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至正午,细雨渐息,弟兄们的肚子都饿的有点咕咕乱叫了,姜维见大道上还不见人影,只好准备回槐里城再说。
最后一次翘以望,正当他准备折返回城时,忽然间,大道的尽头,瞧见了一队车马徐徐而来。
姜维的神经一下子就绷了起来,纵马就迎了上前。
那是一队大概三四十人的队伍,其中有车有马,有家仆打扮的,也是兵将装束的。近了之时,姜维不禁面露惊喜之色,因为走在队伍最前头,骑着一骑白马的那英武少女,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关银屏。
姜维猛抽了几下马鞭,抢先迎了上去,马还未停便拱手笑道:“关姐,别来别恙啊。”
那关银屏一见是姜维,同样也有几分意外,问道:“原来是姜将军,你怎么会在这里?”
姜维遂道:“维奉陛下之命,特在此迎接夫人和诸位公子姐。”
接下来,姜维便向关羽的几位夫人和公子们一一问好见礼,然后才护送着他们继续往槐里城而去。
姜维果断的与关银屏并肩而行,近时细观她时,却见她的容貌还是那样的秀丽,浑身上下散着少女青春的活力,与荆州一别时相比,似乎又添了几分韵味。
“姐,荆州一别,一晃就是半年多,不知姐可过得好吗?”姜维开始找起了话题。
关银屏淡淡而笑:“还好了。对了,你斩曹休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可是立了一件大功呀。”
关银屏主动的提起了自己的风光之事,姜维自然是十分的得意,但表面上却一派谦逊,“姐过奖了,那就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而已,也算那曹休倒霉,正好撞在了我的枪口上。”
“那也是你有本事啊,要知道那曹休可不是一般人物,我曾听父亲说他不但武艺了得,带兵也很有一套,堪称曹魏一员良将。你把他给斩了,这事传到荆州以后,也是大为轰动,就连我父亲也赞你年轻有为呢。”
姜维一听说连关羽都夸自己了,自然是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关羽那副傲慢的性子,平素能得到他几句赞言的人是屈指可数。最关键的是,关羽可是银屏的父亲,自己那一番功绩,看来在“老丈人”那里是加了不少分呢。
只是,姜维也不知银屏是随口而说,还是在有意的向他透露几分讯息,如果是后者的话就最好不过了。
姜维回头瞅了一眼,他二人距后边的车队有十几步之远,说什么话估计也听不到。
于是,他便轻咳了几声,说道:“能得大将军称赞,维自是倍感荣宠。不过,维最高兴却是姐并没有忘了维这个无名卒,而且还记着维的这许多事情。”
姜维开始步入了私人话题,关银屏脸庞顿时便微微泛红,低声道:“我记性没那么差,怎会就把你忘了呢。”
姜维将马驱近了她几步,两人行进之间,腿部偶尔还会蹭到几下。
“眼下维虽只是个牙门将军,但请姐放心,我有自信凭我的能力和意志,很快就能让姜维之名震动天下,到那个时候,我就有资格向大将军去求亲,请姐相信我,我绝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要说这姜维,果然是自信非常之辈,换作是旁人,纵然是对银屏倾心,也绝不敢这般“大言不惭”的在大将军的女儿面前,夸下这等“海口”。
姜维的这般强烈的自信,对于银屏这种出身于将门,有着一个高傲而了不起父亲的女子,是相当有杀伤力的。
像银屏这样的女子,自卑懦弱之辈,显然是绝对得不她的青睐的。
只是,纵使银屏有巾帼之英,但到底也是个女儿家,听得一个俊朗自信的男子,这般直白的向自己表露心迹,心头鹿亦不免到处乱撞。
“你声点好不好,让别人听到怎么办?”银屏羞意顿露,脸颊也越来越热。
