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其他辽东高层对卫朔的决定也无丝毫异议,在古代权贵眼中,牺牲少数底层士兵而换取整个战争的胜利,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没有人会为那数千辽东普通士兵鸣不平。
即便日后有人有异议,众人还能拿卫朔善待士卒家人为挡箭牌。古代上位者做到卫朔这一步,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解决第二个难题的关键,就得看涿县守将薛涛自身的本事了。为了不让石勒‘知难而退’,辽东不可能将涿县部署太多兵力。不然石勒见涿县难以攻取肯定会另图他策,辽东军围歼石勒的意图将无法实现。”
听到薛涛的名字,卫朔颇为自得道:“薛涛这个人我了解,军事天赋很高,是武备学堂出来的高材生,而且家学渊源,极擅长守城。涿县交到他手上,我很放心。”
原来早在参军司制定大战计划时,卫朔就下令调薛涛任涿县守将,为的就是在大战中力保涿县不失。
“主公,虽然薛子洪擅长守城,但城内只有三万守军,而即将北上的胡虏将有数十万之多,也不知薛子洪能不能坚持到援军抵达。”
温峤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他虽然也相信薛涛的能力。但是毕竟胡虏数量是涿县守军的十几倍,薛涛本事再大也不能不让人担忧。
卫朔沉默了一会儿道:“眼下我们别无选择,不可能再增加涿县守军数量,只能选择信任子洪。我相信子洪不会坠了辽东军威名,他一定能保证涿县安全。大家也别忘了,站前联勤司已向涿县调集了大量守城器械。”
“有了床弩相助,再加上薛涛之能,涿县一定将万无一失。”
顺利解决前面两个难题,卫朔信心大增,随即又迫不及待地想解决最后一个难题,他扭头问鲁昌道:“眼下常山战事进行的怎样了?”
“回主公,支雄部已上当,步入大军合围之中。只要石勒主力北上,段文鸯、姬澹、姚弋仲、谢艾等部就将对支雄部展开围剿,到时支雄部十万大军将随之灰飞烟灭。”
“嗯,不错,谢艾他们果然没让我失望。接下来派人通知谢艾、段文鸯,等他们顺利消灭支雄部后,务必尽快东进夺取中山、高阳两郡,切断石勒主力的退路。”
得知常山战事进展顺利,卫朔大喜过望。虽说常山之战只是整个大战中一偏战场,但由于肩负着切断胡虏主力退路的重任,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谢艾、段文鸯、姚弋仲等人尽快全歼支雄部,并顺利切断胡虏退路,辽东军主力才有望消灭石勒。
……
与此同时,在常山郡真定城下,姚弋仲正指挥部下竭力抵抗支雄大军的围攻。眼下战事渐渐呈现焦灼,十万羯胡大军围着三万辽东军久攻不下,让支雄情绪渐渐暴躁起来,他不顾麾下伤亡惨重,只顾强驱部下围攻辽东军。
被包围在阵中的姚弋仲面对大军围攻一点儿都不着急,反而因支雄失去冷静而高兴。作为久经战阵的宿将,他十分清楚,随着胡虏渐渐乱了方寸,距离外围辽东军发动致命一击的时间越来越近。
姚弋仲并不担心谢艾、段文鸯等人最后不出现,在辽东待得越久,他越是深知辽东军军纪有多严明。
至此关键时刻,只要不是大司马亲自下令更改军令,无论谢艾又或者段文鸯都绝不敢放弃合围支雄的计划。
正如姚弋仲所料,远在真定附近的山林里,四万辽东军正秘密埋伏在四周。谢艾、段文鸯、姬澹三人正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真定战场上的变化,等待着下手围歼的时机。
当谢艾、段文鸯等将看到支雄失去了冷静,将所有兵力全都压上围歼姚弋仲部时,他们就意识到大军苦等多时的机会终于出现了。
但是主将谢艾并未立即发动进攻,先将手下兵马分成左右两部,分别交给姬澹、段文鸯统领。谢艾的长处在于临阵指挥,而不是冲锋陷阵,因此他负责大军指挥,具体厮杀任务还得靠段文鸯、姬澹二人。
第544章 大破支雄
谢艾朝左右看了看段文鸯、能臣,一拱手道:“接下来就看二位将军的表现了,艾将在后方静候二位将军佳音。”
“哈哈哈,请世节稍候,某与姬澹将军这就过去收拾那个支雄!”
