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突击-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集团军并从西方建立坚固的合围对内正面。
3月30日,坦克第4集团军战斗队形中只有6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配属的步兵军(2个师)也只有极有限的火炮。油料和弹药也严重不足。这就使敌军有可能在卡季耶夫崔、奥里宁地域突破坦克第4集团军的正面,并向博尔谢夫、布哈奇方向逃跑。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有14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是它不是用来包围敌人翼侧,而是协同近卫第1集团军从北面压缩合围的对内正面。在战役中建立合围的对外正面,是在敌军战役预备队到达前先占领防御。加强有1个步兵军和步兵第351师的坦克第l集团军完成了这项任务。十分明显,为了对被围集团实施坚决突击,必须有坦克预备队。但是,当时预备队已经消耗,而且没有重新建立。此外,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之间没有保持直接的协同动作,因为他们相距较远。同时,也没能从空中封锁敌人。苏联元帅朱可夫在回亿录中写道:“现在分析这整个战役时,我认为,坦克第1集团军本来应当由切尔特科夫、托耳斯托耶地域转向东面,以突击被围敌军。但是当时我们由各种来源所获得的可靠情报是,被围敌军决定经札列施基地域的德涅斯特河向南突围。敌人的这种决定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可能和极其自然的。”
由此可见,在完成战役过程中,把先前战斗中被削弱的方面军坦克部队分散在广大地区,会影响其行动效果,遭受严重损失,部分敌军会突围。这次战役的经验表明,在敌军来得及在合围圈之口组织坚固防御的条件下,使用坦克集团军分割被围集团时,必须有可靠的炮兵支援,否则就会影响其行动效果,不能迅速深入合围地域的纵深,分割敌人。阻止敌军突围时,特别是在坦克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建制兵器的火力薄弱,不能组织坚固的防御,不能抗击敌军突围时通常不顾一切地实施的深远突击。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坦克兵元帅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第5集团军地带进入突破口,在战役第一阶段,以自己的进攻建立了合围敌军维捷布斯克集团的对外正面。尔后,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向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发展进攻,在白俄罗斯第3和第1方面军其他快速兵团协同下,切断了在明斯克以东活动的“中央”集团军群大股兵力的退路。在距离苏军出发地位200至250公里处,合围敌军集团10万人以上。尔后,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合围敌军明斯克集团的对外正面上行动,以西北方向七的战略进攻遂行自己的任务。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建立的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与斯大林格勒会战、科尔松一谢夫琴科夫斯基战役不同,‘它是苏联军事学术在实施合围战役和消灭敌军重兵集团方面的发展。这使敌人无法组织被围敌军集团与合围圈外敌军之间的直接协同,从而保障能在短时间内彻底全歼被围的敌军(在维捷布斯克战役中2具夜,在白俄罗斯战役中3昼夜,在明斯克城下7昼夜)。
从使用快速兵团的观点看,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具有许多特点(1944年8月)。在这次战役中,使用某些坦克和机械化军(坦克第18军、近卫第4军和机械化第7军)建立合围的对内正面,而使用乌克兰第2方面军快速集群―坦克第6集团军立即在对外正面上发展进攻,向敌军深远后方前进。在这次战役中像在白俄罗斯战役中一样,在建立合围的对内正面的同时,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在战役第5天合围了敌军重兵集团(18个师),而在5昼夜里将其消灭。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是马利诺夫斯基)将70%以上的快速兵团用在合围的对外正面上。坦克第18军在合围的对内正面顺利完成任务以后,在对外正面上变更部署,并在战役上转隶给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员克拉夫钦科,以所有快速兵团在对外正面上发展进攻,以便迅速将敌人推向深远纵深,使敌军战役预备队对歼灭被围敌军不能产生任何影响,并为尔后向战役最后地区迅猛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有以下特点:合成兵团的最初突击有互大的突贯力;集中主要力量的方向是敌军防御的要害,同时是通向渡口的捷径并能切断敌军预备队的接近路;在短时间内合围并消灭重兵集团;抽调大量快速集群,包括坦克第6集团军,建立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结果到合围敌军时,对外正面距对内正面已有85至100公里,使敌军被围集团无法与对外正面上的敌军保持协同动作。在这些日子里,也像在其他战役中一样,坦克兵表现得很出色。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在白天和黑夜,他们都表现了英勇善战。由苏联英雄舒托夫上校指挥的近卫坦克第20旅表现最为突出。近卫军们先敌攻占“佛克珊内的进出路口”,为集团军开辟了前进道路。他们消灭了敌军许多技术兵器,其中包括20辆重型坦克。共产党员舒托夫因指挥兵团有力而且个人作战勇敢,获得第二枚“金星”奖章。1944年9月12日,坦克第6集团军获得近卫军称号。在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中,合成军团向敌军后方交通线派遣坦克集团军分割敌军重兵集团并为合围敌军部分兵力创造有利条件。在前一战役中,合围了敌军勃罗得集团(8个师),在后一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向埃尔宾以北波罗的海沿岸开进,切断东普鲁士集团向西的退路。
