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使得各个安置点非常密集,每户的耕地面积都不大,只有几亩左右。而各个大队的农机中队当然不能总是无偿为广大农户服务,必然会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各个农机分队机械的日常维护和燃料配件的支出。
各地的广大农户,虽然知道这些“铁牛”比耕牛能干活,耕地、翻地、收割的速度也很快。可要让他们每年拿出一定的粮食支付雇佣“铁牛”的费用,估计没有一个农户愿意。他们宁可多花点力气,起早贪黑的赶着自家耕牛干活。
而且每个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试点支队,配备的农机数量和支队拥有的耕地相比,比例还是太高,根本发挥不出来农用机械的优势,反而增加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
所以想要在辽东的广大农村推广普及农用机械,就必须增加农户现有的耕地面积,然后选择一些地区逐步开展家庭农场试点,最终实现农用动力机械的推广和普及。
当然,想要完成这个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步的去实现。所以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可能这个过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初步实现。
但是公司在辽东广大农村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秋收以后,辽东各个农机试点地区附近的几个支队,就要开始积极的为迁徙做准备了。
所有迁徙到其他地区安置的支队,公司会为每个迁徙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而且每个农户的土地面积会增加几倍。而且所有迁徙的支队,还会在各个基层大队建立农机分队,在支队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
今年冬天各个准备迁徙的支队,就将在支队中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选拔一些人进入农机驾驶员培训班,并在明年春耕期间,去临近的农机试点的支队进行实习,跟随李老根他们这一批已经基本具备农机驾驶经验的人进行实践。
公司农林部也开始大幅度增加维修技术员的培训规模,培训结束后也将下到各个基层的农机试点单位,跟随有经验的维修技术员进行实地学习,尽快掌握农机维修养护的知识。
辽东的各个农机试点地区的支队,也将消化附近几个迁徙支队的耕地,使得每个农户的耕地也相应的提高几倍,达到在支队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目的。
普及了农机动力机械的基层支队,农户们的耕地不但比以前扩大了几倍,从原来的七八亩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亩,不但主要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可以增加诸如大豆、花生、烟草、向日葵等高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面积。
而且劳动力还得到了解放,农户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专心进行家禽家畜、鱼塘林蛙、菌菇木耳养殖,或是进行蔬菜、果木等种植,既能丰富广大农村的副食结构,还能增加农户们的收入。
随着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基层单位越来越多,辽东各地的迁徙到外地的支队,也会逐年增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最后达成在辽东、外东北地区全面实现普及农机动力机械的任务。
海参崴汽车集团公司,也将不断的扩建厂房和生产线,培训合格的产业工人,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产能,保障公司在辽东、外东北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
公司还将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机分队的力量,而且还要在每年冬天农闲期间培训基层农户的农机驾驶,以及农机维护保养方面的知识。
公司在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的同时,还会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农机驾驶技术和基本的农机维护保养技术,争取让所有农户逐步掌握驾驶农机动力机械的能力。
未来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的农机分队,也将不在常设专业农机驾驶员,而是在各个中队培养大批的临时驾驶员,最后实现农用机械走进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
届时,辽东、外东北的农业生产力将会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也将呈几何形增长,成为公司最大的,也是最先进的农业推广示范区,为远东公司全面推广普及农用动力机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秋收(三)
辽东、外东北各个地区的秋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印度、南洋、中南半岛和吕宋等地区的秋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随着公司逐年加大移民的数量,如今中原流民已经在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虽然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辽东、外东北,但是移民的安置工作却丝毫不差,甚至有些地区安置条件还要比辽东、外东北高不少。
