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759章

天兵在1917-第759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呈咳嗣窆埠凸罡呷儆嗣裼⑿垩隆�

而另一支获得特别嘉奖的部队就是守卫沙滩上五号阵地的达扬所部。该部被授予了“打不垮的硬骨头营”荣誉称号,在战斗中该部先后击退敌人进攻三十余次,毙死毙伤敌人两千余人。在战斗结束的时候,该营只剩下了一个排,约四十人。其中营长达扬被打瞎了一只左眼,依然忍痛指挥战斗的画面将被永远的铭记。

不过米罗诺夫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这些荣誉,他收拢了残部之后,立刻就带领部队进行转移,跳出了噩梦一般的上马乌基尼亚,像幽灵一样消失在了战场上。

在独立骑兵旅消失之后,上马乌基尼亚基本就没有了枪声,战场上唯一的热点就在沃沃明以东二十多公里的一片狭小的区域。在这片区域里,乌博列维奇的五个师包围了波兰人大约两个师,歼灭战打得如火如荼!

“顶住,你TM的给老子一定要顶住!”萨加诺夫斯基冲着听筒一阵大吼大叫,然后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从昨天晚上开始,他这个军长吼得最多的就是顶住,可是却怎么也顶不住,先是他手下的22师没有顶住犹太人的狂攻,一眨眼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当时萨加诺夫斯基吓了一跳,之前他还以为只是碰上了犹太人放在外围打阻击,防止他们增援华沙的小股部队。这才命令22师不惜一切代价的狂攻,可惜攻了一天半点收获都没有,反而被吃掉了。

也就是那时,萨加诺夫斯基才反应过来——情况不对,这似乎是犹太人的主力?讲心里话,那时候他还觉得可能性不大,毕竟他手头的部队是什么成色,他这个军长最清楚不过了,犹太人没到底看得上他这点杂牌军吧?

这么说吧,萨加诺夫斯基原本只是一个师长,而且他所统辖的20师还是一个不满编的空架子部队,实打实的说,他顶多只有一个旅的部队。

不过在毕苏斯基在东普鲁士惨遭滑铁卢之后,为了挽回局势,这位总统阁下立刻命令扩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抓壮丁。萨加诺夫斯基很好的贯彻了毕苏斯基的命令,他的20师也急剧膨胀,扩充成为了20军,下属三个师,分别是20师、21师和22师。

师长变军长,平白的就涨了两级,这种好事自然让萨加诺夫斯基很是欢喜。不过更欢喜的还在后面,当犹太人大举南下,威逼华沙的时候。他第一个响应了毕苏斯基的“勤王令”,带着他的20军快马加鞭的往华沙赶。

萨加诺夫斯基为什么会这么积极,难道他就一点儿也不怕犹太人,难道他对自己的部队就如此的有信心吗?

那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位军座大人对自己的部队一毛钱的信心都没有,除了基干的20师还能打一点儿,其他的两个师基本算是凑数的。拿这样的军队去跟犹太人对拼,那等同于找死!

既然如此,萨加诺夫斯基为什么会积极呢?原因很简单,这位军座大人很有点政治头脑,他认为毕苏斯基主掌波兰是大势所趋,赶紧的讨好这位总统大人,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以后还不意味着升官发财?

在功名利禄的刺激下,萨加诺夫斯基也就铤而走险了,冲得那叫一个快,不过倒霉的也快,还没抵达沃沃明,就撞上了乌博列维奇,然后?然后就悲剧了呗!

之前萨加诺夫斯基是一门心思的想要迎合毕苏斯基,准备给总统阁下留一个好印象,好为今后的仕途铺路。这才一时冲昏了头脑,现在挨了乌博列维奇一记闷棍之后。这位军座大人清醒了,升官发财固然重要,可是小命更加重要!

如果让犹太人包了饺子,别说升官发财,说不好连命都会丢掉。哪怕犹太人善待俘虏,他这个败军之长恐怕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所以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萨加诺夫斯基做出了一个决定——突围逃跑!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萨加诺夫斯基觉得还是先保命要紧,他命令21师原地顶住乌博列维奇的进攻,而带着他嫡系的20师向东北方向突围!

而正是这位萨加诺夫斯基军长的突围,让战场上的形式陡然开始明朗了。前面说过了,他的20军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架子部队,欺负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可以,但是跟乌博列维奇的部队比起来根本就不够看的。

尤其是21师对这位军座大人的命令颇有微词,认为军座就是拿他们当炮灰使,自然的对阻击断后并不热心。几乎就在萨加诺夫斯基带着他的嫡系20师突围开始,21师也开始了自发的突围行动。

而与此同时,乌博列维奇正在做最后的总攻准备,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在天亮之前就解决眼前这个20军。他完全没有料到敌人说跑就跑,不光跑得这么突然,而且跑得如此的没有章法,简直就是一窝蜂的乱窜!

顿时,战场上的情况又开始混乱起来了,按照乌博列维奇原本的部署,是准备攻坚的,可如今完全不需要攻坚了,怎么抓住四处乱窜的敌人才是根本问题!

