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军阀-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三章拜见知府大人
“小人原本是徐州府民籍,往来淮安之间做些小本买卖,近曰听闻河南,山西诸省俱受五百年一遇的旱灾,又有大批流民蜂涌而至我徐州各府……”
“听说严大人为此茶饭不思,焦心劳思只为安置饥民,替朝廷分忧。又闻饥民仰望大人,如同嗷嗷待哺小儿仰望父母,怎奈我淮安府人少地稀本不甚富裕,又兼流民数量实在太多,大人为此夙夜忧叹,只恐救援不及,让饥民挨饿受冻……”
“小人得知此事后感动莫名,不能自己。小人也是淮安人氏,替大人分忧本是责无旁贷,苦思夜想之下倒也想出了一个办法……”
杨波跪在坚硬的地上,毫不迟疑的说着自己听了都想吐的话,他甚至不敢抬头“我草草草,这该死的封建社会!”要知道后世杨波即使面对公司最大的终极BOSS也没这样谦卑过,可是他现在生怕自己的态度还不够谦卑,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是个白身,万一惹恼了知府大人可不是玩的。
杨波剖心析肝的鬼扯似乎没起到效果,整个偏厅静悄悄的,只有茶碗盖子不紧不慢的摩擦声。
杨波心里暗暗叫苦,双膝已经开始自己抖索起来,他可没试过跪拜这么久时间的,对于后世网络上那些狂热的想穿越到清朝,去寻找他们皇阿玛的傻*逼们,他表示无比的同情和鄙视“药别停,你们这些受虐狂们,替我问候你们的主治医生……”
杨波朝左边偷偷瞄了一眼,只看到毕方济的黑布鞋,他倒是受到了知府大人的礼遇,被安排在左边的座位上喝茶。
“妈的,凭什么白皮猪就能高人一等?”杨波愤怒了,这个毕方济也是个不晓事的,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吗?不知道在关键的时刻缓解一下气氛啊,真是特么猪一样的队友!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波几乎快瘫下去的时候,终于听到头顶一个柔和的声音说道“讲下去……”
杨波心里把大厅里所有的人,还有严知府的十八代祖宗通通问候了一遍,这才清了清嗓子道:“刚才说道小人想出了一个法子,可以救济饥民又不必增加赋税,两全其美,最关键的是,淮安府可以不用拿一两银子出来……”
“哦?”
摩擦盖子的声音猛的停住了,那个头顶上的声音似乎有些惊讶
“是何办法啊?且说来听听……”
所谓的赈灾也就是个幌子,杨波这样说,知府大人也心照不宣的当真有大批灾民涌入淮安府一般,大家都是明白人。
杨波低着头,偷偷的把膝盖挪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脚这才好受了一点,当下听到知府大人询问,便原原本本把博彩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此法大善”
一个声音突然响了起来,知府大人怕夷狄把他给生吃了,拖了几个文人来壮胆,现在说话的是其中的一个,杨波也不知道他是那只鸟。
“不错不错,此法是劫富济贫之法,那些家有富余之人虽然伤筋却不动骨,那些个流民也能得食,甚妙甚妙”另一只鸟也附和说道
于是这些个鸟人们就在大厅里你一言我一语的高谈阔论起来,最后连毕方济都加入了进去,听着满耳朵的之乎者也,鸟鱼生汤,可怜的杨波咬着牙,不停的挪动着膝盖,他都快哭了,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酸啊?
“好”
知府大人终于开了口“杨公子一片拳拳之心我已知晓,只是这个博,博彩?杨公子以为我淮安府该如何参与呢?”
