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的民国-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们此刻最好的选择便是冲锋,冲锋。
绥东军骑兵们,见那五个人已经离开正面战场,纷纷抽出马刀,开始加,上前骑兵呼啸着由于奔雷一般,铺天盖地的自山坡上俯冲而下,杀向刚刚做好冲击准备的哥萨克骑兵。
三十秒钟后绥东军骑兵方阵狠狠的撞击上了哥萨克们,这些可怜的家伙,就像被撞击而碎裂的鸡蛋一样,开始崩溃,高擎的马刀,割开他们的皮甲与血肉;一具具壮硕的躯体跌落马下,几乎是一瞬之间,哥萨克们并被杀了通透,而冲击过后,还没等反应过来,第二波冲击又顷刻既至。
第299章是她吗
这种以快打慢,以少打多的战斗,哥萨克们毫无还手之力并不冤,最终他们几乎被绥东军士兵们斩杀殆尽,一场小规模的突发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有士兵将五个衣衫褴褛的家伙带到吴孝良马前。吴孝良觉得他们都有意无意的躲闪着自己的目光,他在这五个人身上逐一扫过,竟然还有一个是白人,四个国人与一个白人,组合实在是太奇怪了,这几个人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吴孝良发现其一个矮个子突然抬起头,又迅低下去,原来是他!
“钱和甫!你怎么在这里?”
第一团团长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是钱铭振,由于此前曾与其产生过严重的冲突,所以对他印象极深。原本听说这个人是前国务总理钱能训的小公子,已经在去年冬天叛逃,如今怎么出现在这里?按道理说应该逃回家里享福才对,怎么沦落如此?
钱铭振在被绥东军救起的那一刻起,心五味杂陈,任务没有完成就这样狼狈的逃了回来,并且还是以这样极不体面的方式归队。这一年来,他的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从高高在上的高官之子,到如今的落魄逃兵,其间起落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虽然他的这一切遭遇都与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将军相关,但是不知为何,经历了这许多之后,自己心的恨意却越来越淡。
“和甫兄,你们平安归来就好!”
吴孝良见到他们如此状态,心知任务已经失败,他本也没打算能够成功,如果真的将目标救出来,那可真是奇货可居,只要他以其之名振臂一呼,远东局面也定然会发生逆转性的改变,只是这一切都只停留在了空想智商。
“绥东军发展的好快,居然已经达到蒙古草原上来了!”
钱铭振并没有做出一副感激涕零,庆幸万分的样子,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摸出一个银质链坠递给吴孝良。
“虽然没能救下目标一家,不过却从其一个女孩手得到了这个,那个小银盒里有他们一家的照片。”
吴孝良当然明白,这个骨子里仍旧骄傲到极点的钱小公子是在用这个证明他并非是没有尽力,于是结果链盒,到手的一刹那间觉得十分眼熟。他从怀也摸出一个银质链盒,形制镂花都极为相似,只是小了一圈。吴孝良按住钱铭振给他的银盒卡簧。
咔吧一声,盒盖弹开,里面是一张全家照片,里面一个犀牛角大胡子的男人依稀可辨就是前世在图片上所见的那个人,只是目光扫到左下角一个慵懒坐在椅子上的少女时,他呆住了,这,这不是安娜吗?虽然照片上的表情稚嫩,但依稀便是当初所见那个红发少女的摸样。吴孝良将另一只手的链盒打开,那个红发少女的半身像显露出来,神韵形态竟是一般不二!
难道,难道安娜竟是,竟是……吴孝良被自己的想法惊呆了,但是,仔细推敲,安娜出现的时间,和他所孰知的那段历史是极为不符的,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民国五年,也就是西元1916年的冬天,那时候俄国还没有发生革命,以她的身份自然没有理由跑到东北一个鸟不拉屎的老林子里一靠土匪过日子。
但是,吴孝良又想到了李振清,这个大哥一定有什么是瞒着自己的,他忽然有种预感,李振清一定知道安娜不为他所知的身世。然后,又联想到在金川街,收买张大虎奇袭四方顶的俄国人,真相似乎扑朔迷离,却又清晰的摆在眼前。
“吴司令,司令……”
多尔济见吴孝良望着两个银质链盒呆呆的出神,他从未见过这个年轻的将军如此失态过,于是便上前唤他。
“这几人怎么处置?”
