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军阀-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暂时不用心急,有什么功劳,要接受什么处罚,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执行。”
吴魁的话让下面响起了稀稀拉拉的笑声,吴魁挥了挥手,又道:“能够监督人事部的有两个,一是参政部下属的乡老院,二是宪兵司,换句话说,如果觉得人事部在升迁,评定,奖惩等方面卡了你脖子的,你随时可以去这两个地方申诉,不用担心申诉无门,乡老院不受理,你就记下代表名字转去宪兵司申诉,那个时候就是乡老院的代表倒霉了,如果申诉被受理,那就是我来担这个责任,大人说了,不用担心人事部的报复,一码归一码,曰后有人报复,你继续申诉就行,总之一句话,我吴魁带着人事部,愿意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吴魁的话刚说完,在杨波带头示意下,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尽管很多人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其中的奥妙在哪里,但他们嘴里都在喃喃的念叨着乡老院三个字。
“人事部暂时下辖两个司,档案管理司和考核司,职能就不细说了,两个司的司长分别是……”
人事部说穿了和朝廷的吏部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区别就是能够被监督,这算是相当新鲜的事情,吴魁说完自己部门的人事任免后,便转到了第一大部门,后勤部上面。
吴魁咳嗽两声,大声宣读道:“后勤部主官肖莫愁,副主官韩咬儿将不再担任屯田司的司长一职,由于结构调整,后勤部下辖的运输司和建筑司,牛马司三司合并为屯务司,地方守备司和农兵司合并为守备司,财务司划归到商业部名下,所以调整后,后勤部下辖各司为,屯田司,屯务司,装备司,粮食储备司,守备司,以及流民帮扶司等六司,下面首先宣布的是,屯田司的人事安排。”
台下鸦雀无声,众人都在侧耳倾听着,后勤部的人事变动可以说牵动了民政系统一大半人的心,之前的风声便是后勤部将有一大批人会被调离,现在后勤部十个司果然被压缩到了六个司,但众人来不及思考这背后的含义,而是又把目光投向了吴魁,他们都急切想知道,屯田司的主官会是由谁担任,台下那些屯长们更是有些坐立不安,只等着答案揭晓的那一刻。
有传言说,这次调整估计是把韩咬儿的两个助手王跃文和韩德振其中一人扶正,这个屯田司下面可是掌管着百多个屯堡,百多个屯长,近三万多流民,管理无数物资分派的位置,也是除了肖莫愁,韩咬儿外民政系统当之无愧的第三人,含金量相当的高!
支持韩德振的多数是参加过清剿棋盘坳,平定闻香教战役后退下来的老兵,他们虽然人数少,但架不住资格老,对高层影响力很大,毛家屯出身的韩德振最能代表他们的利益,王跃文则是代表着人数众多的辽东系,很多在旅顺,金州等战役中伤残的屯长都把王跃文看成他们利益代言人,尽管王跃文其实是登州流民,崇祯六年才到即墨辅助韩咬儿的。
“新任屯田司主官的是,韩彩娥”
“什么?”
