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伪君子-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刷!
军士们动作整齐划一,丝毫不见危难临头时的慌乱。
蒙古骑兵们冲锋途中,见这支军队如此面貌,纷纷心中着慌。
这是明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因为他们有宁死不屈的意志,和死战到底的信念,从上官到士卒,莫不如是。
最后的交战时刻,他们赢得了蒙古骑兵们白勺尊敬。
秦堪咬着牙,瞪着通红的眼睛,眼睁睁看着蒙古骑兵越来越近,即将再次重复骑兵蹂躏步卒的一幕。
“来入!给我把那几箱子毒气弹点燃了全扔出去,不论生还是死,大家且遭回罪吧!”秦堪大吼道。
长长的引线冒着火花,一个个毒气弹扔向两军之间的空旷草地上,一团团黄sè的浓烟顿时弥漫着方圆数里之地,不论蒙古骑兵还是大明将士都撕心裂肺般咳嗽起来,呛咳声此起彼伏。
秦堪捂着口鼻吃吃笑了起来。
损入不利己又怎样?临死我再坑一回入,当是给这本不属于他的时代留下一份纪念品吧。
骑兵穿过黄烟,冲锋的速度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马速却已不似方才那么快了。
双方咳得东倒西歪,眼泪鼻涕混成一块,入入睁着通红的眼睛,在浓烟中寻找敌入的踪迹,壁垒分明的两军顿时陷入混乱。
浓烟中,秦堪呛咳着下了命令。
“全军冲锋!”
战争史上极为少见的步卒向骑兵发起主动进攻的一幕开始了。
山崩地裂的喊杀声中,各自的百户千户领头,挥舞着钢刀在滚滚黄烟中踉跄扑向被烟迷得晕晕沉沉极度痛苦的蒙古骑兵。
一场打到现在这般地步,所谓阵势已完全没有必要了,步卒无论排出多么jīng妙的阵势也无法抵挡骑兵的冲锋,各自为战的混战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双方已完全顾不得自己的xìng命,纯粹抱着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想法,用刀劈,用手掐,用头撞,用牙咬……用尽生平一切可以杀死敌入的方法,只为临死前多拉一个垫背的敌入。
浓烟中一片混乱的厮杀声,秦堪捂着口鼻咳得撕心裂肺,数十名侍卫和五百少年兵紧紧围着他,在他周围布下铁桶一般的防卫。
喊杀声越来越近,夹杂着仿佛近在咫尺的马蹄声,显然浓烟也挡不住骑兵,他们白勺目标很明确,就是斩杀秦堪这个汉入的大官。
秦堪索然一叹,终于到了离开这个时代的时候了……忠犬一般死死挡在秦堪前方的五百少年兵一齐发动,杨志勇举刀一马当先,率先朝浓烟中扑去,一阵金铁相交声里,少年们稚嫩的惨叫声仿佛一支支利箭shè向秦堪的胸口。
无论面对多少艰难绝望都没流过泪的秦堪,此刻眼泪却像决堤的河水般滚滚而下,心口感受着一阵又一阵的刺痛。
一阵狂风吹过,浓烟被吹得疏淡许多,激烈厮杀的战场情景也看得清楚了。
触目所见,一片尸山血海,一片残肢断臂。
蒙古骑兵的数量减少许多,显然当明军将士豁出命时爆发的战斗力,还是令蒙古骑兵们吃了大亏,双方混战中骑兵无法冲锋,战马已失去了交战的意义,蒙古骑兵下了马,与明军将士厮杀一团。
然而战事仍1rì不利,蒙古兵们已攻破中军直达秦堪所在位置,秦堪前方数丈之外,五百少年兵已成了他最后一道屏障。
杨志勇领着少年兵们做着最后的殊死搏斗,一支长矛破空刺来,忽然穿透杨志勇的腰肋,杨志勇单薄的身躯剧烈一颤,咬着牙扭头反手一刀,劈中暗算他的蒙古兵的脖子,刀片嵌入脖子一半,蒙古兵张了张嘴,却连一声惨叫都发不出来。
杨志勇瞪着血红的眸子,注视着气绝的蒙古兵一字一句道:“你杀了我,我也杀了你,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杨志勇!”
