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陛下交代的事,臣本责无旁贷,可对于雷电,却是知之甚少,臣怕贸然间,会坏了陛下的事,陛下,人坛之事事关重大,不是臣不愿意承担起这幅重担,实乃是承担不起……”张显庸稍稍的犹豫了一下,回答道,这个可真的不能怪张显庸滑头,而是这个事,实在是太大了,张显庸实在没什么把握,他如今“装神弄鬼”,都还是皇帝给他支的招,论真才实学,几乎为零,要说画符驱鬼,他更在行,在外人面前,他可以装神秘,故弄玄虚,可在皇帝面前,他也只能有什么说什么。
“呵呵呵,不要紧的,如今人坛纪念碑还在议论之中,还在征询意见,到真正的修建,还有很长一段时日,卿家有得是时间来想办法……”杨改革笑着说道,倒是没给张显庸退缩的后路。既然一开始就选定了你来研究电,到了如今需要你上场的时候,焉能让你退缩?天下间就没有光吃肉,不挨打的事。
“臣领旨!”张显庸看着皇帝不容置疑的口气,只能答应下来。心里暗叹,自己在皇帝面前,还真的是什么也别装,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皇帝叫他往东,他最好别往西,想想不仅仅有哪些夷人教士在一旁虎视眈眈,怕佛门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除了任皇帝摆布,还能咋样?想当初皇帝在选他还是选那个夷人传教士的时候那表情,张显庸就只能把一切推脱的话咽下,圣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臣愿意冒死为陛下找到可行的防雷的办法,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张显庸倒是一脸决然的表情,认真的说道。
“呵呵呵,卿家想到哪里去了,朕既然叫卿家去做,那自然是有了些想法的,当然不会让卿家去送死的……”杨改革说道,若是说搞避雷针没一点危险,那也是假的,那天上的雷电打死人的新闻也不是一条两条。不过,如今,杨改革也只能让张显庸上了,谁让张显庸分到的“活”就包含了“电”呢。杨改革原本就是想借道家那神秘的面纱,把电这个东西给弄出来,当时给张显庸展示的是玻璃棒摩擦丝绸沾起纸屑的实验,就是给他起了个头,让他在这条路上发展下去,走“黑科技”的路。杨改革给张显庸的时间也是很充足的,也不打算催张显庸,毕竟生物领域,医疗卫生技术方面也很重要,可如今,要建人坛纪念碑了,也就顾不得了,准备把张显庸赶上架子。
“谢陛下成全。”张显庸立刻道谢道,既然皇帝说有办法了,那就好多了,起码比他一个人瞎琢磨要好得多,那他就只能装神弄鬼骗自己了。
“好!其实说句实话,虽然研究电比较危险,可也不得不说,若是卿家能把电这个东西研究透彻了,那也绝对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那卿家可就真的称得上神仙了,想这雷电,从来就只有神仙们才能操控,若是卿家能弄懂雷电的来龙去脉,岂不是比神仙还要神仙?那可就不是‘真人’了,而是‘真神仙’,再说,卿家那正一道,不是向来有五雷正法这些玩意么?卿家就从来没想过关注雷电?从来没想过研究它?”杨改革说道,和张显庸说话,倒是直来直去的。
张显庸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暗叹一声歹命,在外面,他是受世人尊敬和敬仰的神仙,在皇帝这里,他可是一点遮羞的东西都没有,皇帝把他的老底剥得干干净净,还说什么五雷正法,若是他真的懂什么五雷正法,会打妖精,还用得着这么辛苦的为教派奔波吗?难道做神仙不好吗?
