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35章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35章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让马林自己买艘船,也不是买不起。但是,熟练的水手的培养,那就很慢了。也许,要好几年才能培养出熟手来。而合格的船长,更是难找……

马林不想等,于是决定挖别人墙角。正好,维金斯商会的商船,据说出船率也不是很高,总有部分商船很难获得运输机会。

这种情况,除了欧洲经济不太景气外,还有亲疏有别的关系在内。比如,有些和高管关系好的,得到的任务也就多,拿到的报酬自然多。而和高管关系差的,当然很难拿到业务,全船人自然过的艰难了。

马林这次特别提出要找一艘平常比较闲的船,就是打算连船带人一起“挖墙脚”呢……

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运输船,煤球的运输,才能按时按点地完成,不会拖拉……

而科勒的作用,就是跟船上的人套近乎,想办法拉拢船上的人,方便之后自己动锄头“挖墙脚”……

第六十四章 我们煮盐吧!

赶回特塞尔岛后,马林开始视察自己的领地。这可是1496年新年后,马林首次对自己的领土进行全面的巡视。

在巡视到和陆地隔海相望的特霍伦彻时,马林惊奇地得知,有行商,从渔船上,搬下来一麻袋进口的英国盐,要在全岛销售。

“怎么,咱不是海岛吗?为啥还要进口英国的盐?”马林迷惑不解道。

施瓦茨在这边呆了些日子,倒是恰巧知道点情况,于是回答道:

“老大,是因为英国人柴火足够,可以大规模煮盐。而低地地区(尼德兰地区)缺乏柴火,所以没啥人煮盐。因此,几乎整个低地地区的食盐,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哦,这样吗?”马林眉头挑了挑,似乎抓住了什么重点。

然后,马林叫来那个盐商,询问相关事宜。盐商是个犹太人,面对领主,可不敢隐瞒。这年头,犹太人在欧洲没啥地位,尤其是小的犹太商人,经常被领主欺压打劫。所以,他可不敢激怒马林。

“回领主大人,小的这批盐,是在阿姆斯特丹买的,成本是4。5先令每夸特(英国盐零售价是4先令每夸特),运到特塞尔岛,要卖6先令每夸特……”

“6先令每夸特……这么贵?”马林有些吃惊,这可是海边啊。

“领主大人您不知道,这还是在海边,算好的了。要是在内陆一些地区,每夸特盐估计能卖到七八个先令呢!”

“那煮盐岂不是很赚钱?”

“赚钱?领主大人,咱们低地地区,缺乏木柴,不能大规模煮盐啊!据说,英国佬那边木柴很多,所以煮盐多……”

马林笑了笑,他可是知道的,英国人之所以盐价低,其实是因为英国人使用储量丰富的煤炭来煮盐,根本不是用柴火煮盐的。

北海沿岸地区,风雨较多,温度也不高,想晒盐比较困难。你晒很多天,没准一场雨就让你的努力白费了。就像华夏的四大盐场,多半是降水少或者降水有季节性规律的地区,比较好控制晒盐。

至于西北欧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温度低,适合晒盐就有鬼了。南欧沿海,其实倒是适合晒盐。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最适合晒盐了。可是,欧洲人目前还不懂晒盐,就连大明,也要等到明末时期,徐光启才推广晒盐之法呢。当然,眼下明朝部分地区大约已经有晒盐的技术了,只是还没推广,煮盐还是主流。

所以,在西北欧这种温暖多雨的地方,煮盐才是很好的选择……

“等等……煮盐……英国人能用煤炭,我为啥不能用煤球?”马林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抓住了重点……

“煤球……煮盐……哈哈哈哈……”马林开心地大笑起来。

施瓦茨站在一边,则莫名其妙……

“老大,您在笑啥啊?”

“施瓦茨,我找到发财的门路了!”

“啥门路啊?”施瓦茨只对军事感兴趣,其他方面都很小白。

“咱们要煮盐!”

“煮盐?老大,岛上的情况您也知道的,缺乏柴火啊,怎么煮?”

