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今日王国峰眉宇间似乎有些轻松,脸上还带着笑容,起身后向众人行军礼时动作也是潇洒漂亮,叫人感觉似乎换了个人。
讲到此处,惟功顿了一顿,笑道:“中军部所属各司局、处,就是这样了,以后可以再增加和酌减,不过目前应该够用了。”
众人不出声,只是起劲的看他的表情。
蛋糕刚切一小块,除了中军部这些所属部门有了着落,底下还有不少人屁股坐在热锅上一样,急的不可开交,只是脸上还要装出一副镇定的表情,也实在为难。
惟功打量了一下场中部下们的表情,暗自一笑,轻咳一声,接着道:“下头宣布各营的主官人选。”
现在的辽阳镇正式编制就是两千八百人一营,每营两个千总部,每千总部两个司,每司四个局,每局一百二十五人。
在未来可能会调整到一局一百五十人,不过在目前惟功尚无此打算。
每个营会有一个局的骑兵,主要职责是为轻骑兵的范围,比如哨探,塘报,架梁等,惟功希望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能训练出合格的骠骑兵和游骑兵,各步兵千总部下的骑兵在未来也会增加,在战事之中,可以做为正式骑兵的辅助。
在未来还会出现龙骑兵和猎骑兵,现在宽甸和抚顺关都有辽阳镇的人在不停的买马,在辽镇如果不建立一支强悍的骑兵惟功是不会罢休的。
以现在的兵力而言,老兵可以编成两个不满编的步兵营,另外还有工兵千总部,辎重兵总队等部,不过都不能满编,还有一个骑兵总队,也不能满编。
在半年后,惟功希望能编成一个骑兵营,不过目前还只能忍耐。
新兵正好编两个营,训练前一个月是完全的步兵体能训练,一个月后,新的训练大纲会出来,方阵训练会和鸳鸯阵训练一样提上日程,每个新兵会根据体能等各种数据,被分配为方阵长枪兵,火铳兵,鸳鸯战兵等,当然,还有骑兵,战马会源源不断的买进来,优先分配给骑兵总队,哪怕是各级营官和各司的负责官员都只能先骑杂马,想换战马,有得等。
“步兵第一营主官郭守约。”
众人鼓起掌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老郭也是辽阳镇军官群体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已经小四十了,黑脸虬髯,一副标准军人的身形和脸庞,在京营里也是难得的负责任的军官。原本并不识字,在认识到惟功带兵的能耐之后,自觉服从和跟随,现在已经看完了几本兵书,每期识字班成绩都是优等,这样的本事加上原本的人脉和地位,独掌一营是必然之事。
第四百五十章 分别
“步兵第二营主官王柱……呃,王辅国。”
“好!”
“王营官多多照顾啊。”
相比为人很方正的郭守约,王辅国的特点就是擅于驭下,他的部下,对他的归属感很强烈,特别拥戴,一听到任命,预计会在第二营与王辅国共事的将领们就开始起哄。
“大人在此,你们消停些。”
王辅国脸上还是惯有的那笑容,众人更加开心起来。
第一第二两营其实可以取更响亮的营号,当时明军的营头都有这种习惯,守城的杂兵营都叫城守营,巡抚的直属营叫中军标营,总兵的是正兵营,当然也可以取自己喜欢的营号,比如选锋营,刚锋营,陷阵营等等。
不过惟功觉得还是方便区分和记忆比较好,数字是最省事的,比甲乙丙丁都简单的多,未来辽阳镇可能有几十个营,到时候就知道数字有多方便了,现在的每个营一旦确定下来,军人的胸前铭牌上就会刻上某人的所属营头是第几,一看就可看的清清楚楚。
而且有言在先,立下大功,创立不世功勋的营头,可以加前缀,这就属于营官们最想起劲的地方了,头盔加白羽,孔雀尾羽,营头名字加上漂亮好听的前缀,这是殊荣,值得为之努力。
“新军为第三和第四两营,主官分别是王乐亭,陶安然。”
