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如此奢华的场景,与那些朴实,甚至衣衫褴褛的牧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来这种事是普遍现象。哪里都有。
随后便说是晚上回去安排宴会接风洗尘,然后两国使团便被安排了休息的帐篷,就此散了。
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寿辰的正经日子还没到,除了寒暄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正经事……不,正经事都很多,只是现在这个场合不方便谈起罢了。
狄知逊和谢逸倒是全无所谓,反正时日绵长,不急在一时。刚到的第一天便搞得剑拔弩张,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
索性薛延陀人还算客气,给大唐使团安排了好大一块休息区域,帐篷都是搭好的。狄知逊和谢逸等贵客的帐篷里同样铺上了波斯地毯,以及金银器皿。
更让谢逸惊讶的是,睡榻上甚至还铺着丝绸被褥,薛延陀人当真是周到,很会为客人着想嘛!
看这样子,是不是晚上还会安排两个女子前来暖床?
算了,当初可是向杜惜君,郑丽琬信誓旦旦保证过,绝对不碰牧羊女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来的路上接触的草原女子不少,但身上大都有股特别的味道,实在让人无福消受。
能有个干净的居所,好好休息一会便不错了,至于旁的就不要想了。
只是休息在此刻也显得有些奢侈,谢逸刚换了一身舒服的便装,狄知逊便找上门了。
如此情形下,两位使臣必须多点沟通是必要的。
“逍遥啊,西突厥来者不善啊!”狄知逊长叹一声,脸上的全无先前在大帐的镇定从容。近些日子,他与谢逸已经相当熟络,故而见面用表字相称呼。
谢逸道:“早就料到了,西突厥人肯定不会安分,来者不善也在意料之中。这无所谓,要紧的是薛延陀人的态度,在薛延陀的地盘上,夷男是不会让大唐和西突厥直接起正面冲突的。”
“这倒是!”狄知逊点头道:“从今日的情形来看,夷男似乎对我大唐还有些敬畏。”
“也许是,这样最好,他要是对大唐多些敬畏和忌惮,我们便省事多了。但如果只是表面上,那就不好说了。”
谢逸笑道:“狄侍郎,别忘了,我们还要给夷男送份大礼,这份礼物送上以后,真珠可汗会是什么态度委实难料啊!能不能还能像今日这般敬畏和蔼,老天爷才知道。”
“可不是!”想到行囊里那纸诏书,狄知逊便无奈苦笑,夷男要是喜欢并欣然接受推恩策那就怪了,到时候……
“没办法,自己想出来的计策,硬着头皮也得的推行,何况现在是圣旨在手,可不敢抗旨不尊。”
谢逸道:“再者,情况也许没有那么糟糕,毕竟果如朝廷衮衮诸公所料,夷男的两个儿子果然不和。看得出来,大度设是铁了心和突厥人搅合在一起,这个突利失……”
狄知逊乐观道:“突利失似乎对我大唐颇为认同,很是仰慕大唐文化,也有倚靠借助大唐力量的意思。”
谢逸悠悠道:“看着是这个意思,暂时看起来算是好事,对我们也许算得上臂助,但长远来看……狄侍郎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吗?”
第二〇三章回纥人
农夫与蛇?
狄知逊自然没有听说过这个经典的故事,所以谢逸只好给他科普一遍。
津津有味地听完之后,狄知逊才迟疑道:“逍遥的意思是,我大唐是农夫,突利失便是那条蛇?”
“可不是嘛,弱小的时候倚靠你,等到强大了就会反咬你一口,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谢逸道:“远的不说,今日的薛延陀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当初陛下看着东边突厥人强大,才有了联合薛延陀的打算;然而实际上,薛延陀人也是在借助大唐的力量帮他们抵挡,甚至击败突厥人。”
“是这个道理!”狄知逊对此深以为然。
“那是自然,有时候不见得需要共同利益,只要对双方而言都有利可图,便能一拍即合。”谢逸道:“然而时过境迁,薛延陀趁着机会占据了不少突厥故地,而今实力强大,已经成为大唐的威胁。”
“没错,一路走来方才知道,薛延陀早非当初那个小部族,而今牛羊成群,兵强马壮,不可小觑啊!”狄知逊沉吟道:“也许假以时日,或者就是现在,薛延陀人的实力已经不比当年的突厥人差多少了。”
“其实吧,薛延陀已然算得上是那条蛇,他们已经缓过神来,随时可能腰大唐一口,否则我们现在何至于如此小心翼翼?”
