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怖共蛔∈粝赂盎婆奂由怼卑。崾凳翟谠诔鱿忠晃晃何涞郏皇嵌锼纷鸬摹
可是这会儿终究还未能完成统一啊,曹老大你着的什么急呦!
曹操着急,其实还就是是勋所勾引的。本来荀彧、王必之死,就使得曹操暴怒如狂,偏偏是勋还把矛头指向了刘协,恨得曹操几乎就想挥起一剑,把那小皇帝一劈两段。要是别的什么人,哪怕朝廷重臣,曹操说杀也就杀了,偏偏他不好杀皇帝啊……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那家伙从皇帝的宝座上给扯下来再说!
曹操挺郁闷,他在前线浴血奋战,汉臣们在后方不停地拆墙角。最可恨也最无奈的。前线打得越好。他本人的权柄就越重,汉臣们对他的不信任感、畏惧感也就越深——整个儿一恶性循环嘛!所以他才想要封藩建国,撇开朝廷,单立一个大本营出来——原本历史上是邺城,如今是安邑——你们想在许都胡闹,随便你们,反正动摇不了我的根本。
当然啦,这般思考问题未免有些天真。许都确实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问题还有个实职的皇帝在呀!在原本历史上,耿纪等人因而作乱,弄死了王必,其后关羽北伐,前锋出没许都近郊,就逼得曹操差点儿打算迁都。刘协要是真没用了,还迁个屁都?就算把他送给关羽又能如何?
所以经此变乱,曹操又是哀痛又是恼恨,心说本以为那家伙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想到还有点儿能量;本以为可以置之不理,没想到一个不慎便起风波。好。这回因为皇帝不甘心做傀儡,结果搞死了王必和荀彧,那会不会还有下回?又会有我哪名眷属、亲信,会身陷危难之中?
由此就跟原本的历史分了岔,曹操提前考虑起了禅让之事(谁叫刘协提醒他了),并且打算下定决心,迈出那至为关键的最后一步。但他仅仅才透露出了一丁点儿想法,就把郗虑和是勋这些铁杆儿粉丝全都给吓着了,是勋紧着问他,你“得无诈乎”?曹操反倒反问:“宏辅以为孤不足当耶?”
是勋心说没啥“不足当”的,这天下倘若定要一位天子来统御——提前两千年搞民主政治当然是扯淡——就他认为仅二人有此资格,一是曹操,二是刘备,就连孙小二都才具不足,得靠边儿站。要是皇帝靠选举上位,那肯定是你曹孟德啊,票数铁定过半啦,问题皇帝是世袭的,时机不到,骤然改朝换代,只能导致人心离散,而不会产生丝毫的正面效果。
所以他必须劝谏曹操。当然以是勋之智,话不可能说得太直白,眼珠一转,干脆,咱把死人扛出来吧:“荀公遗书于勋,云东南未定、益凉未平,此非代汉之时也。若逆势而行,非足以顺天应人,反足为害……”
曹操点一点头:“文若遗书于孤,亦如此言,然……”打个转折——“若东南底定,即可挥师以收全荆,并下交州,十分天下,得其八九,势乃成矣。”
是勋心说这话也有道理,然而——“主公坐镇淮南,料孙氏不足平也,然今归许,恐生枝节。况西贼亦发兵以临关中……”
就在耿纪、韦晃等人造乱,直到曹操匆忙返回许都,大肆清洗异己,这段时间当中,终于从西线传来了警讯——
