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93章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93章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0章钢铁厂2

原本作的一些不可预知的额外预算此时也不得不一再动用。若不是铜矿开采这边也关系到较多的生产行业,姜立还舍不得再次动用那点所剩不多的资金。

“多,多谢司令。”

于仲刚连连点头道谢,在鞍山工作了那么久,一直在日本人的脸色下办事,还要时不时担心哪个喝醉了的监工酒鬼哪天看他不顺眼了将他打一顿。被打死了也没处说理去,他可是亲眼看到几个喝高了的日本人将几个鞍山藉的技工打死打残的。相比之下自从姜立把他从鞍山带过来之后,不仅将钢铁厂交给他打理,还把冶铜厂也让他去管。平时那些驻扎在工厂的士兵看到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敬礼,叫声于主办。就这份信任,比起在日本人手里工作的时候何止强了千万倍。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姜立虽然是此时15路军以及东北移民中的精神与实际领袖,但除了要求尽量将产量扩充之外,其他工厂的细节管理方面都是不插手的,只是会过问一下生产的进程。于仲刚已经伸手向姜立要过几次钱了,所以这次再要起钱来也才会缺乏底气。一念及此,于仲刚也不由得不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你啊,就是太拘谨了一些,陈厂长跟我接触的时间稍微多一点,以后你们两个是要经常打交道的。有什么事可以跟陈厂长多问一下。你要是能把钢铁厂,冶铜厂经营好,效率提升上来。不是我个人感谢你。整个民国都要因为你而受益。这次江文浩的混成四旅去上海打死打伤了五六千日军。要是没有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军械。我拿什么去跟日军打?民国以前的钢铁产量低得可怜,至于有色金属冶炼更谈不上了。懂冶金的人才低少得可怜,我送了一些学生去国外,有学冶金方面的,还想办法从国外聘用一些现成的技师过来,你这边自己也带些徒弟,不要把自己累垮了,打仗的事我在行。但你要是累垮了,我可找不到一个接摊子的人。”

姜立拍了拍于仲刚的肩膀说道。并不是刻意的拢络人心,确实说的是实话,民国连钢都只能炼出几万吨,在合金钢的问题上都相当落后,哪怕是阎锡山的山西,虽然也能生产炮钢,但有些大炮只能打个百多发炮弹就出问题了,有的甚至打几十发后精度就会大受影响,炮兵的培养不容易。如果因为武器落后导致炮兵在战斗中落在下风,让炮兵损耗太快。会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枪械,大炮用钢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这方面你以后跟陈厂长多交流一下,枪械,大炮用钢就算不比洋人的强,但也不能差太多。”

“我就是为了这事专程过来与于厂长碰面的,钢铁厂现在各个车间还都在调试当中,司令暂时不宜施加太多的压力。”

看到于仲刚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陈靖国内心颇多感慨,他被姜立直接提拔到兵工厂厂长的位置又何尝不是如此。相比起以前的东北,直接任命一个军事主官过来当主办,包括韩春麟,杨宇廷这些人都当过兵工厂主办,虽然能体现当权者对工厂的重视,但让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将进兵工厂指导生产,不管在用人,还是在生产上必然有一些武断的干涉之举,而姜立现在提供的模式是通过将部分军火下发到士兵,然后再把这些人的意见汇总起来的方式,再让兵工厂加以改良比起以前就要好多了。

“不施加压力不行啊,日本一年的钢铁产量数百万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民国之上。奉天一战伤亡十余万人,上海一战民国亦伤亡两万余人。若是没有足够合格的军械,士兵在前线可就只能徒手跟日军的飞机大炮去拼命。现在上海的战争是停了,但东北那边的日军随时会南下,15路军也要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每个人都有压力。但压力再大,也不要把自己累垮,这是原则,否则就得不偿失了。”姜立话锋一转笑道,“钢铁厂这边的产量什么时候能提升上来?”