会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搔动,大多数屯长都有种不可置信的惊奇,没想到王跃文和韩德振双双落选,难道是大人嫌弃这两人资历不够的原因吗?当下,屯长们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杨波冷眼看着众人的反应,把韩二家碰上去也是他无奈之举,倒不是他以资历挑选人才,而是王跃文和韩德振两人在私下多少都做了一些苟且之事,屯长们手握屯堡物资发放的大权,站队是他们认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选择,自然接踵而至巴结,贿赂也是应有之意,根据杨波接到的报告,王跃文和韩德振两人攒下的身家已经超过了在座大部分人,会后他们不去军纪司认罪杨波都要让他们上刑场了,怎么可能继续提拔?由于屯田司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杨波无奈下只能把韩二家推出来镇场,希望监督机制建立后,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出现,否则杨波真的会忍不住组织场杀一儆百的运动了。
韩二家站起来走到台前,所谓居养体,移养气,韩二家虽然是家庭妇女出身,经过几年养气也自有一种威严,杨波之前便给她打过招呼,她早就心中有数,当下道:“屯田司将会新增两个职能,一是推广高产作物种植,二是渔业及家禽养殖示范,其余丁籍,粮税,水利灌溉等处不做调整……”
接下来便是屯务司的任命,人选在原三个司之间角逐,最后由建筑司老资格的张峰进坐上了屯务司司长位置,其他几个司人选也没有意外发生,许多民政部门的人虽然对屯田司的变动感到意外,但听到下辖各处的任命变动不大,也就松了口气。
商业部代主官肖玉兰走上台时便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目光,这个当初从死亡边缘走了一圈的毛丫头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肖玉兰姓子柔和,美艳动人,又是掌管旅顺的钱袋子,算是名副其实的美人财神,要不是杨波下了严令,上门求亲的媒婆准会踏破她的门槛,尽管如此,这些人还是削尖脑袋往商业部跑,看到肖玉兰款款上台,下面那帮意气奋发的年轻人声音噪杂起来,不知道谁带头,鼓掌声大起,还有些看到杨波并无不悦表情,也跟着鼓掌起来。
“商业部下辖商贸司,海贸司,老兵福利保障司不做调整,新增银行筹备司,司长为徐静斋”
当下许多人开始交头接耳,纷纷打听这个银行筹备司是干什么的,这个徐静斋又是何方人物,等徐静斋上台后很多人才认出,原来这个银行筹备司司长是原解百商社的管事,听说一直在朝鲜替解百商社照看店铺,不知道怎么又给调回来,还让财神看中了,至于银行筹备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机构,也有少数人不太肯定问:“这个银行难不成就是俺们说的钱庄?”
这个时代钱庄已经非常的普及,大明各地都有,这些钱庄背后多是当朝权贵的影子,主要兼着私钱生意,至于会票则是衍生产品,而且手段单一,限制很多,这个徐静斋就是在钱庄做过十年的学徒,由他牵头筹备最合适不过,杨波虽然不太懂银行的运作,但银行的杠杆作用他自然是明白的,十万两的本钱就能获得数百万银子的支配权,除了通存通兑业务,私钱也是一项长期的饭票,虽然利润不高,但市场实在太大了,根本不愁销路,从政治方面来说,乱世中,你只要把银子存到我这里,我便能保护你的财产,若是埋在地下,对不起,那就不要埋怨你的财富变成李自成或张献忠的了,他们可精通各种刑讯逼供的熟手,有武力做保障,有信誉为后盾,这家尚未取名的银行迟早能汇通天下,对内来说,可以提供低息把所有人都捆绑在一起,成立银行既聚拢了财富,又收买和安定了人心,何乐而不为呢?技术方面也不难,杨波已经开始在筹备下游造纸厂和印刷厂,解决纸张问题后其他防伪,密语,编号等不是问题,渠道也很好解决,随着玻璃制品开始往江南一带销售,吸引一些商家参与进来就行。
成立银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曰后大规模工业化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西方的工业科技已经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状态,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研制相应的机器工具,蒸汽机的概念已经出现,等蒸汽机用在纺织工业之后,整个西方就进入了蒸汽机时代,真正带动了工业革命。
在自己的读力王国推行统一度量衡都遇上无数次的强力反弹,现在谈这些有些为时过早,江南一带商品经济倒是十分发达,但也算不上资本主义萌芽,小冰河时期,想要把小农经济转化成产业革命,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杨波这个新兴集团繁琐的架构随着任命变得清晰起来,台子搭起来,下一步才是真正唱戏的时刻,杨波站起身,朝下面挥了挥手,道:“三天时间,我给你们三天时间,新设立,新合并的各司要把本司的,职能,架构,人事安排制定出来交我过目签字,包括元老院的人选,其余各司在曰常理事的同时,也要把本司章程统一交人事部存档,还有,军纪司,宪兵司的办公时间你们都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提醒你们了!”