谢逸道:“今日的突利失同样如此,他现在需要借助大唐的力量来帮他对付大度设,稳固自己的力量,可一旦稳固地位以后,他会怎么做?”
狄知逊一边沉思,一边低声道:“从今日的情形来看,薛延陀的两位王子中,突利失的心思更敏于大度设。如果草原人最为看重的勇武他不输于大度设。恐怕这可汗继承人的身份就非他莫属了。”
“与其说突利失仰慕大唐文明,倒不如说他是了解大唐,一个了解你的对手,狄侍郎是否觉得可怕呢?”
谢逸这么一说,狄知逊脸色顿时微微一变,神情有些不那么自然了,隐约还有几分担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汉家先哲曾经说过的话,现在被薛延陀人活学活用了。”谢逸心里最清楚不过。历史上有多少草原部族首领号称仰慕汉家文明,但学到东西强大自身以后,掉过头来便向汉人举起屠刀,向中原扬起马蹄。
狄知逊仔细想了想,当年五胡乱中华之时可不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形嘛,那段历史至今不堪回首啊!
“说实话,如果是大度设这样的人继承汗位倒是挺好,一个有勇无谋还莽撞的对手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突利失这种知己知彼。可能还胸怀野心之人,所以不得不防啊!”
狄知逊闻听此言,不由沉默了许久,不知该说什么。
草原上本就是个如狼似虎的凶险之地。想要在这里游刃有余是不容易,想要上演驱虎吞狼的好戏恐怕也难。
所以谢逸奢求并不大,堪堪完成任务,全身而退即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使臣同样如此,反正长安的李二陛下鞭长莫及,只要回去交给他一份还算过得去的答卷即可。
这边两人正说着话呢。突利失便登门了。
说曹操,曹操到,那便只好“以诚相待”,或者虚以委蛇了。
“狄使臣,谢使臣,今日让你们为难了,实在抱歉。”突利失一进帐篷便道歉,态度似乎很诚恳。
狄知逊客气道:“王子言重了,今日之事算不上为难,何况多亏了王子,事情得以妥善圆满了结。”
“哪里,小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两位贵使来大唐上国代表,焉能让你们受委屈?否则就是对大唐皇帝,伟大的天可汗陛下不敬。”
突利失低声道:“这样的罪名,我吃罪不起,父汗同样担待不起。”
“当然了,可汗与王子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谢逸笑了笑,看着突利失的眼神意味深长。
不过这位薛延陀王子并非发现有人在注视她,仍旧侃侃道:“只是王兄那里……”
然而话锋突然一转,便开始了对大度设的投诉批评,甚至是刻意抹黑,目的显而易见。
唉!
谢逸不由轻叹一声,王位这东西果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以让亲兄弟为之而反目。看看大度设和突利失水火不容的情形,让人不胜唏嘘。
不过大唐国内也好不到哪去,眼下或许还不明显,但在不久的将来,李承乾和李泰之间,还有其他的皇子……
恐怕到时候,李世民少不得因为这些事情而头疼。
“大度设王子似乎不喜欢我们?”谢逸自问自答道:“或许是王子对我们有所误会。”
“也许吧!”突利失低声道:“兴许还与西突厥胡禄的挑拨有关,本王子这位王兄为人实在,就是有点那什么……诸位不要见笑啊!”