“陇南的铁矿储量还是不错的,根据勘测师提供的数据,这边的铁矿石含量有三四千万吨左右,现阶段比较具有开采价值的约七八百万吨,不过由于铁矿都在山区,运出来相对麻烦,是制约钢铁产量的最大难题,现在正在修路,现在月产在1200吨左右。公路到年底之前能修通,到时候月产量能提高到4800到5000吨左右。明年底把铁轨铺设到矿区之后,差不多就能把钢铁厂的产能发挥出来了。”于仲刚想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略微保守的数据。

也就是说今年一年底加起来所能生产的钢也不过万把吨左右。明年1933年大概能提高到五六万吨。到1934年,从鞍山抢过来的钢铁设备才能真正把产能拉上来,达到20万吨,或者是以上。姜立点头,一口吃不成胖子。生产的事不是有设备就成,铺路,熟练工都是要时间培养的。就算姜立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机械。但道路运不上那么多矿石也是抓瞎。不过西北钢铁工业的发展自然不可能只靠陇南一地,在其他地方发现铁矿之后,另外再投入资金与设备,西北的钢铁产量才能实现几何式的增长。想到这里,姜立对此时不能开发包头那边的铁矿心里充满了遗憾。新疆在建国之后也是发现了大型铁矿的,不过大多同样是在山区,开采不是很方便,距离甘肃这边更是遥远,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跟着陈靖国与于仲刚走进车间,热气扑面而来,铁矿石不断地被送进车间提提炼,融化成铁水。姜立在里面站了一会,汗意便上来了。于是又出了车间。在其他地方又逛了一遍,看钢铁厂的样子,虽然进进出出的人流不断,却是一副忙而不乱的样子,秩序井然。看得出于仲刚在鞍山给日本人打了几年工还是有真本事的。至于一路跟来的赵毅就有一种云山雾罩,雾里看花的感觉了。至于姜立所说的什么炮钢,枪钢之类的更是听得摸不着头脑,铁砣砣不都那么回事吗,生硬生硬的。看样子里面似乎确实是大有学问。(未完待续。)

第231章马青苑

“马师长果然海量,佩服,佩服!”天水粟家酒馆内,葛武杰对着马青苑将手中杯子里的上好白露酿一饮而尽,清香的酒气在口中绽开,笑眯眯地看着马青苑有些微勲的脸,“听闻马师长明日便要入川边剿匪,这里先预祝马师长旗开得胜了。”

“别提这事了,提起来就一肚子的火!”马青苑心里本就有怨气,葛武杰这点火星正好点把他给点燃了。

“马师长提一师之众入驻天水,拥兵一方,权倾陇南,何帮如此长吁短叹,莫非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葛武杰好奇地问道。

“哎,别提了。”马青苑正想说,一想到现在跟葛武杰此时接触得也不深,虽然明知道他接触自己别有用心,但拿不准他到底是什么意思,酒桌上最忌交浅言深,马青苑涌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酒楼之下马蹄声阵阵,远远的一队骑兵渐行渐近。葛武杰瞟到在楼下的马群,看到其中一张淡然的脸轻咦出声。

“葛兄何故惊咦出声?”马青苑看到葛武杰惊讶的眼神,以为葛武杰看到什么了不得的事,他们本坐在二楼,走到二楼栏杆处往下一看。上百骑兵从正从下方通过,他刚到栏杆处,下面的卫兵也机警地向他看过来,其中一些卫兵甚至将手按到了腰间的手枪之上,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马腹上悬挂的短马枪。这些都是其次。不过他才刚往下看。对方就发现了他,这样的卫队训练之有素就是在他的上司杨虎城那里也是没有见过的。看到卫兵中戒备,甚至略带杀气的眼神,便是马青苑久居高位也不愿与之对视太久。

“马师长可是奇怪这支马队为何如此雄壮?”葛武杰看到重新坐回来的马青苑微微一笑道。

“葛兄似乎已经知道对方的来历,还望明言告之。”马青苑点头说道。

“西北能有如此气场的人除了十七如军的杨司令还能有谁?”葛武杰若有深意地一笑道,姜立虽然他没见过,不过来天水一段时间的赵毅他却是见过的,赵毅也是他活动的对象。现在正在收集对方的资料。整个西北谁有这个资格能让赵毅作陪?黄显声,冯占海几人或许有,不过都是三十几往上跑的人了自然不可能是。

杨虎城是他的老上司,自然不可能是了,马青苑悚然一惊道,“15路军姜司令!”

