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3章

双鹰旗下-第3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于的里雅斯特的帝国海军基地,军港内驻泊着十几艘大小不一的舰船,码头一侧,停靠着帝国海军新服役的“阿帕尔”号防护巡洋舰,水兵们正忙碌着往船上装载着各种物资。这是帝国海军实力的真实写照,在列强之间可谓孱弱不堪,即使是最新式的”阿帕尔”号防护巡洋舰,排水量也只有不到2600吨。

康德拉上校作为皇储的代表到码头上为李海顿送行,另外海军基地的指挥官罗德上校也在一旁,几个人站在码头上聊了一会儿天。不久,军舰上拉响了三声汽笛,水手们将装运货物的桥架从码头上抽走。货物装好了,军乐队在下面奏起了《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李海顿与送行的人一一道别,舰长汉瑟尔中校站在舷梯口,在迎接他上船。

“舰长先生,帝国远东特使,海军中校海顿。弗雷德里。维克多希请求登舰。”他站在舷梯口,向舰长行了个军礼说道。

“准许登舰,阁下!”汉瑟尔中校回了个军礼回答道,然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海顿与随行人员登上了军舰,汉瑟尔则把舰上的高级军官一一向他作了介绍,皮鞋踩在栎木甲板上,发出咯登咯登的声音,李海顿倒是兴致颇高地在汉瑟尔的陪同下参观着军舰。在两艘拖船的拖拽下,“阿帕尔”号缓缓地离开码头,驶向航道。

六、在路上

半路上,李海顿想顺道去了一趟波斯,毕竟这里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重要客户。

俄国人通过三次战争从波斯人手上夺得了克里米亚、外高加索、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没有实现它的意图——获得一个永久的温带出海口。英国人竭尽全力地阻止了俄国人,甚至不惜亲自上阵。他们很十分清楚,如果让俄国熊跑到了海上,会对它的海上霸权造成多么巨大的困扰。

这个年代的波斯已经完全被英俄两国完成了瓜分,根据协议,俄国人控制了北部,而英国人则掌握了波斯南部,英俄之间的博弈使得这个没落的帝国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汉瑟尔舰长及时劝阻了李海顿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卡加王朝的治安已经不能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了,据说即使是在德黑兰,夜晚都没人敢轻易上街。

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根据传说,纳赛尔丁国王娶了大约两千个老婆,但却拿不出钱来武装自己的军队,甚至连他的开销都得向英国人和俄国人借贷度日。另一方面,英国人已经几乎得到了整个南波斯的探矿权,要想从英国人手里再把它们买下来并不是很容易,这方面纳赛尔丁国王都做不了主。

李海顿显然会感到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办法。

军舰在离开了亚丁湾后就继续向马六甲驶去。

李海顿在军舰的阅览室里遇到了罗茨纳少校,很快两人就成了朋友。

罗茨纳是“阿帕尔”号的管**副,李海顿正在看一本德国出版的《海军瞭望》杂志,里面一篇由法国人撰写的关于蒸汽轮机的应用文章相当有意思,于是他就兴致勃勃地坐在皮椅上读了起来。

这时正好马克。罗茨纳少校走了进来,他正好需要找这份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于是两个人就聊了起来。

罗茨纳毕业于波拉的皇家第二海军机械工程学院,曾在海军造舰处供职,是一名造船工程师,这是令李海顿对他相当感兴趣的地方。

两人不由自主地将话题聊到了奥匈帝车正在建造的防护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上,由于受困于匈牙利议会的阻挠,奥匈帝国海军始终因资金不足而发展缓慢。虽然帝国海军曾经赢得过人类第一次蒸汽铁甲舰时代海上战争的胜利,但时光不再,如今孱弱的帝国海军已远远落后于宿敌意大利海军。