作为一个向导,如此问已经是大大超出了他的身份范围,不过,吴孝良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但是个热心肠,见解也时有独到之处,所以经常与其讨论此类问题,这是如此问,其他部下也就见怪不见了。
吴孝良被多尔济提醒后立刻反应过来,连忙吩咐部下为钱铭振几个人拿来干净的军装换上。
“他们是我派去俄国内部执行秘密任务的。”
多尔济听说这几个衣裳褴褛的人是吴孝良派出执行秘密任务的,也跟着长吁一口气。
“幸亏被咱们遇到了,否则被那些哥萨克抓了去,重则丧命,轻则被卖到草原部落里做奴隶,生不如死。”
几个人被多尔济一番说辞惊得毛骨悚然,也都暗暗庆幸,在最后关头的得救。钱铭振详细向吴孝良讲述了进入俄国腹地以后的日子,直到得救,他将发生的绝大多数重要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讲了出来。包括一直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伊万,这个俄国人虽然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但是在关键时刻,总是对他们施以援手。钱铭振建议吴孝良,允许这个俄国人加入绥东军,并且伊万本人也表达了想加入绥东军的迫切想法。
吴孝良欣然答应了钱铭振的建议,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长远效果的建议,他一直想在绥东军成立一只外籍军团,这些人以雇佣兵的形式出现在绥东军序列,不要求他们的绝对忠诚,却要将这些人当成绝对的敢死先锋。而伊万的加入正好消除了那些无路可走的帝俄旧军官和士兵对**队的顾虑,给他们一条生路,这些人一定会趋之若鹜。
钱铭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有一只在俄国境内准备经由西伯利亚返回欧洲的捷克军团被高尔察克策反了,这只捷克军团大约有五万人,先前有一股捷克人已经运动到外蒙一带,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和他们交火了?”
吴孝良心里一动,难道是将日本人救走了的那些人?看他们装备精良,体态样貌又与俄国人有不少差距,想来定然是他们。
“救你之前,已经遭遇过,但却是匍一接触,便都撤离了战场!”
钱铭振抚着额头,继续道:“我们在逃回来的路上听说,这伙捷克军团的加入,让高尔察克实力大增,他打算冬天一过便会向西方发起进攻,如此以来咱们的大好机会就到了,不如在他屁股上狠狠捅上一刀……”
第230章雪中送炭
吴孝良从钱铭钧口听到高尔察克的计划,心盘算着,如何利用高尔察克溃败之前的机会,为国谋求更大的利益。熟知历史为如今带来的好处就是在博弈的时候,知道该如何选择契机。据他所了解,此时的高尔察克应该达到了鼎盛时刻,几十万大军剑指西方,曾经很多人都认为他一定会夺取俄国大权,但是没人料到,他败得的如此快,如此彻底,最后落得个身死冰窟的悲惨下场。
而最终给他致命一击的竟然是他曾经深为倚重的四万捷克军团,这其不乏政治阴谋与利益的妥协交换,但是吴孝良不想探求事情真相的经过,只是想趁着他们乱,狠狠的在这头北极熊身上狠狠踹上几脚,顺便拿回那些本该属于国的东西。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并没有看到捷克军团以及高尔察克直接派兵干涉外蒙的记载,而今看情况,竟好似已经直接派一部分人前来,而日本的势力渗透也远远超过他前世时的程度。
据记载,徐树铮在率兵进驻库伦时也仅仅是进行了一番恫吓便将日本人弄的不敢有所懂过,而后来将夺回的外蒙丢失,竟是因为国内军阀混战,再无力支持外蒙驻军,最后导致了这些人的灰飞烟灭,产生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是,却很少为后人得知,在那个时代,有着那么一批人为了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
