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自己。
生病的是晋王李治,如今应该还是个小屁孩,不过未来却是……唐高宗啊!
谢逸心中一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近来一直筹谋在大唐找棵倚靠的大树,未来的皇帝无疑最合适啊!只要抓住了李治这根橄榄枝,完全前程无忧啊!
最重要的是,李治自己先送上门来了。
这病得去治,侯君集之所以有此提议,肯定是惦记自己手中的抗生素。有那玩意,退烧应该不难吧?不过……
谢逸问道“可知晋王殿下是何病症?”
“据说是风寒引起,如今高热不退……”
重感冒?会不会已经转为肺炎?等等,李治人在洛阳,而自己在淮阳,相隔甚远,能来得及吗?别赶去黄花菜都凉了,参加追悼会就算了。
“从淮阳到洛阳得多久?”
侯毅回答道:“陛下已经下旨,陈州到洛阳的所有州府,驿站准备良马,官道畅通无阻,多有便利,天气亦晴好。我等护送公子携圣药赶赴洛阳……四五百里的路程,快马疾驰,想来一日半便能赶到。”
我靠!
谢逸只觉有些崩溃,四五百里路程,没有飞机火车高速公路的年代,骑马前去,开什玩笑?
这可不是朝廷递送紧急公文,每一站都换马换人。自己这一路上可以不断换马,但是人得连轴转……连续骑马二十四……三十六小时,骨头能不散架,屁股和大腿能受得了?
侯毅见状道:“您尽快准备下,带上圣药这就出发吧。晋王殿下千金贵体,病情严峻,陛下着急万分,已下了严旨,沿途官府提供一切便利。若有迁延耽误,我等可格杀勿论。对了,谢公子,你骑术如何?”
格杀勿论,也包括我吗?软硬兼施啊!这会假惺惺问我骑术如何,肯定是看见过自己骑马外出,然后明知故问。
真是的,谢逸很想回答不会骑马,给我准备辆马车……唉,算了!
如果事不关己倒还罢了,既然侯君集提议,显然已经上达天听。自己要敢说个“不”字,那还得了?
尤其是李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天子一怒,恐怕马车就得改灵车了。皇帝不会和平民讲道理,尤其是李世民这种霸道之人。
去,必须得去!
只是……去晚了没赶上倒也罢了。怕的是李治病情恶化,抗生素也回天无力,该如何是好,责任算谁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治是后来的唐高宗,应该不会这么早亡,否则《唐史》早就改写了。虽有自己这个穿越客,但是蝴蝶翅膀刚动,哪能影响到李治?
罢了,皇帝惹不起,也因为医者父母心和自家前程,拼了老命走一遭洛阳吧!
“在下骑术尚可。”谢逸道:“诸位稍候片刻,在下去准备一下,一刻钟后出发。”
“那就好,我等恭候谢公子。”
……
谢逸匆忙回到室内,先换了一套适合远行的衣服,然后取出粉红背包,将金贵的药品装好。
“三郎,发生何事?你这是……”杜氏果然没听话,重新穿好了衣服,眼中满是担忧。
谢逸大概解释道:“晋王殿下在洛阳病倒,高热不退,与陈国公之子症状相似,所以……他推荐我前去医治。皇帝下旨,召我急赴东都,护送的官兵已经侯在门外,这就走。”
“呃……那你一切小心。”顷刻间,杜氏心中泛起太多念头,似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也来不及说。
“放心,你和小蛮待在家里好好的。”谢逸走到近前,一把将杜氏揽入怀中,柔声道:“嫂子,今晚…很遗憾。不过你记住,喝过了交杯酒,你便算是我的人,抵赖不得……等我回来,我们……嘿嘿!”
