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齐王李佑,郑丽琬何故没头没脑地提起他来呢?
郑丽琬轻声道:“听说昨日齐王去东宫辞行,太子殿下设宴欢送,待了不少时间呢。”
“你是说,他们可能……”谢逸脑补各种可能的同时,心中蓦地蹦出一个念头,如果没记错的话……
贞观年间,齐王李佑曾经举兵谋反,最终兵败,但也正是因此牵涉出李承乾谋反之事。
如今李佑去见李承乾了,那么……
滚滚历史车轮似乎已经启动,似乎已经停不下来,也许车辙轨迹不会改变,至少差不了多少……(未完待续。)
第二五四章迫人的选择
马球比赛自然就有两支队伍,今日的对阵双方来自于韦家和杜家,将上演一场杜陵马球德比。
作为京兆两个老牌世家,韦家和杜家相互合作,但多年以来也互有比拼,或明争,或暗中较劲。或是朝堂后庭之争,也可能是一时的名声或威望,或些许鸡毛蒜皮的小事。
朝堂上先有杜如晦拜相压着韦家一头,可惜莱国公英年早逝;韦家仗着韦贵妃的显赫后庭,也算兴盛一时。
不过杜家的杜荷有幸迎娶城阳公主,杜楚客也在朝中担任工部尚书和魏王府长史,所以如今韦杜两家在朝中也算是势均力敌。
今日是两家一同邀约长安权贵子女,但私下里马球比赛却互不相让,似乎是一场恶战。
有趣的是有人在一旁开盘口下注,谢逸很好奇是何人主持盘口,这可不像是城中寻常赌坊,在此场合下设局非一般人所为。
几番打听之后,才知晓是个世家公子哥,其中甚至有安康公主的驸马独孤谋,也只是为图一时之乐。
最终赢得钱财大都会赏给参赛的队员,不过自打谢逸公开拍卖王献之真迹,捐给穷苦人之后,大唐的慈善业大有进步。听说今日的赌/局,赢得钱财会捐助给武功等京畿郊县的农人购买春耕用的籽种。
听到这个说辞,谢逸本着做善事的念头,也前来投注。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惜谢逸来的不巧,所以事情突然有些麻烦了。
因为就在谢逸和李安宁等人准备下注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被众人簇拥着过来,似乎也要来下注。
太子和魏王前来,旁人当然只好让开了,正欲投注的谢逸和李安宁也不得不停下。
“太子殿下,投一注图个乐子吧!”杜荷笑着小声提议。
“好啊!”李承乾几乎没有多想。便答允了,所投的正是杜家,显然是卖杜荷面子。
太子一下注,众人的目光便纷纷落到了魏王身上,一瞬间,李泰的神色微微有点不那么自然。
韦杜两家里,显然是杜家和自己关系更为亲密,毕竟杜楚客是魏王府长史,是自己最亲信的左膀右臂。偏生杜荷和太子走得太近,真是有点……
仔细说起来。城阳公主也是他的妹妹,这个妹夫却不敬自己这个大舅哥,不曾做到一视同仁,实在有些糟糕。
可是能怎么样呢?非要杜荷靠向自己这边?显然没有这个必要。
杜荷虽说是杜如晦的儿子,却不是嫡长子,更不掌握实权,哪里比得上杜楚客有用?
只要有这么一位长史在,京兆杜氏便是自己的支持者,何必拘泥于一个小小的杜荷呢?到时候如果他对自己顺从。看在杜楚客和城阳公主的份上,也不至于怪罪他。
至于今日,既然太子选了“有名无实”的杜家,那自己何必与他相争呢?