“你笨啊,你忘了我家里是干啥的了?”

“霍夫曼庄园?”

“对啊,咱家是开煤矿的煤老板啊……”

“您是想……用庄园的煤炭来煮盐?”

“还算不笨,我已经让科勒联系船只了,下一船煤,估计过两天就到。对了,施瓦茨,咱们去选一下煮盐的地点。”

“是,老大!”

然后,马林带着施瓦茨等人,开始在特塞尔岛四周沿海——尝海水……

之所以要尝海水,马林是在尝试岛上四周的海水的咸度。既然要煮盐,肯定要考虑使用含盐量最高的海水来煮。这样,也能节约燃料。

马林前世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煮盐,一担盐,耗费400斤柴禾。

而煤炭的热值是柴禾的两三倍,所以,煮一担盐,最多要200斤煤球。而一担盐是120斤的样子,折合4。7夸特。可是,200斤煤球才几个钱?一查尔特隆(1。5吨)才不超过4个先令。折算下来,200斤煤球,最多3。2芬尼。可是,4。7夸特盐,按照4先令每夸特算,能卖到18。8先令,折合225。6芬尼……

当然,煮盐的人力投入较大,不能只看燃料成本。但即使如此,使用煤球当燃料,一担盐的成本最多不超过10芬尼。这还是往高了估计的,保守估计的话,最多6芬尼的成本。

这样算的话,使用煤球煮盐,收益估计得达到二三十倍之巨……

“玛德,真是好赚钱啊!英国人靠卖盐,也算能发财了啊。”

据说,汉萨商人,之所以在英国设立贸易站点,就是为了把英国的羊毛卖往佛兰德地区。同时,把英国的“廉价”盐,卖往低地国家和波罗的海。

其中,波罗的海地区,盐价特高。因为,波罗的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低的海。因为周围淡水注入很多,加上温度很低,蒸发量小,导致波罗的海含盐量很低。即使想煮盐,那也极度耗费燃料。

所以,那边的盐价那叫一个高。那边内陆地区的盐价最高时一磅盐能换一只羊,大约是10先令左右。而波罗的海靠海地区,虽然没那么夸张,但英国盐运过去,每夸特盐卖到10先令以上,那是轻飘飘的。

马林吃了很大的苦头,尝了不少海水,终于确定,西海岸的海水,比东海岸的要咸一些。所以,煮盐自然是在西海岸好。

而且,东海岸人类活动频繁,海面污染大。时常还能看到一些垃圾漂浮在海面上。这边海水也不适合拿来煮盐啊。

西海岸西风大,人类活动少,海水相对干净多了,加上盐度高,很是适合煮盐……

不过,把煮盐地点放在上风口,会让下风口受到空气污染。因为,煤球燃烧放出的黑烟,会顺着西北风,飘向东南方向。

马林原本打算在西海岸附近的德科赫设立煮盐基地的,但德科赫下风口就是马林居住的登堡。作为一个重视健康的人,马林最终取消了这个打算。

事实上,特塞尔岛西北角上最适合煮盐。那边盐度最高,海面也很清洁。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特塞尔岛西海岸和东北一带海岸线,因为潮汐,经常退潮露出浅滩。这也导致了,特塞尔岛,只有南边和东南的特霍伦彻和奥德斯希尔德适合作为港口。

而莱茵河运来的煤,肯定是在特霍伦彻卸载的。所以,马林也必须考虑到煤炭从特霍伦彻到煮盐地点的运输问题。

思来想去,马林最终把煮盐地点,放在了特霍伦彻西北边的西海岸沙滩上。这个地点,把特霍伦彻卸下来的煤炭运过去比较近,方便运输。而且,即使煤烟飘散,在西北风的驱使下,也是祸害特霍伦彻的人,祸害不到他马林男爵大人所在的登堡……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第六十五章 省柴灶