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运用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经验,也是有教育意义的。在这次战役中,为了加快在波尔饮地域歼灭被围集团的速度,集团军将部分兵力留在已到达的贝尔加德、科尔贝格(不含)地区,从3月5日,将主力转向南方。由于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从北面,近卫骑兵第2军、波军第1集团军从东面和东南面,第3突击集团军第7军从南面和西面沿着向心方向同时突击,到3月7日日终,敌军被围集团被消灭,其中包括党卫军第10军的5个师。这时,苏军生俘德军8千人,其中包括第10军军长及其司令部。坦克兵再一次表现出,他们无限热爱祖国、热爱党,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仅近卫坦克第l集团军就约有7000官兵受到奖励,杰姆列科夫上校、木萨托夫中校和伊万诺夫少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在柏林战役中,4个坦克集团军的使用,有其不同的特点。近卫坦克第2和第4集团军封闭柏林以西的合围圈。此外,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在柏林消灭敌军,而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则参加建立对外正面。近卫坦克第1和第3集团军将柏林集团分割成两部分并直接对柏林实施突击。坦克集团军主要用于向纵深发展进攻的传统使用方.法被改变了,这是因为要在最短时间内攻占法西斯德国的首都,这是柏林战役的主要目的。阻止敌军法兰克福一古本集团突围时,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的使用也是十分成功的。由此可见,在苏军实施的合围敌军重兵集团的战役中,坦克和机械化军团和兵团发挥了互大的作用。参加这些战役的,从1到4个坦克集团军,从13到7…9个独立坦克和机械化军(见表17)。坦克兵和机械化兵的进攻速度比步兵快1至2倍以上。因此,他们首先封闭合围圈。高度的快速力、机动力、突击力和装甲防护力有助于他们切断敌军撤出被围地域的退路,切断其交通线,并切实保障歼灭被围敌军的部队免遭来自外部的突击。在合围战役中,坦克集团军的力量集中在合围的对内正面或对外正面。在对外正面执行任务时,如果敌军有强大的战役预备队就转入防御,或者实施高速度进攻,以阻止敌军从外部对被围军队出口实施突击。战争经验表明,建立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有助于军队在合围的对内正面自由机动,并阻止敌军解救被围集团。因此,在战争年代里,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之间的兵力分配在不断变化,对外正面上的兵力不断增加。如果说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一罗索什战役中沃罗涅日方面军75纬的兵力用在合围的对内正面,那么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两个方面军全部兵力的40%用在对内正面(全部坦克和机械化兵的30%)。早在合围过程中就分割敌军集团,把合围和消灭敌军的过程统一起来,这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坦克集团军歼灭被围敌军时,通常在狭窄的正面上或者在数个地段上实施强大的突击。坦克第3集团军在奥斯特罗戈日斯克一罗索什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向新方向广泛实施机动,以构成对敌军主要集团的包围态势。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左翼军队向波罗的海海岸前出后的行动就是一例。总之,通过分析坦克集团军在合围战役中的行动可以看出,遂行建立合围对内正面的任务时,他们以仍猛行动协同其他快速兵团封闭了合围圈。这是取得合围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的主要前提。由于行动迅速,而且坦克突击有互大威力,他们早在建立绵亘的合围圈时就能分割被围集团,迅速歼灭敌人。建立移动的对外正面时,坦克集团军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坚固的防御。如果已经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那么他们就能么进攻将敌人击退到远方,使敌军预备队无法接近被围集团,即使被围集团突破对内正面,也无法突围。
7。城市进攻的实施
在城市进攻中,坦克集团军会失掉行动快速力、机动力这样一些战斗素质。他们会遭受互大损失,特别是在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面。进攻速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在上一次战争中,迁回大居民地已成为坦克集团军最合适的作战样式。在奥廖尔战役中实施了迁回,当时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绕过奥廖尔,有助于第3和第63集团军各兵团攻占这个城市。而在基辅战役中,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切断敌人基辅一日托米尔间的交通线以后,有助于步兵攻占乌克兰首府。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迁回明斯克(白俄罗斯战役),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迂回施奈德米尔,第4坦克集团军迂回凯尔采,以及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迁回波兹南(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都是比较典型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前出到敌军华沙集团的后方,造成合围威胁,迫使敌军放弃了自己的阵地。