谢逸淡淡一笑,在杜氏额上轻轻一吻,转身便走。侯毅带着人马已经准备妥当,恭请谢逸上马。
“侯毅,能否留下几个兵士……我不在家,有些不放心家眷安全。”临走前,谢逸提出一个要求。自己不在,万一郑斌使坏,嫂子和妹妹的安全至关重要。
“当然可以,您放心好了,夫人和少郎君还在淮阳,会关照贵府的。”侯毅很豪爽,当即命几个士兵留下,换了便装在谢家府宅照应,并派人知会刺史府。
谢逸再无牵挂,随即与侯毅等人打马启程,赶赴洛阳。春夜马蹄急,却不曾春风得意,还得一日飞奔洛阳城。
人生好生无奈,好生辛苦!
……
杜氏站在门口,目送谢逸出门,耳听马蹄疾去,美眸中不由流下两行热泪。
她有些后悔,也许以前不该那么矜持,不该拒绝他;如果红烛昨晚便亮起,或是今晚自己能早些进屋;再或者,他一直留在陈州……多好!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亦无或者。
自他落水醒来的那日,杜氏便知道,三郎不同了。芳心被他俘获的同时,却也觉得和他越来越远。
前些天他便说过,卖掉陈州的产业,去洛阳,去长安……也许从那日开始,她心里的那个顾虑便越发浓重。
他此去洛阳,入宫阙,见天子,闻达于朝堂,必定前程似锦。而自己或被动,或主动,注定与他相隔甚远。
杜氏很难过,亦很后悔,早些遂了他的愿多好,一夕欢好,可永为怀念。
可惜,错过了!
以后不会再有,也不能再有,兴许便是永远的遗憾……
ps:感谢书友滴滴夕兮、cc_cc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
第三十四章城门宫阙次第开
自淮阳到洛阳,直线距离近五百里,道路曲折,里程必然更多。
骑马飞驰的时速快了能有七八十里,理论上十个小时便能到洛阳,但这只是理论时间。
从淮阳出发时是半夜,一片漆黑,此时没有后世那么明亮的路灯,纵马疾驰还是有相当大的危险性。
尽管说的是沿途官府保障官道畅通,但效率和实际效果谁敢保证?万一路上有个坑,或者石头之类,很可能马前失蹄,坠马受伤,甚至要命。
谢逸少不得担惊受怕,简直是用绳命在骑马。侯毅算比较仗义,派了几名骑兵当前而行,算是探路,平坦之处,月光下隐约可见道路,遇到密林山野便点燃火把。
饶是如此,速度仍快不到哪去。
……
不得不说,大唐的邮驿系统还是很发达的,平均每三四十里就会有一座驿站。到达之时,驿卒早已备好马匹,从而保证时刻都有体力充足的坐骑全速奔跑。
马是生力军,但骑手并未更换,在第二个驿站换马时,谢逸便觉得大腿和屁股开始有些酸楚难受。侯毅和一群士兵却像没事的人一样,表情轻松,看来是久经战阵,早就习惯了策马奔腾。
小休片刻,众人立即策马启程。
驿卒目送众人离去,心中不免奇怪,南边发生了什么大事吗?大晚上的,一群人十万火急狂奔,甚至连县令都亲自关照,很少有的奇怪情况。
……
就这样,一夜狂奔,途中偶尔休息,坐下来吃点东西。谢逸已然觉得大腿和屁股不属于自己,大半个身子的骨头像散架了一样,那滋味当真不好受。
好在淮北一带多淮水支流,有些地方不能涉水过河,便需要走渡口乘船。这个空当,便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也正是因此,会耽误不少时间,减缓行程,这也是一天半才能到洛阳的缘故。单以数字论,一天半似乎是很保守的估计,但实际上已经非常之快。
天亮的时候,侯毅说已经过了许昌地界,距离洛阳大概还有三百多里。
腰酸腿痛的谢逸连连苦笑,一直这么跑下去,真有要命的可能。他打定了主意,此番出诊,一定要狮子大开口,向李世民多要些诊金。
上午时分,众人在一家驿站停下用饭。驿卒宣称饭食丰盛,但谢逸还是觉得难以下咽,和自家嫂子的手艺差远了,为了补充体力,无奈勉强下咽罢了!