银屏这话似有怨意,但也没有驳回姜维的一番表露心迹,在姜维看来,她的心中对自己已是深有好感,甚至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姜维信心更足,遂是从怀中取出一枚精心准备了许久的玉镯子,“这是我前番在关东作战,闲暇之机为姐挑的,不知姐喜不喜欢。”
古人以玉为贵,这一枚玉镯子足抵得上姜维几个月俸禄,以他区区一个牙门将军官俸,显然是买不起的,也亏得姜家是天水大户,财大气粗,才能供得起他下血本泡妹子。
“你上次送我簪子,这次又送我镯子,还这般贵重,我怎受起得。”关银屏不好意思收。
姜维慨然道:“维为姐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又何况是区区一枚镯子。姐乃千金之躯,这般玩意自然是缺,不过这是维的一番心意,还望姐不要嫌弃。”
姜维话已如此,银屏又是觉得尴尬,又是有些感动,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姜维也管不了那么多,索性一把拉过银屏的手,待到银屏反应过来,打算缩手之时,那镯子已经在手腕上了。
“嗯,果然与姐很配。”姜维端祥着那如雪肌肤映衬下的玉镯,怎么看都美不胜收。
这个时候,关银屏想推辞也没办法了,只得心慌慌的说道:“那我就谢谢你了。”
“姐客气了,只要你喜欢就好。”
“我当然喜欢。那个,我先去看看母亲她们。”
关银屏很恐姜维又做出一些“过份”的举动来,被后面人看到了笑话她,便找了个理由,赶紧勒马往后边车队而去。
关银屏一路策马跑到了车队之后,与二哥关兴并马而行,离着姜维远了,一颗砰砰直跳的心方始渐渐恢复平静。
“姐,你不在前边开路,跑我这里来做什么?”关兴笑眯眯问道。
此番入长安,除了长子关平和几个姬妾之外,关羽的家属尽数入京,这一路上,二哥关兴都是殿后,关银屏则走在前边开路。
“那个,我过来看看二哥这里有什么事没有。”关银屏随口编了个理由。
关兴嘿嘿的笑了声,“三妹,别哄二哥我,我都瞧得清楚呢,那个姜伯约对你很上心呢,我在后边都瞧见他牵你的手呢。噢,我说呢,原来他是给你戴镯子呀,这镯子还是玉的,这子有钱啊。”
“二哥,你胡说什么呢。”关银屏赶紧把镯子取了下来,收入了怀中。
关兴笑容一收,哼道:“看来妹妹你也不喜欢那子,嗯,那他还敢对你动手动脚的,实在太过无礼,你等着,二哥这就去好好教训他一顿。”
关兴说着就准备拍马上前干仗,银屏吓了一跳,赶紧将关兴扯住,情急之间脱口说道:“二哥你做什么呀,谁说我不喜欢他了。”
这话一出口,关银屏方才意识到,立时捂住了嘴巴,脸上羞意顿生。
银屏的这般举动,便是承认了自己对那姜维也有心意,关兴便又坏笑道:“看来二哥果然没看错,话说这姜维虽然嫩了点,但也是一表人才,而且听说他前不久还斩了曹休,国中都说他是后起之秀,这样的人对妹妹你仰慕,倒也不失我关家的身份。”
关银屏也不好再否认,只得道:“二哥,我一向只与你说心里话,你知道就行了,可千万莫与母亲她们讲,要不然羞也羞死人了。”
“人有七情六欲,这有什么可羞的。不过只可惜,父亲早就说了,你将来是要嫁给太子的,他这回让你跟着进京,也正是为此事做准备。”
关兴这几句话,便令关银屏听得眉头直皱,不悦道:“二哥你又在乱说,陛下何曾立过太子。”
“现在未立,并不等于以后不会立呀,其实咱们都明白,陛下多半是会立楚王为太子的。”
“就算如此,可楚王他才是个**岁的孩子呀,父亲怎会让我嫁给一个比我一半的孩子呢。”
关兴叹道:“这个嘛,父亲这么做,多半也是为了让咱们关家的地位更牢固,他老人家也是有苦衷的啊。”
这个时候,关银屏心头,不禁被一团阴影所笼罩。
第三百四十二章新兴团体
第三百四十二章新兴团体