特霍伦彻西边四公里外,翻过一片低矮的丘陵就是一片狭窄的沙滩。沙滩上的沙子很细,若是搁在现代,绝对是泳装美女“躺尸”晒阳光的好去处。

当然,现在是中世纪,大家都是穿袍子的。别说美女了,男人也不敢脱成那样躺在沙滩上。不然,教堂的神父肯定去“救赎”你这蛇精病的,没准还会把你绑上火刑柱玩“人肉烧烤”……

这个沙滩东边没多远,就是一个小淡水湖,叫霍伦湖的,可以供应生活所需的淡水。

兴建一个煮盐中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选好合适的场地,必须是在海边,海水要足够咸,还要干净,不能有啥污染。

其次,要招收足够的人手。一般来说,一个大盐锅,至少需要两三个劳动力看管。一人专门负责烧火,一人看锅。另外一人,则负责燃料搬运。在煮盐结束后,还要把锅里的盐取出来装好了。

而一个煮盐中心,肯定不能只用一个锅啊,那得架起一大排的煮盐锅。所以,需要的人手也很多。

不但如此,燃料和盐的运输,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比如,马林在霍伦湖附近海滩上建立的这个煮盐中心,首先要搭建足够多的煮盐灶台。其次,还要给煮盐工人搭建房屋,方便生活。最后,港口特霍伦彻到煮盐基地,还得修建一条平坦的道路,方便把煤球运过去。

虽然,从特霍伦彻到煮盐中心,大约只有4公里多的距离。但是,这条道路的西半段,要经过一片丘陵地区,施工难度稍微有点大。

另外,马林还得派人去大城市里,订购一大批大铁锅和砖头,用于搭建灶台和房屋。至于住房,马林想了想,还是决定使用土坯房。土坯房建筑成本低,而且舒适。此外,建造速度还快。但搭建煮盐的灶台,马林还是打算大量使用砖头和石灰。

因为,他打算使用节能土灶(又叫省柴灶),而节能土灶的高烟囱必须使用砖头砌……

前世,马林的老家在乡下,村里面曾经推广过一段时间的节能土灶。

所谓节能土灶,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把灶膛周围的炉壁,建得很厚,使得灶膛内的燃料燃烧时,能量不怎么向四周外泄。

要知道,普通的土灶,四周就用一两层的砖头,厚度不够。里面燃烧时,炉壁温度也高,能量透过炉壁四处发散,效果和火炕差不多。

但如果把炉壁大幅加厚,灶膛内的火焰热量,就不容易通过炉壁发散出去了。这样,节能灶的能量利用率,就大大提高了。

而且,节能土灶的烟囱要高。因为,高烟囱容易产生虹吸效应,吸走炉膛内的烟气,同时也从进风口自动吸进空气,有助燃烧。

据前世推广省柴灶的技术员所说,省柴灶比老式的土灶,要节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燃料,而烧灶时间,却节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所以,省柴灶是灰常强大的。马林把这项技术用于煮盐,也算严格控制成本了,是资本经营的典范……

为了建设这个煮盐中心,马林决定大肆招募劳动力。因为,岛上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还要从事各自的职业。所以,马林想要人手,还得去陆地上找。

15世纪末,欧洲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恢复,14世纪因为黑死病大量损失的人口,恢复了很多。

原先,不少庄园劳动力短缺。但百年之后,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很多庄园劳动力开始出现了剩余。

比如,某个庄园的田亩数是一定的,农奴主招募的农奴数量也是恰好的。但是,农奴家庭,未必只生一个男孩。

所以,若非有别的大量需要劳动力的行业,农奴主其实不怎么乐意养活那些多余的男子的。因此,很多农奴的儿子,甚至都无法继承父亲农奴的地位。

这些人,要么去投奔别的新开的农庄,当农奴。或者,去城里当苦力。就算如此,还有很多人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很多人沦为乞丐和流民。胆子大,力气大的,有的去当佣兵,有的当了强盗……

德意志雇佣兵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除了日耳曼民族尚武的传统,也有富余的农奴子弟找不到活干的因素在内。