这不是关键,重要的是骨头和肌肉,不适感很强烈。
两股间的皮肤已经有磨破,谢逸更担心胯部和马鞍的摩擦,会不会损要害部位的健康?这关乎终身幸福和老谢家传宗接代,可不敢马虎。
侯毅看出了谢逸的窘境,没有嘲讽或轻视,完全表示理解。自己是个当惯了大头兵的粗人,皮躁肉厚,习惯了马背奔驰。
谢公子可是才华横溢,医术高手的贵人,哪里吃过这等苦?能够策马奔腾一夜,已经算是难得了。
所以他很人性化地找来一辆马车,毕竟谢公子去洛阳是给晋王治病的,虽说赶时间,可医者累坏了也不成。
谢逸大为惊喜,连声称谢。
只是马车也不是那么舒坦,这年头车轮都是木质的,没有充气的橡胶轮胎减震,颠簸程度可想而知。不过总算比骑马舒坦一些,加之一夜疲惫,谢逸竟还在马车上睡了一觉。
等再次停歇休息时,侯君集奉旨而来。
“陈国公!”谢逸暂时不敢托大,客气见礼。
“不必多礼。”侯君集道:“让你连夜赶来,实因情势紧急。”
谢逸开门见山问道:“晋王殿下眼下情况如何?”
侯君集道:“用琼花酿擦过身,你说的物理降温……加之御医煎的汤药,暂时还算稳定,但高热还是未退。”
琼花酿卖到洛阳没几天,头一桩生意便用在李治身上了?挺好的!还有侯君集,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习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还是蛮不错的。
“谢逸,你以为晋王殿下的病情如何?”侯君集多问了一句,大抵是觉得举荐谢逸的行为有些冒失,甚至有些后悔,担心出现糟糕的后果。
“不好说,如果殿下的肺部没有严重感染,没有大问题……晋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想来问题不大,陈国公莫要担心。”
谢逸只说了半句话,侯君集听得明白,喜忧参半,还是有相当大风险。只是事已至此,箭已离弦,没得选择。
“那好,尽快走吧,陛下很着急。”侯君集转身吩咐道:“给谢公子的马车换双马!”
驿丞讶然道;“这……百姓用双马是逾制的……”
“不知变通的混账!”侯君集一个巴掌甩过去,喝骂道:“让谢公子乘本国公的车驾不可以吗?”
“是是……”驿丞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陈国公亲自来迎接的客人,身份能低吗?
……
双马驾车,还有一位当朝国公亲自护为,谢逸难得享受一回贵族待遇。
两匹马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与先前策马疾驰不相上下,待到黄昏时分,他们已经到了距离洛阳不过百里的地方。
停下,用饭,休息,换马!
谢逸歇了大半天,虽然腿胯部还是有些不适,但比之先前已经好了很多,所以他提出继续骑马进城。毕竟骑马速度更快些,早到一刻,李治的病情便少一分危险。
“如此也好,今夜能够进城自然是最好不过。”侯君集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乎,一群人又开始策马狂奔,沿途的行人百姓见到,都很是好奇。这群官兵是做什么的,这般火急火燎,发生何事?
