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钢铁风暴-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个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还还挤出这样大笔的资金支持教育的?
刘仙洲将邓春膏堵他的原因说了一遍,原来甘肃大学这些年来的经费一直都没有保证,名义上说是大学,实际上职业的教职人员还不到十人,学校每年拨款的数额也不足十万,当然,这是名义上的,就是这样可怜的经费,每年真正能拿到手的最多三四万到顶了,跟东北大学一年至少百万以上的花销,建校资金便高达数百万比起来只能说是毛毛雨了。(未完待续。)
第186章兰州技校
鉴于甘肃大学的规模太小,这几年更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邵力子也就干脆把甘肃大学这块地划给了东北大学,促进两所大学合并的事,不过从事实上看来,甘肃大学更像是被吞并了。就为这事,邓春膏找了刘仙洲好多次。
“你们占了甘肃大学的地也就算了,我们也用不上这么大的地,但怎么也得补偿我们学校一些经费吧,不是我故意纠缠,甘肃大学现在委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邓春膏苦笑着说道。
按理说邓春膏一个海归博士去哪里都是能生活得非常充裕的。但这几年为了甘肃大学的事奔波,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催老几岁,对于这样的人,姜立也是十分尊敬的,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候,不止是他们这些战士,还有无数像邓春膏这样的有识之士在为国家,为地方的崛起,发展无怨无悔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辞劳苦,甚至放下学者的尊严,厚着脸皮去四处去人,筹集经费。这样的人怎能不尊敬?
“邓校长,现在甘肃的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陇东,陇西各县的地方大股军阀最多明年春都会被清剿或者是收编,一省之财政接济甘肃大学一年十万元不算什么。”姜立想了一下说道。
“这,这多谢姜军长了,甘肃大学上下对姜军长的支持无不感激涕零。”邓春膏呆了一下,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快。怕姜立反悔。连忙道谢。
“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跟邓校长说的。邓校长你也清楚。以甘肃大学的规模,称之为一所大学终究是水份太大了,凭现在的西北经济,还有生源,暂时也没条件建两座大学。甘肃大学就算一年能得到十万元的经费,但能做的事终究还是太少了,我有个建议,不知邓校长愿不愿意接受。”姜立说道。
“姜军长但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两所大学合并成一所,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姜立说道。
“这?甘肃大学建校近二十年,就这样撤消掉不是太可惜了。”邓春膏脸上有些落寞地说道,撤掉甘肃大学的问题他也想过,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这几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也不是完全撤除,只是现在兰州还养不起两所大学。但不代表以后不成,驱逐日本人之后,东北大学就要重回奉天,这个时候估计十年左右可以实现。届时现在的校舍就可以留下来做为甘肃大学未来的校址。”姜立说道。
“十年!”邓春膏苦笑着摇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以让一家连普通中小,高小都比不上的大学销声匿迹了。
“另外还有一个折衷的办法。虽然没办法同时创办两所大学,但我决定在兰州重建东北大学的同时,另外再创建一所技校,每年的投资亦足有数十万元,用其命名为兰州工业技术学院,以后若是创办成功,也可升格为兰州工业大学,邓校长也可以考虑将现在的甘肃大学与兰州技术学院合并,总比现在有名无实来得实在。”姜立又提了个建议道。
“什么,姜军长还要再建一所技校?”藏式毅,邓春膏,杨思等人同时惊声说道。
“嗯,建技校的事势在必行,除了从奉天带过来的机械外,我还从洋人手里采买了大量的机械。不办技校,在甘肃这地方可没办法招到足够的技师,技工。”姜立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年代就算是有钱,工业也不是说搞就能搞得起来的,至少用同样的机械,一个德国技师跟一个民国普通的工人所弄出来的家伙就完全是两个概念。
“好,好,就跟姜军长创办的技校合并,叫做兰州技术学院。”邓春膏顿时眉飞色舞,一连说了几个好字。
“同时在兰州重建东北大学,创建兰州技术学院,不说是在甘肃,就是放眼整个民国,也是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姜军长能来兰州,还真是甘肃近千万百姓的福气。”杨思在后面恭维了一句说道。