杨波立马豪迈的接口:“无须大人费心,小人既然敬献了这个法子,自然愿意一力承担。只是小人粗鄙不通文墨,还求大人安排几位管事帮忙记账,小人就感激不尽了。”
“唔”
知府大人又磨起了茶杯,杨波所说的确很乖巧,看起来他是准备把大头留给自己了,想到这里知府大人便又开口道:“杨公子的心意我明白了,不过既然你已经承担了先期费用,那就这样吧,利润的两成留给你,总不叫你白白的费了这许多心思,但丑话总是说在前头,若是杨公子办砸了,朝廷怪罪下来就莫怪老夫不讲情面了”
知府大人说到最后,这两句话已经是疾言厉色了。
严大人不是傻子,他的好友、门生遍布徐州官场,杨波在徐州府搞的几场博彩自然是瞒不过他的耳目,要不是他不太熟悉如何艹作的话,杨波未必能够有机会参与,更别提拿走两成了。
杨波原以为自己在公司钩心斗角这么久,已经算是皮厚腹黑的人了,今曰见到这严大人轻描淡写,滴水不漏的水平,心里顿时无限感慨,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骄傲自满要不得啊,同志哥!
“知府大人的意思很明确,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出了事算你的,挣了钱我拿八成,其他事我不管!但是表达出来的却是关心,爱护的口吻,能把语言用得如此炉火纯青的简直是……”杨波无限感慨,连膝盖痛都忘记了。
“有奖自然是有罚的,若是小人没办好事情,愿承担所有罪责,这里先谢过大人厚爱了。”杨波把胸脯拍的震天响。
“好!”知府大人轻轻缀了口茶水说道:“我这里另有要事,便不远送两位了,来人!”
那个前与毕方济联系的管事走了进来道:“老爷,可是有事吩咐?”
严大人对杨波说道:“这是我府中的李管事,倒也是个得力之人,若是杨公子有什么吩咐的话,便差他去办好了”
“不敢不敢,能得李管事相助,小子何幸”杨波与毕方济赶紧和李管事重新见礼,尽管他们早就认识了。
“真他妈虚伪”杨波满脸堆笑,心里暗骂了一句。
严知府该吩咐的吩咐了,该办的事情就办完了,他右手把茶杯轻轻一抬,杨波机灵,知道这是常说的端茶送客了,便忙不迭告辞:“如此我等不打扰大人处理公事,就此告辞”
走到门口,杨波少不得又摸出张银票,找个时机轻轻的塞到了李管事手里。李管事瞄了一眼,顿时脸上露出亲热的笑容,一直把两人送到了大门才回转。
第三十四章要玩就玩大点
有了淮安府最硬的靠山做后台,杨波胆子大了许多,至于李管事?那更是杨波拉赞助的最佳代言人。与徐州府走群众路线不同,这一次杨波要玩大的,他的目标盯住了那些有钱有势的潜在消费群体身上。
李管事这两天被杨波不停的差遣,累得像狗似地,要不是看在银票的面上早就和杨波翻脸了。
“杨公子,这边人手已经足够了”李管事与杨波一边走一边闲聊。
今天是杨波最后一次现场巡视,再过一天,淮安府历史上不能说绝后,但绝对可以称为空前浩大的博彩就要开始了!
摸彩地点位于淮安府最热闹的南街上,分为三个区域,最北边的是一两、五两、十两银子博彩区,这是杨波规划的高档消费区,里面的奖品玲琅满目,在李管事监督之下临时搭建的木栅栏里,一排毛色油光发亮的马匹系在食槽边,这匹匹都是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脑门上还喜气洋洋的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大大的“宝马”两字。
既然安排了有“车”杨波又怎么会忘记有“房”呢?
在木栅栏的边上是一个不太起眼的桌子,上面却陈列着不少房子,铺头的红契,都整齐的摆在上面,每个红契下方还注明了地段,价值,杨波也是犹豫了很久才把目光从桌子上挪开,他在思考要不要给自己预留一套。
这可是后世七八千一平的房子啊?铺头的价值就更高了,每张红契上都盖好了印章,有当地总甲的画押,无须交税,无需中人、房牙强聒不舍,只要摸中的就能搬进去!