张显庸擦擦汗,道:“……陛下说得是,臣实在惭愧,这五雷正法虽然叫雷法,可实际……,这……”张显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中颇为苦恼,他如今接触显微镜研究生老病死,做神仙做得好好的,现在皇帝叫他研究雷电,还扯到什么五雷正法,张显庸觉得,只怕多半是雷劈死他,而不是他掌控雷。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阵,看着这个老神仙在自己这里吃瘪,也是一种享受。
“……卿家跟朕实话,道家历来就声称掌握有雷法,那道家可对这雷电有过研究?或者说,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数据?”杨改革笑着问道,不是杨改革瞧不起张显庸,而是两人的科学水平根本不是一条线上,相差数个档次,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可对于如今的张显庸来说,无一不是天书,所以,杨改革有着巨大的优越感,和张显庸说话的时候,总是将这种优越感时不时的撒漏出来。
显然这次杨改革又把优越感撒漏出来了,可也是在教导张显庸研究雷电的方法。从最简单可行的做起。
“回禀陛下,……说实话,除去陛下教导臣的那些,……除此之外,也就无甚研究了,更别说收集资料,我道家对此,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从不肯轻易的和人就这个方面过多交谈,也从来不会轻易的展示雷法,若是说真的能拿得出手的‘雷法’,实际不如说是火药,可火药如今,臣哪里敢拿火药当雷使……”张显庸低着脑袋,在皇帝面前勇敢的诉说着,将自己的底细说得一干二净。
面对张显庸真诚而勇敢的话,杨改革听了,也就收了笑容,把那撒漏出来的“优越感”收拾干净了,自己确实不该嘲笑张显庸,自己的知识,也是前人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而得出的,自己实际没有多少资格来嘲笑古人。
“嗯,实际研究这个雷电,和那研究生老病死也是一样的,无外乎都观察,多总结,多吸取经验罢了,……既然如此,那卿家研究雷电的第一步,当然是收集资料,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从各人的口中收集关于雷电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判断,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其他实验……”杨改恶收拢了优越感,开始正儿八经的说事。
“陛下所言极是,臣倒是糊涂了……”张显庸听了皇帝的话,松了口气,第一步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倒是没有太大的危险。
“……除了历史文献上的关于雷电的资料,除了如今人们口口相传的关于雷电的资料,我大明现如今是如何防雷的,也在卿家收集之列,反正,既然要把雷电研究透彻,就不要怕资料多,这些资料都是宝贵的……”杨改革教导着,得益于中国向来有保留写史,保留文字记录的传统,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中找到各种各样的记录,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可也是极为宝贵的经验了。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科研和外国科研有着极大的区别,外国由于没有什么历史文献参考,完全得靠自己的勇气去一点一点的辩证,而中国,却有着极为庞大的历史文献数据库,可以有相应的参考,这一点,比外国要强得多,当然,高不高科研,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除了收集历史文献和资料,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更加了解电的特性,再把这些实验和文献资料,和如今避雷的办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来,然后再根据这个结论进行相应的实验,以验证想法,这一步步走下去,卿家未必就不能摸透雷电的脾性,若是卿家真的摸清了雷电的脾性,说句掌握雷电的话,也不算是大话,或许,卿家可以真正的成为一个掌握‘雷电’的真人,若真的如此,那必定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卿家的大明,绝对会流传千古的,这人坛,也未必不能上……”杨改革这回,倒是么有“嘲笑”张显庸了。而是认真的说的。
按照杨改革的想法,要是张显庸能发明发电机,能在电的领域有较大贡献,日后这个电量,怕都得用张显庸的名字命名了。
“陛下交代下的事,臣都记下了,臣一定尽力搜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且尽快的展开实验……”张显庸立刻说道,刚开始和皇帝说话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快晕死了,这件事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听了皇帝说的,张显庸又觉得,这事有些谱了,确实可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也未必没有路可走。当然,人坛他是不指望上了。
“……若是卿家能研究出这个避雷的东西,能把雷电研究透彻,别的不说,光是朕就会对卿家感激不尽的,卿家想必也知道,朕这紫禁城,也是经常遭受雷火,大殿烧毁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若是能有避雷的东西,把雷电研究透彻了,朕也就不用担心这紫禁城遭雷火了……”杨改革又说道,这个倒是说的实话,明朝的皇宫,挨雷劈不是一次两次,大殿烧毁也不是没有过,杨改革倒是想立刻把避雷针弄出来,可想象,还是算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
看过了孙元化搞科研,杨改革是绝了自己做科研的心思,那个累,真的不是现在的杨改革呢个受得起的,再说了,这个雷电,还十分的危险,杨改革可不像冒险。
“回禀陛下,臣明白,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一定把雷电的脾性弄清……”张显庸见皇帝异样神色尽去,是一副严肃的模样,也是正色的说道。