而此时,乌博列维奇也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素质,他果断地指示前线部队:“除以一小部留下打扫战场外,主力立刻开始追击敌人,不要怕打乱建制,不要怕伤亡,不要怕困难,不要怕疲劳,不要怕饥饿,放开手脚全力追歼敌人!”

于是乎,刚刚才恢复正常的乌博列维奇所部,又一次变得“混乱”起来,主力部队完全分散开来,以营连为单位疯狂地追击萨加诺夫斯基,各种遭遇战碰头战数不胜数。

不过和前一次的混乱相比,那一次是被动的混乱,而这一次是主动的“混乱”,而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全军上下对怎么应对“混乱”有了经验,呈现出一种乱中有序的状态。

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乱中有序截然不同,萨加诺夫斯基的20军那就真是乱成了一锅粥,他这个军长找不到师长,师长也找不到下面的团长,团长也找不到营长和连长,总而言之20军呈现出崩溃的状态。

比如,乌博列维奇的3师2团1营连夜追击,狂奔20余公里追上了敌20军201团。1营不明敌情,但为了达成尽量滞留敌人前进的任务,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在火力连的掩护下,三个步兵连冲入敌人落脚的村庄里,一度打得201团晕头转向。以至于该团团长亲自组织反击,投入了两个营,并调集团属火炮猛轰1营。双方前后共激战6个小时,冲入村内的1营三个连最后打得只剩下一个连长和十个战士。

在1营不计投入的猛攻下,201团被吓坏了,以为是遇上了犹太人的主力部队,最后竟然尽数投降!

类似1营一样的战斗还非常多,激战了一整夜之后,萨加诺夫斯基的20军基本上算是完蛋了,20师仅存一个半团突围而出,至于21师,在一片混乱当中,大部分被乌博列维奇歼灭,全师上下仅仅跑出来了两个营。

按理说两天两夜歼灭敌人两个半师,这样的战果乌博列维奇应该满意了,可事实相反,乌博列维奇并不满意这个战果。在他看来,虽然战斗突然爆发给他的部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必须看到,不管是兵力上还是士气上和战斗力上,他的部队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而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竟然不能全歼敌人,反而又因为一个突发的意外因素导致敌人逃出去了两千多敌人。这充分说明了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接下来,要打的可是毕苏斯基的嫡系,那些部队可不是萨加诺夫斯基这样的杂牌军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追击作战结束之后,乌博列维奇并没有表扬自己的部队,反而是提出了严厉地批评。他一面快速整顿部队,另一面派遣主力继续向北追击。

“20军遭受重创?”

当战斗结束,当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愉快地打扫战场的时候,守在华沙城里的毕苏斯基才得到消息。

应该说,这个消息让他非常的意外,之前萨加诺夫斯基发给他的电报虽然有提到遭遇了犹太部队,但是那位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的军长马虎大意了,以为遇上的只是小股犹太人,以为他的部队占据优势,将很快从对手身体上碾过去。所以,他发给毕苏斯基的电报是十分自信的,一方面夸大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贬低了犹太人的数量。

所以,当时毕苏斯基也以为那位老兄只是遭遇了小股犹太人阻击骚扰部队,根本就没当一回事。这位大统领依然在地图上无助的搜寻消失了的犹太人主力。

直到20军基本覆灭,直到萨加诺夫斯基又一次发来了电报,毕苏斯基这才反应了过来:“蠢货!”

毕苏斯基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破口大骂道:“那个蠢货坏了老子的大事!白白耽误了我们两天的时间!”

一想到耽误的这两天,以及莫名其妙被消灭的一个军,毕苏斯基是顿足捶胸。如果萨加诺夫斯基早点探明敌情,他完全可以命令其他的勤王部队赶紧向华沙靠拢,然后集中兵力跟敌人决一死战。

“把那个混蛋送交军事法庭!”毕苏斯基恶狠狠地下达了命令,“枪毙他!”(未完待续。)

472决战(1)

此时杀人除了发泄一下怒气,对战局又有什么用处呢?实际上不光是没有好处,反而又副作用。

你想想本来20军残存的部队就是惊弓之鸟,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稳定人心,而毕苏斯基却干掉了他们的军长。诚然萨加诺夫斯基是该死,但不该这个时候死!

他的死不光无法稳定战局,反而让20军残存部队变得更加混乱了。

不过毕苏斯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20军了,对他来说,虽然丢掉了一个军,虽然这样的惨败让人很恼火,但对他来说也不完全是坏消息。20军的全军覆没唯一附带的好消息是——他终于找到了犹太人主力的方位。

用毕苏斯基自己的话说:“战争的迷雾已经被吹散了,犹太人现形了,他们所倚仗的那些小把戏再也没有任何作用。我能感到情况虽然不算理想,但是却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毕苏斯基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原因非常简单,知道了犹太人在沃沃明方向之后,他就不用担心南方和西方赶过来的勤王军的安危了。完全可以命令这些部队重新开拔,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华沙。

