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20章

双鹰旗下-第20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

“敌人……第3集团军普热米尔,第8集团军林堡,第4、5、9集团军喀尔巴阡一线,有可能……波兰方向,第7集团军,总兵力130-147万。

防守……普热米尔……时间,第3、6、7集团军,兵力55万,有可能……第1、2、4集团军,兵力56万,普热米尔守军,13万。

喀尔巴阡防线……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坚守……时间……

后勤……冬季……取暖问题……人员调整……军官……语言……补充兵的训练……

东普鲁士……华沙……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时机……切入的速度……

水柜……装甲汽车……数量……飞机侦察……”

斯特尔茨看着桌上几张跳跃的,不成句子的词语,不知道这位前线总指挥是怎么想的,一直没什么动作。整个大军停留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到加利西亚一线,除了每天派出几架新奇的飞机在天上转圈外,却什么也都不做。

哦,也不能这么说,部队一直在进行调整,说同一种语言的士兵尽可能地被重新分配到同一支部队里——这是帝**队里很忌讳的一件事,有很大的危险性。另外就是重新训练,在补充营里,有些新征召的新兵居然只打过一回靶,根本不知道基本的战术配合。

部队在重新整编训练,尽可能地使士官、老兵与新兵的比例保持到2:1的水平,这样做虽然有些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对于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却有着显著的提高。

皇储似乎在构思着一个大的计划……问题是,德国人这回真是急了。

整整一个多月,大公丝毫不理会德国总参谋部和帝国总参谋部的命令,始终按兵不动。有些时候也作作样子,派出一个步兵团前进大约十几公里,向敌人的阵地进行一些骚扰性的进攻,然后就给总参谋部发封电报,比如:今天派出两个师向若尔基耶夫方向发起攻击,未取得任何突破,部队退回原来的出发地……等等。

反正,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总参谋部似乎已经习惯了。

李海顿并不太担心普热米尔要塞的防御,那座要塞坚守上半年一般没有多大问题,除非是看不到解围的希望。

每当康德拉来电催促尽快发起进攻,总是被李海顿一句话就堵了回去:目前的兵力十分不足,除非把第1、2、4集团军尽快加强到前线来。到了现在,维也纳的总参谋部总算把前一阶段在加利西亚作战中损失惨重的第1、2、4集团军在匈牙利补充完毕,并心急火燎地派到了加利西亚前线。

在波兰方向,10月31日,德军第9集团军马肯森部进攻到华沙郊外,由于补给困难,已成强弩之末,只能开始向西里西亚方向后撤。

俄国西北方面军迅速集结了3个集团军开始向孤军深入的马肯森集团发起反攻,马肯森顶住了两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边打边退。但在南线,俄第7集团军正在迅速前插,意图截住德军的退路。

德国坐镇东线的兴登堡将军只能向奥匈军请求支援,要求奥第3集团军立即北上,拖住俄第7集团军的脚步,为马肯森的后撤赢得时间。已经前进到卢森堡的德军总参谋部一天之内给维也纳奥匈总参谋部连发了9封电报,威胁利诱奥军同意立即派第3集团军北上,去填补德军第9集团军南线的缺口。

“将军,康德拉将军将会在今天赶到克拉瓦。”斯特尔茨将电报递给了李海顿。

“呵呵,他终于不肯呆在维也纳了?”李海顿说道:“好吧,好吧,我们总归也要给总参谋长大人一点面子,也好让他看看我们的士兵是如何以喀尔巴阡山崎岖寒冷的山地里作战的。”

四六、普热米尔(二)

虽然斯特尔茨中将知道皇储殿下一直在构思着一个大的作战计划,而且两人也讨论过一些作战的细节。但当李海顿拿出他的整个方案时,他的参谋长还是被他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给吓了一跳。

按道理制订作战计划是参谋部的事情,但李海顿却一直在破坏规矩,他不太喜欢参谋部中那些刻板教条的作战方案,反而总是别出心裁。

李海顿的目标是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不是击溃,而是要全歼。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斯特尔茨想了一下这才领会了这句来自东方的兵家话语里的含义,他很难理解皇储的有些想法,从两人的讨论里,皇储的作战方式就是——跑,打不过就跑,大范围的跑,然后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这与西方正面决战的军事理论丝毫不符,反而有点象怯懦的东方人的思维习惯。

这话斯特尔茨没敢说出口。

李海顿的计划是第3集团军北上去接应一下德国人,只是作个样子,冒失的马肯森集团的死活与他无关,何况前一阶段奥匈大军在加利西亚溃败时德国人也无动于衷,也没见他们在危难关头拉上一把。

第3集团军在北进后迅速转向桑河谷地,截断俄第3集团军的退路。与此同时,奥军集中第2、6、7三个集团军向围困普热米尔要塞的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加之要塞守军在里面的配合,75万奥匈军对俄军25万,奥军占有绝对优势。

此外,奥第1集团军将防守喀尔巴阡山方向的俄军增援,而第4集团军将会牵制住林堡的俄第8集团军。

“很宏大的计划。”斯特尔茨说道,“但第1集团军如何能守住俄军喀尔巴阡方向3个集团军的进攻?”

