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口腹之欲;图书馆里精致的图书,他觉得好看,就想偷几本回去摆在书架上,显示自己的博学……所有举动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蝇头小利,至于其他人如何,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虽然这此上升不到民族劣根性的层面,或许应该算是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小人物生存智慧吧!
大年三十,却说这些令人郁闷的话题确实有些不合时宜。孙元起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坏了大家的情绪,便转而问:“静安兄,图书馆新一年的资金应该到位了吧?你们有什么打算?…”王国维这才有此笑意:“过完年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跟仁和丁氏继续谈价争取买下八千卷楼的全部藏书。”。
八千卷楼,并不是藏书只有八千卷,而是藏书楼的主人丁国典追慕他祖先北宋丁曲藏书八千卷的雅事,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可惜这座建筑在咸丰十一年(既)毁于太XX国之手,要说太XX国这个X教组织,在毁灭古代藏书方面确实战功赫赫。他们一开始造反就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于是,一场文化劫难开始了!
攻城略地之后,发贼上下对书籍是大加破坏和糟蹋据张德坚在天京目击所述:“拨得藏书论担挑,行过侧泅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藏书楼更是他们焚烧破坏的主要目标,《四库》七阁中的南三阁,无一从他们手上逃脱。除此之外,李恕“木握轩”。、甘福“津逮楼”。、陈船“向山阁”。、阮元“灵隐书藏”。、蒋光煦“别下斋”。等著名藏书楼,都在劫难逃。
太平军主要盘踞的三江、两湖地区,正是清代人文荟萃之地,全国藏书十之六七都在这里。经过此次战乱江南典籍为之一空。损毁书籍的具体数目已经无法得知,唯一比较直观的数据就是琉璃厂乾隆以前书籍的价格涨了数倍!
现在的八千卷楼是丁国典的孙子丁雨在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的,仍然沿用旧名。作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八千卷楼实际上包括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藏书都有自己的特色:嘉惠堂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所收及附入存目的书籍: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小八千卷楼收藏宋元刊本、明刊精本、旧钞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籍。
“据我们初步统计,八千卷楼藏书在一万五千种左右、二十余万卷。尽管数量上比配宋楼上多好几万卷,不过八千卷楼主要善本是明刻精本、《四库全书》底本、名人稿本和校本、曰本和朝鲜所刻汉文古籍宋刻本才达多种,元刻本约百种,跟配宋楼没法比。所以底价只有配宋楼的一半左右。”。王国维介绍道。
作为清末四大藏书楼的翘楚,湖州陆氏丽宋楼以其所藏宋元版本数量之众、价值之高为世人所瞩目。楼名“配宋”。,就是指其中藏宋刻本有二百种。虽然具体有没有两百种现在无法考证,不过虽不中,亦不远。
因为在历史上,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因为经商失败,将丽宋楼和守先阁3万卷藏书以2万元的价格全部售给曰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其中就有宋版书出部、刀阳册。而在此之前,已有几十部宋版书被陆氏家族捐献给了清代国子监。
去年春夏间,听闻陆树藩这个败家玩意儿要卖书,海内外汉学者都为之震动,国内学子及藏书界也是四处奔走,希望能有人出面把这些珍贵的典籍保留下来。可是陆树藩一张嘴,便索价5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RMB1亿元),顿时吓住国内的所有藏家!经过张元济、缪茶孙等人的一再商谈,价格才逐步降下早在数年前,曰本人岛田翰游访江南,数次到丽宋楼,可谓垂涎已久。如今听闻陆树藩要出售,急忙鼓动曰本财阀岩崎男爵购买。岩崎也是财大气粗,一下子便开出十万日元的高价。
事情就这么巧,偏偏经世大学每年在好有十万两白银的专门购书款!在二十世纪初,1两白银可以兑换日元,陆树藩又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选择。何况除了多出5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外,卖给经世大学还占着民族大义呢?
王国维信心满满地说道:“因为我们图书馆先前已经收入绍兴徐氏铬经铸史斋、湖州陆氏丽宋楼的全部藏书,有识之士也希望八千卷楼能审时度势,能把藏书整体出售给我们保管。而且,目前我们的出价最高,成功的希望也最大。只不过丁氏后人因为经商失败,亏空巨万,便谩天要价,想多从我们这里多讹点银子罢了!”
“那就尽快把收购事宜谈妥”哪怕价格稍微贵一点也没有关系,以免夜长梦多。”曰本人很喜欢搞下三滥的招数的,这不得不防。孙元起对于收购古籍非常支持,又问,“今年图书馆经费还充裕?”
王国维点点头:“还行。去年年初为了配宋楼的事儿”一口气花完了全年的经费,这才出现左支右绌的局面。今年购买八千卷楼的藏书,估计五万两白银就足矣。还剩下一半,足够全年的开支。只是图书馆的建设计划要往后推迟一年了!”“建设计划?你们有什么计划?居然连我这个代理校长都不知道。”边上的张元济很好奇。“我也不知道呢!”孙元起、罗振玉也接着说道。王国维颇有些自得:“你们自然都没听过,因为这个建设计划只是我心中的一个大致想法。”“说来听听?”