吴孝良暗暗下决心,既然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就绝不能让悲剧再次发生。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继续北上消灭掉日军残余部队,然后对付新的敌人捷克军团一部人马,并且还要时刻提防着躲在暗处的哥萨克。此前,哥萨克惨败应该会让他们在外蒙境内的活动有所收敛,但是,据他前世信息所得出的推论,谢苗诺夫这个人绝不是那么容易便胆怯与放弃的人,想必不久就会与其本人产生正面冲突。
第二条路是南下进攻库伦的恩琴人马,这个恩琴是谢苗诺夫的手下,心狠手辣,从而得到了一个“血腥男爵”的绰号。而今羽翼渐丰已经逐渐不再听从谢苗诺夫的号令,这到是一个可加以利用的因素,能够让他们两方自相争执,绥东军从旁余人得利自是最好。但是又一转念,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以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夺取库伦,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震慑这些对外蒙垂涎三尺的,白匪武装。
只有堂堂正正的以强大实力将其击败,取得的胜利才会让这些人疼到骨子里,才会有所忌惮。正思量间,侦察兵返回报告。
“司令,前方十里处发生战斗,是刚才就走日军的那伙神秘军队!”
“哦?”
吴孝良立刻来了兴趣,本来还在为是继续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困扰,此刻犹豫一扫而光。
“传令,全军保持阵型,继续向北,将日本人以及那伙捷克人通通干掉,再回师库伦。”
绥东军依旧是第一团在央,骑兵团游弋左侧,第二团掩护右翼。二十分钟后,已经能听到激烈的枪声,战场便在前方,吴孝良端起望远镜观察着整个战场。
很明显,捷克军团的人占了上风,战斗已经进行到了尾声,白刃战正在上演。劣势一方被捷克军团打的节节败退,看样子距离崩溃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但是他们却依然在苦苦支撑。吴孝良暗自称赞,好强的战斗意志,在面临绝对劣势即将溃败的情形下仍旧苦苦支撑,如果是国内军阀的部队,恐怕此刻早就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了吧。随后,他拿自己的绥东军比较了一番,竟也不敢肯定自己的部下会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死战到底。
究其根本,一直军队的战斗力源自他们的心念,而这心念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铸成的。捷克军团再一次发动了猛烈的冲击,机会来了,如果此刻绥东军冲下去,他们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有全身而退的机会了。
吴孝良不禁感叹着侥幸,如果不是这伙人的出现,他恐怕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进攻!”
命令的话音刚落,骑兵团便似离弦之箭一样冲了出去,第二团紧随其后,也掩杀过去,第一团则与吴孝良的指挥部留在一起,作为全军的后备部队。
那伙人果真是捷克军团派来干预外蒙的军事力量,他们的作战意识还是比较高的,在巡逻途连续遭遇多股敌人,本来是不愿与这些人进行决战的,就拿眼前即将溃败的这伙人来说,也只是接触一下威慑为主,不过对方却不似先前股军队好打发,同为金发碧眼的欧洲军团选择了死缠烂打,为此他们在一开始损失不小。所以,只好全力进攻,由于捷克人的武器装备远远精良于对方的老旧的莫辛纳甘步枪,所以很快取得了战场的优势,并摆出了将那伙人歼灭的战斗阵型。
不过,绥东军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战场的形势,捷克人的优势瞬间消失,他们从牢牢的掌握战场主动权变为了腹背受敌,一部分人开始变得惊慌,但是由于在战场上纠缠的太过紧密,已经无法与之脱离,失去了斗志的捷克人开始逐渐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与捷克人纠缠的那伙人,一名年轻军官对战场上瞬间出现的逆转十分错愕,但是他欣然的接受了变化产生的结果。
“同志们,最终的胜利属于我们,冲啊!”