且说刘备得到曹操下江东的消息,急点兵马,按照法正的谋划,兵分三路以侵中原。第一路,关羽、甘宁率水军沿江而下,欲往江陵与刘琦会合,其后或伐江夏以通彭蠡,或弃舟北上恢复南郡,可应机而动也。
第二路,张飞、陈到率步卒出散关故道,直取陈仓;第三路,刘备亲率主力出祁山,欲与凉州军相合,冲击陇关防线。
可是吕布自从与曹操再度约和以来,先是挥军北上,把西部鲜卑大人蒲头杀得狼狈逃蹿,其前锋竟然沿着河西直入朔方郡,隔河眺望旧治临戎。在凉州新招揽的参谋姜叙趁机向吕布进言:“朝廷不置其守久矣,是欲弃二郡也,将军盍收之?衣锦得归故土,人生至乐也。”
吕奉先本为五原郡九原县人,但很年轻便离开了故乡,率领张辽、高顺等并州豪杰纵横天下——姜叙乃有“衣锦得归”之语。且说并州最北部的朔方、五原二郡,灵帝末年即为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所占据,郡吏大多逃亡,无人愿往补任。本来打算任征羌名将董卓为并州牧,去收取二郡的,谁料想董卓跑半道儿上一掉头,就进了雒阳了……
嗣后曾以吕布为并州牧,但吕布还来不及大展拳脚,就又被分派去了凉州。继而朝廷分并州为朔、并二州,朔方、五原皆属朔州管辖,新任刺史正乃是勋是宏辅是也。是勋在朔州打下了基础,曹德继任,花费数年时光,终于彻底收降南匈奴,曹操乃将其族彻底打散,分为十余部,安置在西河郡的北部,以及朔方、五原的南部。
也就是说,朔方、五原二郡,一半为受汉朝所控制的南匈奴游牧之所,一半还掌握在鲜卑各部手中。所以曹德向朝廷上奏,建议干脆省去二郡,直接划一片羁縻之地来安置蛮族吧——反正以目前的情势,也不可能重建郡府,更不会有人敢去赴任为守,何必再留个空名呢?
曹操颇为意动,但却被是勋给拦住了。是勋对他说:“正其名,乃能实其事,名不正,则事终败也。朔方、五原,控扼河套,为御虏之至重。昔主父得之,遂能威秦;始皇得之,乃使蒙恬却头曼;卫、霍取之,漠南更无单于庭也。今虽不能郡县,宜存其名,以励吏民;若即省之,年深日久,将无人以其为汉土也!”
虽然现在咱们还不能彻底恢复朔方、五原二郡,起码找不到敢于前去守牧的人才,但也应当在正式行政规划上,仍留其名。如此一来,军民人等仍会心存恢复之念;一旦将二郡简省、废置,就会逐渐被遗忘,无人再以为那是应当夺回的汉土。可是河套那地方太重要啦,据此即可控扼草原,威压北虏,可万万丢不得呀!
两千年的历史证明了,中原王朝只要能够有效控制河套地区,便既可占据有利地形,又能获取大批良马,可对北方游牧行国采取全方面的攻势;而一旦失去河套地区,则恐维持完整的守势亦不可得矣——当然那些汗牛充栋的例子,不能都跟曹操分析,是勋只得举了赵武灵王、秦始皇和汉武帝三个威慑北虏的重要时期为例。
不仅仅是勋,当时荀彧还在尚书令任上,也同样劝谏曹操,最终曹操采纳了二人的建议——不过就两个虚名嘛,那就先留着吧。
可是虽然仍存其名,却实无其官,所以姜叙才怀疑朝廷“欲弃二郡也”,建议吕布,不妨您把二郡给收了吧。
可是姜叙此言才刚出口,旁边却有一人高声喝其字,道:“伯奕慎言!”说话之人乃是凉州从事杨阜,字义山,是姜叙的表兄。杨阜说了,有些东西并非旁人不用,便可自取的,一旦吕使君将势力伸出凉州之外,尤其是占据良马产地河套地区,朝廷必然忌惮,则先前的和议又将付诸东流——“此无端启衅之由也!”