“一切为了抗日啊。”姜立叹了口气,然后又向藏式毅问道,“东北大学修建的进度如何,其他工厂的重建,工人的安置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现在已经陆续有两家水泥厂,一家制砖厂投产。另外还有一家水泥厂,一家制砖厂会在月底投厂。生产出来的材料第一步优先供给给东北大学。还有兵工厂员工,家属宿舍的建设需要。兵工厂的厂址在邵力子主席的帮助下也已经选好了,员工宿舍就建在兵工厂内,至于家属楼则在兵工厂附近,由于天气原因,再加上前段时间军座尚未带兵过来,我尚不敢有太大的动作,随着局面稳定下来,后面进度会加快不少,另外军座最好再抽个时间去跟邵主席碰个面,以后在甘肃必然还有不和地方要仰仗邵主席。”藏式毅解释着说道。
“嗯,今天来得太仓促了,你帮我准备点礼物,明天中午我正式去拜访一下邵主席。”姜立点头认同地说道,邵力子能在前期给藏式毅这么多帮助,这次又公开请他带兵进半州,不去谢一下说不过去,在邵力子的帮助下,姜立才可以名义上,军事上对甘肃暂时进行管束,至于以后加入红色势力的问题,那也要等红色势力来西北之后,暂时为了避免直接与南京对抗,消耗宝贵的力量,还不能公开支持红色力量。
“组织兰州技校一事,除了我从美国那边聘用了一些技师,师资力量仍然远远不够,邓校长不妨也发动一下自己的人脉拉一些人到兰州来,至于薪俸方面,技术人才比他们原来的薪俸提高一成。可以预支一个月薪俸补贴车马费用。”邓春膏满脸振奋地离开前,姜立又补充了一句,让邓春膏的脸上更是增加了几分喜色,甘肃大学创办至今,请不到足够的老师,经费一直是大问题,现在解决了这个麻烦,邓春膏也有信心在兰州这里打造出一块教育圣地。(未完待续。)
第187章新银行
杨思几个铸币厂,兰州飞银钱庄的大掌柜周岷源一路跟着姜立,中间没怎么说话。
傍晚,几人就着建筑工地附近的小馆子点了个腊肉火锅,再加上小酒馆送的一些大白菜就着火锅里面下,虽然简单,但这大冷天的,却也能吃饱肚子,浑身暖暖的。
“我舅父现在已经控制了西宁,并且已经跟那边制币厂的人谈过了,后面打算成立一家西北银行,在西北统一发行一种东北钞,取代各地货币不统一,各钱庄私发货币的情况。”姜立说道,“后面就麻烦藏先生在管理西北实业的同时再出席这家银行的行长了。”
“想要盘活一个地方的经济,首先要把货币统一管理起来。军座解决了各地方实力军阀,算是有了统一货币的稳定基础,这家银行的起始资金军座打算投入多少?另外这家银行以后又如何运作?”杨思一想到他也将是参与到这个计划中的人,顿时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这是一种能通知整个西北的货币,比起以前他一个制币厂的厂长小打小闹可要有前途得多了。
“初步拟定是1500万元,姜军长先出750万元,余下750万元可以由西北各地士绅自行认购,如果有缺额,再由姜军长补齐。”藏式毅一笑道,让西北的地方士绅,有影响力的人物参与进来,也算是通过西北银行把这些人绑在45军的战车之上。“至于运作方式,每个出资人都是股东,按股价折比,可能在银行拥有相应比例的话语权……。”
藏式毅将后面银行运营的模式大致说了一遍。在座的人听得无不兴奋不已,不过心里也有点小小的担忧,毕竟姜立是拿枪杆子的,要是以后想一锅端,他们可没地方哭去。
“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钱?”等杨思几个士绅头头相继告辞离开后,姜立向藏式毅这个大管家问道。
“前一段时间在奉天抗战中发出去的军费。还有抚恤费合计约1753万余元。给孙蔚如等一些人的好处,西迁时消耗的现金加起来约376万余元,这些都记有详细的帐目。现在咱们手里还剩下8576万余元。扣除成立西北银行的资金,保守一点估计,咱们暂时能动用的资金有7200余万,另外重建东北大学,创建兰州技术学院,预支一年的经费,花销超过620万元。兵工厂。一系列工厂的重建,工人安置,粗略地算了一下,大概也要2760余万元。移民,屯垦,购买农具,种子等方面,也至少要三千万元左右。再怎么压缩,也不能低于2600万元。幸好军座现在已经有了地盘。军费可以从地方上支出,但是军座提出的建发电厂,铁路这些东西,就力有未逮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军座最好还是循序渐进。”藏式毅提醒着说道,虽然他们手里的钱看上去不少。但按姜立眼前这个花钱的速度,还真是让他心惊肉跳。要不是这次西迁吃的粮食,还有穿的衣服大多是奉天原有,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这笔钱可撑不到这个时候。
“嗯。这点我心里有数,当初日本人攻占大帅府的时候,我后来把日本人赶跑,从大帅府里面找到了一批黄金,我把黄金扣下来了,没有还给少帅,少帅不愿意带兵回奉天,这笔钱就当他为抗战捐献出来了。”姜立点头一笑,“至于修建铁路,发电站这些钱,我来想办法就是了。另外我舅父在西宁查获了马步芳,马麟的家产,加起来价值一千五百万元的东西,宁夏那边马鸿宾要少一点,也有三四百万。这里也是一大头。解决一年的军费已经足够了,咱们不是还有大量的粮食吗,后面还是要加大组织移民的力度,这方面以后你跟邵力子多沟通一点,西北贫困,人更是稀少,现在这么个情形可是发展不起来。”
“是吗,军座又向美国那边订购了多少钱的机械?”藏式毅眼睛一亮道。
“包括人才引起加起来差不多五千万美元吧,把少帅留的黄金都花得七七八八了。”