段文鸯起身与谢艾作别,与姬澹二人打马离去,消失在夜色之中。不一会儿,谢艾就听到马蹄声远去的声音。
……
在真定城下,姚弋仲部已经摆好了阵势,而支雄也率领麾下全部人马,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
双方大战,可谓一触即发。
经过连续数日激烈厮杀,不论是辽东军还是羯胡身心都已疲惫至极。
原本辽东军兵力处于极度不利态势,但由于姚弋仲指挥得当,再加上辽东军训练有素,竟与三倍于己的胡虏战了个势均力敌。
经过数次失利之后,支雄再一次集结起所有兵马,并以羯胡精锐骑兵攻击箭头,准备对一举攻破辽东军阵型,斩杀姚弋仲,从而彻底消灭眼前这伙儿辽东军。
由于已清楚感受到姚弋仲部正变得虚弱,因此对此次进攻,支雄抱有很大希望。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支雄率领近十万大军杀向姚弋仲部。
一时间,真定城下喊杀声震天,姚弋仲似乎意识到局势危急,他连连冲四周吼道:“稳住,我稳住,千万不要慌!”
此时在真定以北二十里处,段文鸯、姬澹各自统领两万辽东军正快速杀奔真定。
就在敌我双方交战最为激烈的时候,辽东军援军杀到了战场上。
“不好,中计了!”
辽东援军突然出现,把正在厮杀的羯胡人吓了一大跳,支雄更是脸色顿变,猛然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中了辽东奸计。
可惜支雄醒悟的太晚了,既然辽东援军已经杀来,自然不会再给羯胡一丝翻盘机会,段文鸯、姬澹二人的目的就是彻底击溃眼前的羯胡大军。
刚刚杀到战场上的段文鸯、姬澹二人,见支雄大军已跟姚弋仲部纠缠在一起,也来不及做任何休整,便大喝一声,下令道:“全军突击!”
“咚咚咚!”在战场外围突然响起了激昂的战鼓声。
“杀胡!”趁着羯胡大军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段文鸯、姬澹突然发起了进攻。左右两支大军像猛虎扑食一般从辽东军阵中杀出,直接杀奔支雄中军位置。
突遭袭击让支雄内心充满恐惧,但他同时也清楚,眼下决不能乱了手脚,不然不但十万大军只能沦为辽东军屠宰对象,连他自身安全也无法保证。
想到这儿,支雄脸色大变,忙大喝道:“后军注意,立即杀出去,务必拦住外面来的辽东军。前军不要管其他,给老子继续围杀里面的辽东军。”
“兄弟们,冲上去,杀光胡虏,一个不留。”段文鸯吼完,随即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骑兵冲锋的速度无疑很快,只一眨眼的功夫,辽东军主力便从羯胡大军阵型侧后方最薄弱的部位插了进去,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撕开了一道裂缝。
段文鸯挥舞手中钢枪,左挑右刺,不断收割着羯胡士兵的性命。紧随其后的辽东军同样不甘示弱,各个奋勇争先,怒吼着砍杀挡在眼前的胡虏。
羯胡大军数量虽多,但由于遭到辽东军袭击,士气大跌,根本无法进行有效抵抗。
相反辽东军则是锐气正盛,越战越勇。
普一交手,羯胡大军便损失惨重,阵型已经完全崩溃,并有许多士兵开始向四周溃逃。
羯胡主将支雄看到这一幕气得龇牙欲裂,一连砍杀了数名擅自后撤的逃兵,方渐渐止住大军颓势。但无论支雄如何努力,战场形势还是不可避免向羯胡不利的一面发展。
此时,被围在中间的姚弋仲见羯胡大军外围出现溃败,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指挥弓弩手发起反击。
“放箭,射!”