相比神射的王乐亭,陶安然的存在感就弱了很多,但他也是一个老资格的顺字行出身的军官,为人严肃,甚至有些古板,但在军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上,十分出色。
对这两个新营官的任命,只有少数人面色一变,不过很快就掩饰了起来。
“骑兵总队由赵雷统领,马光远先当他的副手,将来再建一个骑兵建制时,马光远再去当主官好了。”
赵雷和马光远之争也是顺字行和外来将领的暗斗战场,马光远在镇夷堡诛斩速把亥一役表现的十分出色,而赵雷成功的救回了前辽阳副总兵曹簠,千里奔袭,打了一个很漂亮的捣心战事出来,比起李成梁父子的表现还要优异许多,直接使质疑辽阳镇战力的人闭上了嘴巴,立功也是不小。
争斗的重心还是顺字行和外系将领,特别是赵雷不属于顺字行不说,连京卫出身也不是,是来自边军的夜不收出身,他的派系支持实在是有限的很,相形之下,马光远获得的支持就强大的多了。
惟功这样的任命,当然是出于平衡的考虑,好在嗡嗡声虽然响了一下,很快也就平息了下去,就是马光远本人,也是神色怡然,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
不要说惟功已经点明了下次他大有机会,就算没有,马光远也不敢说什么,惟功在这支军队里有绝对权威!
“驻守金州中左所防守军港千总部,张猪儿为千总。”惟功说出最后一个军事主官的任命,紧接着便道:“下面就说民政各司了……民政设屯务司,下设水利、渔农、人力、屯务各局,孙恺阳老兄负责。”
孙承宗是半路跟随,而且放着大好前途不要跑到辽东来,众人不知道这其实是孙承宗锤炼自己的计划,历史上他就是在家耕读多年,并且在京教书,跑到山西大同一带考察边防,在边境呆了很久,辽阳镇的众人不了解这些,他们只知道这个长相刚毅威猛的青年专程跑来给大人和辽阳镇效力,所以孙承宗的任命获得了最响亮的掌声。
惟功也是满脸微笑,等着掌声结束。
他没有刻意去收罗历史名人,但孙承宗这个家伙不愧是明末最闪亮人群中的一个,不等自己刻意挖掘,自己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加上时机十分凑巧,这家伙已经算是融进这个团体之中,就算没全融也就只剩下颗脑袋了……惟功打算在未来几年多给孙大胡子加担子,彻底把他拽下来。
再下来是第二个历史名人赵士桢,虽然老赵不一定呆多久,不过惟功还是把将作司交给赵士桢来管理,同时给他安排了两个精明强干的助手。
高明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这一点惟功还是分的清楚的。
“工商司,由工业局和招商局,商业管理局组成,主官孙可大。”
“税务司,由征税局和稽查大队组成,主官李乘云。”
“财务司,负责预算,审计,拨款,结算,主官是任磊。”
“建设司,负责一切军政所需要的建设,主官张思根。”
“教育司,负责从小学到中学的基础教育,职校建设规划,主官徐元雅。”
“另外设廉政监察司,负责监察一切公费开销和民政系统所有人的操守,是否收受贿赂,肥私损公,怠政误事等,主官张一敬。”
这个人选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张一敬是有名的军情局的干吏,这一下居然成为一个民政司实权部门的主官,地位等同于军事部门的一司,算是实职参将的差遣身份,算是一个特别大的转变和超迁。
虽然意外,各人也是知道其中必有原因,而军情局的内部是外人不便窥视,亦绝不能窥视的神秘所在,所以议论声刚起没几句,接着就戛然而止了。
“好了,各自散去。”惟功站起身来,环顾左右,沉声道:“未来之路,就在诸君脚下,跟随我,我们将做出在大明前所未有的事业,切莫顾盼,切莫迟疑,走的慢了我会拉你一把,转身了就再难回头,诸君共勉!”
