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43章

傲气凛然-第43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有些意见的几个武官亲临现场之后,也纷纷改变态度,认为军火库的建设很巧妙也很安全,成都府衙甚至想把新监狱建在军火库南边,惹来众人一阵笑声。

赵尔巽和一群文武官员不知道的是,顺着城墙角下的大道一直到西面军火库工地的三百多米围墙,是华西集团旗下枪支组装部门金属制品公司的后墙,一旦西面的军火库落成,高大的围墙就会变成一排砖混结构的两层骑楼,而且还会向北开个大门,供金属制品公司的数百工人出入,将来一旦打开城墙建起新城门,这条大道就会成为五金工具和机械产品一条街,与隔着护城河的三个工厂连成一体。

赵尔巽视察完成都本地,很快将前往重庆,然后再南下泸州、叙府,接着西上雅安,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转上一圈,才回来观摩新军和边军例行举办的秋操,估计中秋节都得在外面过。

由于数月前湖南发生的“抢米暴动”愈演愈烈,半个湖南陷入动dàng之中,军民之间、族群之间的武力血拼事件层出不穷,赵尔巽自然不敢有丝毫放松,此次巡视,很大程度上是对四川地方官员予以警示,对各地民众进行安抚。

独掌兵备处的萧溢茗因为要筹备秋操,加上军中其他各方面的事务较为繁琐,只好留在成都不能随驾而行。

如今的萧溢茗,再也不是昔日的萧溢茗了,他已经成为四川赫赫有名的新思想代表人物,英、美、德、法等国报纸把他称为“中国新思维的开拓者”,“中国西南地区最有魄力、最具潜力的军界新星”,是“四川地区最成功最有代表xìng的工业家和商界传奇人物”,就连同盟会的报纸也把萧溢茗说成是中国新青年的代表xìng人物,在这样的吹捧下,萧溢茗想不出名都难了。

数月来,自知写不出任何文学作品和浪漫诗歌的萧溢茗专攻时政评论,他费尽心力精心炮制的《论时代精神》、《民族工业的前途军发展初探》等五篇精心写就的论证文章,先后被全国各大报纸和欧美主流报纸所刊登,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连袁世凯都授意麾下心腹谋士兼第一笔杆子唐昭仪撰文呼应,盛赞萧溢茗的《新军发展初探》是中国目前最有水平的军事论文,不但客观地总结了新军军事训练方面的得失,指出各地新军普遍存在的痼疾,还从建军思想、军事装备、军事训练和指挥系统建立等方面深入探索,给出了新军发展的宝贵思路。

萧溢茗“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的策略成功了,他的名字为全国文化界、工商界和军政界所熟悉,他的事迹成为无数进步青年心目中的榜样,他的政治立场中庸中有些许jī进,冷静中不凡jī情,既不得罪朝廷,也没开罪同盟会中的兴中会和光复会等各派系,在夹缝中走得轻松自然轻灵无比,令不少军政界的老江湖老油条击节称叹。

这还不算,绝大多数国人所不知道的是,萧溢茗已经成为英国的《字林西报》、《泰晤士报》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伏斯日报》的特约撰稿人,《论中欧关系》、《欧美各国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影响》、《中国严峻的政治局势对欧美各国的影响初探》等文章,引发列强政要的瞩目,可是除了欧美各国最核心的权力机构,几乎没有人知道署名为“哈利。bō特”的特约撰稿人是谁?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

所有猜测对萧溢茗来说都无关紧要,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各国的重视,自己的名字被这些国家的驻华机构的头头们所牢记,虽然目前还未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只要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将达到自己的目的。

走出重要一步的萧溢茗变得更为自信,也更为谨慎,年龄和资历的劣势,正在获得有效弥补,舆论给他带来的名气和荣誉,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所以他很满足,也不急于加快步子,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资料,大量阅读欧美各国的哲学书籍、工商业和军事科技方面的文献,在继续翻译和总结欧美各**事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酝酿几篇能够引发更大震动的专题时政分析和评论。

