后代,会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先辈而自豪,你们的名字将会像这巍巍群山,永不磨灭,流芳百世!”

“万胜万胜!”

第476章 汉奸录

“死后能得此褒赞与礼遇,祖镇西殊荣也!”

“祖镇西,大丈夫也!乃天以资华夏之兴复也,然天不假年,惜哉!”

“镇西大将军,民族英雄也!”

祖逖国葬规格之高,仪式之隆重,远超众人想象。即便过去了数日之久,外界仍然对此议论纷纷,辽东各地报馆对当其中细节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种种议论不绝于耳,并且渐渐从辽东一地扩散至全天下,产生意想不到之影响。

而卫朔在国葬仪式上提出的民族英雄概念更是引起不少人共鸣,像李矩、邵续等与祖逖并列者,均感到与有荣焉。对各地抗胡之军心、民心产生巨大振奋作用,有志驱除胡虏之豪杰无不以祖逖为榜样,誓死杀敌报国。

而司州牧李矩在外甥郭诵劝说下,原本有意亲近辽东,而今获封民族英雄称号后,其立即上书大司马卫朔,奉上司州典籍、户口、账簿,要求辽东尽快派人接收。

李矩举河南三郡而投辽东,惹恼了之前依附司州而存的豪强郭默。

李矩视功名为粪土,但郭默做不到。作为寒门出身,郭默是趁着永嘉之乱时,劫掠东归行旅,积累致巨富,凭此建立坞堡,招收流民,才渐渐有了今日之地位,舍不得手中的财富与权力,就与其弟郭芝筹谋南逃。

雍州都督毛宝领军过潼关进入河南三郡,就在此时李矩听说了郭默南逃一事,气愤之余他正要派兵追赶,却毛宝阻止。

将河南三郡交给毛宝处理,李矩则带着家人与外甥郭诵前往蓟城拜见大司马。

……

太兴二年,八月下旬李矩一行顺利抵达蓟城。在距离蓟城十里处,李矩、郭诵就看到远处站满了人,为首者正是名满天下的大司马卫朔,在他身后紧紧跟着一个四十多岁、风骨峻逍的男子,正是大名鼎鼎的高瞻。

看到卫朔亲迎,李矩不敢怠慢,赶紧下马弯腰行礼道:“卑职李矩,拜见大司马!”

卫朔连忙走上前去一把扶住了李矩,上下大良了一下李矩道:“世回此举高风亮节,于国于民均有大功,日后收复河山,少不了你的功劳。”

听着卫朔赞叹之语,李矩忙谦虚道:“卑职能力有限,这些年镇守河南战战兢兢,多亏有诵儿与辽东相助,不然恐早为胡虏所图。而今将司州百姓托付给大司马,某这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哈哈哈!”

卫朔不由大笑起来,李矩这个书法世家出身的大族子弟还真有点意思,这时他又瞧见了立于李矩身后的年轻人郭诵。

“原来是述之啊,果然还是一表人才,这次跟随世回入我辽东,不知有什么打算?”

“回大司马,臣愿进入大学堂进修一段时间。”郭诵恭敬地拱手道。

“嗯,看来述之有大抱负,如此某就拭目以待了。”

与李矩寒暄之后,卫朔就一手拉着其胳膊,在众人前呼后拥中回到城内。

由于这是首次有地方豪杰主动进献地盘,因此辽东上下给予李矩很高的礼遇。

卫朔在政事堂内正式接见李矩,接过对方进献的奉表,算是完成了最后仪式。

“世回或许觉得自己不过进献了三郡之地,没什么大不了,岂不知尔所作所为不在于进献土地大小或人口多寡,其本身蕴含的意义怎么褒奖都不为过。你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日后史书上必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司马,过誉了,臣在司州得知自己与祖镇西并列为民族英雄,高兴、兴奋、自豪之余,臣又惶恐不已。与功高盖世的祖镇西相比,臣功劳寥寥,才华又不足以保境安民,于当今大争之世之中,非雄才大略如大司马者不可力挽狂澜。”

“臣私下里思来想去,越来越觉得难以承担起护佑三郡之民的重担。将三郡托付给辽东之后,臣将效仿刘公进入大学堂教书育人,万望大司马能给予方便。”

李矩牢记之前侄儿郭诵提醒,一心效仿刘琨。当年刘琨交出并州后,主动进入大学堂任职不再插手任何政务,结果这么多年来不但赢得辽东上下一致称赞,还越活越滋味。

“世回要是去教书育人可就有些浪费人才了!”

赞叹之余,卫朔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考虑到世回刚来辽东,对这里的一切不是很熟悉,先到学堂缓冲一下倒是个不错的提议。等日后时机成熟了,某再请世回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卫朔是真不希望李矩就此混迹于大学堂,他与刘琨不同,虽然名声上远远不如刘琨,但在治政安民上却很有一手,是世家子弟中难得的治世人才。

“正好当下刘公他们正在编纂一部书,正跟某抱怨人手不足,世回到了幽州大学堂正好可以帮上忙。”

“哦?不知刘公正在编纂什么书?”李矩颇为感兴趣道。

“《汉奸录》,既然有民族英雄,自然会有民族败类,我们在褒奖像世回、祖公这样的民族英雄时,也不能放过那些助纣为虐的民族败类。”

“何为汉奸?”