在银屏的眼中,父亲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生平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她却不明白,一向高傲的父亲,为何现在却要费尽心机的,非要将自己嫁给那尚未成年的太子。
父亲不是常说,自己与陛下情同手足的么,既然是兄弟之情,又何必担心自己的地位不牢固。
在银屏看来,关羽仅仅只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但她却没有意识到,他的父亲同样是一个政治人物,有些时候,政治人物所做的决策,往往比单纯的军事人物更具有功利性。
“我不相信父亲会这么功利,二哥你就不要背后议论父亲了。”
关银屏很肯定的来了这么一句,接着便策马上前,不想与哥哥再议论此事。
一路无话,姜维顺利的把关家老小送到了槐里城中,欲待在此休息一晚,明早再起程去往长安城。
就在姜维把关家老小安顿好,刚想找机会多与银屏独处时,右大司马方绍所派之人就赶到了槐里,声称有重要之事,令他务必火速赶回长安。
姜维没办法,只得先行告辞,当天夜里就急匆匆的赶回了长安。当他入城之时,却发现一队队的士兵,正由长安城开出,往北面而去,姜维敏锐的意识到,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事实果然不出姜维所料。
章武二年四月,汉帝刘备正式下诏伐魏。
南线,以大将军关羽为统帅,都督荆州与汉中之军,率赵云、关平、刘封等将,共计八万大军,由西南两路进攻南阳,以牵制南阳曹仁所部的六万魏军。
中路,以车骑将军为统帅,会合右大司马方绍,率军五万佯攻洛阳,以吸引曹魏主力于洛阳一线。
北路,当魏军主力调往洛阳之时,刘备统御庞统、法正、马超、黄忠、魏延、黄权、孟达、吴懿、费观等诸将,率十五万汉军主力由蒲坂津进入河东郡,而后迅速北上进攻平阳郡。
大军进攻平阳郡后,各军迅速按预定计划展开,以骠骑将军马超率步骑两人万守雀鼠谷,阻挡东面河内郡之援敌。以卫将军黄忠率步骑两万守千里径,阻挡北面太原郡之援军。以王平率军五千守齐子岭,以马岱率军五千守鼓钟镇。
以上诸军之战略目的,是阻止驻扎于太原郡的徐晃所部五万魏军,自晋阳南下救援平阳。
刘备则亲督十余万大军,扫平平阳外围据点,强攻平阳城,争取在魏军主力到来之前拿下此城。然后以逸待劳,再与魏军主力进行决战。
汉军的集结早在一月之前就开始,而今二十万大军已基本就序,原本刘备是打算在春耕完全结束之时再发动进攻,但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故而选择了提前开战。
这个开战的日期,乃是刘备临时而定,方绍也是刚刚才接到命令。
刘备之所以将张飞与方绍这等良将谋臣,放在了偏军的一个位置,主要是防止魏军为解平阳之围,并没有按汉军预先的推测,大军先开往太原郡,再改道南下,而是采取围魏救赵之策,强攻弘农潼关一线,以威胁长安来逼迫汉军由并州撤军。
因此,刘备才将多达五万的兵马放在了弘农,而且还以武将集团中的第三号人物张飞,以及名震魏国的鬼诺方绍来统领,一则是利用他们的声名来完成诱计的计划,然后再以他们的军略与谋算化解魏军的魏围救赵之策。
当姜维赶到长安时,刘备已经先期率北路军趁夜离开了长安,因是中路军的进军路线较近,所以方绍所统之军计划于明早,大旗鼓的出城。
当姜维策马狂奔,直抵大司马府时,方绍已经在召集众将,分排此番进兵的任务。
聚集在方绍周围的,可以说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要力量的新生团体,如马谡、邓艾、赖雄,以及前不久从南郡太守调往关中,接替方绍为冯翊太守的糜威,皆为后起之秀。老将的话,王平勉强也算一个,不过与马超、黄忠等宿将比起来,王平已经算是十分年轻的一个了。