姜叙有些不以为然,还待分辩,却被吕布摆摆手给拦住了:“凉州未定,岂可不知餍足?吾当先灭韩遂,底定羌胡,再可论及它事也。”
于是掉过头去,加紧攻打韩遂。韩遂匆忙派遣其婿阎行往赴许都,向曹操求救——朝廷不是已赦我等之罪了吗?赶紧下诏让吕布停手啊!曹操正欲南征孙氏,心说若有韩遂帮忙牵绊着吕布最好,于是请诏为两家解斗——当然只是表面文章,他不会采取任何有效的举措去救援韩遂,限制吕布,而吕布也压根儿不理,照打金城无误。
杨阜、姜叙等人都是凉州土著,相对来说,心向朝廷——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二位领的头,将杀害凉州刺史韦康的马超生给赶了出去,还杀光了马超的全家——吕布若非朝廷钦命的凉州牧,他们未必肯甘心臣从。故此在这些人的围绕下,吕布并无趁着曹操南征,与刘备联手,再侵关中之意。
但是没有关系,吕布没这心思,陈宫却有……(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八字真言
陈宫陈宫台不仅仅是吕布的谋士而已,同时还典兵马,论其地位,可比昔日袁绍麾下之沮授沮子辅(当然是指沮授受郭图等排挤之前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完全可以撇开吕布自行其是。
此前正是陈宫设谋,联合马超,把吕布给扯上了造反的贼船,导致与曹操大战一场。其后和议虽成,吕布北上以攻蒲头,却把陈宫留在了南线,同时监视金城韩遂、益州刘备和曹魏的关中兵马。刘备想要跟吕布联合发兵,侵扰关中,首先派掌军中郎将董和前去游说,但却被吕布以忙着攻打韩遂为借口婉拒了。于是刘备用法正之谋,再遣降将马超去联络陈宫,说公台你跟曹操有仇,以为只要往远了躲就能无事吗?眼瞧着曹操即将平定江东,到时候必然掉过头来,用兵于西,你难道还能够抛弃中华,继续再往西逃不成吗?
于是陈宫故伎重施,再次挑起边境摩擦,偏偏夏侯渊是个不知道退让的,即在陇关附近击斩凉州将任养。陈宫得着这个借口,乃擅自发兵与刘备相合,联军七万余,猛攻陇关。
夏侯渊使新任雍州刺史司马懿坐镇长安,使扶风太守苏则屯郿县、荡寇将军张郃屯陈仓,自与司马郭淮等防御陇关——就夏侯妙才的想法,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四处流蹿、因缘得势的暴发户而已,兼之自汉中上陇道路艰难,乃无足为患也,只有吕布才算是劲敌。因此当他听说吕布未至。仅陈宫与刘备联兵杀来。干脆——咱们出关对攻吧!
陇关以西一场大战。夏侯渊远远望见刘备的大纛和伞盖,便即亲率精锐骑兵冲阵,欲取刘备的首级,郭淮劝道:“敌众我寡,会当持重。”夏侯渊根本不听:“正为敌众于我,乃必奋前,以期摧破腹心,若退让者。必败也!”
结果起初还算顺利,但眼见逼近刘备中军,突然鼓声大作,赵云在左、吴懿在右,各率大军杀来,欲断其归路。夏侯渊见敌阵冲之不动,只得勒兵后退,刘备阵中军师法正摇动旗帜,全师追讨,夏侯渊尚数矢。被迫撤回陇关——此前陈宫亦自别道而出,猛攻陇关。若非郭淮防御得法,关城几乎沦陷,则夏侯渊退无所处,必致丧败。
不过即便顺利返回关内,计点损失,亦不在少。经此一败,这位夏侯妙才将军再不敢轻易出关迎战啦,只是严防死守。然而此君本是机动战的达人,守御战却非所长,难免打得捉襟见肘,险象环生。再加上南面的陈仓也传来警讯,张飞、陈到等自散关故道而出,欲下陈仓以断陇关之后,张郃防守得相当艰难。因此夏侯渊遂打算放弃陇关,退入关中,利用己方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希图在运动中牵制进而挫败敌军,就此遣快马向安邑方面请示。
这时候曹昂、是勋等都不在安邑,留守的只有一个尚书令荀攸。荀公达一方面基本首肯了夏侯渊的计划,一方面陆续调动魏国境内的兵马前往增援,同时也把消息传报到了许都。
正好曹操因为耿纪、韦晃之乱,亦已返回许都,便打算挥师西去,以应援夏侯渊。是勋对此深感忧虑——这不又陷入了原本历史上曹操晚年两线作战、东拒西挡,结果到处不讨好的尴尬局面了吗?欲救汉中而迟,导致夏侯渊被斩,再援荆州而缓,于禁七军被淹……便都是由此而造成的恶果啊。
而且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曹老大竟然一时头脑发热,想要逼刘协禅让——我当日不过发句牢骚而已,想你好好敲打敲打皇帝,可还真没有撺掇你篡位之心啊!