“好,此事卿家要多关注,随时跟朕回报过程,另外,此事毕竟是和雷电打交道,卿家还是要注意安全,一些危险的实验,不要亲自动手,还是要多让学徒们做……”杨改革又说道,若是张显庸被雷打死,那可就好笑了,一个会五雷正法,掌握雷电的人被雷打死,那可就是笑柄了。
“谢陛下关怀,臣记下了。”张显庸又说道。
第七百四十四章“阿波罗计划”
更新时间:20127190:14:06本章字数:6939
第七百四十四章“阿波罗计划”
第七百四十四章“阿波罗计划”
杨改革是不得不每日都过着这种“天昏地暗”的日子,对于人坛的事,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偷懒。
没日没夜的忙碌,也不是没有成果。
杨改革翻了翻今日送来的要件,就立刻对王承恩说道:“大伴,立刻把孙元化招来,朕有话问他……”杨改革一直都在跟踪孙元化那里的事,见孙元化的实验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了,杨改革觉得有必要跟进。
“奴婢遵旨!”王承恩道。
杨改革再次看着手上的要件,仔细的思索着,这钢筋水泥的进展,还是蛮快的,已经到了可以搭建构架体的地步了,也就是说,“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建筑,可以尝试了。
孙元化很快就到了。
进来之后,依旧是一幅黑的不能在黑的酱油孙元化模样。
“臣孙元化参见陛下!”孙元化是急急忙忙的过来的,浑身的汗水就不说了,还带着不小的味道,也没办法,谁叫做实验这么艰苦呢。
“起来吧!”杨改革道。看着黑得不像话的孙元化,杨改革只能叹息,搞科研,可真的是一个累活。
“谢陛下隆恩!”孙元化道。
“大伴,给孙卿家拿块冰镇过的西瓜吧,朕光是看孙卿家这模样,就觉着累……”杨改革说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然后指挥着小太监给孙承宗奉上一块冰西瓜。
冰西瓜一进这暖阁,立刻就散发出一股沁人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的咽口水。
“臣谢陛下赏赐!”孙元化有些不好意思了,这西瓜满是汁水,他是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吃了难免吃相难看,有碍詹观,不吃,这又是皇帝赐的。
杨改革也看到孙元化的尴尬了,笑道:“吃吧,卿家吃过了,朕再来谈事情。”杨改革笑着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没法,只好低着头答应了,这东西已经送到手上了,口水都咽了好几口了,那是不吃也得吃了,低着头,尽快的把西瓜吃完。冰西瓜一入口,立刻就是一阵沁凉环绕全身,加上这暖阁里有冰块降温,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格外舒坦,浑身的汗立刻收了。
杨改革看着孙元化吃过了冰西瓜,这才开始说正事。
“朕见卿家说,水泥柱子的事,已经有一定眉目了?将水泥柱子搭成框架可试过了?”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如今造出来的柱子,确实比较牢靠了,臣私下里用大炮轰击过,除了掉落一些水泥块之外,柱子安然无恙,甚是坚固……,即便是轰出了裂隙,可依旧是比较牢固的,依旧可以承受更多次大炮的轰击,和普通的砖石造出来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若是用来建堡垒城墙,那是不惧大炮轰击的,可以说固若金汤……”孙元化立刻说道,言语之间的兴奋,就不用说了。
“好,既然卿家造的柱子已经可以用大炮轰击了,那朕就准备安排一场戏给众臣看看,也好把钢筋水泥建人坛的事给定下来……”杨改革说道。钢筋水泥造碉堡,虽然也比较实用,可如今杨改革更看重的是,不少世家大族想参与水泥厂的买卖,杨改革打算借他们的力,将工业学校这东西弄出来,好为培养工程师打下基础,更看重的是钢筋水泥这个东西对于工业变革所起的作用,准备全力推进水泥的普及。既然这“钢筋水泥”的构架已经能够抗大炮的轰击了,那倒是可以拿出去表演一番了。
“陛下的意思是?”孙元化问道。
“没什么,就是让诸位卿家看看这钢筋水泥修出来的东西是很结实的,也好把人坛用钢筋水泥建给确定下来,这个事确定了,水泥的事也就没得跑了,等水泥的事确定了,朕这心,也就放下来了,其中的道理,卿家莫非还不明白?”杨改革带着笑意问道,如今说是给大臣们演戏看的,不如说是给那些想参与水泥买卖的世家大族看的,人坛的事本来就很热闹,天下人都参与其中,借着这个热闹劲,把这钢筋水泥的优点宣扬出去,他们不急都不行,杨改革自己则掌握着更多的主动,什么事还不得随着自己来。
“可陛下,虽然这个水泥柱子可以做出来,可也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锻接,比如这钢筋实际还只是大内造的枪管锻接的,和真正的钢筋还有不小差别,那钢筋,臣还在琢磨怎么才能大规模的炼出来……,只怕……”孙元化是个做技术的,听到皇帝要把这些个介绍给大臣们,有些虚了,立刻道出了这里面的不足之处,比如,皇帝说的是用钢筋铁骨,可实际,现在所谓的钢筋铁骨,用的是大内造的枪管锻接的,实际离钢筋铁骨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真正的造出那种数丈长的钢筋,还得等他把水泥的事初步搞定之后才有时间去搞那个,如今,用的是大内造的枪管做的代替品,只是为了验证水泥柱子的可行性,离实际运用,可有着不小的差距。
杨改革一阵汗颜,这搞技术的,基本上都是这么“老实”,动不动就会把老底掀出来,这钢筋水泥确实是用大内造的枪管锻接了,可好歹也是“精铁”,虽然不如真正的钢筋那么结实,可也不是很差了,用来唬弄外人已经足够了,你这一张口就把实情倒出来,实在是……
“这……,钢筋的事,暂且不说,那大内造的枪管虽然差些,可也配得上铁骨这儿二字了,不算很差了……”杨改革赶紧说道,如今正是要乘着人坛热议的这股风,将水泥吹上天去罢了,实际和真正的建人坛没多少关系。
“这,是,陛下,臣明白了……”孙元化立刻说道。通过穷举法炼钢,孙元化可以说,对各种钢铁的性能是了如指掌,通过对比和观测,早已对建造钢筋水泥建筑该使用那一范围的钢筋有了主意,这些钢筋,如今在安排生产了,正在琢磨改进工艺和扩产,以供给实验所需,如今用大内造的枪管锻接,一是为了省事赶进度;二来,这大内造的枪管也确实不错,虽然离理想的钢筋有差距,可如今用来验证水泥,也足够了,所以,才一直用枪管锻接“钢筋”,可绝不是真的就要用“枪管”去建人坛,见皇帝要把这代用东西拿出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