马林现在,就是要去那些人口嫌多的庄园,招募一批老实肯干的农奴来,帮他煮盐。当然,他们得先帮马林修建煮盐中心的建筑,还有通往特霍伦彻的道路……

为此,马林又跑了一趟,去了德意志地区。他没有在荷兰地区招募人手。因为,荷兰地区的人,口音和德意志其他地区差别太大。

马林会讲德语、拉丁语和弗里西语,却不会讲荷兰语。所以,跟荷兰人交流,马林感觉很费力,都要带翻译的。

貌似,荷兰语和弗里西语都是西日耳曼语,和大部分德语方言无法交流。这也是荷兰地区和大德意志地区离心离德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马林家族所在的威斯特伐利亚地区,虽然口音有别,但说慢点还是可以和萨克森人及奥地利人交流的。但面对荷兰人,德语区的德意志人就有些抓瞎……

为了图方便,马林直接去了鲁尔区老家,招募那些庄园的多余劳动力……

在老霍夫曼的帮忙下,马林很快招募到了500户农奴,跟随他去特塞尔岛上煮盐去……

“马林,你那煮盐的办法靠谱吗?”玛丽夫人担忧地问道。

“当然靠谱,英国人就靠这个赚了很多钱呢!”当他把煮盐的利润悄悄地告诉玛丽夫人后,玛丽夫人也吃惊地长大了嘴巴。

“可是,既然煮盐这么暴利,为何别人不这么干呢?”

“妈妈,不是每个人家都能顺利采购到大量的煤炭的。尼德兰地区缺乏木料柴火,他们烧柴火,都要去外地进口,还不如咱们用船拉煤方便。而且,整个西欧,也就英国和德意志的鲁尔河地区盛产煤炭。英国人已经开始利用煤炭煮盐发财了,鲁尔区的煤炭尚未开发。而我,就是第一个用煤炭煮盐发财的德意志人!”

马林说的一点没错,虽然,使用煤炭煮盐很暴利。但是,欧洲产煤区本来就很少。西欧地区,貌似就鲁尔区和英格兰北部地区大量产煤。别的地方想学这一招,也得有煤炭才行。况且,因为科技不发达(主要是被教廷压制的),很多人都不清楚煤炭热值比柴火高很多呢。

“马林,我的孩子,你真是太聪明了!不过,你得考虑好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销路问题!孩子,你能煮出大量的盐,但是,你得有办法把它们卖掉,才能换来财富啊!”

“那妈妈您有什么建议吗?”

“跟汉萨同盟的商人合作吧,那些汉萨商人,在帝国境内有很多特权。如果和他们合作,你就能大量出货。否则,你的盐是很难卖得动的。而且,你绝对不能和那些汉萨商人为敌。和他们为敌,它们会封杀你的盐的销售!”玛丽夫人很有见识,他知道,汉萨商人在帝国境内,都是横着走的。他害怕马林年轻气盛,和汉萨商人发生冲突。

说起来,玛丽夫人的外婆家,也是商人出身。当初,她的外婆家,曾得罪过汉萨商人,结果,被打压得黯然收场,几乎破产。要不是布洛克家族当年帮忙,玛丽夫人的外公早破产自杀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玛丽夫人的外公,才在布洛克家族灭亡时,冒着巨大的危险,收留了玛丽夫人的父亲,还把女儿嫁给他。所以,玛丽夫人不希望马林也走老路。要知道,汉萨同盟是非常厉害的,他们把持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很多城市的贸易特权,交的税比别人少,便利比别人多。

虽然,英国和丹麦等国家开始和汉萨同盟竞争,但短期内汉萨同盟还是不会衰落的。汉萨同盟的真正衰落,还要等到荷兰商人的崛起。但荷兰这会还没真正开发呢,安特卫普都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这年头,汉萨同盟还是很牛的。至少,在德意志地区,他们是无敌的。

“我明白了,妈妈,我会小心这件事的!”马林郑重地说道。

之后,马林再度找到科隆的维金斯商会,雇佣他们的船只,把这500户农奴,运往特塞尔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