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43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43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欸,徐长史误会了,朱某并非贪图所谓的钱财,是有点小事需要你家主公帮忙一二。”

徐玮闻言不禁一愣,忙问道:“请朱先生直言,若我家主公帮得上忙,定不会推辞。”

“其实也没什么,朱某想着日后你家主公子高大人到了江东,必会受琅琊王重用。将来我崂山商队到了江东,若受到了刁难,希望你家大人看在今日之恩上,能相助一二。”

徐玮闻言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的小事啊,他满脸笑容道:“请朱先生放心,日后崂山商贾到了江东,出了事只管找我家主公就是,到时一定鼎力相助。”

“如此就多谢,多谢啊!”

“朱先生客气了!”

在朱、徐二人就约定了启程的日期后,徐玮就提出了告辞,他要尽快赶回去将这个好像告诉给苏峻。朱文显然非常理解对方的心思,故也没留他吃饭,把臂送出了大厅。

……

“卫兄弟,我们真的要帮一下那个苏峻吗?为什么不能说服对方留下与我们一同对抗曹嶷呢?”张大郎对卫朔的决定有些不解。

卫朔看着徐玮二人的背影说:“无论苏峻是否留下,眼下都不足以改变我们与曹嶷之间的强弱之势。而且苏峻明显有了南下之意,我等又何必自取烦恼?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他去江东,日后见面还能有点香火情。”

其实卫朔十分清楚,面对曹嶷的十余万大军,就苏峻手中那几千人,留不留下都不足以改变青州大局。既然人家心已不在此,还不如痛痛快快将其送走。

正在这时,朱文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见他满脸笑容道:“主公,七日后,苏峻将亲率乡党来我崂山,到时主公不妨与其见上一面。”

如果卫朔没有想起苏峻是何人倒也罢了,可他已知道眼前的苏峻就是历史上那个从功臣变成叛将的那个苏峻,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听得朱文建议,卫朔不由得点点头道:“是要好好见见这个苏子高!”

苏峻,是历史上东晋著名将领。曾经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劲卒数万,是东晋的江北屏障。坐拥强藩日久之后,苏峻慢慢滋生出骄横之心,暗中招纳流亡,对于朝廷稍有不满就恶言怒骂,因而和朝廷渐生间隙。

后来苏峻与当时东晋执掌朝政的庾亮之间,存有不可调和之矛盾,终于酿发了苏峻、祖约叛乱。一开始苏峻的叛军就占据了上风,甚至一度攻占了东晋的都城建康。但很讽刺的是,就在苏峻占据上风之时,因为喝酒后仓促上阵,晕头转向之下竟被晋军士兵围住扎成了刺猬。

就这样轰动一时的苏峻、祖约叛乱因苏峻意外身亡,导致叛军崩溃,很快就被平定了。俗话说帅不离位,如果苏峻当初不轻离帅位,也没喝酒就单骑突阵,历史的走向也许会被改写。

七日后,崂山上下戒备森严,苏峻如约而来。卫朔带着朱文、张大郎二人亲自来迎,他远远看到一威武大汉在徐玮的陪同下缓缓走来,近了才发现其眉宇间自有一股桀骜之色。

“想必,这位就是盐田使卫大人了,在下苏峻,久闻卫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苏峻远远站定,拱手道。

“哈哈哈,苏主簿客气了,卫某不敢当啊!”说完,卫朔主动上前挽住苏峻的臂膀,与其把臂而行,其他人紧随其后。

苏峻看着海边忙忙碌碌的人群,不由得感慨道:“崂山果然尽得渔盐之利!”

“呵呵,苏主簿言重了,我崂山如何尽得渔盐之利,不过侥幸赚了些辛苦钱罢了。谁不知天下各行各业,唯有煮盐业最是辛苦。”身后的朱文忙开口解释道。

不过,苏峻等人显然不认同朱文的解释,如今整个青州谁不知崂山青盐的大名?若他们还叫赚个辛苦钱,那其他商贾不得羞愧而死啊!