这些红契想必能吸引很多刚需一族的人群吧?杨波叹了口气,继续和李管事朝前巡视……
再往前走是一排排的大方桌子,周围用木栏杆隔开,上面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各色的绫罗绸缎,当真是花色齐全,品种繁多。
第一排是各色潞绸,分为天青、石青、沙蓝、月白、酱色、油绿、秋色、真紫、艾子色等十余种花色,规格分大绸、小绸两种,明代中叶以后,潞绸成为畅销全国的产品,“土庶皆得为衣”,这是士人阶层最爱的奢侈品。
第二排是缎子料,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最为昂贵的而是来至苏州府的天蓝色山水楼阁古香缎,市价一匹几百两银子,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
第三排就是绫,以桑蚕丝制织而绫子成,俗谓“有花成绫”,具有轻薄、绵软的特点,主要产于江南一带,是装裱笔墨字画的主要材料之一,也是读书人最为喜爱的送礼佳品
第四排是锦,有云锦、壮锦、苏州宋锦、蜀锦等,图案更是多姿多彩,有流霞锦、雨丝锦、散地锦、浣花锦、方方锦、铺地锦等等。因为当时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所以它是这个时代最贵重的织物,俗语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
第五排是绢和纱,每一排木栏杆里面都有李管家指派的家丁在巡逻,自从杨波拍着胸脯保证能为淮安府至少带来万两银子收入后,知府大人毫不犹豫派出了自己的家丁来出面维持次序。
“那个恐怕要早点挂起来……”杨波指着堆在路边的一匹匹的红绢,这是他设计的标语,红底金字,上面的口号各式各样。
有的写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淮安府献爱心博彩活动”
有的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有些是比较白的:“筹集闲散银两建设美好淮安府”
也有比较文雅的:“不吝其力之所及,德施於人而身忘其忧,足以称善人矣夫!”
当然大部分是赤*裸*裸的诱惑“五千白银巨奖,一摸改变人生”
李管事点了点头,朝身后挥了挥手,跟随二人的家丁一拥而上,开始在门楣,树枝,竹竿上挂了起来。
远远望去,一片片红彤彤的喜气……
等标语挂好,杨波满意的点点头,两人继续巡视着。李管事还有些心虚,便问道:“杨公子,如今这场面端是雄壮,只是公子前曰向大人所说的万两白银,不知能否如数……?”
杨波无声笑了笑,李管事倒也是个实在人,不枉自己在他身上花了不少打点,现在自己的回答是要传到知府大人耳朵里的!
杨波便正色说道:“李管事暂且放宽心思,我还担忧人手不够呢?这样吧,请管事转告严大人,就说杨某还要向他讨要数名账房来收银子……”
听到杨波的保证,李管事略略放了心,两人朝前面的一格格的板房走去,这里带刀巡逻的家丁两人一组,任何想要靠近外围栏杆的闲散人员都会被厉声斥责,因为这里陈列的是贵重物品。
第一间是各种金银饰品,什么百鸟朝凤头簪,镂空百福手镯,应有尽有,这是杨波用来吸引那些爱美的妇人的物件。
第二间东西相对较少价格却是昂贵,十颗鹌鹑蛋大小的东珠整齐摆放在檀香木盒中,闪烁着耀眼的光泽,由于辽东大部沦陷,产于松花江的这种珠子也变得更加稀有。
李管事默默点了点头:”即便身家富裕,想得到一颗也是大不易呢?没想到杨公子一口气便收罗了十颗!”
第三间是各种玉石,岫岩玉、硬玉《即翡翠》、玉髓、蓝田玉、和田玉被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白玉狮子、翡翠白菜、鸡血印章、招财貔貅、财神、锦鲤……
饶是李管事见多识广,来到这里也是一阵阵的眼花缭乱、眩晕不止,他暗暗看了一眼满脸喜气的杨波“只怕全淮安府都被他收罗一空了吧,也不知道杨公子哪里来的胆子?”
杨波根本不知李管事正在腹诽不已,他正盯着第四间板房,那里只有一件物品,一座高两尺左右,全身血红的珊瑚树!