早在1882年,意大利人就建造了两艘排水量超过13000吨,装备了两门343毫米主炮的“翁贝托国王”级铁甲舰,一举扭转了利萨海战失败后所造成的颓势,成为了一支海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罗茨纳言语之间对于“伊丽莎白皇后”号的性能相当不满,这个时代,英国人已经开始建造使用全钢制装甲,排水量超过14000吨的“君权”级战列舰,而奥匈帝国海军还在为建造4000吨的防护巡洋舰的预算而苦苦挣扎。

“如果再遇到意大利海军,估计我们的舰队连还手的力量都没有。”李海顿苦笑着说道,他对帝国海军说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不过,似乎拥有强大的海军,更容易得到国外的订单。要知道,销售军舰可是大宗的军火生意,而且利润不菲。

“既然马扎尔人议会里的那些傻瓜不愿给海军拨会更多的资金,我们只能在技术方面多动点脑筋了。”罗茨纳说道,“事实上由于很少建造新的战舰,我们在海军技术方面也快要落后于时代了。”

“这点我相信,新的技术和发明都是靠数量和失误堆砌出来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仅凭想象是无法造出先进的战舰的。”李海顿点了点头,然后点着了一支雪茄,实际上他对今后主力舰的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认识。自从无畏舰出现之后,一夜之间,全世界的主力战舰就会全部过时,实际上奥匈帝国还有的是时间。

现在看来,帝国海军目前发展缓慢,未尝不是件好事。

目前要做的,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展开研究罢了,说不定帝国海军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装备这种新式而且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主力舰的国家。

采用统一口径的“全重型主炮”战列舰?李海顿还不想这么早提出这一概念,想想英国佬四十多艘和法国人、意大利人二十几艘花费巨资建造的主力舰在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残次品,李海顿不由自主都想笑了出来。

李海顿将话题转到了他正在阅读的杂志上,实际上罗茨纳的专业是船用动力,也就是锅炉和蒸汽机的制造,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罗茨纳居然对于电动机和蒸汽涡轮发动机也深有研究。

轮机出现的时间可要比使用汽缸的蒸汽机要古老的多,在蒸汽机没有被发明之前,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水轮机,欧洲各地随处可见的风车磨坊则是一种古老的风力轮机。最古老的汽轮机早在蒸汽机发明之前就已经被科学家制造了出来,当然,那只是一件让水壶喷嘴里喷出的蒸汽来带动叶片转动的简易装置。

现代概念的蒸汽轮机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但是由于转速的问题,一直无法投入实际的商业应用,直到发电机被发明以后。蒸汽轮机的高转速与发电机的要求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实际上也是如此,一直到一百多年以后,蒸汽涡轮机依然是热电厂甚至是核电站的主要动力装置。

李海顿的“斯泰尔。曼”动力公司本身就在制造一些蒸汽轮机,为他的电器公司所制造的发电机提供动力,但现在还没有人能把它装到船上,虽然想这么做的人不少。

“困难在什么地方?”李海顿问道。

“在于转速,蒸汽涡轮机的转速在每分钟1500转到2000转,而船用螺旋桨的转速却需要低速以增进推力,一般是120转到360转,否则功率的衰减实在太厉害了。”罗茨纳说道。

“这个问题不大,可以通过减速机来实现。”

“问题就在这里,高精密度的齿轮加工难度很大,另外就是很难找到一艘船来做实验,即使是一艘小船,也需要几万克朗,一般的研究者可拿不出这笔钱来。”

“如果您对于这方面感兴趣,我倒是很愿意提供一些帮助。”李海顿笑了笑说道,英国人帕森斯把蒸汽轮机装到船上而是好几年以后的事,现在他的帕森斯航海用蒸汽涡轮公司还没有成立。

也许,这个时代不会再出现那艘著名的“透平尼亚”号?