军官的肩章上将星灿然,显示着他是一名少将,一名年轻的少将。
“胜利属于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万岁,万岁!”
少将身边的士兵与军官同时也高呼起来。
霎时间,战场之上的乌拉之声不绝于耳,本来已经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顿时爆发,对捷克人发起了疯狂的反击。吴孝良,听到此起彼伏的乌拉之声,再看到这些悍不畏死的战士们,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涌起,自己这次雪送碳,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第231章遭遇
吴孝良在望远镜清晰的看到反败为胜一方高擎的红旗,乌拉之声此起彼伏,他的嘴角勾起冷笑,为了一个蒙古,诸多势力将手伸了过来,都想分一杯羹。区区两天时间,绥东军所遭遇的队伍不下三四股,他们有日本人,哥萨克,捷克人,这会又多了他们。但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各方的人马多了相互掣肘,绥东军正好可以坐收渔利。
虽然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在对付捷克人和日本人的联军之时,却丝毫没有手软,对面的苏俄军竟与绥东军配合的极为默契,将他们压缩在一块狭长地带,只等时机成熟便分割歼灭。
苏俄军的少将手掐腰间,发自内心的赞叹着两只曾经敌对作战的部队,竟然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配合的如此默契。
“不知对面绥东军领军的是否那个姓吴的将军?如果是的话,真想看看他见到咱们时的表情。”他面带恶趣味的对身边副官笑着说道。
此时,捷克军团的威胁早已经解除,就在半小时前他们还牢牢的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把持着胜利,可转瞬间便胜败易位,就在他们绝望万分的时候,东北方向运动而来一群骑兵,他们嗷嗷呼喝着,枪口朝天啪啪放着枪,风驰电掣的向战场直冲而来。
吴孝良在望远镜注意到了那股不明来历的骑兵,视野这是些金发碧眼的大胡子,十有**是敌非友。这股骑兵的加入,使得战场上的形势更为复杂,虽然此前那股苏俄军与自己配合的很好,但是他无法保证在关键时刻,他们不会调转枪口指向绥东军。所以他当即发布命令,骑兵团以及由侧翼进行包围行动的第二团立即逐次脱离战场。
多尔济激动的大喊大叫:“是哥萨克!是哥萨克!这次一定不要放过他们。】!”
哥萨克在蒙古草原嚣张跋扈惯了,草原上的牧民们,对这些帝俄的鹰犬们,在心底由衷的憎恨厌恶他们,多尔济也不例外,他是极希望这位年轻的吴将军能够,将蒙古人厌恶的宿敌全部消灭掉。
但是,吴孝良的命令让他失望了,他想不通,这位盗墓前为止他所见到的,一直屡战屡胜的年轻将军竟然下了撤兵的命令,在草原人民来看,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懦夫行径。
“吴将军你这是……”
多尔济的反对很快便被军队的呐喊声所淹没,吴孝良并没有听到他的抗议声,因为他的注意力更多的都放在了眼前的战场之上,撤退是最难度非常之高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和敌人纠缠在一起犬牙交错的时候,既要快撤离,以免被新来之敌纠缠住,又要防范交错在一起的敌人的反击,一不小心转胜为负的例子也不是没发生过。
高举红旗下的大鼻子少将惊讶的看着战场上的变化,他有些疑惑。
“绥东军如何撤兵了?胜利就在眼前,他们如何,如何竟放弃了?”
一旦这只军队做出违背常理的行为之时,必然就是有什么阴谋诡计,自己在他手里吃过亏,日本人就更不用提了。想到此处,他不禁提高了警惕,但转念又一想,不对呀,就算是小心提防,也应该是自己的队伍几倍小心才是,捷克军团和对面的绥东军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少将的视线越过了纷乱的战场,终于发现了原因所在,那股不明身份的骑兵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