“嗖嗖嗖!”早就严阵以待的辽东弓箭手,接到姚弋仲命令后,全力射出手中箭矢,以密集的箭雨,痛击羯胡士兵。
“啊,啊!”羯胡士兵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极为惨重,好多士兵连人带马被射成刺猬。
“把箭矢统统射出,不要再节省箭矢了!”姚弋仲见攻击奏效,忙让部下全力放箭。
辽东弓弩手如此疯了一般的射击,形成的箭雨十分密集,给数量庞大的羯胡士兵造成巨大损失,就连支雄本人在冲锋时都差点儿被箭矢射死。只是支雄反应够快,再加上身上穿着铠甲比较厚实,才没有伤及要害。
即便如此也让支雄吃了一惊,同时由于久攻不下,再加上羯胡一方渐渐落入下风,不禁让他萌生退意。
这时,却见段文鸯一马当先,策马直接冲向了支雄位置,并举起手中长枪杀了过去。
所过之处羯胡士兵也不示弱,纷纷举起手中兵器与之厮杀起来。
“哼,找死!”段文鸯手起枪落,将迎面杀来羯胡骑兵纷纷刺下马来,并继续向前冲杀。
其余羯胡骑兵见段文鸯骁勇无敌,顿时大惊失色,再也不敢上前,纷纷向两侧退去。
看到正冲向自己的段文鸯,支雄眼中露出一丝惧怕之色。他早见识过段文鸯的勇猛,也不认为自己是段文鸯的对手,更不认为眼前部下挡得住段文鸯冲击。
段文鸯在冲锋的同时,还不忘继续观察支雄位置。他挥舞着手中长枪,将挡在道路上的羯胡骑兵,一一挑杀,并一路向支雄杀去,很快便杀到了距离支雄不远的地方。
段文鸯策马杀至跟前,见支雄脸色大变,连连吼道:“胡虏,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还不快快束手就擒,老子让你死的痛快一些,哈哈哈!”
“杀,杀,杀!”段文鸯身边的辽东将士,同时跟着大吼,以壮声势。
支雄见状大怒,并呵斥道:“段文鸯你个胡人中的叛徒,老子今日必然将你劈成两半,纳命来。”
说完策马杀向段文鸯,支雄很快便冲至段文鸯面前,发起了凌厉攻击。面对来势汹汹的支雄,段文鸯不甘示弱,双手持钢枪,迎了上去。
二人战马交错的一瞬间,段文鸯勇不可当,大吼一声:“去死吧!”
同时手中钢枪舞成一团,不断刺向支雄周身要害,逼得支雄只能左挡右遮,一时间显得手忙脚乱,毫无还手之力,不过一盏茶功夫支雄就被段文鸯杀乱了招式。
“杀!”段文鸯瞅准机会,以长枪磕开对方兵器后,右手持枪以极快的速度,刺向支雄咽喉。这一击极其的迅猛,尽管支雄已竭尽全力向旁边躲避,但仍没有躲开段文鸯的致命一击。
只见支雄身体一顿,鲜血像喷泉一样从咽喉处喷洒而出,身体随坐骑向前奔跑片刻后向后一仰,摔落马下。
“不可能,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不少羯胡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没想到在众人眼中一向骁勇无敌的大将支雄,在段文鸯手下竟连五十招都走不了。段文鸯的武力远远超乎了竭人想象,不少人心神俱震之下,不禁充满疑问,接下来该如何挡住段文鸯?
见四周羯胡都吓傻了,段文鸯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大喝道:“胡虏狗贼,纳命来!”