不。得争,不过不是争杜家,而是争比赛的胜负,争一个高下。
而且这似乎也是个很不错的好机会。太子选了杜家,那等于是落了韦家的面子……
如果现在给韦家卖个面子,是不是……李泰心中顿时动起了各种念头。京兆韦氏的实力可不弱,韦圆成身居高位,韦家子弟门生身居要职者不在少数,何况宫中还有个韦贵妃。
韦贵妃多半是做不成皇后了,她的儿子自然不会成为嫡子,加之年纪小,皇位肯定是争不上了。如此情况下,如果转而支持自己,对韦家,对她的儿子多有好处,想必这笔买卖她至少是乐见其成的。
念及此处,李泰便笑道:“皇兄,听说韦家今年从西域买了不少良马,想必不凡,臣弟便选他们了。”
果然,魏王选了韦家下注。
在场之人看的清清楚楚,也都心里明白,本来一场小小的马球比赛,图个乐子而已,现在突然有些变味了。
变成了太子和魏王之间明争暗斗交锋,完全成了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的局面啊!
李承乾见状,眼色微动,笑道;“马球比赛要紧的不仅仅是马匹,与骑士也大有关联,孤觉得杜荷选了这几个骑士都不错,兴许能更胜一筹啊!”
“皇兄说的是,各有千秋,比赛结果如何,还是拭目以待吧!”
听听两位皇子的语气,看似笑语连连,但火药味很浓重啊!再联想近来长安城里的气氛,一场小小的马球比赛突然便成了大唐储位之争的风向标。
先不说韦杜两家的比赛会是什么结果,关键是这下注已经没办法再玩下去了,接下来再投注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投那一队胜负那么简单,尤其是太子和魏王在场的情况下,投哪边就有支持哪一位皇子的意味,至少表面是这样。
这样政治意味浓重的举动,在场的世家子弟都是聪明人,怎样犯这种错误呢?至于先前的投注,则完全无所谓。
是以众人都下意识避开,想要躲开,本来正要投注的谢逸也拉着李安宁离开了,显然此处已经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然而想走可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有人盯着你的时候。
谢逸正要转身离开时,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谢学士不是要下注了吗,怎么走了呢?”
如此一说,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谢逸身上,其中就包括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两人直勾勾地看着自己,目光灼灼。
李承乾依旧没有好脸色,大抵还是因为阚棱那件事恨着自己;李泰就不同了,脸上挂着些许笑容,眼神里则是一种期盼,隐约还有几分迫人。
他已经拉拢谢逸很多次了,也算是颇为用心,但谢逸始终若即若离,并不表态,今日似乎是个不错的机会。
加之谢逸与太子有嫌隙,他能怎么选择呢?李泰完全一副胜券在握的感觉,等候着谢逸做出唯一的选择。
谢逸不由苦笑,想走是肯定走不了,尤其是有人给自己手中塞入一块小银牌以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这枚银牌会投降何处?韦家还是杜家,太子还是魏王呢?(未完待续。)
第二五五章平局成为一种时尚
怎么选择,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谢逸站在原地沉默了,沉默了,如果可惜一直沉默下去,可以是很久很久。
很简单的事情,却弄的很复杂。
一场马球比赛变成了太子和魏王之间的暗中较量,现在还要要求一个当朝重臣,新兴贵族立即做出选择,实在是……
在场之人有些同情地看着谢逸,好似都能感受到谢学士的难为,却都无能为力,表示遗憾。
不管过去怎样,今日这个银牌投下去,便等于是做出了重大抉择,往后再想改变可就不容易了。
这是个巴结人的机会,也是个得罪人的麻烦,巴结不见得能有立竿见影的大效果,但无论得罪了谁,后果似乎都不堪设想。
真的,谢学士的处境很难,几乎所有人都如此认为。哪怕是那些已经私下里做出选择的人,毕竟他们的选择是在暗地里进行的,用不着如此光明正大,用不着如此众目睽睽,更不用当着当事人的面,更不至于撕破脸皮。
外人看来如此,但当事人们却没那么复杂的想法。
太子李承乾已经认定谢逸不会选自己,虽然当初曾想尽办法想要将谢逸笼络到麾下,但因为乐游原遇刺之事,两人彻底决裂。
自己恨谢逸,谢逸肯定也恨自己,所以他肯定不会选杜家。纵然谢逸将银牌投向杜家,李承乾也没打算接受他入东宫。
至于他投向老四的怀抱,不早就是如此了吗?何必如此惺惺作态,李承乾在一旁看着,什么话都不说,但表情却足够阴冷。
李泰的脸上则一直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在他看来,谢逸没有别的选择,和东宫梁子已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再想冰释前嫌就有些难了,他除了能选自己还能选谁呢?