让别人不要见笑,但是突利失自己脸上隐约有笑意,好似是控制不住的得意。
“当然不会介意了,初次见面而已吧,往后相见的机会多着呢。”谢逸笑道:“到时候还要麻烦王子,多帮忙从中斡旋调解,尽早解开与大度设王子之间的误会。”
“一定一定。”突利失毫不犹豫地信口雌黄。
“有劳王子了,多谢!”
突利失满面含笑道:“不客气,是这样,父汗已经让人准备了篝火晚宴,突利失实来邀请二位赴宴的。”
谢逸笑道:“哦,原来如此,真珠可汗设宴,求之不得的好事,我们这就去。”
于是乎,三个人一起出门帐篷,往夷男所在汗帐走去。
此时天色已晚,夕阳正渐渐落山,东边的天空已经能看到点点星辰。按照前世的逻辑,草原上的星空更为壮观漂亮,谢逸也做好了准备一饱眼福。
汗帐之外的空地上,篝火已经被点燃,甚至已经有全羊被架在火堆之上。薛延陀的勇士们正来来往往,放置案几和坐具,很是忙碌。
谢逸等人满怀期待地走过去时,却意外瞧见大度设的身影,他正在训斥一个人,一个回纥人。
第二〇四章朋友与盟友
漠北的部族很多,回纥便是其中之一。
只可惜他们势力相对弱小,在这个靠刀枪实力说话的草原上,只能屈居人下。
以前东边突厥的颉利可汗强大,他们便臣服颉利。
但如今,东边突厥被唐军所败,薛延陀趁机崛起,他们便不得不依附薛延陀和西突厥,始终是仰人鼻息。
没办法,谁让回纥人的生存空间横跨两大部族的势力范围,又打不过人家呢?
薛延陀真珠可汗寿辰,作为从属的回纥人自然也得前来贺寿,此番前来的是其王子吐迷度。
只可惜回纥人到来之后,压根没有大唐和西突厥使臣的待遇,吐迷度甚至被夷男长子大度设连番辱骂。
至于原因,突利失打听之后才知道,起因真的有些复杂,据说其中牵涉到了高昌人。
高昌是西域古国,大约从汉朝李广利在此屯田开始,便在火焰山下建立城池,直到今天成为西域一个重要国家。
严格来说,高昌国人是有汉人血统的,然而多年与其他部族通婚之后,血统已经混乱驳杂,高昌人已经与中原王朝疏离。
现在更多是依附于西域更为强大的西突厥,此番薛延陀贺寿,高昌也是有份的。因为西突厥“宗主”的庇护和照料,高昌人的待遇自然好些,甚至还有几分狐假虎威的倨傲。
今日不知道因为什么小事,轻慢辱骂回纥人,最终引发了什么小冲突,然后高昌人就向西突厥主子告了一状。
胡禄小可汗还没说什么,大度设首先怒了,回纥人竟然惹自己的贵客,当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更凑巧的是,现在大唐使臣与西突厥之间的较劲中。以西突厥的失利告终,大度设更是讨得没趣。心里正窝着火呢,这会一股脑全都发泄到了回纥人身上。
动手殴斗的几个所谓回纥凶犯自然少不得皮肉之苦,回纥王子吐迷度更是被骂的狗血淋头。
谢逸远远瞧见,吐迷度脸上虽然诚惶诚恐,但一只拳头却紧紧握着,显然是心里不爽到了极点。
但回纥人更为弱小,根本惹不起位高权重的薛延陀王子,为了大局,只好忍着。哪怕很屈辱,也得忍辱负重。
看到这一幕,谢逸想到了很多,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似乎说过,大唐曾流行“回鹘衣装回鹘马”。
回鹘便是如今的回纥,只不过改了个名字而已。
能够在大唐流行,说明回鹘人很强大,影响力很大。而且谢逸记得,安史之乱后。唐朝似乎是依靠着回鹘人的力量才收复长安与洛阳两京的。
当然了,代价也不小,据说唐朝默许了回鹘人战后在城池内的抢掠,情景可以想象。
综合起来看。后来的回鹘人很强大,这是肯定的,强大到取代薛延陀和西突厥的地步。
草原上素来如此,当年匈奴人将东胡几乎赶尽杀绝。结果后来崛起的鲜卑、契丹甚至是蒙古都是东胡的支脉。
后来的女真取代契丹,蒙古取代女真,不也是这样吗?当初的的辽国、金国皇帝可曾想到边疆一个弱小的部落有一天竟会攻陷都城。取代自己的统治。
今日的大度设也不会认为,低声下气的回纥人有一天能够取代薛延陀的地位。所以他才会对吐迷度毫不留情地辱骂,然而在谢逸看来,也许这番辱骂正是引发草原改天换日的一个引子也未可知。
看到突利失和谢逸等人出现,大度设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已经骂够了,转身没好气地离开了。
吐迷度总算是松了口气,却又不得不毕恭毕敬地拜会突利失,薛延陀的哪个王子他都惹不起。
看到谢逸和狄知逊的服饰时,吐迷度欠身道:“两位可是南边大唐使臣?”