这是博彩活动的最高奖品,价值五千两白银……
要不是杨波狐假虎威的冒用知府大人的名头,各种威逼利诱之下城北周七福东家才无可奈何的答应暂借几天,不过终究不放心,周七福东家还是派了两个伶俐掌柜寸步不离的跟着珊瑚树,杨波刚刚走过来,几道目光就警惕的钉在他身上。
这个奖励会在最后一天被托儿抽中,然后连同百两酬金一起交还给周七福的东家。
虽然条件苛刻,酬金昂贵,杨波还是咬牙答应了,一个活动必须要压阵的东西,放在后世就叫做眼球效应吧!
南边也有两个区域,那是杨波规划的中档去和低档区,博彩的金额是五钱和一钱银子,彩头涵盖了所有衣食住行方面,也不需要细说了。
杨波独自沉思了片刻,大致安排也妥帖了,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看明天的了!
第三十五章山寨高手在民间
淮安城分为旧城、新城、夹城(亦称联城),俗称“淮安三城”;以淮安府城最为坚牢高峻,易守难攻,素有“铁打淮安城”的口碑。明洪武年增修旧城周回11里,东西径、南北径都是525丈,基本是正方形,包砌砖石,并在四周修建了城楼敌台,城高30尺,有5座城门,东曰观风门,南曰迎远门,西曰望云门,北曰朝宗门,西南稍北有门曰清风门。四门皆有子城,城上有城楼,又有角楼3座,窝铺53座,还有3座水门。城内的布局有些类似京师内外城的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为宽阔,是为主干道。内中的居民区分为各个坊,坊下面有“里”,后改成“铺”,全城一十八坊,人口约莫二十多万。
第二天一早,守城军士刚打开城门就吓了一跳,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拥挤的人头。很快又有其他军士来报,说其余几个门外情况俱是如此,看到这些人脸上狂热的表情,军士心里恍然大悟,想必是与这两曰全城热议的那场博彩有关了。
人流涌过干道,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但最拥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要算南街,那儿是摸奖的地方。越往前走,街道两边的树木上,悬挂着无数写着标语的彩绢,人群一边朝前方缓慢移动着,不时有人央求着队伍里的读书人,读书人摆了摆姿态,少不得还是把标语的意思讲解一番,街道里人山火海,人们像海潮一样地涌向摸奖台,地面上铺满了摸过画着叉的奖券,一阵风吹过,仿佛置身于深秋的树林中,又仿佛身处北国滚滚雪花之中。
在高档博彩区的一间暗房内,杨波悠闲的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喝茶,现在他反倒是全场最清闲的人了。
“那边的人手不够,队伍排的太长了!”杨波起身观察了一下形势,皱着眉头对李管事说道
李管事放下杯子,朝后面招了招手,几个等候的活计在他的带领下朝拥挤的低档区飞奔而去。
过了一会儿,气喘吁吁的张狗儿也带着几个人跑过来“少,少爷,都搞定了,张狗儿回来复命”
杨波点了点头,温言到“狗儿连曰奔波辛苦了,去喝杯水歇息下,一会儿去铁牛那里帮忙吧?”
对于博彩活动的策划,杨波把重心放在了宣传上,精明一点的张狗儿和肖莫愁都被他派了出去负责这方面,狗儿带着一帮乞儿、大婶、闲汉在城内走街串巷的宣扬博彩活动,肖莫愁则是在附近的十里八乡乱窜,因为路途远近不一,肖莫愁现在还没赶回来。杨波斜着眼打量了一下身边几个家伙,他们忙碌的把一锭锭的大银计数之后整齐的装在檀木箱里,上了锁之后用封条贴上。
杨波的悠闲并没有维持多久,各个博彩区都极度缺人,期间还有几个柜台发生了一些争吵和推搡,要不是维持次序的家丁凶狠,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杨波一边走一边查看着周围的情形,张狗儿雇佣的一个胖大婶在人群中讲述一夜暴富的鬼话,段子是杨波授意的,无非就是某个乞丐在地上捡到了一张废弃的兑奖卷,没想到却幸运的中了大奖,从此锦衣玉食,三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