惟功说罢离开,接着张用诚也离去,大佬级人物先后离开,中层军官和民事官员也才慢慢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逐次离开。
“恭喜,恭喜。”
张猪儿一出门,就被麻登云和郭宇这两夯货给围住了。
三人的交情越来越深,特别是上次的事件引发了辽阳巨变,算是不大不小的立了一番功劳,张猪儿从司副把总直接超迁到千总,超过了很多顺字行出身的老人,不得不说是上头有酬功的意思在里头。
当然了,他的沉稳大气,军事素质过硬,文化课合格,早就被圈定为种子军官,重点培养的对象,这种待遇,文化课很差劲的郭黑子就没有,麻登云算是两边都很普通,但也胜在扎实,所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往上升。
“你们先不忙恭喜我。”张猪儿道:“郭黑子,听说你要调走?”
“嗯哪。”郭宇点头道:“上头点名叫我去侍从室护卫处,明日就得打包报道去。”
“好啊。”张猪儿点头道:“能到大人身边去,朝夕相处……你这厮也该受点调教,学点儿规矩了。”
“嘁,狼行千里吃肉,咱就算到护卫处也肯定还是吃香的喝辣的。”
张猪儿面无表情的一点头,道:“嗯,我等着听你被打军棍关禁闭的好消息。”
侍从室在很多人眼里是很神秘的地方,别的不说,规矩肯定是最严格的,郭宇这性子,只怕要大倒其霉,也不知道护卫处是出于什么考虑,将这种刺儿头挑到护卫处去。
“肯定是看中了哥哥的身手。”郭宇亮起胳膊上的疙瘩肉,毫无惭愧之意的大吹牛皮。
“得了,我们分别在即。”麻登云难得正经的看着两人,沉声道:“大人的大事业是刚开始,我们哥仨的前程也分别再开始,分别在即,可能一晃半年一年的才能见面,彼此珍重吧。”
麻登云是被调到特科总队去了,这也是叫郭宇郁闷的地方,在他看来,自己才够资格加入特科总队的行动组……辽阳事变之后,军情局行动组已经被人所知,虽然还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中,但好歹有一些端倪显现出来,各人知道这是一个专门厮杀的部门,对郭宇这样的暴力狂来说极具吸引力。
“特科总队要和以前不一样了。”张猪儿级别高,知道不少内幕消息,对两人道:“特科总队不是军情行动组,两个部门不是一回事,特科总队主要是负责战区前线的侦查,哨探,前哨战等,当然重点是军情侦查,这一层还要和参谋局的测绘人员配合,如果是特科精锐,还会渗透,捉舌头,简单绘图,总之,麻子你这一次去特科总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你们知道么,特科总队的头儿是谁?”
“谁?”两人异口同声的问,特别是郭宇,眼睛里已经开始冒光。
“郭增耀。”
“唉!”