骑在马背上,谢逸不由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诗——一骑红尘妃子笑。
那是唐玄宗宠爱杨玉环,奢侈无度,今天李世民的行为虽然相似,但这一骑红尘关乎皇子性命。李隆基送的是荔枝,今天送得却是救命药。
性命有关,慈父情怀,倒也说得过去。只是这等待遇,也只能是皇家才有,李治应该庆幸生在帝王之家。
百里之遥,最后的冲刺,咬着牙也要尽快跑完。中途换过一次马匹,两个多时辰后,众人来到了洛阳城下。
从淮阳到洛阳,数百里的路程,十三四个时辰便到了,超乎先前的预料。
大唐的城池日暮时分会关闭城门,通常日出前是不会打开的。但今天情况不同,皇帝诏命,洛阳大都督府长史张亮亲自坐镇,只要陈国公一行到达,便可开城门放行。
宵禁的洛阳城已经沉睡,急促的马蹄奔过洛水岸边的街道,惊扰了不少人的清梦。
没有片刻的停留,众人打马直奔洛水北岸,靠近西北的洛阳宫。同样该紧闭的宫门也破例开启了,此时此刻,对李世民而言,儿子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等候在宫门口的人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他是护驾重臣,李唐宗室,负责宿卫皇宫。
一众护卫的骑兵全被留下了,只有侯君集和谢逸获准入宫,而且还是在羽林卫的严密监控之下。
宫墙之下,谢逸抬头看着巍峨的皇宫,不由心生感慨。
重生大唐的第四个月,他踏入了东都皇宫,马上就要见到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第三十五章药到待病除
洛阳宫原名紫薇宫,始建于隋朝。
隋朝大业年间,名义上的都城是长安,但隋炀帝杨广大部分时候都在东都洛阳,或外出巡幸。
杨广是个爱面子的人,东都紫薇宫奢华程度更甚于长安太极宫,可惜他最终丢了江山。
后来洛阳一度被王世充据有,紫薇宫里指点江山,笙歌乐舞的主人也换成了这位郑国皇帝。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被当时的唐朝秦王李世民击败。
谢逸进了洛阳宫,没走多远便看到一片废墟,此景象出现在富丽堂皇的皇宫中,违和感很强烈。
这片废墟位于宫苑中心区域,前隋时此处矗立着乾阳殿,是紫薇宫主殿。类似于后世紫禁城的太和殿,但规模却比太和殿更大。
击败王世充之后,秦王李世民进宫,不知出于何种心态,称乾乾阳殿过于奢侈,然后一把火怒而焚之。
登基称帝后,李世民很后悔当初的冲动行为,贞观四年,曾下诏发兵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奉。当然了,火焚宫室的罪责也推到了王世充身上。
朝臣对此议论纷纷,给事中张玄素闻讯上书劝谏称:“大唐承隋末百王之末,屈凋弊之余,必欲节之以礼制,陛下宜以身为先……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
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今若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趋舍顿异,何以昭示子孙,光敷四海。”
意思是国朝初年,百废待兴,陛下你应当遵循礼制,带头节俭。还举出秦、隋两朝大兴土木而亡故的例子,陛下你不能步后尘,应当给子孙们做个好榜样。
张玄素还列举了隋朝修建乾阳殿时,从豫章郡伐巨木之艰难,运输耗费巨大,不惜民力等种种过错。
李世民当时很不愉快,质问张玄素: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和桀、纣相比如何?
张玄素也是有骨气的谏臣,怡然不惧,直言不讳。李世民无可奈何,一心想要做个明君,怎能降罪直谏的臣子呢?
没办法,在其他大臣的劝谏下找个台阶下,放弃重建乾阳殿,还装模作样地赏了张玄素彩帛两百匹,并任命其为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
在谢逸看来,这事李世民就是活该,谁让他当初装逼装过头的。好好一座宫殿招你惹你了?也不知他如今看到这片废墟时,是何心情?
反正终李世民一生,乾阳殿始终未能重建,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才在此基础上重建了一座乾元殿。
而今的李世民心有不甘,只好把乾阳殿后的大业殿改名为贞观殿,聊以自/慰。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俭朴纳谏的贤君名声,也许李二陛下更在乎这个吧!
后边的贞观殿有点类似于后世紫禁城的坤宁宫,本该是皇后的居所。不过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带其两子女入住似也说得过去,兴许还有纪念亡妻的意味吧!
谢逸跟在李孝恭和侯君集身后,两条腿微微有些打颤,偏生皇宫开阔,走了许久才到贞观殿,好不辛苦。
“快去奏报陛下,陈国公请的少年…神医到了。”河间郡王李孝恭目光矍铄,有些狐疑地打量着谢逸。年轻的面孔很难引起他的重视,若非侯君集信誓旦旦,他绝不相信此人医术高明。
“陛下宣召,诸位请进。”片刻后,内侍出来传旨。李孝恭和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