“军座想在实业上下大力气的想法是对的,但凡事要留个后备资金,不然后面的日子会很难熬。”藏式毅听得直咋舌,张家的那批黄金他也略有耳闻,老张家积累了一二十年,姜立竟然转眼间就花出去了。原本两亿多,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一笔巨款,藏式毅都不清楚姜立是不是天生的败家子。
“这不是还有吗,过段时间,我还有一批钱会过来,你手里的只管花出去便是,用最快的速度花出去,不要留着。”姜立一笑道。
“军座又从哪里弄来了一笔钱?有多少?”藏式毅十分感兴趣地问道,习惯了姜立的大手大脚后,藏式毅也知道姜立的性子,若是数目太小,也不会这样有底气。
“六七千万吧,是美元,到时候我交4000万美元给你,剩下的是用于军队建设的,你就不要想了。”姜立后面又补充了一下,算时间,用不了多久,窦玉仁那里得到的黄金也快要到手了。可以再为西北输一次血。
藏式毅已经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转眼又是一笔六七千万,还是美元。有这么多流动资金作启动,藏式毅想想都觉得兴奋,哪怕以前在奉天的藏式毅都没有现在这般阔绰过,原以为到西北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想到姜立竟然跟招财猫一般,连续拿出几笔这样大的资金,不过将如此巨额的资金直接交给他运作,藏式毅心里也颇为感动,士为知己者死,姜立的这份信任是他在张学良那里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有了这笔资金,再加上咱们的粮食储备一时间也还充足,足以支撑到明年收成上来。等那些机械陆续投产,咱们的日子就好过起来了。”
此时藏式毅对于姜立可谓是叹服无比,军事上的成功藏式毅只能从帐面上的伤亡,还有奉天战事的惨烈来判断。也许姜立对于资金的具体运作方式不熟,但还没来西北之前,便把资金的缺口给解决了,还有大量的富余,这是姜立从日本人,从张学良手里或是用抢,或是克扣过来的,如果姜立稍微软弱一点,恐怕现在大好的局面都会分崩离析。(未完待续。)
第188章高志航的满足
“是啊,支撑到明年,等这些机械陆续投前,等美国那边采买过来的设备陆续抵达,建设落成,咱们的日子就会好过起来了。”姜立微微一叹,这次从奉天拆迁过来的机械确实值几个亿,再加上采买的一些,一旦投产,确实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这些计算是没有将战争预算算进去的,日军侵略的脚步并不会停止,为了保持45军士气一直高昂下去,45军的战士将会一直活跃在战场之上,战死,补充,消耗不断地循环。
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战力迟早会衰退下去,用抗战不断地刺激这支军队,才能一直保持他的战力。扩军,军械的补给,各式武器的研究,加起来同样是一笔天文数字。不过那个时候医药厂应该已经步入正轨,再加上西北渐入轨道的经济,应该能为抗日战场源源不断进行输血了吧。对于未来的西北工业姜立可不仅仅满足在抗战上,这片工业基地还要能让民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工业强国的距离。
“驾……”外面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人还隔得远远的,赵蔚亭便向姜立来报,高志航来了。
“军座!”向来不苟言笑的高志航向姜立打了个招呼。
“你来了,坐吧,飞行员,还有地勤的住处安排好了没有?”姜立热情的跟高志航打了个招呼道,作为未来西北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姜立对于高志航是十分看好的。
“飞行员。地勤的待遇不错。藏省长也优先给我们这些人安排了地方。不过军座打算何时动工给我们修建机场?”高志航开门见山地说道。
“高队长啊,之前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现在投产的水泥厂产能还十分有限,要紧着东北大学,还有兵工厂那边,机场的事暂时只能放一放了,我不是已经派人到你选的地方开始平整地面了?只等水泥厂的产能提上来,后面怎么也能挤一些出来。”
藏式毅看到姜立投来的询问眼神。心里哀怨了一句,这事姜立也是知道的,不过为了体现出对空军的重视,故意疑惑地向他看来,显得他不知道这件事一般。不用说,这个黑锅他背定了。
“我也晓得现在条件艰苦,但这也是没办法,一天不练手生,两天不练门外汉,三天不练瞪眼看。时间拖得太久了,那些飞行员上不了机。技术可是会退下来的,到时候再跟日军打,死的都是人命。”高志航苦笑着说道。“这段时间我都是让机师把以前的老式飞机组装起来,就着些平整的地方起飞,尽量保持飞行员的技术不下落太厉害,不过那些飞机还是太老了一些,有些零件磨损得厉害,安全性十分欠缺。而且老式机的数量也确实少了一点。”
“这样啊。”姜立沉吟了下来,他对于空军的重视不在陆军之下,“那好吧,从现有的水泥份额中拨出四分之一,专门用于机场建设,先帮空军建一个大一点的机场。咱们也不能没有军队,否则这西北的安全也没办法保障了。”
这个决定无疑拖延了东北大学的重建速度,但一碗水要端平,姜立也不想空军衰退得太厉害,如果不拿些实际行动出来,难免有些飞行员不会被南京,或者地张学良那边又拉回去。
“高队长,机场的事暂时就交给别人,你怕是要出一趟洋,上次奉天空战,原来的飞机都打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