这一行人说话间,已经顺着阶梯来到终文楼后的樱花小路上。寒冬腊月,山间的风呼呼地吹着,爬台阶出了点毛毛汗,倒也不觉得冷。众人正在兴头上,又顺着路往后山走去。
王国维掰着指头说道:“从数年前开始”学校不是一直在报纸上刊登*,广泛收购收藏各种诗文集、族谱、方志么?之后不久,各地读书人便纷纷把自己亲朋好友的著作寄到学校,全国十八省、一千七百多府厅州县几乎都有来信。短短两三年时间,我们就收到各类书籍一万四千种之多!尽管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甚至有大逆不道的*,但经过此番征集,国朝嘉、道、同、光年间的著述大抵齐备。绍兴徐氏馆经铸史斋、丽宋楼的守先阁藏书,顺、康、雍、乾部分图书也很多。加上我们先前在琉璃厂购买的部分”图书馆里的国朝书籍在三万种以上,在全国绝对是首屈一指。
“八千卷楼的藏书之所以著名”胜处就在明刻精本。丽宋楼的十万卷楼也藏有大量明代善本。如果们把八千卷楼整体购入,和原有藏书互相配比,将进一步丰富我校图书馆的明代部分馆藏。那么,我们图书馆中明代的刻本也将不容小觑。
“终文楼中本来就有二十多种宋刻本、三十几种元刻本。百熙校长去西北考察,又带回了宋、元刻本七十多种。而去年购买陌宋楼的藏书”其中更是有宋版书124部、元版书116部、金版书部。加上这些年我们陆续收购以及接受捐赠的部分,前几天统计,馆藏宋本已经达到了182种之多,元本217种,金本也有3种,总量至少占存世宋元刻本的五分之一!想当年,高宗纯皇帝举天下之力拨集古书,聚于昭仁殿的天禄琳琅,也不过才有宋版7部、金版1部、元板85部。我们图书馆仅仅建立数年,就远远超过天禄琳琅,是不是很值得自豪?”
看着王国维眉飞色舞的样子,大家都赶紧领首表示赞司。只有张元济泼了一瓢冷水:“可别忘了,乾隆帝辛辛苦苦收藏的天禄琳琅藏书,在嘉庆二年(1797)昭仁殿大火中被烧得干干净净!”“这些宋元珍本,都是前人精心收藏的,一把火就没了。有时候真让人怀疑,把它们聚在一块,到底是不是件好事儿?”严复也啃叹道。
“我们图书馆的防火非常到位,绝不会走水的!”王国维咬着牙说道,然后继续掰手指,“至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之间的图籍,我们有敦煌遗书:殷商时代,我们则有十多万片甲骨。你们看,有没有发现什么?”罗振玉不假思索地说道:“中间缺少从西周到魏晋这一段呗!”
“没错!”王国维兴奋地说道,“我们图书馆的建设计划,就是把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史料备齐!”孙元起疑感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缺少的这段时期应该是使用竹简的,而不是用纸吧?”“百熙校长说得是!”难得孙元起也能了解一点文史常识,所以罗振玉、王国维丝毫不吝啬他们的赞美。“那怎么拨集?竹简很容易腐烂的,你们是打算挖古墓,还是去西北沙漠里找?”孙元起隐约记得后世确实在古墓和沙漠里挖到不少竹简。
王国维一愣:“百熙校长这个建议倒是不错谈!不过,我的想法是购买存世的三代吉金,补上先泰部分:再拨集历朝历代的碑文拓片,尤其是泰汉魏晋时期的。这样就可以补全了!”罗振玉捻着胡须:“拨集碑文拓片,我倒是很赞成。可是铜器嘛……”张元济接着说道:“钟鼎铜器,本身就贵重无比,造假的又太妾,我看还是算了。”连很少发表意见的严复也说:“青铜器的水确实太深了!买了真的还好,要是买到假的,放在墙角做水缸,看着都有些腩应人!”看到众人都反对,王国维只好退一步:“那好吧,三代吉金也买拓片,这样总行了吧?”
第一八八章黄金台贮俊贤多
就这样说说笑笑,一行人来到后山的岔路口:左边是通往学校的西校区,那里地势平坦,面积也大,足足有五六千亩,教学课、实验楼、宿舍楼、操场、食堂,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和刚才来时路过的南校区一样,都是学校的主要教学、生活区域。光站在这个路口,就能听见那边远远传来的喧腾笑语声。
相比之下,岔路口右边的东校区则明显静谧许多,路边挂着大大的警示牌,上面用四五种语言写道:“严禁任何外人进入”不远处还设有岗亭,尽管今天是除夕,依然能看见数名保安在来回巡逻。瞧他们身上背着的1898式毛瑟步枪,就知道此处绝对是个看守严密的重地。
孙元起没有停顿,一马当先地朝禁区里走去,张元济、罗振玉等人也随在后面跟了过来。
保安见有人来,马上从肩头卸下枪,端在手里,瞄准来人,口中喝道:“站住此处严禁参观游览,速速退回”
躲在岗亭里的几个人也被惊动了,赶紧持枪跑了出来,一个个都如临大敌。孙元起有些郁闷:难道这些保安也想学人家洛班诺夫同志,不拿出证件,就不让列宁进克里姆林宫?