“哈哈哈……”
郭宇和麻登云两人的反应真的是截然不同,一个唉声叹气,一个则是放声狂笑。
郭增耀虽然没有马光远和马世龙这样耀眼,但身为前夜不收局的老大级人物,现在是特科的领导者,可想而知,这个部门在此人的领导下,一定会在短期之内,绽放光芒。
“黑子你也不要气沮,在大人身边是难得的机遇,而且我也觉得将你这种人调去,不大象是老老实实的当护卫那么简单……”
张猪儿最后还拿郭宇开涮了一句,郭宇被他气的笑起来,不过三人都知道此去确实可能很久才见面,张猪儿要从辽中到辽南,并且是到半岛前端的金州中左所,要选定驻地,布划防区,巡逻防御,一切从头开始,这个千总不易当,所以张猪儿要第一时间紧急赶赴金州卫,开始投入先期的工作了。
三人彼此对视一眼,均觉意气昂扬,各自举拳在胸,行了一个标准漂亮的军礼,在这一刻,终是感觉对方的关切之意,虽然三人不免有较劲之意,在这一刻,却是有浓浓的袍泽情意。
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脱
转眼到了辽东八月初。
七月底的时候,连下了好几场雨,大暑过后,来一场雨便是感觉到一阵浓浓的秋意,几场雨过后,不仅是早晚凉,就算是正午的太阳也少了不少热度,正中午的时候,也很少看到打赤膊躲树荫底下乘凉的人了。
这几个月来,女真消停,北虏也很安静,自从速把亥死后,炒花吓的不敢来,估计泰宁部选出新的酋长,重整旗鼓也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泰宁部不会再来了。
没有泰宁部,黄台吉一个人孤掌难鸣,唯一要小心提防的就是插汉部的图门汗,但夏秋之时蒙古草原上草植茂盛,牧畜肥壮,在这个时候放牧还来不及,集结壮丁组建大军来进攻大明……找死也不挑这个时候,要小心的是秋冬之交那会子,或是冬季接连下雪,草原上遭遇雪灾时,那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一切都很安静,广宁城中的蒙古鞑子也多了起来,打仗时这些鞑子最多到义州,和平时期,他们就会赶到广宁马市,参与贸易,在这个时候,也是边关替大明的皇店囤积皮货的时候,同时也是边将自己开展贸易的大好时机,大家都一门心思求财,空气之中的兵戈之气消失的无影无踪,果然也不是没有道理。
沿着广宁北门地方,商铺林立,来往的客商很多,不过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汉商,在经过一个门脸阔大,门前干干净净,看起来就是很气派的商铺门前时,却都是下意识的绕道走。
原因很简单,这家门的招牌幌子上清清楚楚的写着“顺字行”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哪怕是北虏,也知道顺字行的物流业务开办的十分红火,讲规矩,费用低,时效有保障,不论是保管货物,代送,甚至是代购,都是有正经的手续,不象以前的脚行,完全乱搞,叫人不能放心,自己带车队运送货物,成本最少多上去三成,有了顺字行,一切就与以前完全的不同。
每当在广袤的沿边墙地方看到顺字行的车队时,都是叫人有一种极为安心畅意的感觉。顺字行不仅运货,顺带连安全也保障了,很多小商人都会选择在沿边地方随顺字行走,最少除了大股的北虏入侵外,跟着车队走就不怕小股的杆子土匪了。
这等于是包办了以前脚行和打行,加上镖行等各方面的业务,加上存取货物的方便,安心,整个北中国被顺字行抢光了物流生意,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可惜西到山西大同,北到山海关,这些地方顺字行就是进不去。
在怀来,保安州,延庆州等地,顺字行与当地的晋商势力还在做坚苦的斗争,两边不停的打群架,顺字行虽然是赢多输少,但也严重影响了顺字行的业务,而在广宁和宁远这边,干脆就是驻军不停的骚扰,检查,甚至有假扮马匪抢掠的可能,加上明里暗里的警告,宁远到广宁这整个广大的地域顺字行已经被掐断了业务链,与关内和辽阳的生意渠道被整个斩断了。
门前车水马龙,门内却一片冷清,这种情形已经几个月过去了,这几个月除非极少数稀里糊涂的小商人来上门之外,顺字行几乎是一单生意也接不着。在这里的大掌柜已经被调到辽阳,表面上只留着普通的掌柜和一群伙计撑撑场面了。
如果能撩开顺字行门面柜台往里那道门的门帘,一切就都与外头显示出来的大为不同了。
“李头儿,这是朱尚骏,侍从室督查局督查员,武职为把总,指挥同知。”
“见过李千总。”
李青自从跟随赵雷从草原深处折返回来后,立下这般大功,朝赏是已经升到都指挥同知,世职也是指挥佥事,这个世职是戚继光祖上打了二十年仗才到手的,李青不到两年就成功了。
越是如此,越是不大放在心上,和很多顺字行出身,同时又是惟功身边人的心腹亲信们一样,他们更在乎的是在内部的升转超迁,还有自己能掌握多大力量,做出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