能恶心倒英国佬的任何事都是他愿意去干的,而且乐此不疲。

七、远东

李海顿赶到广州时,两广总督已经换成了谭仲麟,而向宝记洋行订购了2万支“曼利夏步枪”的张之洞在去年秋天已经调任湖广总督,现在经手这件事的蔡锡永也随着张之洞去了武昌。

谭仲麟是个守旧的保守派官僚,与张之洞不同,自从他上任后,张之洞原先的一些洋务措施大部分都停止了运作。施罗德担心合同不能顺利履行,这次运来的2万支步枪就会砸在手里。

“不用担心,区区一个总督是不会贸然撕毁一份与西方人签好的合同的,除非他不想继续呆在现在的位置上。”李海顿笑着说道,况且谭总督还是一位很谨慎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朝廷的钱而甘冒一丁点的风险的。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的那样,没有什么周折。对于一位“王子殿下”的到访,谭大人尽可能地小心周到,以满足客人的需要。很顺利,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李海顿的账面上就多了七十多万两白银。

不过,这也是个麻烦,李海顿可不准备把它们运回欧洲,国际银价一直在贬值,他不希望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再次缩水。

“我们去一趟武昌。”李海顿很快作出了新的决定。

“干什么?我们的计划是在上海购买生丝和茶叶。”施罗德问道。

“去找那位张总督,也许我们可以再卖出去一些步枪。”李海顿说道,其实他的真实想法是张之洞正在筹备的那座钢铁厂。

与怕惹麻烦的谭总督不同,张之洞对于一位奥匈帝国“王子”的到访还是很欢迎的,这最起码表示自己在洋人心目中的位置还是蛮重要的。虽然李海顿并不是什么“王子殿下”,现在只是一位伯爵,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些中国官僚们的眼中,他是皇太子的弟弟,早晚都会成为一位亲王。

李海顿还是被张之洞的热情给吓了一跳。一行人离开广州后在上海稍作停留,“阿帕尔”号巡洋舰沿着长江而上,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抵近武昌。按照计划,李海顿准备让军舰停靠在汉口的公共租界码头,休息一晚之后再去拜会张之洞。

没想到军舰刚到白沙湾,就被一艘挂满彩旗的炮艇给拦住了。

“怎么回事?”汉瑟尔中校有点不知所措,他准备下令军舰作出战斗准备,幸好李海顿及时制止了他的行动。

“中校,在这里,没人会向一艘帝国海军的战舰发起进攻。”李海顿说道,果然,水手很快报告了情况。

“是那位总督和大清国的外交部派来的特使。”

“是总理衙门!”李海顿很想纠正一下他的错误,现在大清国根本没有所谓的外交部,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两者也是一回事。“请他们上来!”他对舰长说道。

几名留着辫子的清国人顺着舷梯上了甲板,李海顿与汉瑟尔一起带都会一队水兵在甲板上列队欢迎几位客人的到来。

很快就弄清楚了对方的情况,张之洞派出了他的首席顾问桑治平作为代表来迎接一位“欧洲王子”的到访,另外一个人则是从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派出的外交代表梁敦彦,据介绍这位梁先生曾经在美国留过学。

李海顿不由多看了他两眼,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标准的清国官僚,从他身上一点也看不出曾经留学美国的痕迹。环境真的能使一个人改变很多,他在心里不由感叹。

军舰驻泊在了汉江江面,武昌的汉阳门码头现在根本无法容纳上千吨的舰船停靠,李海顿客随主便,带着几个随从与桑治平、梁敦彦一起换乘张之洞派出的炮艇,驶向汉向门码头。这个年代的武汉本镇与他记忆里的大武汉有着天壤之别,除了龟山和蛇山,他似乎是来到了一座陌生破败的小城镇。

张之洞带着湖北一众官吏亲自到汉阳门码头来迎接李海顿的到来,这还是令他深感意外。“莫非我也算是一位很重要的客人?”李海顿看到码头上的阵势脸上露出了笑意,这很好,对他的计划更加有利。

上了码头,李海顿就看到了站起几排的大清国官员们,为首的是一位干瘦的老者,在他身旁,还站着一位同样干瘦,脑后留了根辫子的西方人,这应该就是张之洞和辜鸿铭,没错。

梁敦彦走到了两人中间,对张之洞和李海顿说道:“这位就是奥国的海顿王子。”

张之洞对李海顿拱起双手,笑着说道:“欢迎王子殿下莅临武汉三镇,真是蓬荜生辉!”

