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开封一秀才 >

第146章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146章

小说: 明末开封一秀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坐稳江山,靠的不就是早前一起打天下的人吗?

初唐时期,凌烟阁有二十四位功臣,外加许多有功之人,俱都得到封赏,不也没有出甚么乱子么?

朱元璋大肆杀戮有功之人,说白了就是疑心太重,不能容人罢了。

沉吟了一会,李修文才吩咐道:“此事不可声张,你去将所有人都放了,一干人等皆罚俸半年!”

“那两个证人”

“也放回去,此次朕就不追究了,若是他还不知收敛,再有下回哼哼!”

洪承畴是福1建人,又是文人出身,门生故旧自然是不会少的,这也是为何在历史上,满清入关后会用他来经略江南的缘故。

在金陵被阻多日,他也没闲着,除了招降徐弘基以外,还暗中联络了许多在金陵任职或闲居的官员。

一番操作下来,魏国公徐弘基没投降,倒是金陵城里的许多人已经倒向了大梁国,准备着献城投降了。

最终,在有内应的情况下,洪承畴顺利攻破了金陵城,魏国公徐弘基战死,少数的官员殉节,其余官员纷纷投降。

夺取了金陵城,大明朝就算是真的亡了,再无死灰复燃的可能。

金陵城破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江南各州县,各地官员纷纷表示愿意归降。

消息一传到京城,李修文便立即做出决定,洪承畴进国公爵,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食禄二千五百石,经略江南,整饬军务,操练水师。

李修文让他经略江南,整饬军务,操练水师是有原因的。

江南文风鼎盛,手工艺发达,故而士绅阶层势力庞大,地方豪强根基牢固,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去触动士绅阶层的利益的。

此次洪承畴带着南下的兵马,多是挑选南方的士卒,不然光是水土不服,就能病倒一大批人,谈何收服南方?

而要想彻底地掌控江南的局势,就必须在当地训练一些精兵,培养一些忠心于朝廷的将领。未完待续。

第332章 进军沈阳

大顺二年,正月,李修文发出了一道征讨檄文,征召天下兵马讨伐满清,以孙传庭为督师,节制各路兵马。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梁国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关了。

这个冬天过去,满清因为缺粮缺衣,闹出了不少的乱子。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接到消息,大梁国合兵三十万,进军沈阳!

一时间,整个辽东上下人心惶惶。

他们和大明朝打了那么多年,还从没见过如此架势,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大梁国挥师而来,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要知道,整个辽东加起来,也才五十万人。而敌军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其实这也难怪,满清之前进犯大明朝的边境,利用的是野战的优势。

这倒不是说满清士兵的骑射功夫如何了得,事实上,满清的前身女真族,本来就是渔猎民族,不可能像蒙古族那般弓马娴熟。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骑马进军,然后下马以步兵方阵作战,最大的优势就是进退自如。

可如今,大梁国三十万大军出关,直逼沈阳而来。一旦败退,还能往哪里逃?难不成,要丢下都城沈阳?

皇太极慌了,立即遣人修书,向大梁国提出议和的请求。

李修文很快便给出了回复——不准!

大战,一触即发。

————

————

二月,周王朱伦坤奉召进京,随行的还有郡主朱怀玉。

当天,姑侄俩人入宫面圣。

随后,李修文一道诏书发出,册封朱怀玉为皇贵妃。

其实这也没甚么好奇怪的,早在开封时,此事已经大体上定下来了,两家联姻便是朱伦坤的条件。

之所以等到现在,是因为李修文要顾及到朱怀玉的感受,要先征求过对方的意思。

若是朱怀玉对自己无意,他就不会让对方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

————

兵锋所指,势如破竹。

三个月后,大梁军兵围沈阳城,捷报传至京师,举国欢腾!

而与此同时,江南局势也逐渐趋于安定,人心渐复。

表面上的平静,藏不住底下的暗流汹涌。

李修文手握厂卫,情报遍及整个京城,自然对此了如指掌。

帝国初见,难免会有些功臣嚣张跋扈,李修文对他们都有过敲打,但仍有人恃功自傲,屡屡触犯朝廷法度。

而那些前朝老臣,气势上自然会显得弱了些,都各自抱成了几个小团体,借以维护自己原本的利益。

这其中,当然也有居心叵测之辈,暗中酝酿着各种各样的阴谋。

李修文没有大动干戈地对付这些人,只是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进行过小小的惩戒。

此举无异于是在纵容,朝中的内斗越来越厉害,已经隐隐有从暗斗,走向明争的趋势。

这一天,牛金星再次发动了弹劾。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如今已经没什么人敢公然弹劾领兵在外的孙传庭了,更何况如今兵威正盛,谁会瞎了眼的去打军国大事的主意?