“华夏之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交逼。或与之和亲,或与之构兵。”

“所谓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如引犬戎灭西周之申侯,教单于进兵中原之中行说。而今日之汉奸者,莫如助羯人占据河北、中原者如张宾、程遐、徐光、郭殷、李农等。”

听了卫朔解释,李矩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他很庆幸自己一生都在与胡虏对抗,不然今日说不定也会上这份《汉奸录》。

而郭诵更是双眼放光盯着大司马不放,以他的智商自然想得到,当《汉奸录》传遍华夏大地时,各地附逆胡虏者必然心生惶恐。日后再为胡虏出力时,肯定会犹豫再三,因为但凡有点儿羞耻心者都不会愿意背负汉奸的骂名。

“某之所以编纂这部《汉奸录》主要是为了警告汉人,慎毋为害民之汉奸。更愿今日为汉奸者,及早反正,为剿灭丑类,恢复三千余万里之山河,各尽其才智力量。”

当李矩找到刘琨时,《汉奸录》编纂已进入尾声。结果不过数日之后,辽东精心编纂的《汉奸录》正式刊发天下,引起各地一片哗然。

……

辽东公开遵祖逖为民族英雄,高举华夷之辨的大旗,将所有胡虏归于民族死敌,对与极度渴望在中原立足的羯族而言不啻于当头挨了一闷棍。

为了化解来自辽东的政治攻势,石勒与内迁胡族大多攀附华夏远祖不同,他非常高调地自名为“胡”,下令襄国内所有胡人为具有一定政治权利的“国人”,这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胡人的政治地位制度化。

在抬高胡人地位的同时,石勒为了拉拢中原晋人,严禁胡人不得侮衣冠华族。

石勒试图通过对胡、汉双方的约束,使境内胡汉双方和平相处,以此来实现羯人入主中原的愿望。

可惜石勒这种措施太过理想化,根本无力解决胡汉双方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

虽然刘渊称帝冲破了华夏传统思想中‘胡人不得为帝王’的藩篱,但内迁胡族的社会地位仍旧不高,贬抑胡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襄国内部石勒只能通过强力手段,对有污名化倾向的“胡”之称谓全刻意回避,又通过将胡物改名,从而在襄国境内强制提高胡虏在中原的地位。

就在石勒为了羯人大业殚精竭虑时,辽东一份《汉奸录》彻底将他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

第477章 影响(上)

虽然成功夺取了淮南之地,但石勒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最近辽东动作接二连三,先是隆重安葬了祖逖,又借势推出数位民族英雄,一下子将羯人推为华夏之民族死敌,让所有羯人压力倍增。

原本石勒是想强行推行胡汉平等,借此来化解辽东攻势,谁知效果并不明显。但石勒很清楚单靠羯人是不可能在中原立足的,若想成就霸业就离不开汉人帮助。

为了进一步拉拢晋人,消除襄国内晋人对羯人的抵触心理,石勒不得不大肆提拔以张宾、程遐、徐光、郭殷、郭敖等为首的晋人,以示恩宠。

这些天以来,石勒一闭上眼睛,梦境中总会出现辽东军兵临襄国情景,似乎预示着羯族大业前景不妙。而每次从梦中惊醒后,他更是要为当初轻易放弃幽州而懊悔不已,若是知道辽东有今日之强,当初说什么也不会让卫朔占据幽州。

幸亏之前拿下淮南、徐州,又跟江东暗中达成和解,避免了陷入数线作战的窘境。

但是石勒心中总觉得不安,因为随着地盘增多,襄国招募了不少晋人百姓当兵,以此来弥补羯人人数不足的短板。而由于羯人当年在中原造孽甚多,晋人对胡人怨气冲天,谁也不知道未来一旦辽东军南下,招募的晋人士兵会不会临阵倒戈。

然而即便石勒对各地晋人充满了怀疑,尤其对毫无节操而言的世家更是戒备甚深,但他仍不得不借助世家来维持羯人在中原的统治。

永嘉年间创造的大好局面,没过多久变成眼前这样,让石勒感到无比憋屈。同时他又不得不佩服卫朔的手段,硬生生将大晋从崩溃边缘拯救回来。

而今辽东军更是蠢蠢欲动,石勒深知日后辽东军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万钧,到时他还能力挽狂澜吗?

就在石勒愁肠百结之际,却见大舅哥兼心腹程遐匆匆找上门来。

一看到石勒,程遐都顾不上行礼,慌里慌张将一份报纸塞石勒手中,面色惶急道:“主公,你快看看吧,辽东这招太狠,若处置不当,我襄国危矣!”

原本石勒还想呵斥程遐无礼,结果一瞧见报纸上内容顿时顾不上程遐,他一把抢过报纸仔细浏览起来,脸色渐渐变得铁青。

原来程遐带来的报纸正是辽东刚刚公开刊发的《汉奸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百十个汉奸名字,从春秋申侯开始,一直罗列到当代,襄国内包括张宾、程遐、徐光、郭殷、郭敖等大批晋人被辽东列为汉奸。

每一个名字下详细记录了各人的背景、家世、祖宗等等,又介绍了众汉奸是如何数典忘祖为胡虏效力。

“可恶!辽东殊为可恶!”

石勒面色阴沉,他十分清楚,没有以张宾为首的晋读书人帮忙,紧靠一群头脑简单的胡人无论如何也不会今日之襄国。而今辽东这一手可以说直接打在了襄国软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