从他所了解的情况看,从南方圣十字省和喀尔巴阡山省赶来的勤王军大概有两个师,分别是30师和34师,从西边大波兰省和罗兹省赶来的则有两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分别是27师、29师以及202混成旅。

这些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太强,但怎么说也将近有5个师的兵力,再加上驻守华沙的两个半师,一旦部队汇合之后,他就拥有将近7个师的兵力。

如果再加上嫡系的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三师,毕苏斯基手头上就有10个师的兵力。这些人马再加上主场作战的优势和干爹的援助,毕苏斯基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失败的可能。

当然,对毕苏斯基不利的情况也有,首先他最拿得出手的那三个师还远在上马乌基尼亚,离波兰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中间还隔着犹太人的主力,并且勤王而来的四个半师战斗力很有限,大部分都是紧急扩充起来的炮灰部队,从20军的情况看,战斗力实在堪忧。

这还不算完,这些勤王而来的部队,一路上是跋山涉水,体力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至少以他们当前的状态是无法立刻投入到战斗中去的。

当然,毕苏斯基不管这些,他只看到了自己人多势众,只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满脑子盘算的都是怎么在华沙城下进行决战。

对此,李尔文耐着性子提醒了他一句:“总统阁下,先不提您的部队的战斗力,就说您的计划,在华沙城下进行决战,这就根本不现实。不客气地说,这并不由您决定!”

毕苏斯基刚想说什么,李尔文却接着说道:“您凭什么认为犹太人会在华沙城下跟你决战?犹太人为什么要按照您的意思去作战呢?从之前的情报就能看出,犹太人对华沙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只想歼灭波兰的有生力量,对攻城夺地没有兴趣。你拿什么将他们吸引到华沙来呢?”

毕苏斯基冷哼了一声,很自信地说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很简单!之前犹太人确实没有攻占华沙的打算,但是随着他们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们必然会信心爆棚,而且一直以来他们对波兰就存在野心和幻想,他们就是想占领波兰的土地、奴役波兰的人民,现在机会就摆在了他们眼前,他们为什么要放弃?”

李尔文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毕苏斯基都有被迫害妄想了,她很想嘲讽这货两句,可毕苏斯基完全就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而且,你之前不是说了吗?犹太人是想歼灭我的有生力量,现在我的有生力量全集中在华沙,你说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来?”

看着毕苏斯基得意洋洋的样子,李尔文很是不屑,讥笑道:“是吗?您好像忘记了您的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三师可不在华沙,如果犹太人的目标是他们,您可就鞭长莫及了!”

毕苏斯基想过这个种可能吗?他当然想过,不过他很乐观地认为:“歼灭我最精锐的三个师?你真是太高看犹太人的战斗力了。我敢向你保证,只有最狂妄最无知的傻瓜才会生出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我的部队可以以一当十,可以将犹太人打得……”

“您的大……豪言太多了!”这下连M都听不下去,直接打断了毕苏斯基:“您的部队能不能以一当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之前在东普鲁士犹太人就策划了一场围歼战,就有全歼你的部队的意图。而现在,他们瞄准了你的那三个师也不是什么无法想象的天方夜谭!”

M不管毕苏斯基的脸色多么难看,继续说道:“并且,恕我直言,你有点看小犹太人的战斗力了,如果他们的主力真的在寻求围歼你最精锐的部队,总统阁下,我想知道你对此有什么对策吗?”

毕苏斯基的脸色比锅底还要黑,被两个小女人顶撞了,还是很直接的让他下不来台,这让他很伤自尊。而更让他恨得慌的是,他还不能不听对方意见。

之间毕苏斯基强忍着怒气说道:“对于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做过多的预测和猜想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是杞人忧天!我个人很反感这样的做法的,不过出于对盟友的尊重,我还是很乐意解除你们的忧虑……”

说到这,毕苏斯基不知道怎么的开始骄傲和得意起来,这让M和李尔文好一阵诧异,不明白这位火烧眉毛的总统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难道是压力太大导致他精神崩溃了?

毕苏斯基笑道:“想要吃掉我最精锐的三个师,犹太人没有那种牙口。如果他们真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准备铤而走险。我也有全盘的应对计划,1、2、3师将在上马乌基尼亚拖住犹太人的主力,而我则在华沙集中七个师的优势兵力迅速北上,一口气将他们反包围!将他们全歼在布格河畔!”

M和李尔文对视了一眼,问道:“如果1、2、3师没有完成您赋予他们的任务……”

毕苏斯基一挥手就打断了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那是不可能的!”

李尔文还想再说什么,但毕苏斯基却强势地结束了谈话:“好了,女士们,我已经充分解释了我的作战意图,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万无一失的。你们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我全歼犹太人的好消息!”

毕苏斯基说完之后,大步流星的就走了,对于这位过于自信的波兰总统,M表示出相当的忧虑,她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写道:“毕苏斯基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独裁倾向,我很怀疑这位总统阁下是否真的能推进波兰的民主进程……当然我更怀疑的是他的领导能力,过于刚愎自用的他已经听不进去任何正确的意见,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