“苏主簿,不知此次共有多少人追随阁下前往江东?”

苏峻面色一黯答道:“倒也不多,大概有一千来人吧。”

提起这个苏峻就分外不爽,本来他以为凭借着自己在掖县的威望,一定会有大批人与他前往江东,谁知却大失所望,绝大部分人还是舍不得抛家舍业,远赴江东。后来经过苏峻再三劝说,才有近一千人答应一同与他前往江东。

“那剩下的人怎么办?他们不怕曹嶷来了报复吗?”卫朔闻言心中一动问道。

苏峻撇撇嘴道:“就算曹嶷要报复,我又有什么办法?是他们自己不愿走的!江东虽说远隔千里,但毕竟有宗室亲王、朝廷重臣坐镇,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守在一个小小的掖县怎能实现报效朝廷的夙愿!”

卫朔若有所思,不由得暗道:“不知能不能将苏峻留下的人收服过来,如果能将掖县占领了,崂山差不多就将整个长广郡纳入旗下。”

虽然卫朔私下里心思乱转,但面上却不露丝毫,只见他爽朗一笑道:“那就预祝苏主簿日后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呵呵,多谢,多谢啦!敢问卫大人,不知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抵达江东?”

“从此处坐船前往建邺,快的话往返一趟大概需要十日左右。苏主簿莫急,等水军的儿郎们做好了准备,卫某就让他们送诸位下江东。眼下还有些时间,不如到我崂山上坐一坐如何?”

“这……好吧!”苏峻略一犹豫,就应了下来,其实他对神秘的崂山充满了好奇,只是一开始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少有往来,今日难道有机会一窥崂山真容,由不得他不动心。

踏上上山的路,苏峻无心领略四周的风景,只顾盯着两边精壮的护卫们看个不停,显然崂山护卫队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苏峻的预料。直到此时,苏峻才明白,为何四周势力会眼睁睁看着崂山坐大却不敢出手,若他有这般虎贲之士,也定不会被曹嶷逼的南逃江东。

“世间多有传闻,说崂山护卫队乃一等一的虎贲,对此苏某本嗤之以鼻,可今日一看才知,是我孤陋寡闻了。”苏峻面露欣赏之色道。

卫朔摇摇头却谦虚道:“苏主簿过奖了,他们当不得如此盛赞!这些人离真正的虎贲之士差得远,必须经历一场生死之战,方可算一名合格的士兵。”

来到大厅上,奉上茶水。不料,炒茶特有的清香再次吸引了苏峻等人。只见他端着茶盏细细查看了一会儿,然后又凑近闻了闻,闭目回味了一下,似乎像吃了什么仙丹灵药,只觉得五脏六腑舒服得不行。

苏峻不由得开口叫道:“好茶!真是好茶!”

看到苏峻的表现,卫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奸笑,看来鱼儿上钩了!

坐在苏峻下手的徐玮满是好奇地问道:“卫大人,你们这茶是从哪里得来的?怎会如此清香?”

只见卫朔笑道:“不满诸位,我这茶乃是崂山特有的炒茶,与往日的煮茶份外不同。喝时只需用开水冲一下即可,不用加入盐、姜等作料。若苏主簿喜欢,等下我送些与你。”

“这怎么好意思?”苏峻有些不好意思道。

“苏主簿客气了,一点儿茶叶而已,日后我崂山商贾还得靠苏大人照顾呢。”

“呵呵,小事,小事而已,如此苏某就却之不恭了!”ps:春节期间杂事繁忙,从明天起每天暂时更新一章!