这些个年轻的将领,倒也不是方绍有意将他们聚在一起,因为此番伐魏的主攻方向毕竟在平阳,马超等宿将想争相立功,皆是强烈要求随帝征平阳。至于张飞,当初也是十分不满被设为偏军,只是在刘备几次三番的书信,晓以大义,好言抚慰之后,张飞才答应留镇弘农。
所以,后来刘备叫方绍选将之时,方绍其实是没什么大牌可选,只好选用了姜维、邓艾这些新秀。
“诸位,此番伐魏,咱们这一路是偏军,你们跟着我,小功会有,至于大功嘛,或许就没机会沾边了,希望你们不要闹情绪才是。”在军事会议行将结束之时,方绍笑着安慰众将。
如果换作是那些资历老的将领,或许还真会有所怨言,不过眼前这帮子年轻人,他们对于能够被右大司马选中,幸运的参加这场青史留名的大战,已经感到十分的荣幸,又何来怨言。
相反,诸将之人,还有人十分庆幸又能跟着方绍出征,这个人,自然就是王平了。
想当年,自己在张鲁手下,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校尉,若非方绍出言相救,自己怕早就被斩了。再来后,又是在方绍的推荐下,自己渐得重用,先后跟着方绍参加了街亭之战、北原之战,经过这两场战役,自己方才打出了名声,时值如今,已是官任平北将军,可以说,他王平的飞黄腾达,全赖方绍一手所赐,对于方绍,王平内心中是充满了感激的。
最关键的是,他深知这位右大司马的不平凡,尽管每一次随他参加的都是偏军的牵制之战,但每一次都能出人意料的把这偏军之役,打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战。
所以王平坚信,即使这一次又将跟着方绍加入偏军的行列,但不出意外的话,定然又将有不小的斩获。
于是,在听得方绍那一番话后,王平便站了出来,慨然道:“为国而战,无论主偏之分。况且是追随大司马而战,我等暗自庆幸还来不及,又怎会有情绪,大伙说是不是。”
王平这么一带头,那帮小将们便叫喝起来,纷纷表示任凭大司马驱策。
‘嗯,好个王子均,不枉我对你的一番提拔,你这带头作用起得很好。’
方绍心下对王平极是赞许,当下便慨道:“好,既是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诸位回去各自准备,明早之时,我们就发兵东去。”
告别妻子,告别父母,告别亲人,当次日天明之时,方绍带着这些小将,还有那数万的兵马,踏上了东出潼关的路途。
前军由王平、糜威、赖雄等率领的两万兵马当先而行,方绍则自率后军随后而至。
就在方绍刚刚出得长安东门时,忽见两骑人马飞奔而来,亲兵护卫们不知来者是谁,急是上前阻挡。
姜维眼尖,一眼便认出了来者是谁,惊喜叫道:“是关将军和关小姐,快快退下。”
亲兵们退开两旁,那兄妹二人直趋至方绍近前,滚鞍下马,拱手道:“见过方司马。”
于荆州时,方绍就认识关兴,至于那关银屏,上回出使东吴路过时也见过几面。只是这俩小辈在这个时候忽然前来,而且还皆身穿戎装,却令方绍感到有点不解。
“原来是安国和银屏啊,你们怎么来了,还这样一身的打扮。”方绍奇道。
关兴道:“我等听闻陛下下诏伐魏,故而特赶来请方司马将我们收入麾下,也好为国家出几分绵薄之力。”
“这个你们初来长安,正该好好休息才是。而且,未得陛下诏令,带你们出征的话,似乎有点不太妥当。”方绍显得有点为难。
关银屏见方绍推辞中,跟着道:“如今举国上下,都在为伐魏而战,我与兄长身为大将军之后,又岂能躲在安乐窝中独享清闲,传将出去,岂非有损我父亲之名,所以恳请方司马准许我们跟着你上阵杀敌,为国尽忠。”
历史上的关兴还是很有能力的,其少时便有名,而且深为诸葛亮所欣慰,无论是在北伐还是在治政中,都委以过重任。至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