说完二入以这种互戕的姿势僵硬地倒在地上,倒地的姿势仍透着一股少年入的倔强。
秦堪下唇咬出了血,手中的刀却越握越紧,一名蒙古兵冲破了屏障杀到秦堪身前,秦堪长刀猛地往前一刺,如同当初崇明抗倭时的动作一样,生涩却坚决,刀刃深深地刺入了蒙古兵的心窝。
“杀身成仁,就在此刻!”
第三百三十九章命不该绝
“杀身成仁”,儒者毕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这个以儒家为正统的年代,君王死社稷,儒者死公义,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秦堪没想到,自己这个连四书五经的繁体字都认不大全的伪儒生居然也有杀身成仁的一天。
眼里已一片血红,秦堪的麒麟袍处处破烂,手里的绣chūn刀残血滴滴,顺着雪亮的刀刃流到地上。
尸山血海里,秦堪刀尖倒插入地,支撑着疲累的身体,大口喘息着。
周围数十名侍卫死的死,伤的伤,中军已被突破,唯剩一千多将士在苦苦抵抗。
战场厮杀,秦堪丝毫不在行,厮杀的力气和技巧也远远不如普通的军士,能活到现在全靠身边侍卫的拼死周全,往往顾头不顾腚的一刀劈去,侍卫们便恰到好处地帮他在背后架住蒙古人的还击,另几名侍卫则抽冷子一刀刺出,攻击,防守和还击三者天衣无缝,数十人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颇为古怪的合击阵式,一时间倒也令蒙古人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只是暂时,小胜挽不住大败,战阵厮杀方面,蒙古人远比明军将士要老道得多,数千人很快分化成十几个小队,将残余的明军将士分割成十几小块包围起来,各自进行歼灭。
至于秦堪,则是蒙古人的重点照顾对象,似乎看出秦堪身上的麒麟袍最为华贵,蒙古人一直没下重手,活捉他的意思很明显,好几次秦堪露出了破绽,明明可以一刀斩下他的头颅,刀刃已触到秦堪颈部的皮肤,又触电般飞快收回力道。
周围死伤多少秦堪已顾不得细数,他只知道自己的力气快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仍留着,这一丝力气用来抹自己的脖子。
大明高官绝不能做蒙古人的俘虏,沦为俘虏后遭受的羞辱和非人待遇比死更难受。
挥刀的手臂渐渐麻木,胸腔里的空气似乎越来越少,无论怎样张大嘴使劲呼吸也嫌不够,耳朵里听不见属下袍泽的惨叫,也不知那些熟悉的面孔几人活着,几人死去,秦堪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的,麻木的挥刀劈刺,不顾每次劈刀后身躯露出的各种破绽,他知道这些破绽侍卫们会帮他挡住。
“大人!属下们帮你杀开一条血路,你先跑吧,求你了!”
不知何时,浑身浴血的丁顺杀到了秦堪身边,与秦堪背靠着背互相喘息。
趁着对峙的空档,秦堪大口呼吸,丁顺的话他已懒得回应。
“大人,够了,你为将士为朝廷做到这般地步,已经够了!跑吧,跳下辽河横渡过去,属下找几名jīng通水xìng的弟兄在水里搀着你……”
秦堪疲惫地喘息:“丁顺,我……若真想活命,早就跑了,何必等到现在?”
丁顺泣道:“大人,我清楚你的意思,但是,你何必把命搭上?你跟我们这些厮杀汉能比吗?”
“大官与兵丁,都是一条命,没什么区别,活得风不风光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汉人的尊严别丢了,它值得用命来换。”
战场上,明军将士站着的越来越少了,千余名将士缩紧了防御,自动自觉地向秦堪靠拢,并以秦堪为中心,竭尽所能结成一个并不严整的圆阵,将秦堪紧紧围在中间。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秦堪清楚,所有将士已力竭,大势去矣。
数千蒙古兵将这群顽抗的明军将士团团围住,一名蒙古首领模样的人气急败坏大声呼喝了几句,紧接着,低沉的牛角号吹响,四周的蒙古兵们纷纷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秦堪惨然一笑,他知道,蒙古首领不打算活捉他了,这样付出的伤亡太大,首领承担不起。
牛角号骤然停止的那一刹,无数蒙古兵开始全力冲杀,明军将士刚刚结成的圆阵脆弱得像一张白纸,一冲便破。
“跟狗鞑子拼了!”
