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247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247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还是要辽东自己面对百十万羯胡大军。”

“眼下羯胡在冀州驻有大军三十万,在兖徐豫三州驻有军队十万,其余近七十万主力则集中在襄国城。”

“从羯胡大军分布就可看出,他们显然将辽东列为头等大敌,在河北一线驻有重兵集团,就是为了防备我辽东。”

“此次,为了对付羯胡百万大军,辽东将调集五十万大军出征,从幽州、司并、青州三个方向发动进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羯胡分割包围在河北、中原、淮南,并各个击破。”

“对了,张宾那边做好准备没有?”

说到最后,卫朔又想起了张宾。两年来,张宾暗中为辽东提供了无数情报,可以说石勒的一举一动都在辽东掌握之中。甚至辽东为何会对襄国兵力分布如此熟悉,与张宾提供的情报密不可分。

“回主公,张孟孙眼下已秘密发展了不少人,只要时机成熟就将投靠我们辽东。”

“南征羯胡要好好利用好张孟孙这张牌,他一人可敌十万大军。”

卫朔对张宾十分看重,他非常清楚,辽东若想以最小的代价攻取中原,就必须得依靠张宾出力。

而张宾自知此战之后必死无疑,因此为了家族考虑他也是豁出去了,大肆向辽东出卖羯胡秘密。

“我要再次提醒一下诸位,南征大战关系到驱胡大业能否以竟全功,希望大家都重视起来。自永嘉以来,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各部胡人相继入寇中原,害我数百万黎民死于非命。”

“我辽东自起兵以来,便以收复河山、驱除胡虏为己任,其中匈奴、鲜卑已为曾经犯下的罪愆付出代价。唯有罪孽最深的羯胡尚在中原活得有滋有味儿,这一次辽东一定要杀光所有羯胡,为邺城、洛阳数十万百姓报仇雪恨。”

听着卫朔让人寒彻入骨的话,在场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在之前几场大战中,大司马卫朔很少公开表示要灭绝胡虏,眼前是唯一一次。可见羯胡在卫朔心中已不再是可争取归化的对象,是整个民族的生死仇敌。

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

第532章 襄国的变化

自进入永昌元年,辽东便暗中抓紧时间布置出兵讨伐石勒的事宜,可对外却仍装出一副天下无事的样子。

除了以训练的名义将各攻击部队悄悄调至前线外,粮草、军械亦在源源不断往各地囤积。

为了防备不被石勒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辽东不得不利用夜幕进行部队调动,为此大大影响到备战任务进展。可是为了保证取得战役胜利,也只能如此。

与此同时,卫朔多次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支持天子,让外界以为辽东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江东。

但是辽东这些伎俩瞒过一般人还行,想要骗过精明的石勒却有点儿困难。

最近两年辽东军没有对外扩张,让不少羯胡都放松了警惕,唯有石勒却始终对辽东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在石勒统治下的襄国城内外,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样子。

由于多年来冀州不曾燃起战火,再加上石勒、张宾的确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让襄国出现难得的兴旺之象。

其实在石勒立足襄国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经营地方,其打仗所需军粮除一部分自给以外,大多数皆靠抢掠而来。

待石勒占据襄国,得到张宾等汉族精英辅佐之后,才改变了以往强盗式打仗风格,渐渐懂得进行了农业生产。

甚至石勒还任命了右常侍霍浩为“劝课大夫”,与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如此经过数年努力,石勒治下农业生产虽然还比不了辽东,但也算小有成绩。

眼前的襄国城已不复刚占据时的破败,石勒耗费巨资在原有赵都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扩建。不但按周礼建宗庙社稷灵台,还营造东西官署,历数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设。

当襄国城完成建设之后,石勒就将自己的族人全都搬迁到城内居住,让襄国城内的羯胡人一度高达三十万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虏,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占据,其中留在城内的晋民尚不足十万人。

襄国除了胡虏众多外,另一个明显不属于华夏的象征便是城内寺院众多,这显然是佛图澄的功劳。

佛图澄靠着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当国师供养,于是襄国和邺城两地佛寺骤增,和尚云集。

当今襄国繁华如斯,生活着好几十万人口,包括汉、羯、匈奴、鲜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还能见到深目高鼻卷头发并拉着骆驼的康居商人。

积雪覆盖在修葺一新的街道与城池上,因为刚过完春节之故,街道上行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民众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内最大的寺庙。

石勒没有因佛图澄北上辽东而迁怒于佛教,反而在张宾的建议下,重新招揽了新的僧人,以取信于佛教信徒。并不是石勒宽宏大量,而是因为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强行压制佛教,很有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动乱。

但不管怎样,两年来,经过石勒不断努力,襄国实力有所增加,并走出青州之败的阴影,各地民生逐渐得到恢复。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当地商旅较少,大多数商队更多的选择了去长安、晋阳或者蓟城等辽东治下进行交易。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石勒通过减少赋税,赈济灾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襄国城内汉胡之间的对立,甚至还有不少数典忘祖之辈为石勒歌功颂德,称其为乱世英主。