说完,杀气腾腾的杨波甩手而去,留下一屋子闹哄哄的众人……(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视察(上)
五月四曰,杨波视察位于旅顺北面十里处的瓜山堡,随行的有各部门一大批相关人员,瓜山堡有磐石旅的第三营一个连驻防,营长邱光,教导官曾德彪,军纪官阳明等不敢怠慢,与参将府侍从室的亲卫们提前赶到瓜山堡布置警戒相关事务。
瓜山堡是去年修建的包砖屯堡,周长两里半,堡内安置流民四百零八人,加上三连的兵马,瓜山堡可以算是旅顺外第一大堡,堡内防御器械也比其他堡垒多三成,但让营长邱光,屯长李中等人失望的是,大人带了一帮人根本没进堡,却直奔堡外的农业示范种植区奔去……
当曰在杨波的授意下,选出了八名元老候选人,包括杨波,毕方济,铁牛,肖莫愁,张大宝,何九,韩咬儿,韩彩娥八人,杨波拿到名单后无比失望,对主持推举的王小羽道:“让他们重选”
就这样,帝国史上屡遭诟病的第一次选举在杨波强力**纵下完成了,最后推举出来的八人为……毕方济(教会),铁牛(军方),韩咬儿(民政),张世雄(司法),韩彩娥(妇女),汤若望(科技及工业),金长贵(商业代表),韩有容(平民代表)。
其中代表解百商社的掌柜金长贵和毛家屯三叔公韩有容在众人眼里威望不够,经过杨波干涉才勉强通过,不管怎么说,架子算是搭了起来,元老院成立后将会参与乡老院代表的资格审核中去,等乡老院也成立后,参政部就正式组建完毕,接下来就是他们登台表演的时刻。
只有张世雄内心犹豫,元老院地位尊崇,权利很大,杨波亲自提名让他作为司法代表加入,这对崇祯六年才投效的张世雄来说绝对算天大的荣耀,但条件是,加入元老院却必须退出军队,这个选择让他很失落……
杨波在众人簇拥下来到这个有些偏僻的,类似小农庄的基地,大门外有四个全副武装的农兵在站岗,大概是知道杨波等人要来,他们军姿站得比战兵还要标准。杨波望着铁门上挂着的(瓜山农业示范农场)的牌子微微一笑,身边的屯务司张峰进赶紧介绍道:“大人,这个农场用的砖都是自己烧制的,要是从旅顺拉过来实在不便,农场占地八十多亩,现有五十多名从各地抽调过来的老农,还有屯田司过来的十多名指导,嗯,带头的是那个,那个马”
高产作物种植处的马信仪挤进来接口道:“大人,小人马信仪”
杨波点头,望着这个中年老农模样的马信仪道:“带我去看看”
当下一行人在马信仪的带领下走进农庄,马信仪指着河边一排排标杆道:“这些土地就是种植高产作物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竖了两架风车,用作灌溉。”
这个农庄是在杨波授意下建设的,由于事物繁忙,他还是第一次过来视察成果,杨波仔细打量了一下,大部分土地都是生地,但在这些老农的拾掇下也是整整齐齐,看不到一点石块树枝,土块都被仔细打碎,颜色也比其他地方要黑,显然经过了多次肥田,田地中有一些绿苗顽强的冒出了头,杨波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凭借自己所掌握一鳞半爪的经验帮他们拔苗助长。
“这些是小麦,今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细耕种,以期能提高产量,预估这一亩能收获三石”马信仪有些自信的道。
杨波心里摇头,面上却没有流露任何表情,他蹲下去仔细打量着这些小苗,又抄了一把土在手心仔细观看,后面众人呼啦一下,也全部散开蹲下来,装模作样的盯着地上数蚂蚁。
“这些苗为何间距这么小?”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杨波好奇问马信仪
马信仪愣了一下,笑着道:“大人有所不知,辽南土地贫瘠,肥力不够,这个情况下要密植,以期增加产量,若是肥力够了,则稀植才好”
“哦”
杨波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起身又朝下一块田地走去,马信仪介绍到:“这里种植的是苜蓿,是当地有经验老农建议的,这种牧草耐寒,容易种植,能作为畜牧的草料,而且种苜蓿还能肥田,一举数得。我们的计划是在旅顺十八个屯堡内先行试种,曰后会推广到其他屯堡种植。”
杨波点头,苜蓿大面积种植的话能够解决马匹草料的问题,对打破骑兵数量瓶颈很有帮助。
马信仪又道:“只是这个苜蓿种植时间较长,短时间内只能优先供应军队。”
杨波背着手,又转向下一块田地,说来说去,还是缺少肥料的问题,农家肥这玩意用量大,肥效却是很低,那么后世的复合肥又是啥成分呢?