“没让他们守住,只需要迟滞敌人的增援,我们需要3到5天的时间。”李海顿说道,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三道斜线,“第1集团军只需要提前构筑好这三道防线,然后,一道一道后撤,防守总比进攻容易得多对吗?”

斯特尔茨点了点头,进攻的损失远远比防守要大得多,这是事实。“但如何能确定我们能在三天内就能击垮普热米尔的俄军?”

“这点是经过参谋人员仔细计算过的,况且我们还有些新鲜的秘密武器。”李海顿稍微停了一下,他卖了个关子,“到时候你就会看到的。”

“嗯,嗯,原则上我同意这样的方案,不过还要仔细研究一下。”

“那要尽快,赫岑多夫男爵正迫不急待地赶来。”李海顿笑道。

“我的天哪,你这绝对是故意的。”斯特尔茨叫道,“使我没有足够与总参谋部进行讨论的时间。”

“你可以这么认为,但我只是担心他们的叫喊声会把俄国人给吓跑。”

康德拉上将在下午就赶到了位于克拉瓦的奥军前线司令部,这回皇储殿下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在与他简单的会谈后,皇储立即给前线的博洛耶维奇上将打电话,命令他立刻率第3集团军北上却解救德国人。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皇储终于答应在两天后就发动一场他盼望已久的全面进攻。

他兴致勃勃,不辞辛苦地视察着分散在80公里范围内的部队,李海顿却留在克瓦拉,与前线参谋部的人员仔细研究着作战方案。

德军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看来不可避免地将遭到失败。德奥陆军缺少配合和勾通,在加利西亚战役的紧急情况下,德军并没有给奥匈军队提供一点帮助。现在他们遇到了危险,毛奇却一再要求奥匈陆军进行全力的增援。

“弗朗茨,你的问题是太过于相信德国人,这才是加利西亚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李海顿从康德拉手上接过了毛奇要求奥军全力向伊万戈罗德发起进攻的电报,随手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对他的总参谋长说道,“整个加利西亚战役的计划需要德国方面出动一到两个集团军进行配合,但德国人呢?只出动了一个军,总共四个师的兵力,这点人还不够给俄国人塞牙缝的。”

“可是,如果我们不行动,华沙一线的德军有可能被俄军歼灭。”康德拉说道,“我们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德国人为什么不替我们想一想呢,如果我们遭受重大损失,同样会输掉这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但在加利西亚战役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哪儿?这导致我们损失了整整35万人!”李海顿变得愤怒起来,语气严厉,“如果德国人再对我们抱着无所畏的态度,我宁可现在就退出这场该死的战争!”

“但是,德国人那里怎么去交待?”康德拉指了指被李海顿扔到桌上的电报纸。

“在制定战役计划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的,博洛耶维奇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会在马肯森集群的侧翼进行一些战术性的牵制行动。”李海顿说道,“整个战役将会在后天发起,我们不会指望德国人的支持。”

根据作战计划,整个战役将在11月3日正式打响。但在前一天晚上各部队就开始出发了,李海顿为参与进攻的三个集团军凑集到了足够的车辆,小汽车和卡车,当然,最多的还是两匹骡马拉的大车。斯特尔茨终于知道李海顿将投入的新玩意是什么了,一百多辆围了一圈装甲,并装上了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卡车。

皇储殿下曾提到的“坦克”并没有运到前线,加利西亚复杂的山地看来并不适合那玩意的运用。

“明天是‘空军’的第一次表演。”李海顿指着停在一大块平地里的一百三十多架双翼飞机说道。

奥军第6集团军实际上跟在第3集团军身后随即就出发了。第6集团军从希尔塔转向了普热米尔,而博洛耶维奇则指挥着第3集团军与马肯森的德第9集团军一起夹攻俄第12集团军。

四七、普热米尔(三)

盼望已久的反击就要开始了。

步兵上将博洛耶维奇参与了李海顿制订反击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跟随在皇储殿下身边做了整整十年副官,直到1905年才出任林堡的加利西亚第7步兵旅旅长,并晋升为准将。其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在伊斯特里亚大公的支持下,在1911年升任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守备军司令,晋升陆军中将,并在1913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皇储李海顿最为青睐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从阿比西亚和布尔战争中所学到的游击战术:强调机动灵活,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在令人郁闷的加利西亚战役中,他指挥的奥匈第6军正是运用这种战术,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虽然于大局无补,但这样的战功已经足以让他升任第3集团军的总指挥官。博洛耶维奇临危受命,以高效率完成了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任务:重组已经溃散的第3集团军,现在这支军队又能够以新的面貌重新投入战场。

在10月29日,博洛耶维奇接到了他所期望的命令:第3集团军作为整个反击作战计划的先发队伍,于10月30日开始行动!