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前出到布达佩斯以北,有利于合围它。常常以集团军的某些兵团封锁城市,而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兵团、主力照例继续进玫。在这方面,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机械化第1军的行动作出了典范,在克洛达瓦接近地(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遭到敌军顽强抵抗以后,军长决定把攻占城市的任务留给机械化第35旅,这个旅顺利地完成了受领的任务。在许多情况下,坦克集团军从行进间攻占大居民地。例如,坦克第4集团军各兵团攻占卡缅涅茨一波多尔斯基(普罗斯库罗夫一切尔诺夫策战役),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攻占琴斯托霍夫(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等。坦克集团军突然出现在战役地区,促成取得了这些战果。此外,各坦克(机械化)军派出的先遣支队采取迅猛的快速机动行动,以及各部队实施的夜间行动,都有助于取得胜利。而且在战争过程中,在一定的战役一战略情况下,坦克集团军或其某些兵团使用其全部或大部兵力兵器在市区内直接作战。例如,在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中,坦克第2集团军各兵团展开了争夺卢布林的激烈战斗。7月23日晨,经过30分钟炮火准备以后,集团军主力开始强攻卢布林。这时,坦克第3军向西北面机动。近卫骑兵第7军从南面迂回城市。坦克第8军从东面实施突击。为了保障攻占卢布林的战斗行动,向北面派出坦克第16军担任屏护队。
尽管敌人进行顽强抵抗,到日终时卢布林的大部分被解放,生俘敌军8000人。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1945年1月23日夜间,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以强击行动玫占了奥彼伦,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解放了格丁尼亚城堡;而在东普鲁士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解放了米尔豪森、埃尔宾城。4个坦克集团军的近卫军在柏林市区和郊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强攻城市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敌人防御工事的性质。大家知道,敌人在柏林市区进行了周密的防御准备。在通向市中心的各条街道上,都设置了街垒。在各交又路口、广场上,构筑了火炮和迫击炮阵地。正像防御柏林的命令所指出的,敌人打算在这一城市中为争夺每条街道、每个房屋、每个废墟、每寸土地而斗争,这时还将广泛利用市内的地下交通线。构筑成永备工事的石质建筑物成了坚固支撑点。这里配置有冲锋枪手、长柄火箭弹手、20至75毫米的火炮。还构筑了可容纳300至1000人的钢筋混凝土库400多个。每个库内配置有近30门火炮,准备射击坦克和其他目标。
坦克在巷战中的主要战斗特点是:判定方位困难;敌人有周密伪装的火器,包括反坦克火器,配置在坚固遮蔽物后(如建筑物隔墙、地下室、混凝土和装甲帽堡、石质房屋角落和砖墙),战斗时能见度不好(火灾、烟雾、房屋倒塌扬起的灰尘);步坦协同困难,步兵在建筑物内战斗;坦克机动受限制,有大量街垒、椿碧、各种工程障碍物以及射击条件较差。
在战争年代,上述城市战斗特点决定了坦克兵使用的一些特点。战争经验首先表明,建立强击支队和强击群是在近战条件下集中使用各兵种兵力兵器的最好形式。坦克集团军的强击支队通常是以机械化(摩托化步兵)旅或者配属给坦克集团军的步兵师的分队为基础建立的。在柏林战役中,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的强击支队通常由步兵(摩托化步兵)营组成,加强有l个坦克连、1个自行火炮连、加农(榴弹)炮和迫击炮、工兵分队和喷火分队。在柏林战役中,其他坦克集团军强击支队的编成也大体相同。例如,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的强击支队,是由配属给坦克集团军的第13集团军步兵第350师各分队组成的。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的强击支队,是由第28集团军的步兵组成的。但是,在柏林郊区战斗时,强击支队常常是由配属有步兵和其他加强兵器的坦克营组成的。强击群由加强有坦克、火炮、迫击炮和其他专业兵分队的步兵连编成。有时,强击群由加强有步兵和其他兵种分队的坦克连编成。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受领具体的战斗任务。强击支队的当前任务通常是攻击一两个街区或大目标,并给它规定尔后进攻方向。强击群攻占独立的支撑点,遂行一连串的任务。
在坦克前方进攻的是自动枪手,他们沿街道两侧前进,对楼房地下室、上层的窗户进行交叉射击,掩护坦克免遭长柄火箭弹手射击,保障坦克前进。长柄火箭弹是威力很大的武器,在柏林,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有50%的坦克被它击毁。敌军掩体内坦克和突击火炮阻碍坦克前进时,自行火炮跃进到前方,射击敌坦克,保障步兵和坦克前进。如果情况允许,坦克搭载步兵高速通过一些市区,并在交叉路口、广场、街心公园进行巩固,支援步兵和炮兵消灭敌军抵抗基点。编入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的工兵分队,装备有5…10公斤重的集团装药(每个排装备10…15个)、空心装药手雷和备份手榴弹。在许多情况下,还使用缴获的应用弹药。如果强击群由坦克连编成,那么一个排在街上战斗,另二个排在目视距离内跟进,准备替换。进行战斗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