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

第45章

香港从1949开始-第45章

小说: 香港从1949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记者认真的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了走过来的罗亮恒:“根据《香港人报》那边发报的负责人说,铜锣湾一共是免费发行了六千多份,可真没想到,居然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发光了!”

“六千……”李达伦皱了一下眉头,他听着这个数字有些刺耳,心里也突然有些酸溜溜的:“还不是那些报社乱凑热闹?简直就是变相地替他们宣传。要不然,他们哪可能一次送出去那么多?”

“主编, 我听说,《香港人报》不光是在铜锣湾,他们还在湾仔、中环、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黄大仙这些地方一齐送报。这一个地方就差不多是六千,那一天下来,岂不是得有四五万份?”那名记者擦了擦汗,又开口问道。

“哪有那么容易?”李达伦冷哼了一声,又警告的看了这名记者一眼:“把这事儿给我烂在心里,待会儿出去不许乱说,明白吗?”

“是!”记者点了点头。

“明和。咱们恐怕真的要有麻烦了!”罗亮恒突然在一边插嘴说道。

“怎么了?听到他们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出去六千份报纸的事迹,害怕了?”李达伦有些不悦地反问道。身为亲密战友,他对罗亮恒在手下人面前露怯的行为是很不满意的。

“我不是怕这个!”罗亮恒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报纸递到了李达伦手里,又指了指最醒目的那个标题:“你看看他们这篇报道!”

“《新中国人口危机》?”李达伦咂了咂嘴,又摇头笑了笑:“我还以为他们这回有多了不起的新闻。这个命题倒是挺会危言耸听的,可惜,依然脱不了哗众取宠的表皮!”

“再往下,最后一段,你仔细看看!”罗亮恒又伸手指了指,一脸郑重。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对其进行规划,必然会在将来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北京政府是否已经想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如果想到了,他们又打算如何解决?……本报已派遣相关记者前往罗湖投递本期报纸,希望能够获得中共方面的评论或者答案!……那北京政府到底会否回答我们呢?如果回答,答案又会是什么?本报将会在近期定时派人前往罗湖等候消息,如有答案,将在日后的《香港人报》上为大家做全面的报道!”

“砰!”

李达伦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卑鄙!”

第七十六章 任务

不管是什么时候的香港。都永远不能轻忽一个词:大陆!

因为,香港跟大陆的联系实在是过于紧密。这个小地方几乎无时无刻的都在承受着大陆的影响。尤其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政府一直都没有拿出一条有关香港的政策。而考虑到中国共产党跟苏联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对英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感,香港的居民一直都非常担心大陆方面会采取强硬政策。除了野心家,没有人愿意过动乱的日子。香港的居民,除了那些多年前就定居于此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乱而南下至此。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支持共产党的左派人士,但是同样也不缺少国民党的支持者。而因为对新中国政策的不了解,以及港英政府倾向性的宣传,占最大部分的中间派们也对北京方面有不少的忌惮。他们只希望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而不要再被迫四处逃避。

可是,面对庞然大物一样的北京政府,区区一个香港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在绝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他们除非下决心离开这里,否则就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大陆的一切!就像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北京政府一直不对香港方面的事务进行表态,香港的局势就一直难以稳定,哪怕解放军推进到深圳之后一直没有动静。也依旧人心惶惶。

所以,基于这种想法,有关大陆方面的新闻在香港一直非常有市场。因为人们都希望从大陆的政策变动中发现一些端倪。但可惜的是,身为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势力笼罩下的香港与之有先天的绝缘性。明明是近在咫尺,却又尤如远在天涯。

而现在,却突然有一份报纸告诉大家:我们要采访大陆政府!

虽然这种采访的方式只是通过罗湖的口岸向对面投递报纸,提问的也只是人口问题,而并非大家最关心的解放军会否进攻香港之类,但是, 这种行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创举。何况,这份报纸还做出了承诺:如果大陆方面会有所反映,他们会在近期的报纸上进行报道!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对大陆对香港态度的试探!

虽然这种试探的结果可有可无,不管大陆会否作答,《香港人报》都可以自圆其说,甚至还因为这种圆滑的举动而让包括《港岛日报》的主编李达伦在内的一些心胸不怎么宽广的业内人士感到极为愤怒,引起了香港许多报社,甚至还有诸多电台对《香港人报》的围攻。可话说回来,如果大陆方面回答了这份报纸的提问呢?那么,大家接下来是否可以继续交流?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深入,大家最关心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提出来……反正,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能挣个心里有底不是?

于是,《香港人报》出名了,而且还是出了大名!