公司农林部也在不断的向这些地区,投入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中南半岛、印度、南洋和吕宋地区,基本都能保证一年收获三季甚至四季,农业发展潜力比东北、外东北等地区要优越得多,未来粮食产量必然要超过辽东外东北,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
和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河套和中原地区今年的年景虽然无法和远东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但是相比几年前,也算是不错了。
尤其是河套地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黄河大规模开发引黄灌溉工程。海参崴汽车制造集团公司,动力机械的产能不断加大,河套地区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动力机械。
这也让河套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大大的加快了,再加上大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的不断到来,河套地区的耕地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虽然大批动力机械不断被送到河套地区,但是公司这两年却并没有向河套地区大规模移民,而是在这里建立了几个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争取利用几年的时间,把河套地区变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中原北方地区也难得的没什么自然灾害发生,虽说也不是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像几年前那样,滴雨未下连年旱灾,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好容易盼来了雨水,可这雨又不停了,北方各地又开始涝了,形成了水灾。
老天爷就像故意捉弄天下的老百姓似的,一直折腾了七八年才算是消停。这两年虽然收成也算不上这么好,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正常,中原北方的老百姓起码心里也有了奔头。
初秋的清晨,气温已经开始转凉,成熟后的玉米叶片干硬,若是身体被叶片刮一下,瞬间就能划出一道血痕。而清晨因为玉米叶片上有露珠,所以每天早晨是收获玉米最好的时候。周通赤着上身,丝毫不在乎初秋的寒气,汗流浃背的在玉米地里忙碌着。
秋收前他天天蹲在自己家的玉米地的边上,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收获玉米的时刻。自从自家地里的玉米节棒以来,周通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生怕忙活了一年,到头来什么收成都没有。
而且他家的田地里还种着另外两种从来也没见过的东西,也都是他从来都没有种过的农作物,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玉米虽然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虽然玉米在明朝中叶就传入中原,分别由陆路的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以及波斯、中亚传播到甘肃,还有海路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
但是玉米在传入之初,并未列入谷物,而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原称玉麦,后因曾经进贡到皇宫,故名御麦。直至乾隆时期,还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务府沤粉充贡”。
明代金瓶梅中叙述,“烧鹅肉”和“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都是大财主西门庆宴请宾客的佳肴珍馐,所以中原的底层百姓根本没见过什么玉米,更不知道玉米的种植方式。
历史上马铃薯也是明代就传入中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记载有土豆。“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1580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
虽然这几种新型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时间都很早,但是这个时代,每一种新型农作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玉米、马铃薯和红薯当时刚刚引进中原,由于百姓不熟悉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等原因,产量也并不比中原传统农作物高多少,所以当时中原的老百姓对这些新型农作物并不接受。使得这些高产农作物,都是在清朝时期,才逐渐在中原各地大面积的推广起来。
由于马铃薯、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种植方法完全不同,公司在去年秋天,没少花力气在控制区的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培训。
公司在中原控制区开办了大批的新型农作物的培训班,整个冬天各个基层单位的农业技术员,都一直在中原控制区各个基层单位奔波,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授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周通和广大农户们也都接受了新型农作物,还都响应公司的号召进行新型农作物的种植。
但是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结束以后,大伙心里反而都没什么底儿了。这个夏天周通过得并不舒坦,连觉都睡不好,天天都在田间地头蹲着唉声叹气,后悔种下了这几种让人操心的玩意。