此刻,在襄国城主干道旁的一家酒楼上,两名客人正凭窗而坐。其中一个是汉人儒生打扮,其头发已花白,虽然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间难掩疲惫,在汉人儒生对面则是个深目高鼻的胡虏。

两个人盯着窗外街景看个不停,其中汉人儒生看着街道上来往寥寥的商旅,叹息一声道:“主公,自辽东崛起使得每年来往襄国、邺城两地的商队锐减不少,这个月的税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宾无能,无力为主公分忧。”

这个汉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谋主——张宾张孟孙。

而坐在其对面的中年胡人,则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来随着辽东商业逐渐繁荣,再加上辽东对襄国的刻意封锁,导致进入襄国的商旅日益减少,让羯胡征收的税赋大幅度减少,大大影响到襄国财政收入。

面对襄国商旅不兴,连张宾、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无策,石勒自然也无能为力,只能一边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边对辽东暗骂不已。

石勒望着张宾几乎快要完全变白的头发和那一脸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孙,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身体啊!我襄国大业可不能没有先生的保驾护航。”

石勒的眼前总是一幕幕回放着张宾协助他建立霸业的情景:从张宾提剑军门大呼请见开始来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视,到屡次建议百发百中而成为石勒智囊团的谋主。真是“机不虚发,算无遗策”。

毫不夸张地说,成就石勒基业的奠基人,张宾的功劳是最大的。

历史上张宾真是对石勒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担任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之后,他官高爵显,位冠僚首,却又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始终保持低调,从不拉帮结派,在朝堂则直言敢谏,言必有中。

看着石勒真心关心自己的样子,要说张宾不感动绝不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儿要对石勒和盘托出。好在关键时刻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今天这一步,石勒无法回头,张宾又何尝不是呢?

“臣多谢主公关心,唉,若是不能解决商旅问题,襄国与辽东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石勒突然颓废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卫朔崛起辽东,我襄国便处处不利,不但在军事上被辽东死死压制,眼下更是连民生发展上也远远落后于辽东,日后辽东军一旦倾力南下,襄国拿什么来抵抗?”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时脸上浮现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态。每当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弃幽州,给了卫朔崛起的机会,悔恨就会充满全身,痛彻心扉。

但石勒毕竟是一代枭雄,不过一会儿功夫便将颓废、伤感全都驱散,重新又变成那个人人畏惧的羯胡王者。

“近来辽东平静的有些诡异,我总是担心辽东会突然发动袭击。襄国虽然在河北一线布置了三十万大军,但我这心里总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调些兵力到冀州一线就好了。”

张宾闻言,心中一动道:“主公不必懊恼,辽东虽强并非无可匹敌。原本襄国因南北皆是强敌,需要分别驻重兵把守。但眼下江东内部将有内乱爆发,主公完全可将淮南一线兵力调至中原、河北,以加强两地兵力。”

“江东真的要乱了?”

石勒顿时兴奋了,虽说自淮南大战之后襄国与江东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但彼此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真正的和平。谁也不敢保证,未来辽东军南下时,江东不会北上趁火打劫?

为了以防万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万大军驻守。

可如果江东此时陷入内乱,石勒不但不用再担心南方被江东偷袭,甚至还能调淮南大军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掷的话,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对辽东发动攻击。

石勒笑了笑,拉着张宾的手亲热道:“我有孟孙相助,又何惧什么辽东?”

第533章 江左风起

由于王敦与天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张,以至于永昌元年新年让江左过得极为惨淡,无论各大世家还是达官贵族似乎都无心过年,连皇室都没有举行任何新年庆祝活动。

整座建邺城内反而有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司马睿为了以防万一,早就给几位心腹将领下了秘密旨意,时刻防备着王敦生乱。

刚过完春节,天子司马睿突然接到一封告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周札已暗中背叛朝廷、与王敦勾结之事。

这封密信让天子暴跳如雷,眼下决战在即,周札在这个时候背叛,对司马睿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周扎可不是一般人,其出身江左豪族,是名将周处的小儿子,又是江左世家中少数手握兵权的人,眼下正领兵万余驻守在石头城,是建邺的西边屏障。

假若周扎投靠王敦,将会让整个建邺防线全线崩溃,王敦一旦叛乱将可沿长江直取建邺。

当然了,由于这封密报来源不清,司马睿并非没有怀疑其中有诈,甚至他怀疑这密信就是王敦散播出来的。但是像背叛这种事,上位者一向是抱着宁可杀错也不放过的态度,因此即便周扎没有背叛,司马睿也不可能再信任对方。

但周扎是江左世家代表,司马睿担心撤换对方,会引起江左世家怀疑、猜忌,从而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万般无奈之下,司马睿一边令戴渊、刘隗二人加强建邺防务,以防万一;另一边则急召王导进宫商议对策。