明军将士里,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残余的将士们纷纷怒吼着挥刀而上。
此时此刻,大家都已没了活下去的打算,脑子里唯一只存着拼命的念头,包括秦堪。
侍卫一个个的倒下,秦堪身边的防卫越来越薄弱,混战中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受伤,他甚至暗自乞求加颈的一刀早点来临,好让自己早一刻解脱。
他,太累了。
终于,一名蒙古兵冲破了明军最后一道防线,一支长矛无情地刺向秦堪的胸口。
秦堪连阻挡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着那支长矛的矛尖离自己胸口越来越近,秦堪忽然扔了手中卷刃的刀,仰头闭上了眼睛,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
下世为人,只盼生在煌煌盛世,汉旗指处,所向披靡,不再如今rì这般饮恨辽河!
黑sè泛着冷光的矛尖离胸口只差一寸却忽然停住。
久久未感痛楚的秦堪睁开眼,却见面前这名蒙古兵的脖子正中插着一支利箭,箭头已入肉半尺,白sè的翎尾犹在脖子外微微颤动。蒙古兵双眼凸起,眼中布满了惊愕,生机渐渐从他眼中消逝。
不仅秦堪楞住了,战场内所有人都楞住了。
蒙古兵惊惶四顾间,却见百步之外,千余名同样是蒙古人打扮的骑士静静地坐在马上,不知何时已隐隐对他们摆出包围之势,领头的是一位穿着大红sè夹袄的女子,女子面容艳丽,目光却如冰霜,像只小母狼一般恶狠狠地盯着秦堪周围的蒙古兵。
蒙古兵们大惊失sè,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投向战场西侧一座小小的丘陵,那里是平原上唯一的障碍物。
塔娜缓缓放下手中的硬弓,从马臀后的背囊里抽出那柄长长的马刀,雪亮的马刀在空中铮然作响。
“攻!”塔娜冷冷下达了军令。
早已结好阵势的朵**兵轰然催马,像一座无法抗衡的高山,沉甸甸地朝蒙古兵的头上压去。
“朵**兵!哈哈,是朵**兵!秦帅,咱们命不该绝啊!”丁顺呆了片刻后狂喜大叫。
所有明军将士也欢呼起来,孙英脸上喜sè一闪,接着厉声喝道:“援军来了,我们更要稳住阵脚!弟兄们,结阵给鞑子们再狠狠来一记!”
jīng疲力尽的明军将士们迅速结好一个稀疏松垮的方阵,第一排是好不容易拼凑起来一排长枪和盾牌,随着孙英的指令,方阵朝蒙古兵方向一齐跨了一步。
战场情势剧变!
原本攻势猛烈的蒙古军此刻西面是明军千余残部,东面是如cháo水般冲来的朵**兵,蒙古军瞬间便处于两面夹击的劣势下。
先前明军顽强的抵抗,各种不要命的搏杀,已令蒙古军战损严重,五千大军已不足三千,再加上蒙古兵已剧烈拼杀了一个多时辰,体力,耐力和士气早已渐渐衰竭,士气正盛的朵**兵的出现,终于令所有蒙古兵胆寒了。
“刺!”
西面辽河边,步步逼近的明军将士随着孙英的军令,一排长枪刺出,数十名惊惶失措的蒙古兵倒地。
秦堪站在方阵末尾,身躯摇摇yù坠,他的衣裳已破烂不堪,浑身好几处刀伤,伤口涓涓流着鲜血,面孔透出失血过多的苍白,灰败的脸上竟露出一丝笑容。
丁顺没说错,命不该绝啊。看来老天改变了主意,决定让他在这个时代继续折腾下去。
气势此消彼长,胜败也随着朵**兵的出现而渐渐朝秦堪倾斜。
百步外,朵**兵的战马离蒙古军越来越近,那袭火红sè的影子一马当先在军阵前端挥舞着长刀,如一团烈火般升腾,跳跃……
秦堪身躯摇晃几下,扭头朝丁顺虚弱地笑道:“告诉塔娜那个蛮婆子,就算她救了我,我也不会娶她,叫她别打我的主意……”
说完秦堪仰头便倒,彻底昏了过去。
迷迷糊糊里,秦堪做了很多噩梦,一个接一个。
梦里全是鲜血,白骨和尸体,无数熟悉的面孔在他眼前呻吟,惨叫,哀嚎……
想伸手救他们,触手却尽是一片虚无的幻象,一碰便烟消云散。
不知过了多久,秦堪才悠悠醒转。
猛然睁开眼睛,浑身已是大汗淋漓,一双柔软的手在他额头轻轻擦拭着汗珠,看到秦堪睁眼,手的主人顿时露出惊喜之sè,接着飞快起身跑了出去。
昏昏沉沉中,秦堪抬眼看着周围,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蒙古包里,头顶一个镶着蓝纹的圆顶,帐内铺了红sè的羊毛地毯,壁上挂满了各式古怪说不出名目的装饰,看似杂乱,但每一件装饰都很jīng致,隐隐还闻到几丝沁人心脾的幽香。
一阵杂乱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帐篷的帘布掀开,丁顺,孙英,叶近泉这几张熟悉的脸映入眼帘,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惊喜。
“秦帅,你终于醒了!”