第91章 曹嶷邀请

ps:春节期间,暂时每天更新一章

“大郎,子文,我们的水军还是很弱小啊,必须尽快扩充舰队规模!”卫朔看着海面上逐渐远去的舰队,扭头对身边的朱文、张大郎感慨道。

“主公,莫急,等再过两年当我们的造船厂投产后,我们的水军就将迎来大发展。”

“对了,说起造船厂,还有一件事忘了提醒二位。前段时间我从江东招募过来的造船师傅们都安置好了吗?他们可是我费尽心机才从江东弄来的人才,你们可得给照顾妥当了。”

“请卫兄弟放心,那些船师都安置在山上新建的房子里,每个月给的工钱也不少,足以让他们安家落户。不少船师看到咱们山上竟然有座书院,还愿意接纳船工子弟入学,让他们各个感恩戴德。”

“这都是主公的功劳啊,当初若不是主公力排众议坚持开办书院,怕是也不会有今天这等盛景。如今书院共有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少年三百二十一人,负责教书的先生也扩充到了二十人。”

卫朔听了张大郎、朱文二人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说:“嗯,不错,这段时间你们二人做的很好,不但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还将崂山的影响力向四周进行了稳固扩张。那些教书先生都没问题吧?”

“那些教书先生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随流民逃难至此,后来见我崂山乃世外桃源,反而都选择了留了下来做了教书先生。咱们崂山的教书先生不但活计轻松,薪水还丰厚,而且还深受崂山上下敬重。”朱文一脸自豪地解释道。

卫朔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不会只听喜不让报忧,故三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他很认真地看着二人道:“嗯,不错,不错,不过二位也不要自满,还须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啊!行了,好的一面我们也说了不少,你们也该自曝家丑了,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商议一下。”

朱文、张大郎对视一眼道:“主公,我等还真有一件急事需主公帮忙想个办法,如今随着崂四周人口急剧扩张,不但给崂山带来巨大的负担,还让崂山存在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瘟疫,虽然有主公交代下来的消毒、防瘟疫办法,但该法只能预防,却不能诊治。”

“眼下整个崂山上聚集了数万人,可懂医术的大夫才寥寥十数人,而且大多数还是医术平庸之辈,有那么几个人虽然医术不错,可也不过是中人之姿。真正的级医者,我们崂山竟然一个没有。”

“前段时间,我崂山有人发了急症,山上全体大夫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大郎从不其县城内请了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才将人救了过来。”

卫朔闻言眉头一皱,医生短缺的确是个大问题。古代人并不十分重视医生,可卫朔来自现代,十分清楚医疗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一个时代下,人口的繁衍以及全体人口的平均年龄。

“这确是个大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我会吩咐祝其县那边加强对医者的招揽,你们这边也别放松,给我们外出人员交代一下,让他们多注意一下四周大夫的行踪。未来最好是能建造一座医学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正当卫朔三人闲谈的时候,外面匆匆进来一人,只见他手上捧着个请帖,道:“启禀大人,曹刺史邀请大人前往临淄一叙。”

果然,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卫朔接过请帖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曹嶷应该是卫朔来到此间后,即将面见的最为强大的一个敌人。不光是因曹嶷手握重兵,最重要的是青州本地世家怕是也会站在曹嶷一边。

曹嶷的十万大军固然可怕,可世家大族的封锁才更让他头疼。崂山四周土地贫瘠,若想养活崂山数万人口,就离不开青州其他地方的支持。若世家大族铁了心要封锁崂山,只靠一个小小的青岛港怕也无法满足未来崂山的发展需要。

“主公,看来曹嶷有些急不可待地想要解决我崂山了!”朱文拿过请帖观察了一番道,“主公打算如何处置?”

卫朔沉思了一会儿道:“曹嶷是个野心不大的人,主动脱离王弥自立名号,显得进取心十足,颇有一番明主气象。然夺了青州之后,曹嶷就变得犹豫不决、固步自封起来。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满足,我想只要咱们愿意放弃一定的代价未必不能与之和平共处。”

“可我们要舍弃多大的利益,曹嶷才会满足?万一他胃口太大,难道我们也得打肿脸充胖子满足他吗?”闻言张大郎眉头紧皱道。

朱文气呼呼道!“哼!想得美!最终的利益分配,肯定不能任由对方决定,必须是我们双方协商定才行。我们崂山虽然实力不如对方,可也不会任由曹嶷拿捏。真要把我们逼急了,大不了一拍两散就是!”