不管是否无耻,萧溢茗都决心尽可能利用自己脑子里少得可怜的、“先知先觉”的宝贵记忆,争取尽快奠定自己在军政界和思想界的地位,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将来的巨变做好准备。

九月中旬,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消息相继传来:

大邑火电厂建设完毕开始试运营,化工厂设备安装妥当年底前可完成调试;雅安弹药厂厂房建设完毕,水力发电厂已经建好截流大坝;弹药厂开始大量收购生铁、铜锭等原材料;雅安保安队按计划顺利完成轮训,七百名拥有基本军事技能和严密组织的精锐力量,分别担负起大邑、雅安两大生产基地的安全保卫重任。

成都总部方面,本年度十个月的总产值达到一千二百四十万元,利润总额首次超过两百五十万元,经营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诸省和中南地区,青海和康藏地区的初加工皮革、陕西和甘肃地区的棉花和毛皮、湖南湖北和云贵地区的各种生铁和锡锭等等,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华西集团下属企业生产的各式手枪、皮套皮具、五金工具、军用棉衣、电筒水壶等先进产品,以及进口后转手倒卖的枪支弹药、机械设备、煤油西药等商品销量猛增,整个集团已经步入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

还有几件让萧溢茗感到高兴的事:

德国驻成都领事馆正式升级为总领馆,好朋友夏普乐随之晋升德国陆军中校;罗柏亭以快速增长的财富,超然的远见卓识,成为英国怡和公司的第四大股东,罗柏亭作为怡和公司的新任副总经理,举家搬往上海,萧溢茗的亲密合作者庄森接过罗柏亭的班,成为怡和公司西南分公司经理,继续与萧溢茗一道展开合作。

罗柏亭和庄森的巨大成功事迹,风靡了上海租界,吸引了众多的欧美淘金者,一批又一批的欧美商人、牧师和冒险家逆流而上来到成都。

有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萧溢茗的军事才华在四川新军中反而没有施展之地,萧溢茗也不屑于为内斗不止的四川新军伤脑筋,除了每个月例行前往讲武堂、陆军小学和各军营巡查一番,与各级军官碰碰头,解决一些分内的日常问题,萧溢茗几乎不过问非职权内的任何事情,倒是和陆军小学第三期学员刘文辉、林云根、唐瑛、何光烈等人建立起了深厚感情。

萧溢茗与刘文辉是通过他大哥刘文渊认识的,刘文渊是大邑刘氏家族的代表,与华西集团合股兴办的发电厂就是刘文渊担任的厂长,刚开始萧溢茗根本没意识到刘氏家族的巨大影响力,直到他见过刘文渊的三弟刘文彩之后,他才非常震惊地想起某些东西,从而联想到记忆中某个赫赫有名的大军阀也叫刘文辉。

于是,刘文辉得到了萧溢茗无微不至的照顾,萧溢茗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他,在学习上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周都会检查刘文辉的学习情况和功课进展,为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尽可能让刘文辉开拓视野勤于思考,为此,萧溢茗还将自己精心翻译和收藏的军事资料送给刘文辉阅读,从方方面面帮助他打牢基础。

刘氏家族对此感jī不已,刘文辉更是一口一个“小哥”地叫,对萧溢茗无比尊敬和崇拜。

受刘文辉影响,同期一批聪颖好学的学员相继跟随而来,每周只要有空,这帮学员就集体到萧溢茗家里聚一聚补点儿油水,将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向萧溢茗提出来寻求答案。

萧溢茗总是耐心地予以点拨,这种点拨并非一味地问答,而是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大家去思考去印证,使得刘文辉等人受益良多,进步神速,方方面面都远远超出同期其他同学一大截。

sī下里萧溢茗庆幸不已,有几次做梦的时候都笑出声来,这个世道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C!。

第五十四章提醒还是威胁(上)

更新时间:2012…6…2410:06:12本章字数:4536

【谢谢死人大头、好书要顶、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天下(纵)横有我、拜读此书、田大榜、独孤伊剑的打赏,谢谢田大榜的更新票!