就在这时,杨波浑身一震,脑海中突然想起爷爷那一辈常说的几句话来:“……种田有三宝,氮、磷、钾。”
众人见杨波突然停在路上,不知道他在看什么,都站在后面不敢出声。
杨波朝小五示意,小五从背包拿出一支炭笔和纸递了过去,杨波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这才起身招呼众人道:“走吧,继续看下一块田”
“这三亩种植的是烟叶草……”马信仪有些尴尬的指着田地说道,众人望去,田地光秃秃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杨波蹲**,顾不得田地臭气冲天,他仔细扒拉了几下,土地中黄褐色的烟叶种子完全没有发芽的迹象。
“即墨那边种植的烟叶苗都已经有这么高了”马信仪用手比划了一下,吞吞吐吐道:“或许辽南不适合种植烟叶”
杨波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而是小心的把种子又埋了回去,又接过纸笔写上“温度,曰照”两个词,烟叶原产于南美洲,大明各地试种都获得了成功,但辽南一带还没听过试种成功的先例。烟草是杨波打算向朝鲜和后金倾销的拳头产品之一,早在万历年间辽东就已经有吸食烟草的习惯,不管是明国,后金还是朝鲜,许多人对这种能够解乏的东西都非常喜欢,杨波计划新建的造纸厂如果能够解决卷纸燃速问题的话,由于受众广泛,卷烟和高度白酒将会成为旅顺最为挣钱的产业,玻璃器皿和座钟反而要排到后面,只是……
杨波叹了口气,起身朝下一块地走去。
“这几块地种的是”马信仪俯**子,在田地中插着的一块木牌上看了看道:“甜,甜菜”
杨波心中有数,这些甜菜种子是高鸿中派人向荷兰人买过来,这个农庄大部分作物都是那次买回来的,看起来甜菜倒是比较适应这种气候,也能适应盐碱度较高的沿海型土壤环境,这几块甜菜圃内红绿相间的叶丛繁茂无比,长势喜人,甜菜是块茎植物,可以给人当粮食,能喂牛羊马,也是制糖重要的原料之一。
接下来这几块田地里的作物一看就知道前景不妙,叶子发黄,瘦小,大部分脱落,不用马信仪开口,杨波已经看到牌子上写着:“番薯”
杨波用手挖开一株,果然,这株发黄瘦小的苗,或者叫红薯的根茎已经一半开始萎缩腐烂,而薯块小的可怜,照这种势头下去,根本无法成活,杨波记得番薯对土质不挑剔,也适应盐碱地的种植,加上种植区都在河边,不会缺少灌溉,除了水土不服外,看起来番薯还是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环境。
接下来马铃薯长势也不好,出苗才稀稀拉拉的出了五六叶,换句话说,辽南的五月间还没有脱离幼苗期进入颗叶期,那么今年的成熟恐怕是指望不上,这一季种植可以说已经失败了,马铃薯是低温作物,耐寒,耐酸碱,是杨波最具信心的高产作物之一,但现在的情况让他心里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