*****************************************************************

按照先前打出的广告。《香港人报特别周刊》总共要免费发行七天!身为报社副主编,胡家义这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忙得要死。不过,他并不是为了报纸的编辑排版而忙碌,因为早在创刊后不久,张力就已经在谋划今天的事情了,只是一直瞒着,没有告诉大家而已……这一点最让胡家义感到难以接受,为了这个,他堵着张力足足“教育”了两个小时,可惜没什么效果。而顾名思义,所谓《特别周刊》,自然不会太过在意新闻的时效性。要是那样的话,又何必发什么特别刊?直接印到原来的报纸上不就是了?这些特别刊都是张力提出的一些问题,并包含了一些对这些问题和相关方面较为深刻的评论,都是早就都准备好的,每天拿出一份儿给印刷厂就行了。

胡家义要忙的,是在发行特别周刊的这段时间内架设好一个大报社的基本框架。

因为,如果《特别周刊》的行动成功了,《香港人报》必然一跃成为香港有数的大报之一。那么,再只是这么小猫三两只,甚至连一个专职的记者都没有的情况就不太符合报社应有的局面了。所以。香港人报社必须进行扩张。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特别周刊》发行之前,也就是元宵节的那场宴会之后,胡家义就按照张力的嘱咐,在轩尼诗道租了一套房子,将之做为《香港人报》新的驻点,并据此开始召收新成员。不过,由于心急,等胡家义反映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对面,就是《港岛日报》的老巢。两家报纸本来就因为先前的笑话转载问题有一些纠纷,如今《香港人报》更是打到了家门口,《港岛日报》自然难以咽下这口气。不过,这时候《香港人报》还没有开始免费发行报纸,还只是一家不出名的小报社,所以,《港岛日报》方面的人还没有太多的紧迫感,只是平时见面的时候,仗着自己大报的背景,经常语出轻蔑,讥讽一下《香港人报》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罢了。对此,正雄心壮志加紧张兮兮的胡家义极为不爽,亲自找上了《港岛日报》总编李达伦,意图借非法转载事件对其进行施压,让港岛日报社的人收敛一下。可惜,李达伦却觉得胡家义仗着几个笑话的问题就找上来,根本就是小题大做,是蓄意挑战他们大报的尊严,于是一通奚落。彻底的撕开了颜面。

……

“哈哈,主编,真痛快!今天我特意从港岛的门口走了一圈儿,他们全都缩进去了!”

就在李达伦气呼呼地大叫“卑鄙”的时候,《香港人报》新据点,新近加入的记者卫风大笑着走进了胡家义的办公室。他原本也是《香港人报》的成员,跟辛辅善交好,有点儿裱糊匠的手艺。田默闻卖了报社之后,出去到一家当铺当了学徒,可惜生活的依旧不怎么样。偶尔有一天看到《香港人报》的消息,又打听到主编是老相识胡家义,立即就跑来找工作。而身为老相识,胡家义自然也知道此人的底细,虽然能力并不怎么样,但也是中规中矩,跟他自己先前也差不多,再想想目前《香港人报》还没有正式发展起来,正需要几个人充充门面,同时还要照应一下辛辅善的面子,便答应暂时试用三个月。

“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没事儿就知道搞这些无关紧要的。叫你去统计今天的发行量,你统计完没有?”胡家义正在跟李广生谈事情,看到卫风这么不讲规矩的走进来,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卫风仗着是老相识。虽然才来了几天,却一直都显得很随便,这种作风让他很不喜。

“统计了!”卫风似乎没有看到胡家义那一点点不悦的表情,自己搬了把椅子就坐到了李广生的一侧,正对着胡家义大手一挥:“整整六千份!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发完!”

“这么快?”李广生有些惊讶。

“所以才痛快!我看港岛那边恐怕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所以嚣张不起来了,哈哈……想想那群家伙一个个都躲着不敢见人的样子,我就高兴!”卫风大笑道。

“行啦行啦,才一天而已,你就兴奋成这样?”胡家义心里虽然也很兴奋,却有些不喜卫风得志猖狂的劲儿。

“能不兴奋吗?这才一天。一个地方,就六千份!”卫风伸出六根手指头正面比了一下,又反过去比了比,眼睛盯着胡、李两人,一脸地热切:“想想咱们以前?一天才几百份,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两三千,可今天咱们却足足准备了两万份儿!而且这才只是头一天!……我在铜锣湾发报,发完了还有那么多人埋怨咱们发行的数量太少。我估计,等到第七天,咱们最少也能发行出去六七万!哈哈,现在香港这么多家报社,有谁能有这个水平?《华侨日报》也就是这个数吧?……到时候,咱们只要再努力几把,香港第一早晚是囊中之物!”

“可咱们只是免费发行七天!”李广生抿着嘴,想笑,又似乎有些忧虑,“根据咱们老板先前的预测,一旦特别刊停止免费发行,报纸的发行量肯定会大幅下跌。就算第七天咱们能达到发行六七万的数量,等特别刊一停,愿意花钱买报的人还能有多少?”