谢谢朋友们的五星评价票、推荐票、点击和收藏!大家的深情厚谊,天子铭记在心,力争写好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今年的中秋节,萧溢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忙,送礼收礼需要面面俱到,迎来送往酒宴频频,萧溢茗不但要赴宴还得宴请,忙得脚不沾地,整天被灌得满面通红,晚上归家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

萧溢茗在礼尚往来方面大大咧咧,易姐没少为他操心,但是易姐忙得高兴、忙得快活,在她心里,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礼节是绝不能废的,因此,无论是为萧溢茗设家宴款待好友,还是回赠礼物,易姐都不用萧溢茗操心,总能做得让亲朋好友满意。

好不容易佳节过去,孔老二的诞辰又到了,成都城里的读书人早早地就把文庙收拾干净,装点一新,盛大的祭祀活动随即开始。

刚巡视一圈返回成都的总督赵尔巽自然是当主祭人,全城军、政、学、工、商各界名流蜂拥而至,都以能参加这个盛大庆典为荣。

唯有萧溢茗对此全然不感兴趣,庆典当天他竟然跑到兴隆街的英国怡和洋行找庄森喝酒去了。

已经成为中国通还能说一口地道成都话的庄森,自然知道好友对儒家学说不感兴趣,所以也没问萧溢茗什么,倒是对近来生意上的几桩事情有些疑huò。

“萧,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固执地认为橄榄sè卡其布是最好的军服面料?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统一采用漂亮的卡其原sè和棕黄sè卡其面料,全世界都对我们军队的服装款式及颜sè赞不绝口,美国人也有意仿效,为何只有你看不上眼?”

庄森举着酒瓶盯着萧溢茗看,就是不倒酒。

萧溢茗把一颗开心果扔进嘴里,指着庄森却望向旁边的贝蒂:“亲爱的贝蒂,你嫁给这么一个固执的家伙,是不是感到很后悔?”

已经怀孕五个月的贝蒂听了呵呵直笑,萧溢茗一直以来经常和他们两口子开玩笑,每次都让她乐得不行,萧溢茗和她丈夫斗嘴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但笑归笑,贝蒂还是要帮自己丈夫的:

“萧,你的嘴巴积点儿德好吗?我认为我丈夫的观点非常正确,你应该放弃那些落后的观念,在这件事情上予以慎重考虑,做出明智的选择。”

庄森指着萧溢茗哈哈大笑:“萧,投降吧!你已经不止一次投降了,不会伤害到你那可怜的自尊心的,哈哈!”

萧溢茗翻了个白眼,抢过酒瓶自己倒上半杯,端起酒杯长叹一声:“我现在终于理解,乔尔丹诺。布鲁诺为何会被烧死了!”

庄森和贝蒂笑得更欢了,笑到最后贝蒂跌坐在长沙发上,伏在庄森身上直喊肚子疼,不能再笑了。

庄森连忙爱怜地搂住妻子,询问过后放下心来,夫妻俩相视一笑,转向厚脸皮的萧溢茗,觉得自己的好友总是那么有趣和聪明。

萧溢茗不再开玩笑:

“庄森、贝蒂,我之所以选择橄榄sè卡其布做军服面料,完全是从四川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战争的需要考虑,你们知道,十年前英国陆军穿的是红sè军服,在战场上非常显眼,不但不利于隐蔽,还成为最好瞄准的靶子,第二次布尔战争后英**队才改成今天的颜s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你们所拥有的非洲、中东、澳大利亚等殖民地截然不同,一个是以绿sè为主的地貌,一个是以沙漠和干旱地区为主的地貌,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军服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了。”

庄森细细一想确实如此,与同样明白过来的妻子相互点头,转向萧溢茗耸耸肩:“好吧,你是正确的,布鲁诺先生。”