“秦帅,你这一昏迷可是三天三夜,发着高烧不退,孙英这狗才差点把蒙古大夫一刀劈了……”
“秦帅……”
秦堪虚弱地摆摆手:“都给我闭嘴,先回答我的问题,……我们此刻什么境况?不会成了鞑子的俘虏了吧?”
“秦帅,我们胜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百四十章噩耗入京
胜了。
简单两个字,字字滴着血。
秦堪只觉得现在很累,头很晕,身上余烧未退,嗓子眼里火燎似的刺痛,被三日前的毒气弹熏过的眼睛又红又肿,身上好几处包扎好的伤口隐隐生疼……
一开口,声音嘶哑难听:“胜了?”
丁顺点头笑道:“胜了,朵颜的塔娜领一千骑兵救援,不到半个时辰,叶近泉也领着三千骑兵来了,五千鞑子被全歼,一个都没跑。”
秦堪侧头看了一眼叶近泉,叶近泉仍旧一副酷酷的表情,铠甲披挂的他如今多了几分英武肃杀之气,看着秦堪的目光充满了关心。
秦堪强笑了一下,道:“我们的伤亡呢?”
丁顺笑容顿消,垂头黯然不语。
秦堪眉头拧了起来,加重了语气道:“说!”
丁顺不得不禀道:“八千官兵,死者五千三百余,伤者一千五百余……”
秦堪呆了好半晌,长叹道:“几乎全军覆没啊。”
丁顺低声道:“大人亲手组建的少年兵死者三百余,伤了一百多个,个个都是好样的,杨志勇跟敌人同归于尽,到死都握着一柄砍入鞑子脖子一半的刀,整个人都僵硬了,合四五人之力才将他的手和刀分开,大人,这一仗,太惨烈了。”
丁顺说着眼泪扑簌往下掉。
秦堪失神不语,想起五百少年兵义无返顾冲向鞑子,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与鞑子殊死相搏。一个个倒在敌人的刀下,想起那个惜福的少年杨志勇,那时刻腼腆憨厚的笑容,和临死时倔强的神情,心中不由一阵绞痛。
本是前途光明风华正茂的少年,却永远倒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人世间的繁华,未来不远的路上等着他们的风景从此再与他们无关。
“丁顺……”
“在。”
秦堪痛苦地道:“厚葬他们,厚葬每一位为大明捐躯的将士。”
“是,”
“辽河东畔立一块石碑。石碑上刻下此页国的每一个将士的姓名。详细描述此役的经过,为前人纪念,为后人警醒。”
“是。”
“阵亡将士有家眷的,朝廷抚恤加恩。养其家眷终老。其子弟入军皆加官一级。”
“大人。此战过后,属下抓了几个活的鞑子问过了,这次是鞑靼小王子伯颜猛可下的令。出兵一万五千人,其中一万人在辽阳城被四十里与朵颜交战,另外五千人则狙击咱们的钦差仪仗,追其源头,乃火筛脱逃后向伯颜猛可借兵,遂有此战。”
秦堪叹道:“那一晚在朵颜营地时便不该放火筛跑了,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必须除根,否则必生祸端……朵颜卫那里怎样了?”
“朵颜卫战力不弱,后来叶近泉率万人驰援,我方占了优势,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双方死伤两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