当然,瞎编的穿越小说,才懒得和语文课本上的故事情节重合呢。领头的保安是当年孙元起教过的,一见面就认了出来,急忙上前问好:“先生,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寒暄片刻,领头的保安带着他们几个人穿过岗亭,继续往前走去。孙元起还有些好奇:“菊生兄、叔言兄、几道先生、静安兄,这些保安好像不认识你们啊难道你们以前没来过这里?”
罗振玉、严复、王国维三人一齐摇头:“确实没来过”
只有张元济答道:“我倒是来过两回,不过每次都大费周章。第一次是请了弟妹来作证,保安才放我进去。第二次来,以为已经混得脸熟,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谁成想这里的保安是一周换一次岗,恰好没遇到熟人,结果又麻烦弟妹一回。以后我就没来过了。”
“……”看来这群保安已经成为孙府的忠实护卫,没有孙家人出面,谁也指使不动。
为了避免误会,孙元起连忙解释道:“这里面主要是几个研究所和研究所的试验场地。因为研究的内容事关重大,需要严格保密,所以才不得不如此,倒不是防范各位”
“我们晓得”张元济等人也急忙表态。
众人最先见到的是发动机研究所,门口同样有保安把守。由领路的保安上前打点,一行人自然顺理通关。
发动机研究所是一个大院子,还没进去,便听到里面轰轰作响的机器声。顺着声音,大家来到一个宽阔的大工棚里,里面摆着大大小小数十种解剖开的发动机,架子上堆满各种零件,黑色的润滑油将水泥地面染得斑斑点点,柴油味掺杂在空气里,更是洋溢在工棚的每个角落。
工棚里采光不是很好,大白天还需要开着灯。在灯下面,十几个青年满手油污,围着一台正在运转的发动机指指点点,不时大声辩论——没办法不大声,声音小一小,怕连自己都听不见。正因为如此,他们丝毫没有发现突然走进来的孙元起等人。
走到近处,孙元起认出了里面几个熟悉的身影,除了聂帆、王思尧,居然李复几也在,而且他还是核心。从众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大家对他很是信服。
这时候,他们也发现了到访者,一边忙着熄灭发动机,一边上前问好。孙元起很是好奇:“泽民,你几时到的学校?我还以为你要先回家待上一段时间,年后再过来呢”
李复几接过王思尧递过的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这才说道:“你说经世大学很早就成立发动机研究所,我自然要先来看看水平如何,否则这年我哪能过得踏实?”
“你是担心我骗你,所以才来一探虚实的吧?”孙元起边说边摇头,“唉,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随你怎么说喽”李复几心情大好,根本不在乎孙元起的挑衅。
孙元起又问其他几个学生:“子远、致君,你们在李先生面前没给学校丢脸吧?”
王思尧只是搓着手微笑不说话,聂帆却答道:“那是自然,我们这四年工夫可不白给”
孙元起这才想到,发动机研究所是1904年初成立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里,研究所的学生,既要和其他的大学生一起,学习外语、高等数学、物理、机械制造等课程,又要自己动手编译与发动机有关的教材。课余时间,还得一台一台地解剖各种发动机,琢磨其中的道理。等自己稍窥门径,又要把刚学来的知识传授给研究所新进的学弟。就这样,发动机研究所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里面不知浸透了多少辛苦。能有今天的局面,正如聂帆所说,证明这四年工夫不白给“仅凭这些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就能编译出一整套教材,还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实非常难得”李复几言语中也颇是赞许。
孙元起非常自豪:“我们中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只要努力,就不输给任何人。而我们经世大学的学生,更是优中选优,这小小的发动机自然难不住大家。”
“但这些学生与英国的学生比起来还是有所欠缺,在先进设计理论和重要技术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李复几客观地评价道,“当然这也不怪大家,主要是现在通行的教材有些落后,而且教材的编写者在某些重要方面故意含糊其辞。如果我不是在英国的研究所和工厂里呆过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看来在先进技术方面,不仅孙元起悭吝,世界各国谁都会留一手。想从教材、期刊、科学杂志这类大路货里学会最新科技,无疑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研究、只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才是获得先进的唯一法门“再有半年时间,就该有学生能超过我了但无论是看书讲授,还是实习拆装,对发动机的理解始终如雾里看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要想有所成就,还必须自己亲自动手设计一台发动机,才能明白个中三昧。”李复几丢下手中的抹布,盯着孙元起问道:“设计发动机,需要来回修改验证,样机可不止制造一台你答应我的钢铁厂,什么能建好啊?”
今天果然是除夕,出门就遇索债的。
钢铁厂什么时候建好,孙元起心中没底,只好胡乱开空头支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