越到秋收的时候,大伙就越是紧张。虽然当时参加培训的时候,农业技术员曾经对他们说了这几种农作物的亩产量,但周通和广大农户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他们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什么时候听说过亩产千斤这种事,所以大伙都认为公司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是在吹牛,根本没人相信这种鬼话。(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秋收(四)
终于,远东中原控制区也迎来了秋收,周通天没亮就来到了玉米地,不顾清晨玉米叶子上的露水,疯了似的从玉米秸秆上把一根根玉米棒子掰了下来。
他掰了一大捧玉米棒子出了玉米地,然后在地头挨个撕开果穗上的叶子,直到他发现每个玉米棒子上长满了饱满的玉米粒的时候,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周通看到庄稼的收成不错,于是就和家里的女人一起在玉米地里忙活了起来,就连几岁的儿子也没闲着。
一家人忙活了几天才将几亩地的玉米收获完成,看着田间地头码着的一堆堆玉米棒子,周通兴奋的双眼通红。
但是现在还没到高兴的时候,还得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搓下来,然后才能每亩的玉米亩产量统计出来。
收获玉米的时候,周通特意把一亩地的玉米棒子分好了,以便将这些玉米进行脱离,然后才能上秤称重,最后得出一亩地大约的产量。
毕竟周通没有种过玉米,虽然看着一堆堆的玉米棒子,感觉亩产量少不了,可是没有确切的数字,周通哪能放得下心。
周通一家人和村子里其他农户,现在都围坐在一起,拼命的搓着玉米棒子,直到把一亩地的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儿统统搓下来,然后装进了麻袋。
村口的一片空地,是去年中队干部组织大伙清理平整出来的,是为了冬训期间做为队列训练场使用的操场。如今这里已经围满了人,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了。
操场的正中间安置了一副大秤,大伙纷纷把自家收获的一亩地玉米粒子扛到了这里,挨个的称量自家的亩产量。
周通扛着自家的一袋玉米粒子来到操场时候,就听这里非常的热闹,欢笑声已经连成了一片。他正赶上第一个农户将自家收获的一袋袋玉米码到了大秤上。
“何四,你家的亩产出来了……”
随着中队长的一声大喊,整个操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汉子,兴奋的搓着手,紧张的看着几个村里的青壮抬起秤杆。
“六百九十五斤……”
那个黑脸汉子听了顿时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噗通”一声,黑脸汉子跪在了地上,冲着站在那杆大秤旁边的几个中队干部,“咣咣”的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嚎啕大哭了起来。
周围的一帮农户听到亩产将近七百斤,他们的眼睛也都红了。这些年可把大伙折腾苦了,连着受灾了七八年,好容易熬了过来。
这几年虽然没什么灾了,可年景也不见好到哪里去。辛辛苦苦的忙活一年,每亩麦子最高也就两百斤上下,田地差点的只能打一百多斤粮食。
打下的这些粮食还得向东家缴纳几成,剩下的余粮根本不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的。每到秋收前的两三个月,都是农户们最难熬的时候,全家人都得四处挖野菜、树根度日,即便如此全家人依然要挨饿。
如今一亩地就打下了将近七百斤粮食,去了缴纳地租和贷款的三成,还能剩下四百多斤。大伙每家都种了几亩的玉米,加在一起那就是一千多斤啊,光是玉米就足够家里人吃的了。何况还有几亩马铃薯和红薯没起呢,而且孩子每天还能在新朝开设的学堂了混一顿。
几个中队干部走过去把正跪在地上的黑脸汉子扶了起来,中队长王虎几步爬到了大秤的粮食袋子上。
王虎站在高处看了眼操场上的村民,然后大声喊道:“每亩玉米只打了六百多斤只是小意思,我们在辽东每亩地最少能打八百斤,最高的能收近千斤。等明年大伙学会了熬农家肥,春耕的时候把肥上足,每亩最少还能多打一百多斤粮食。
大伙别忘了,你们每家还有几亩地的马铃薯和红薯没起呢。这两样东西可都是宝贝,每亩的亩产量都要比玉米高多了。大伙放心,不管你们打了多少粮食,国家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只收两成地租和一成贷款,大伙的粮食管够了吃,以后你们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大伙听了中队长王虎的话,全都大声的欢呼了起来。他们一遍遍的喊着,喊得嗓子都哑了,有的人边喊边哭,最后也不喊了,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周通也在跟着大伙一起喊,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刚才他喊了好一会儿,嗓子都喊破了,可他不在乎。
这个夏天可把他折腾坏了,天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生怕地里打不出粮食。说实话,他真的被饿怕了。
刚才他的一番嘶吼,把淤积在他心中的所有愤懑,都一股脑的宣泄了出来。此时此刻,是他这辈子最痛快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就连身体都好像轻了几分。
接下来村口的操场变得热闹了起来,村子里就像过节了似的。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一帮熊孩子在人群里四处乱跑。
中队干部每一次报出每家的亩产量,都能迎来一阵阵欢呼。每名农户听到自家的亩产量,都会带着一家人,冲几名中队干部跪下磕几个头。
虽然王虎和高林不断的阻拦,可是根本无法阻止大伙的热情。如果不让他们下跪磕头,连称粮的工作都无法进行下去。
周通家的粮食也码到了操场中间的大秤上,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什么惊喜了。毕竟大伙的亩产都差不多,亩产最高的也就七百出头,一般都是六百七八十斤。周通也特意看下自家的几袋玉米粒子,感觉和别人家的差不多。
中队长王虎和指导员高林,仔细的看着大秤,反复的看了几遍。王虎突然兴奋的高声喊道:“周通,你家的亩产是七百二十八斤……目前是我们中队的亩产最高记录……”
听了中队长王虎的话,周通一把拉过身边的女人和孩子,几步冲过去,“噗通”一声跪在了几个中队干部的面前,咣咣的磕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