“我可什么都没说。”葛武杰自顾自地倒了一杯酒说道。

“可里面都是清一色的大头兵,姜司令现在贵为一军上将,连个将服都未穿,不大可能吧。”嘴上如此说,实际上马青苑心里却是信了大半。不过姜立忽然来天水是为了什么?之前把自己的心腹混成一旅派到了天水,现在又亲自过来。不会在打他什么主意吧?

“这可能是个人习惯了。”葛武杰耸了耸肩道。

马队在街口的另一家酒楼停下了。马青苑叫过警卫员,将自己的贴子拿给警卫员,跟警卫员吩咐了几句。

“给江文浩拍电报,让他就地征集一部分补充兵员,带过来给我填到军校里面,另外让他与随后运抵的机械汇合。一起回兰州!”姜立盘算着如此下令道。

“司令似乎在担心什么?哪个不开眼的会中途截道司令就带我们杀出甘肃,看看哪支军队能挡得住。”赵毅杀气腾腾地说道。

“有备无患,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是训练新式军种的基础,现在打仗跟以前不一样了,飞机,坦克,大炮空地一体的作战模式,再多的人往前堆都是白塔,这次淞沪抗战南京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都砸进去了,江文浩的混成四旅也是我们15路军拿出来最精锐的力量。地面部队,炮兵,还有航空兵都是额外加强过的,跟日军的常规师团仍然打成这个样子,这还是在上海列强环顾,放不开手的情况下,作为防守方,伤亡比例仍然超过了惊人的二比一,像能想象一旦民国的杂牌部队遇到日军,或者是在其他防御不全的地方与日军开战是什么后果?民国现在四分五裂,但眼下列强的武器发展日新月异。若不及时跟上,甚至不用过太久,一两年的时间就足以让日本人再次把两军的差距拉大。”姜立手指扣着桌子说道。“所以这些军械对西北太过重要,不容有失。”

“既然如此,司令何不派一支部队前去接应江旅长?”赵毅问道。

“淞沪抗战已经结束了,现在师出无名,不太好。也用不着这样劳师动众,只要江文浩余部汇合了这些军械,也不是别人能轻易动得了的,除非南京想逼反15路军。”姜立平静地一笑道,15路军以抗战起家,在奉天,上海连续两战,算是国内风头正健的抗日劲旅,蒋委员长此时正忙着安内,还有闲心情把他的15路军也逼反吗?

“还真想见识一下司令如此推崇的军械,到时候可得分润一些给混成一旅。”听到姜立如此自信的话,赵毅此时也颇为期待地说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声不响可要不到家伙。

“都是独立于步兵之外的兵种,防空兵训练完毕后倒是可以配制到各混成旅与暂编旅。另外到年底每个旅还会额外配置一个架子工兵营,还要满足扩军需要,其他的你暂时就不要做什么念想了。”姜立盘算着,这次江文浩在日本航空兵下吃了大亏,怎么也要将地面部队的防空火力给搭建起来。面对日机时不再是毫无抵抗之力。

赵毅嘿然一笑,姜立重视实业,在实业上投入的资金只能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但姜立在军队上的建设同样也是不遣余力的,15路军此时虽然还没有师的编制,不过包括他在内的几个混成旅的规模都比国内的大多数师力量都要强大,这从淞沪抗战中就暴露无疑。只是与国内其他派系不一样,姜立注重的是技术兵种的建设超过兵力本身的扩张。否则依靠此时姜立所表现出来的财力,拉扯个二三十万军队出来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是这样做意义并不大。