倒是有几个御史,曾经弹劾过洪承畴,却全让李修文给扔进了诏狱。

李修文不打算现在就进行内部清洗,因此并没做出处罚决定,但也不打算再放这几人出来了。

凡事可一不可再,自己找死,就怪不得别人了。

然而这一次,牛金星不弹劾将领了,改为弹劾李岩。

这是个信号,李修文已经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就连牛金星这一个小山头,也出现了内斗。

弹劾的几份折子,全部留中不发。于是,更多弹劾李岩的奏疏被呈送了上来。

毫无意外,李修文又是留中不发。

终于,奏疏呈雪花之势,飞上了龙书案,堆满了李修文的整张案牍。

李修文对此,只有冷笑。

只待满清这个最大的外患一除,就拿你们开刀,对内进行一场大清洗!

这是李修文计划之中的事情,科举制度进行了那么多年,早就了无数缙绅地主。

士大夫在朝为官,门生故吏,朋党为患,这个阶层的人依靠功名,侵占了不少土地。

任由其发展下去,终究会变成亡国之祸。

这些人的特权,也是时候要削减一番了!

让百姓重新拥有自己的土地,国家才能重回轨道,走向富强。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再等等吧,等到屠刀加颈,有些人哭都来不及!

————

————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沈阳城就破了。

大军杀入城中,生擒满清皇室和贵族无数,皇太极趁乱率人逃出,把自己的皇后孝庄都丢在了乱军之中。

孝庄皇后被某位将领擒获,带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孙传庭倒是没想到,会有如此收获,忙遣人将风韵犹存的孝庄解往京师。

整个辽东都是大梁国的军队,皇太极带着几名皇子仓惶逃命,终究让人擒获,落到了孙传庭的手里。

孙传庭持灭一国之功,得以晋郡王爵,异姓生前封王,当真是世间少有。

正当孙传庭亲自押着皇太极,在回京的路上时,朝廷里再次对他发动了弹劾。

时隔半年,孙传庭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无他,功高盖主耳!

所有人都认为,孙传庭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异姓而王,当真是圣宠?

在满朝的大臣们看来,皇帝这是在捧杀他。

有位御史自认为揣摩到了李修文的心意,悍然弹劾孙传庭几十条罪名,其中第一条,就是谋反大罪!

手掌全国的一半军权,身负灭国之不朽功绩,谁还相信他绝对不会萌生反意?

即便是真没有,也会被说成有,因为皇帝不会容许这样的人存在,动摇自己的统治。

就在那位御史沾沾自喜,等着受到重用,平步青云时,李修文的亲笔诏书送到了他的面前。

随同圣旨一道过来的,还有北镇抚司的锦衣卫。

李修文的诏书上,只有一句很短的话——

妖言惑众者,当杀!

言官风闻奏事,本当无罪,李修文却对此开了先河,处死言官。

许多人还没明白一个道理,这已经不再是大明朝,而是一个全新的王朝——大梁!

同样的诏书,送出了好几份,牛金星也收到了一份。

这已经不再是圣旨,而是一纸催命的生死簿!

外乱已定,是时候要剔除依内在的弊端,大清洗一番了!

第333章 江山美人!(终章)

大顺三年,夏。

李修文当国,平定了多年的战乱,后又革除了科举制度下的多项弊政,解决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经过将近三年的休养生息,生产力渐有恢复,国力日增,天下百姓生活开始变得较之前富足了许多。

此外,张献忠等一众异性王,在下诏征兵时不听宣诏的,全部革除王爵,兴兵讨伐,很快便稳定了各地的乱局。

至于尚存的张献忠等人,也在之后出现欺压当地百姓,横征暴敛的情形,朝廷降旨问罪,一干人等竟结成了同盟,发动了叛乱。

在孙传庭,洪承畴等将领亲自上阵,领兵征讨之下,叛乱仅仅三个月便被彻底平定。

大顺元年,可以说是局势最为混乱,人心惶惶的一年,但在李修文的知人善用,励精图治之下,总算是结束了外虏寇边,内乱割据的局面,彻底实现了统一。

然而李修文并不满足于如此局面,如今的休养生息,不过是为了下一次的兴兵,做出的充足准备罢了。

对于李修文来说,大明的疆域还是太小了些,还有安南、老挝、东瀛等国尚未归顺,只待兵精粮足,便是开疆拓土之时。

不过就连李修文自己,都不知道大梁还需要休养多少年,才能有条件兴兵远征。

或许,是二十年后,又或者是更久,是自己的下一代,还是后一代?