“很高兴能够认识您,十分荣幸!”李海顿也笑着用法语说道,然后伸出了右手,他是故意的。

张之洞显得有些尴尬,不知道这位“王子”要做什么,辜鸿铭赶紧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张大人也略显僵硬地伸出了右手。

这是值得记住的一刻,我握住了历史的手,李海顿想道。

随后,李海顿介绍了自己的随行人员,张之洞也介绍了自己的手下:湖北巡抚谭继洵,还有王之春和陈宝箴,下面就是一大堆没有任何营养的场面话。

李海顿在武昌盘桓了两天,很快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李海顿在谈话时有意无意地夹杂着一些汉语,令张之洞倍感亲切,登时对他另眼相看。剩下的一切就好办了,主管洋务的蔡锡永不会去惹张大人不高兴,向李海顿订购了三万支步枪,另外还有五十门斯柯达火炮。其实张之洞原本计划只订购一万五千支步枪的,由于看着李海顿顺眼,索性多送了点人情。

为什么会看李海顿顺眼,那只是因为他在谈起张之洞正在筹建的汉阳铁厂时,顺手给他多戴了几顶高帽子。

“钢铁是工业的基石,总督阁下的这一举措十分英明,极富远见卓识。及至后世,汉阳铁厂足以使阁下名垂青史!”李海顿说的是事实,一旁的桑治平、梁敦彦和蔡锡永等人却听了直翻白眼,谁说洋大人不会拍马屁,诸位不见平时心高气傲的张大人现在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李海顿谈到一些炼钢厂方面的专业知识,虽然他也不是很懂,但足以把更外行的张大人忽悠得云山雾罩。最终,张总督希望他担任铁厂的顾问,李海顿很愉快地表示自己一定尽力做个好参谋,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当然,友谊是次要的,主要是因为银子,这可是一笔超过600万两白银,约合3000万克朗的大生意。

离开汉阳之后,李海顿又跑到江宁去拜会了南洋大臣刘坤一,甚至还跑到天津与李鸿章也见了一面,对于这些手握实权的督抚们,他总是充满了兴趣。

至于去北京,看一眼那有名无实的皇帝一下,想想还是算了吧,光绪皇帝可给自己带来不了利润。李海顿成功地在大清国推销了六万支步枪和一百门斯柯达大炮,可以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当然是这样了,现在他整整从中国带回了十六艘货轮的生丝、茶叶和其他特产。

八、改变,现在就开始

“海顿,你又在想什么?”

乔古拉端了杯牛奶放在了铺着雪白亚麻布的餐桌上,侧过头来问道,李海顿两眼正直楞楞望着窗外不远海湾处的伊斯特里亚造船厂,陷入习惯性地发呆。

他们现在住在一座位于海边一个陡峭的山坡半腰的深红色别墅里,从窗户里可以清楚地俯瞰整个造船厂的全景,另一个方向则是伊凡特大教堂尖尖的屋顶和帝国邮船公司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办公大楼。

“我在想,是不是有必要再新建一座两万吨的船坞。”李海顿说道,海湾处,伊斯特里亚造船厂的扩建工程自他一年前从远东回来之后就开始了,两座6000吨和一座12000吨级的干船坞正在安装船闸,另一边,新建的几座厂房也开始封顶,不时会传来叮叮当当的铁器撞击声,倒也不算难听。

“天哪,你在船厂已经投入了近七百六十万克朗了,还要花钱?!”乔古拉叫了起来,面前这个男人虽然很能赚钱,但花起钱来也绝对不慢,一直以来她就没见到过公司的分红,连平时的开销也是依靠自己庄园的收入。

“现在费迪南大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