“是,这两位正是大唐的狄使臣和谢使臣。”突利失很客气地为吐迷度做起介绍。
吐迷度的眼神里泛起一丝别样的光芒,当即虔诚恭敬道:“久仰大唐风华,今日总算有缘一见,荣幸之至。”
狄知逊转身看了一眼谢逸,心中泛起一个念头,这个回纥王子的汉家语言也说得很好啊,而且用词也很文雅。
看来又是一个对大唐十分了解的部族首领,这是好事,说明大唐强大,引得草原豪杰仰慕学习。
如果是以前,狄知逊只会这样单纯地认为,但听过谢逸那番农夫与蛇的故事后,他不由得心生警惕。
如今大唐国力强大,尤其是皇帝陛下被尊称为天可汗,以至于许多朝臣和百姓生出自大之心,根本瞧不起草原部族。
这种念头,应该算得上是一种骄傲自大吧!
先哲有言,骄傲亦自满,骄兵必败,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啊!
狄知逊觉得,出使回去之后有必要向皇帝陛下呈递一封奏疏,说说这个现象。至少也该知己知彼,对草原部族有足够详细的了解。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狄知逊道:“吐迷度王子客气了,听说回纥人豪爽热情,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啊!”
“哈哈,能得到上国使臣赞誉,乃回纥的荣幸,吐迷度有心前往长安游历,可惜一直苦无机会。”
吐迷度悠悠道:“如今见到两位使臣,能够领略到大唐的风采,多少也算是圆了些许心愿。”
谢逸知道,回纥人也曾派使臣前往长安朝贡,因此成就了大唐四夷来朝的盛景。但是碍于薛延陀和西突厥,回纥人朝贡的频率,以及对大唐的恭敬与亲密程度始终有限。
当然了,回纥人或许很有心思想与大唐拉近关系,就和当年的薛延陀初衷一样。
这是个好事,大唐应该欢迎这么一个朋友,谢逸自己也希望在草原上有个朋友,或者说盟友更为准确一些。
朋友太过于亲密和真诚,并不适合国家之间,还是盟友这个界定比较准确一些,可以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
一旦彼此利益冲突,一拍即散,刀剑相向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对待草原部族方面,农夫与蛇的闹剧和悲剧不能总是上演,多留点心是必要的。
第二〇五章篝火晚宴
与吐迷度寒暄几句,初步认识一下便离开了。
或许双方都有想要继续深入交换意见的想法,但有突利失在场,显然没有这个机会。
大唐能与回纥人聊下去的话题多半对薛延陀不利,这显然不是突利失想要看到的局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
所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谢逸、狄知逊只好跟着突利失前去汗帐参加所谓的篝火晚宴,当然了,吐迷度也在邀请之列,只是少了沟通的机会。
到达之后,谢逸才发现所谓的篝火晚宴有点坑。
九月间的草原夜间已经相当寒冷,坐在野外吃东西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纵然有营帐阻挡,但风还是冷不丁地吹过来。
虽说有篝火燃起,但主要作用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