一切,如今还是未知之数。

可能因为有了高产粮食,土豆,红薯等作物的大力推广,这个时间会缩短,说不定能在自己年富力强之时,就实现了呢?

大国初建,虽然最为致命的问题解决了,但各地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不过李修文并不是个事必躬亲的皇帝,除了在大事上需要亲自决策外,一些小事则全权交由内阁几位大学士去处理。

事实上,文臣的权力稍微大些,也不至于会动摇到自己的统治。

手中无兵的人,即使有心谋逆,也难成大事。

因此,李修文将权力下放,自己则抽出了些空余的时间,带着几位佳人游江南去了。

后人盛赞的某位皇帝,在微服私访时排场甚大,数次下江南空耗国力,只为游山玩水,结实江南的小家碧玉,为此留下了不少的“佳话”。

正如李修文曾看过的某部电视剧,其中就有一句经典台词——皇上,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李修文可不会学这位皇帝,劳民伤财。

此番南下,他并未惊动地方,只带了少量的侍卫随行,是实实在在的微服出巡。

至于甚么刺客行刺,由于沿途的行程都做了保密,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即便是真有,也不容易出现危险。

要知道,李修文身边带着的,可都是精心挑选出来,一等一的高手。而他本人,也武艺不凡,天底下又有哪个刺客能近身?

金陵城的街头人流如梭,小商贩们都在摊位前吆喝叫卖,生意就如同这个季节般如火如荼,整个城中一派繁华的景象。

李修文一袭白袍,头带儒巾,手持折扇,闲庭阔步于金陵城的大街上,身边乔装打扮成下人的一干护卫,分布在了四周,紧紧地将这位陛下和几位娘娘护卫在了中间。

不知道的人,只当这是那位豪门贵族,领着自己的妻妾正在闲逛呢。

陈义紧紧随行于李修文身后,正低声地在向他汇报着京城方面传过来的最新消息:“老爷,家里传来消息,大夫人和三夫人快要生产了,正催着您回去呢。”

“知道了。”

李修文淡笑着轻轻颌首,随即问道:“大院里可有甚么消息传来?”

陈义答道:“大院里倒是无甚大事,每日外边报回来的事情,都有李管家他们做主,妥善处置呢。实在是他们做不得主的,也会急报于金陵。”

“嗯,没别的要紧之事了吧?”李修文问道。

“目前没甚么要紧事了。”陈义答道。

“那就好,陪你夫人去吧。”

李修文笑了笑,便没再搭理他,回头对身后的王冰等人笑道:“夫人们,咱们此番好不容易来了金陵,要不要到秦淮河畔去逛逛?”

“嘁——”

众人异口同声,同时向他甩了个白眼,便见王冰撇撇嘴道:“家里的几位夫人还不够你折腾的,还想着去招蜂引蝶?”

“我哪敢啊?”

李修文笑着应了一句,便爽朗地大笑了起来,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不过他们这排场虽然不大,但也是扮的世家豪门,自然无虞让人认出身份。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追上来一匹快马,马上一名驿卒到了队伍的后方便勒马停了下来,任由一名侍卫将他领到了李修文的身前。

“甚么事?”李修文蹙眉道。

他已经隐隐意识到,肯定是京里发生了甚么大事,这驿卒才会不顾及场合,公然找到自己。

驿卒低声禀报道:“陛下,京城突然爆发鼠疫,已经有不少人染有此疾,情况十分危急!”

李修文闻言一惊,忙详细问了一番京里的情形,然后决定——启程前往苏州!

嗯,确实是去苏州。

因为在那里,还有一位奇人——吴有性,吴又可。

历史上,明朝末年曾大规模爆发瘟疫,吴又可为此出了不少力,其医术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京城那边发生了鼠疫,也只有请出这个人,疫情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不过吴有性的性子比较执拗,李修文担心自己不亲自去请,显示出自己足够的诚意,会请不动他。

在此之前,自然得先让人送消息回去,着人出面控制疫情,稳住局势。

哪个朝代都会有些天灾人祸,只要国力强盛,上下一心,就不会出甚么大的乱子。

几年的励精图治下来,李修文虽不敢自承统治有方,却也不认为自己的大梁国会比历史上的明末更烂。

因此,他对能够解决这桩事情,还是很有信心的。

小小鼠疫,就妄想动摇我大梁国的根基?

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

(全书完)

亲!太棒了,你看完本书了。还看其他小说,就上【】下载吧!!!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