谢逸也真够固执,现在竟然还犹豫,真是……
李泰一直盯着他,他觉得自己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如果谢逸犹豫的时间再长些,他兴许也会生气。
所有人都盯着谢逸,金城郡主李安宁也是如此,她有些懊悔,有些歉意。
虽是个女子。但自小在王府长大,这其中的诸多门道虽不完全明白,多少也明白一些,她能够感受到谢逸现在进退维谷的局面。
如果不是自己提议,拉着谢逸前来投注,怎么会有此等无妄之灾呢?真的给他添麻烦了,她很想道歉,但现在不是道歉的时候,道歉似乎也没什么用处。至于怎么帮忙……
李安宁心慌意乱,压根想不到什么主意,她下意识想到了身旁的才女郑丽琬,兴许她有什么办法。
但回过神来的时候。郑丽琬却不见了踪影,回头四望不知何时已经走向远处。不过巧合的是,晋王李治正好从哪个方向快步跑过来。
“大哥,四哥。我也来投一注。”晋王李治的出现打破了有些尴尬的局面,让气氛稍微缓和。
李承乾和李泰虽然针锋相对,暗自较劲。但对这个一母同胞的幼弟却是一致的疼爱,笑问道:“雉奴,那你投谁家赢啊?”
众人都好奇地看向李治,有人将他看成个孩子,有人却隐约意识到,晋王殿下似乎正在以某种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在这个时候出现,他会投哪个,似乎都有那么点意思。
李治笑道:“大哥,四哥,你们怎么都忘了,这比赛除了有胜负,还有平局嘛,我就投平局了。”
平局!
有点奇葩的答案,尽是这架势,韦杜两家都有完全分出胜负的打算,只要比赛时间稍微控制恰当,胜负一定会出现,平局的可能几乎没有。
但晋王李治偏生就压了平局,仔细想想,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无论太子还是魏王,都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兄长,他能怎么选呢?
不过,以先前的情况,李治压根没有必要出现,他何必非要挤进来趟这浑水呢?小孩子童心未泯?
晋王似乎不小了,十三岁的年纪,也是个半大的少年郎了,不至于这么不懂事,那么只能是……
果然!
李治投了平局之后,转身看着谢逸,笑问道:“谢长史,你投什么呢?”
“诚如殿下所言,比赛有胜负平,臣观两队各有千秋,势均力敌,平局的可能性很大。”谢逸当然明白,李治是来帮自己解围的,自然懂得如何回答。
尽管独孤谋等世家公子们压根没有给这场比赛设置了平局选项,现在也必须得接受,晋王和谢逸的投注,他们没有理由拒绝,更不能拒绝。
更想不到的是,江夏郡王府的金城郡主紧随其后,也投了平局,仿佛平局成为一种时尚。
局势一下子又有点复杂了,李承乾的表情还算淡定,但李泰的表情就有那么点不自然了。
李治的出现等于是搅局,弄出个平局来,谢逸这算是躲过了一次,还是永远躲开自己呢?还有原本想要趁此机会羞辱太子的,现在计划也落空了。
真是……
谢逸也真是可以,竟然跟着李治选了平局,真是不识相。
不过略微冷静之后,他立即反应过来,谢逸是晋王府长史啊!李治突然出现是专程来帮他解围的,再加上平日里听到的消息,晋王李治与谢家关系亲密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亲密程度也超乎想象。
谢逸不会选太子,也没选择自己,他是想要继续中立,还是……
李泰突然关注起谢逸的身份——晋王府长史,长史乃是一位亲王最为亲密的属官,难不成谢逸将希望都放在了李治身上不成?