“司令,有人送了一份请贴过来!”赵尉亭问过一名被警卫挡住的两名士兵之后,将请贴送到了姜立的桌子上。(未完待续。)

第232章何育杰

姜立打开一看,“送回去,就说我军务繁忙,没有空。”

来人听到姜立这近似狂妄的回复后,脸色一白,收回了请贴两人匆匆离去。

“穿着军服的跟司令下贴子,是陕西警备师的马青苑?”赵毅问道,杨虎城的反应很快,姜立前脚带兵赶到兰州城外,后脚杨虎城就派兵进驻陇南天水。将这块西安西边的门户给占了。整个天水,他想要见姜立自然是不用下帖子的,除了马青苑赵毅想不出还有别人。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既然马青苑要见司令,司令为何不见上一见?也好看看这马青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赵毅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马青苑不寻常的举动让他看到兵不血刃将天水彻底纳入到15路军控制之下的希望。

“马青苑在杨虎城手下属于半路出家,并不是十分受信任的那种。你有没有打听过马青苑手下的那两个旅长?”姜立端起茶杯细细品味着里面的茶香味笑道。

“司令你的意思是马青苑在陕西警备师里面已经被架空了?”赵毅的反应不慢,否则当初也不能驱逐了想要投日的旅长自己上位。

“没有架空也差不多了,再说为了一个陕西警备师恶了杨虎城划不来。”

马青苑对于杨虎城来说是半路出家,对于他来说更是如此,虽然马青苑这个人没什么劣迹。但甘肃东出的通道此时还掌握在杨虎城手里。以后不管是派兵东出抗战。还是将外面的军械,工业设备运到甘肃来,都绕不过陕西,除非姜立将陕西也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但这样一来,势必要跟杨虎城开战。以姜立此时的力量想要击败杨虎城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不同于西北数马的横征暴敛,杨虎城在陕西是很有基础和威望的。姜立更不会蠢到把有限的力量浪费在跟杨虎城的烂仗上。当然,马青苑有什么想法那也不碍着他什么事。只要别影响到他在甘肃的军工布局便成。

……………。。

巴伐利亚的早春细雨如织,雨水落在远处的草坪上,将嫩草的芽儿洗得清新靓丽,远处的树林也抽出一片新芽,远处一只黑狗与一只半大的黄狗崽子在草坪上追逐撒欢。

何育杰在妻子的搀扶下撑着黑色的雨伞,行走在奥格斯堡的乡间小路上,一同前来的还有在淞沪抗战期间离开南京的王助,跟曾贻经,王孝丰那些人不一样,王助同样是应西北之邀。同民国特理学界的先驱何育杰一起来到欧洲的工业强国,德国!

“弹指一挥。阔别德国已二十四载有余,想不到还能有重临德国的一天,当初抱着求学强国之目的,未曾想二十数载过去,中华动荡,成千上万之民众饱受战乱之苦,也不知哪天是个尽头,反观德国,虽尝欧战大败之苦果,然眼下已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也不知民国几时能像德国一样,早日走上复兴强国之路,咳咳!”

何育杰瘦弱的身体在雨丝中咳嗽着,在妻子抚背顺气下,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你也真是,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跟个年轻的愤青一样,五十多岁还为国事远赴重洋,该做的你都做了。世道,时局如此,你们这些做学问的又能有什么办法?”夏育杰的夫人季氏有些埋怨地说道。

“这些年我不也一样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乱撞,自己明明还了些东西,但就是派不上用场,眼睁睁看着国家跟列强的距离一天天拉大。还是夫人看得透彻啊,但求问心无愧,虽然没做出什么成绩,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尽了自己的能力了。”王助原本脸上也有郁郁之色,不过听到季氏的话后那丝郁气倒是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