卫朔双手虚按安慰了一下朱文,接着说:“曹嶷眼下最紧迫的事无非是修筑广固城,要重修青州治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我们能从这方面给曹刺史一点帮助,我想他会重新考虑与我崂山的关系。”

没错,卫朔打得就是水泥的主意!修筑城池,没有比水泥更好的建筑材料了。如果卫朔能以供应水泥作为交换条件,想必曹嶷看在修建广固城的面上,定会高看崂山一眼。到时再舍弃些青盐利益给曹嶷,起码能给崂山争取三到五年的和平时期。

若再过个三五年,哼!到时恐怕不是曹嶷不放过崂山,说不定该是卫朔席卷整个青徐二州了!

距离到临淄拜访曹嶷还有大半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卫朔在崂山上找几个烧制瓷器的匠人组建了一个水泥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用来解决烧制水泥的难题。

被卫朔拉来的几个工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水泥,其实就是卫朔自己也不知道水泥是如何烧制的。他只是在几本穿越中看到过一些关于烧制水泥的记录,而且大多数还都言语不详。

如今他只能凭借着模糊的记忆,与工匠们一同奋战研究。好在卫朔记住了烧制水泥的几种关键原料与大致的配方,剩下的就是和工匠们改进窑体,试制不同配比的水泥。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实践,工匠们终于制成了原始普通水泥。

虽然水泥的质量还无法跟后世相比,但也比古代使用糯米修筑城墙要强的多。有了水泥做为礼物,想来此次临淄之行,卫朔就不必担心曹嶷翻脸了。

这日,终于到了卫朔启程前往临淄的日子,见卫朔执意一人前往,朱文、张大郎二人拉着卫朔的胳膊劝道:“主公,此去临淄前途未卜,不如让我等代替主公前往?”

“哎,人家曹刺史大大方方邀请我去临淄做客,我卫某人岂能胆小怕事不敢前往?若被外人得知,会让天下人嗤笑卫某的!二位请放心,卫某自有主张,而且某料他曹嶷必不敢翻脸。你们不要忘了,我还是大晋朝廷的官员,南边的徐州刺史祖逖与我交情莫逆。那曹嶷若不想堵死日后归顺朝廷的道路,就绝不敢加害于我!”

尽管卫朔表现的信心十足,但朱文、张大郎二人仍然心事重重,只是卫朔主意已定,由不得他们更改。无奈之下,只好将崂山护卫队中挑选出最精锐的二百人,充当卫朔的此去临淄的护卫,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第92章 终至临淄

几日后,卫朔一行顺利来至临淄。

一路上太平得很,每遇到一座城池,只要一看到车队中那杆随风飘扬的大旗,便给予卫朔一行各种热情接待,看来曹嶷真的很看重卫朔啊!

其实那杆大旗也无甚出奇之处,上面仅仅书写了四字:崂山卫朔!随着青盐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青州各方无有不知道崂山的,当然也会对崂山的主事者带有三分敬意!

再说崂山人打着给拜见刺史的名头,同样也打消了不少人的龌龊心思。更别提卫朔等人还是全副武装而来,带来的士兵都是护卫队中精锐中的精锐,如此大费周章防的就是那些心怀不轨者!

路上卫朔表现得十分愉快轻松,面对各地官府的争相巴结与奉承,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之色,反而笑脸相迎,仿佛此行只是为了赴朋友聚会一般。直到临近临淄,卫朔才渐渐变得紧张起来,对于即将交锋青州刺史曹嶷充满了担忧。因他深知,他将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比之真刀真枪的战场还要凶险几分,唯一可依靠的怕是只有自己的头脑与口舌。

到了城门口,卫朔上前与守卫城门的军官简单交谈了一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