“支将军死了,快逃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见段文鸯冲了上来,周围羯胡士兵没有一个上前去拦截,反而大喊一声向四周溃逃。
随着支雄战死,十万羯胡大军彻底崩溃,段文鸯、姬澹、姚弋仲三人无不振奋起来,纷纷指挥部下围杀起羯胡来。
第545章 建邺城破
在北方中原大战渐渐拉开帷幕之际,在江左由王敦掀起的叛乱却已接近尾声。
自周札投降王敦,让其不战而得石头城,江左上下都意识到建邺已守不住,大将军王敦一方已彻底占据上风。
司马睿见王敦都攻到家门口了,也急红了眼。急忙命令刘隗戴渊刁协周顗等率军大举进攻石头城,结果不幸被王敦大军打败。
永昌元年,春,大将军王敦在石头城中拥兵自重,并不急于入宫朝见天子,反而放纵其部下士卒四处抢掠。结果造成建邺周边当地大乱,不少官员百姓纷纷逃走。
连建邺城内不少世家都逃到外地躲避兵灾,只有少数如王导裴盾等自持背景深厚之辈才施施然待在建邺不为所动。
当刘隗刁协戴渊等反击失败的消息传回来之后,天子司马睿意识到大势已去。
这个时候天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王敦真要弑君上位他也无能为力。
司马睿看着兵败而回的刁协和刘隗,流着泪对二人说:两位爱卿,你们快点儿逃走去避祸吧,晚了恐怕朕也没法保护你们啊!刘爱卿,你不是跟大司马是至交?赶紧想办法去辽东吧,眼下只有大司马能保住你身家性命。
不得不说司马睿还判断十分准确,当前形势看似天子危在旦夕,其实是似危实安。王敦再怎么跋扈,也不可能做出弑君的举动。别说他本人没有这个想法,就是有这种想法,王导也会阻止他。
但是王敦费尽心机清君侧成功了,他不可能不在建邺树立自己的威严。那么像刘隗这种天子心腹就成了王敦最好的泄愤对象,这也是天子极力怂恿刘隗逃亡辽东的原因。
陛下刁协刘隗见此危局,天子还不忘为他们考虑,不禁感动地热泪盈眶。
两位爱卿不必为朕担忧,有茂宏在,大将军不敢把朕怎样。司马睿强忍内心恐惧。
这时候,刘隗和刁协也流着泪对司马睿深施一礼道:那陛下要多保重,臣等告辞。
虽然司马睿很想让自己两个心腹逃走,但很可惜有的人注定在劫难逃。因为刁协平时对待外人比较苛刻,仗着是司马睿心腹,得罪了很多人,以至于没有一个将领愿意带兵保护他离去。
最后还是天子强制命令数名侍卫保护刁协逃走,谁知刁协一行刚离开建邺没多远,他就被护送侍卫杀害,同时刁协的首级还被侍卫送给大将军王敦以邀功请赏。
相比倒霉的刁协,刘隗命就好多了。他刚一离开皇宫回到府上,就看到赵元朗在府上恭候多时。对于赵元朗刘隗可不陌生,知道此人明面上是负责打理辽东在建邺的商业,其实是辽东留在建邺的耳目。
元朗,你你这是?
赵元朗看到刘隗忙起身道:刘大人,在下奉大司马之命等候多时了。
等我?刘隗面露不解。
没错,得知大将军王敦起兵叛乱,大司马担心老大人受到伤害,特命卑职在关键时刻接老大人到辽东做客。
唉!刘隗长叹一声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想当初老夫还一心想提携直元,没想到今天却要仰仗直元存活。
且不提刘隗一家数百口如何在赵元朗帮助下顺利逃亡辽东,单说司马睿将刁协刘隗等心腹遣散之后,立即将中书监王导找来商议求和事宜。
司马睿拉着王导的,我一向不如茂宏你想得周到,既然连你都不同意我罢黜天子,可见时机真的还未到来。
我可以不动天子,但是刁协刘隗戴渊周顗四人必须交由我处置。
行,一切都听兄长吩咐。
至此王导才算长出了一口气,他明白天子的性命算是保住了。有此功劳傍身,就算日后王敦失败,王导也不用担心琅琊王氏被清算。至于刁协刘隗等人性命,王导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这几个人当中,除了周顗跟他有点儿交情外,其余几人与王导之间都有矛盾。对王导而言,他们死了反而是好事。日后司马睿身边少了刁协刘隗等人相助,就只能依靠王导,对他掌控朝堂大有好处。
很快王导就离开石头城返回建邺,并将王敦条件一一禀明天子司马睿。已别无选择的司马睿只好忍痛接受王敦提出的条件,将刘隗等心腹交由对方处置。
当双方谈妥条件后,王敦趾高气扬的带兵进入了建邺,至此天子令不出皇宫,而朝政皆由大将军府出。
而王敦大权在握后第一件事就是处死戴渊周顗二人,同时又按照自己心意,随意任免百官及军队将领达数百人,彻底将朝政军权掌控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