“就算跌,又能跌多少?咱们的报纸可不比《华侨日报》和《成报》那些大报差,港岛那边更是跟咱们没法比。差的,只是他们发行的时间长一些罢了!”卫风不在乎地说道。

“还是有差距的。报纸毕竟不可能永远只是评论和预测,咱们也得有自己的新闻。”李广生正色说道。

“是啊。阿力一直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个。时事政治方面咱们不怕,可毕竟不能老是用别的报纸上转载的新闻,就算国际上的新闻咱们跟不上,至少香港本地的不能总是人云亦云,那样的话,咱们这时候就算搞得再热闹,早晚也撑不下去!”胡家义赞同地点了点头,李广生说的是正理儿。你在香港卖报,却不知道香港的新闻,时间短点儿还行,大家还能看个新鲜,可等过得久了,谁还会理你?

“本地新闻也得有路子才行。可现在咱们没有啊。”卫风有些为难地说道。

“鲁迅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胡家义瞟了他一眼:“你现在是咱们报社的首席记者,虽然还在试用期,可想要获得正式的聘任,总得拿出点儿成绩吧?”

“我?首席?”卫风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一脸讶异:“主编,你没搞错吧?”

“当然没错。”胡家义点了点头:“咱们老板亲自指定的。不过,他也说了,如果你不能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拿出一点儿成绩来,就算是首席也得走人!”

“那还不是跟其他人一样?”卫风撇了撇嘴,他还以为首席记者能有点儿特别的照顾呢。

“一样不一样全看你自己。”胡家义笑了笑,又开口问道:“咱们报社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十来个吧!”卫风扳着指头算了算:“不算少了!”

“是啊,人是不少。”胡家义点了点头:“可见咱们的号召力还是太小。这么多人,除去我们这几个,才七八个记者,而且包括你这个首席在内,都只是一些小记者!没有人做过大新闻,有的甚至还只能玩玩笔杆子,勉强帮人改改错别字,有时候还给越改越错,更不知道怎么去找新闻。……你说怎么办?”

“就这么点儿人,水平就这样,我怎么知道怎么办?”卫风摊开双手,一脸认命的模样。

“老板下了任务,你如果能在三个月内把这些人调教出来,找出几个像样的市内新闻,或者建立好几条新闻联络渠道,他就给你升职加薪。而且因为你是首席,所以加薪的幅度也会比别人大上不少。”李广生在一边说道。

“先别说加薪升职。老板他真的想让我去做这些事儿?”卫风再次指向了自己的鼻子。他有点儿心虚。他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能来香港人报社,主要也是因为辛辅善的关系。至于真实水平,恐怕也就跟正在尖沙咀那些地方发放免费报纸的家伙们差不多。虽然升职加薪的话听起来挺顺耳,可也要有那个本事拿才行。他这人别的优点没有,就是识时务。

“没错!”李广生没理会卫风眼中流露的那一丝不情愿,一脸正经地说道。

“那,那如果我做不来呢?”卫风又问。

“卷铺盖走人!”胡家义叹了口气,看到卫风投递过来的求情的眼神,又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别看我!这是那姓张的混蛋的意思!……他说了,人跟驴差不多,有惰性,不打不走!只是驴的脾气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人呢,是不打不动,一打就跑!所以,就连我,他也只给了三个月试用期,如果到时候报纸不能达到他的要求,我也得滚蛋!”

“还有我!”李广生也苦笑着插了一句。

“……”

第七十七章 广州公安局

1950年3月15日。

广州市公安局召开了一次微型的高级干部会议。与会的有公安局局长谭政文、新成立的广州市公安总队领导。亦即原公安军第十九师的政委何明,以及副师长汤光礼三人。

“这些资本主义份子,真是一点儿也不消挺!”

会议在局长谭政文的办公室里举行。只是,看着办公桌上摊开了三份报纸,以及谭政文用红笔勾划出的“北京政府到底会否回答我们呢?如果回答,答案又会是什么?本报将会在近期定时派人前往罗湖等候消息……”几句话,公安总队副总队长汤光礼明显很生气。

“这帮资本阶级,打不过咱们,就只会躲在帝国主义的屁股底下耍无赖。”副总队长如是评价。

“小何,你怎么看?”

谭政文,又名谭哲,号藻如。湖南资兴人。幼读私塾,高等小学毕业后。其父谭聿怀,有文化,通中医,民国初年为乡里创办了一所小学,土地**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办农会。湘南起义后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在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谭政文于1927年初考入广州国民**军第二军官教导团,也从此走上了**道路,并且一直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中社部副部长(部长李克农)。

1947年底,石家庄解放,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形势迅猛发展。中共党中央为迎接全国胜利,向西北局、华北局、华东局和晋绥分局发出电报,抽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