年幼的九弟?
李泰不否认,先前他一直忽视了这个弟弟的威胁,但现在看来似乎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过问题应该还是不大,李治毕竟幼小,前面有三位优秀的长兄,他还排不上号。
对于这个局面,李承乾算不上喜欢,却也乐见其成。谢逸没有选李泰那是好事,至少没有给老四当众得意的机会,否则那可不得了……
因为李承乾清楚地注意到,金城郡主跟随在谢逸身边,投注一致。
一个小姑娘的态度不重要,但她的身后是整个江夏郡王府邸,听说手握重兵的李道宗对谢逸印象不错……(未完待续。)
第二五三章大唐的盘口
寒冷的冬季让长安“都市”生活失去了些许色彩,所以一旦有春暖花开的迹象,好像整个世界都为之苏醒,继而疯狂了。
长安城里的权贵子女们按捺不住寂寞来凑热闹,却不想各位皇子们也纷纷前来凑热闹。
吴王李恪是个例外,他已经提前离开长安回安州去了,一直以来李恪给人的感觉便是如此,有几分高冷。
也许是因为他的性格,也许因为他的出身,不过在谢逸看来,李恪更多是想要避开长安这个漩涡。
不得不说,李恪的做法是对的。
诸皇子争夺皇位,留在长安并无好处,尤其是李恪这等身份敏感,又颇具才华,却没有得到皇帝青睐的皇子。
当然了,也许李恪懂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即便他不这样想,实际上也有类似效果。
如果李承乾和李泰两败俱伤,李恪无疑是最为优秀的后备人选,也许在李世民如今就是这般打算。
郑丽琬那番三国东吴旧事的分析并非全无道理,如今的格局也相似,所以吴王李恪虽不离了长安,却始终在漩涡之中。
仔细算起来,吴王李恪才是李治最为强劲的对手,有英武的老三在,李世民很可能忽略相对年幼的幼子。
记得史书曾有记载,立李治为皇太子后,李世民曾有反悔,一度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反对,只好作罢。
也正是因此,为李恪埋下了杀身之祸,永徽四年借高阳公主谋反一案,顺道将李恪牵连其中,然后送命。
就连后世伟/人也曾有过评价。李恪乃英物,李治蠢物,认为李世民不该偏听长孙无忌之言坚持立李治。
从继承人的角度来讲,李恪或许确实比李治优秀些,但李治也并非一塌糊涂,朽木不可雕也。
在历史上。前有唐太宗,后有武女皇两位鼎鼎大名的皇帝,以至于夹在其中的唐高宗李治显得黯淡。
其实也不然,李治还是有些能耐和本事的,毕竟的唐高宗时期,唐朝的国力是在不断上升,疆域也在扩大,算得上国富民强,只可惜出了一个武则天。以至于让李治政治生涯留下污点。
而今武二娘子并未入宫,如果不再出现武女皇,李治的帝王生涯和后世清名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何况因为谢逸的介入,李治的风疾因素得到了很好控制,应该不会再出现眼疾,是完全可以自主理政的。
所以李治并不比李恪差多少,尤其是培养得当的话,会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只是就此完全扼杀了武女皇出现的可能。对她真的公平吗?
谢逸在人群中多看了几眼,看到武二娘子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个别样的疑问来,这个女子的未来当如何安排呢?
另外,如何才能在储位角逐中胜过李恪呢?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加以培养,提高李治的综合竞争力是必要的,肯定的,但似乎还不够。按理说储位之争无所不用其极,该想办法暗中坑害李恪,将这个潜在的最大对手彻底解决。
但李恪给人留下的印象相当正面,是个正直之人,出手暗害非君子所为。
虽说谢逸不敢以君子自诩。但仍旧下不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