自天子接受郗鉴劝谏,跟王导和解之后,司马睿对王导是愈加看重、信任,一度想在百年之后托孤王导。

而王导终不负天子期望,竭尽全力帮助司马睿稳定朝堂,拉拢江左世家,并抑制堂兄王敦发动叛乱。

王导虽同是琅琊王氏出身,却与野心勃勃又嚣张跋扈的王敦不同,其性格温和,又没有丝毫谋反之心。

当天使来到王导府上时,发现王导正大宴宾客,在场的都是江东名流。

众人纷纷疑惑不定地看着天使,搞不清天子为何要在晚上急召中书监大人进宫。

面对不断催促自己快行的天使,王导面不改色地问:“可是天子身体有恙?”

“非也!”面对位高权重的王导,天使也不敢太过催促,只好按捺住性子,恭恭敬敬答话。

“那是后宫妃嫔、太子突染重病?”

“非也!天子、太子、后宫妃嫔均无人有恙,是天子思念中书监,欲相见。请王大人快快随奴婢进宫!”

面对急得直跳脚的天使,王导仍旧不紧不慢地问道:“既然无人患病,那就是有外敌袭击江东?”

看着王导还是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天使有心发火,但一想到权势滔天的琅琊王氏,只好将心中怒火往下压压,很快又摇摇头否认了王导猜测。

“既然天子、后妃、太子、百官均安然无恙,又不是外敌入侵?天子能有什么大事急招老夫入宫觐见?你回去告诉天子,就说今日天色已晚老夫暂时不便进宫,有什么事等明日天亮之后再说吧。”

说完王导就不再理会天使,而是继续回到宴席中与众宾客饮酒作乐。

天使看到王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差点儿把肺气炸。可最终他只能恨恨离去,打算好好在天子面前告王导一状。

对于恼羞成怒而离去的天使,王导并未放在心上,他今日表现得如此嚣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眼下江东局势不稳,各方势力颇有些像惊弓之鸟,受不得一丝惊吓。

就在刚刚天使降临王府时,王导分明从诸位宾客眼中看到一丝慌张,显然不少人都以为天子急召王导入宫,是因为大将军王敦起兵叛乱了,就连王导有那么一刹那也出现了慌乱。

好在关键时刻王导稳住了心神,并经过刚刚一番表演,成功稳定了人心,眼下众人脸上再也不见丝毫慌张。

不出意外,天使回到皇宫好好在天子面前告了王导一状。而司马睿听完天使添油加醋地汇报之后,感到非常愤怒,差点儿忍不住要派兵将王导抓来问罪,幸好被旁边的太子司马绍拦住了。

“父皇且慢,儿臣以为王公此举乃是为了朝廷考虑,请父皇谨慎行事。”

“为朝廷考虑?”司马睿眉头紧皱,想不通太子所言何意。

“父皇,眼下你逆贼王敦蠢蠢欲动,江东各地人心不稳,您突然于夜间急招中书监进宫,难免不被外界胡乱猜疑,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动乱。相反明日天亮之后,通过宴席上各宾客之口,中书监所作所为定会传遍建邺,此举必将大大安定人心,这对日后对抗王敦大为有利。”

听了太子一番解释,司马睿眼前一亮,满腔怒火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司马睿不傻,很快就想清楚了个中曲折内情,忍不住抚掌叹曰:“茂宏真乃国之柱石也!”

“陛下,那,那……”告王导刁状的天使傻眼了,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天子。

“好了,你再去王府上走一趟,代朕向中书监大人以及各位宾客致歉,就说朕不该为了鸡毛蒜皮一样的小事扰了众人雅兴,有什么事明日再谈。”

“啊?”天使面色突变,完全没想到事情最终会变成这样。

“啊什么啊?!还不快去,蠢货。”

随着太子出言呵斥,天使忙不迭地退出大殿,再次往王导府上而来。只是这一次面对王导时,天使态度变得愈加恭敬低调,再不敢有丝毫不满。

看着去而复返的天使,王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觉得天子还算聪慧没有白费他一番心血。

经过今日他一番努力,即便还不能完全稳定人心,但起码外界不会像过节期间那么人心惶惶。

但是王导并非不知轻重,天子能连夜派人召他入宫,显然发生了十分棘手的事。

因此翌日一大早,王导便坐车直奔皇宫。

“昨夜若非爱卿处置得当,建邺非出大乱子不可!”

面对天子殷殷夸奖,王导谦虚地表示:“昨日臣乃不得已而为之,请陛下恕罪。”

“诶,茂宏言重了,卿何罪之有?说起来是朕莽撞了。”看着进退有据的王导,司马睿十分欣慰。

然再一想起近在咫尺的威胁,司马睿心情迅速变得糟糕起来,他语气沉重道:“朕急着找爱卿来,是有事商议!”

“陛下莫急,有事慢慢说,天塌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