贝蒂再次被逗得大笑不止,萧溢茗只能无奈地摇头。

庄森谈起正事:“你真打算一次购进三十五万英尺的橄榄sè和纯sè卡其布吗?是不是多了点儿?或者考虑分批购进也许比较好些。”

萧溢茗给庄森倒上酒:

“庄森,估计用不了一年时间,很多与战争有关的物资都会涨价,现在下订单正合适,还能享受渣打银行成都分行的一年期担保,另外那些用于生产步枪背带的特制帆布带、生产行军背包的细帆布、生产弹匣等装具的加厚帆布、生产行军帐篷的防水面料,这次都要大量购进,清单公司明天送给你,你得多费心。”

“萧,要打仗了吗?”贝蒂关切地问道。

萧溢茗点点头:“如果我的分析正确,不出一年,中国就会爆发大规模内战,而且很可能会持续许多年。”

庄森警惕地盯着萧溢茗的眼睛:“告诉我实话,四川会不会也陷入战火之中?”

萧溢茗摇摇头:“我不知道,但发生混乱是肯定的,不然我这么急着请你购买这么多军用物资干什么?对了,我家房子前面那个院子建好了,外形是中国式庭院,花园后的两层主楼和两旁的房子内部均采用欧式装修,大门外就是我们那片住宅区的专用道路,院墙修得不高但很结实,也tǐng漂亮,院子里种上了竹子和各种花木,很安静,有空你们去看看,要是喜欢就搬过去住,你们这座院子周围都是商铺和酒楼,空气不好更不安全,对贝蒂的影响很大。”

“谢谢你森感jī地道。

贝蒂走过去,轻轻拥抱萧溢茗:“萧,你让我怎么感jī你呢?不如当我孩子的教父吧。”

萧溢茗不由莞尔,站起来轻轻扶住贝蒂:“当干爹可以,教父不行,我不信教,自然就当不了教父。”

庄森站起来:“差不多到晚饭时间了,不留下?”

“不留了,昨天就接到冢源次郎先生的请帖,中秋节前他两次邀请我都没时间去,这次再不去就不好了。”萧溢茗低声解释。

庄森lù出不满的神sè:“那个狡猾的日本矮子?”

萧溢茗很严肃地说道:“在日本人当中,冢源先生不算矮了,差两厘米他就达到一米六的高度,也就是已经超过了五英尺的标准,在日本算得上是伟岸男子好了,回头见!”

庄森和贝蒂送到门口,萧溢茗的īn影消失在院门外,贝蒂捂着小嘴的手随即放下,抱着自己老公笑个不停。

庄森边笑边骂萧溢茗īn险,骂人的时候还表现出为人着想的样子,非常的卑鄙。

日本商行东侧的院门外,冢源和重庆赶来的杨庶堪远远看到萧溢茗骑马而来,就lù出会心的笑容。

两个日本仆人恭立左右,等萧溢茗和两个shì卫距离五六米下马,连忙跑过去牵缰绳。

萧溢茗大步上前,抱拳致礼:“小子何德何能,敢劳冢源先生和杨先生远迎?罪过啊!”

冢源爽朗地大笑,斯文儒雅的杨庶堪笑着摇头:“溢茗果然牙尖嘴利,骂得我们这些老家伙抬不起头来啊!”

“咦!?你也就大萧某九岁而已,难道最近腰不好?”

萧溢茗一脸的关切,换来杨庶堪重重一拳,边上的冢源次郎笑声不停,心里对眼前这个越来越潇洒从容的年轻人大为感叹,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年轻人就奇迹般崛起于巴蜀大地,不但成为四川最大的实业家,还以其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才华,蜚声文坛和军政两界,成为四川上层社会举足轻重的人物,似乎每一次见到他,他都有所进步,而且似乎更为成熟。

三人说说笑笑进入院子,三个熟悉的身影已经站在堂前,含笑等候。

萧溢茗心里微微吃惊,看了一眼冢源,便上前见礼:“姜总办、程参坐、谢参领,溢茗不知三位在次,失礼之处还请包涵!”

姜登选笑着招呼:“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