于是苦谏曹操,曹操却摆一摆手:“孙权尸居余气,无可为虑,候江南平,即可如意……”话说得很隐讳,但是勋一听就懂了——如意,如谁的意?自然是如曹家之意,曹操欲履至尊之位啦。曹操的意思,我当然不会立刻就改朝换代,怎么也得等先把江南平了再说啊。
江东若定,孙氏覆灭,那么荆州势难独存——再说刘琦、刘磐苟延残喘,若无外援,基本上一推就倒——有了荆、扬,再遣一偏师以向南岭,交州亦可在掌握之中。要是真到了那一天,而西边的刘备、吕布也仍然被拒之于关外,未能对关中地区造成实际损害,那么,曹操确实有称帝的资本。
可是江东就那么好平吗?虽说周瑜没了,鲁肃不在,吕蒙还没成长起来,陆逊根本是带路党,但江南才俊之士仍然为数不少,曹操亲往,即便不至于遭逢赤壁之败,亦难一鼓而克,更何况曹操回来了呢?夏侯元让?他真能顺利地平定江东吗?
或许是曹操的光彩太过夺目,遮蔽了部下的锋芒,在原本历史上,曹营名将无数,但真要说能付之于方面之任,率领大兵团在大范围内作战并能取胜的,比方说周瑜在赤壁、陆逊在夷陵,貌似还真不多,可能也就一个夏侯渊平凉州之战而已——后来还有司沦达、邓士载等,但彼等领兵已非曹操之世了。此外张辽在合肥、徐晃在襄阳,打得虽然很出彩,但即便不考虑对方大出昏招的因素,战役规模也终究不大,无可比拟者也。
所以老曹你回来了,光留个夏侯惇,他或许能打上几个胜仗,但说到平定全扬,成功几率究竟有多大?可能会拖到猴年马月?
是勋委婉地向曹操提出自己的顾虑,曹操倒是不以为意:“有贾文和辅之,元让必能建功。”
是勋还是摇头,说:“文和娴熟西事,若携以入关,刘备等必难深入,然江南之事……”再能干的将领、谋士,也不可能包打天下,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贾诩是凉州人,又多年转战关中、河南,你把他带到西线去,必能一展长才,可是让他去辅佐夏侯惇打江东……赤壁之战周瑜打得漂亮吧?然而你把他拉中原去,跟荀攸、程昱对战,估计他就没戏了。
后人往往质疑,曹操在赤壁时身旁谋臣无数,有荀攸,有程昱,有贾诩,有刘晔,为啥就能输得这么惨呢?其实正是受地理、人文环境所制约的。曹操曾经慨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其实也只是空想而已,即便多加上个郭嘉,赤壁输掉的几率仍然很大……
面对是勋的担忧,曹操微微而笑,握着他的手,温言说道:“前有贾文和,而后有是宏辅,孤是以无忧也——宏辅前书八字,文和以为直指人心,持之必定江南,孤是以留佐元让也。”
是勋一皱眉头,心说这里边儿怎么还有我的事儿啊?我说过什么啦让贾诩如此信心满满?好不容易才想起来——“前书八字”,我靠不会是那八个字吧!
当日曹操南征,孙氏捉襟见肘,乃遣张昭前往曹营议和,姿态摆得很低,条件开得也低,说你只要把会稽郡留给咱们就成。曹操正当顺风顺水之际,态度倨傲,一心要彻底扫灭孙氏,张昭就说啦,必不可使吾主北上,否则吾等皆有死而已——我们跟你拼了!
是勋时在安邑,闻得此信,顺手就在给曹操的书信当中写了八个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孙权不是咬定牙关不肯受缚吗?那好啊,把他留在江东也成,但他手下那些淮泗将领全都得返回江北去。
原本不过玩笑语而已。其实那八个字并非是勋所创,是来源于一千多年后的一位大奸臣——秦桧。据说秦桧在为相之前,曾经扬言说我有两计,可安天下;别人就问你为啥不肯说呢,桧乃言时无宰相,言亦无益。等到他得以为相,终于把两计给正式摆将出来,就是上面那八个字。
秦桧的用意,就是承认当时的政治格局,彻底打消收复故土的念头,把长江以北的土地和百姓全都拱手让给金人,或者金人所拥立的傀儡政权,从此南宋朝廷再不接纳从中原流亡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