皇储所主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很符合他的胃口:用两个集团军去迟滞四个俄国集团军的进攻,另外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去对付包围普热米尔要塞的俄第3集团军。

本来在加利西亚一线的俄军稍占优势,他们拥有7个集团军,而奥匈方面只有6个。但德国人发动的华沙-伊万戈罗德战役却迫使俄国人不得不抽调两个集团军去加强华沙方向的防御,这给奥匈军队留下了机会。

俄军的问题是他们西南方面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不容易展开兵力的喀尔巴阡一线,却被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顽强地阻击在了各个隘口,进展缓慢。主要由35岁以上的预备役中年人组成的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在听到从加利西亚逃难而来的难民述说了俄军的暴行之后,由于要保卫家乡免遭劫掠,暴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仅仅用19万人就顶住了近60万俄军的进攻。

目前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大约350公里的战线上,俄军只有两个集团军,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也觉察出了危险,要求停止在喀尔巴阡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却遭到了大本营方面的拒绝。

俄军总参谋部现在的目光盯在了东普鲁士,而且德国人对华沙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他们没有想到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损失惨重的奥匈军队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博洛耶维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会死板地全部按照作战计划去执行作战,而且李海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会允许前线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临时作出变动。原来的作战计划是他所率领的第3集团军只是作作样子,威胁一下追赶马肯森集群的俄军侧翼,然后转向桑河谷地,截住俄军第3集团军的退路。

但他率部赶到斯特拉维茨时,正遇到了溃败中的俄第12集团军。

马肯森在后撤途中在卡缅纳给一直身后紧追不舍的俄军做了个埋伏圈,从华沙就一直紧咬着马肯森德军主力的俄第12集团军一下就钻进了陷阱,被马肯森在反击中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博洛耶维奇哪肯放过这么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向俄第12集团军侧翼展开猛攻。

正在苦苦支撑的俄军又被奥第3集团军从侧翼攻来,顿时支撑不住,向着东北方向一路溃逃,损失惨重。与奥军会合后,马肯森听说了奥军的作战意图后,竟然与博洛耶维奇合兵一处,一起转进到桑河谷地。

11月2日,奥匈第6集团军首先在普热米尔要塞外围向俄第3集团军右翼发起进攻。俄军第3集团军本来就在普热米尔要塞下碰得头破血流,损失惨重,其配置更成问题,全军围着要塞部署成球型,侧翼的防御兵力十分薄弱。

11月3日,奥匈第6集团军在进攻开始之后一天即突破俄第8军的防御阵地。俄第8军在对普热米尔要塞的攻击中损失惨重,因此才调到侧翼来修整,没想到竟遭遇到奥匈的生力军,仅仅一天主要阵地就被突破。与此同时,奥匈第2、第7集团军也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朝俄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奥匈三路大军的围攻下,再加上防御要塞的奥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俄第3集团军只坚持了半天就全线崩溃。

迪米特里耶夫将军下令俄军全线撤退。不过这位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将军不愧得到了“皇军”的真传,手下的俄军悍不畏死,全力突击,还真溃围而出。俄第3集团军残部沿着桑河河谷,一路向华沙逃去。很可惜,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两位悍将正在前面等着他呢。

博洛耶维奇和马肯森指挥近30万奥德联军向溃逃的俄第3集团军展开猛攻,而奥匈第6集团军在身后紧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奥军第3、第6集团军与德军马肯森集群合力将俄第3集团军全歼在桑河谷地。

普热米尔一役,奥德联军全歼俄第3集团军26万人,俄军伤亡8万,被俘17万,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包围圈。

一场大捷,足以让刚刚遭受马恩河战役失败的德国人感到振奋,而且也让奥匈帝国国内骚动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平复。

还且战役还在持续,奥军第2、第7集团军在解救了普热米尔之后,开始向右穿插,将俄军第8集团军25万人包围在了林堡。

战役的进程已经超出了李海顿最初的预料。

在得到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的增援后,奥匈在加利西亚一线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135万人,而俄军由于在普热米尔战役中损失惨重,目前西南方面军只有不到90万人,兵力的对比上奥匈方面第一次占据了优势。

李海顿下令部队在上冻前抓紧掘筑沟壕,他可不想对这座防御坚固的城市要塞进行正面强攻,而是准备进行长期的围困。

普热米尔战役,李海顿尝试着将飞机和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战斗之中,不过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俄军崩溃的太快了,甚至李海顿的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来得急起飞。

四八、围点打援

在基辅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部里,伊万诺夫被加利西亚急转直下的形势惊呆了。

与第一阶段俄军势如破竹的进军形势正好相反,仅仅在五天的时间里,在桑河谷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