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那少女的身体,他花了好多年才适应,从而还是带有少女的思维,譬如爱美嫌弃男性什么的。
要不然,她也不会研究如何精神分裂成两份,一股脑儿进入,不成功便成仁,实在太冒险。
估计日后藏传佛教的转世灵童,实质上就是今日地尼这一支传下去的,关键一个在中原一个在青藏高原,是如何传过去的呢?
难不成地尼有一天突然又想回身毒,在路上遇到不可抵抗的威胁,自己身死,把精神修炼的方法也遗留在了那里?
赵云百思不得其解。
身毒的炼体之法,和汉人武学完全走了不同的路。
他们在修炼之初,就用体力少得可怜的内力,来强化自身。
刚开始,是强化体表,慢慢地,强化五腑六脏。可惜不管是地尼还是达摩,仅仅是体表比一般人强。
地尼的这一具身体,根本就没完全和精神契合,至于炼体都说不上。否则,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地解决。
关于吸收人家的内力,先秦古卷上说的是同一属性,否则吸收过来的内力会引起反噬。
最要命的是,对方要心甘情愿,像人家攻来无意识地被吸收都无所谓。
就算是同属性的内力,由于不是自己苦修所得,吸收的量少不说,融入自身也需要一个长期运转的过程。
不管是精神修炼直至夺舍和吸取别人的内力,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估计也只有在这种社会才会有部曲家仆愿意奉献。
唉,诱、惑好大啊,赵云看着都有些魂不守舍。
“阿爹,我要去一趟上清宫!”他合上典籍闭目说道。
“啥?你要把这些东西和李家分享?”赵孟大惊失色。(未完待续。)
第三章暗流汹涌雒阳城
北疆的大捷,让久被胡人欺负的汉人看到了我大汉军队对夷狄作战也能打胜仗。
这次赵云的出征,与其说是赵家的崛起,不如说是士子集团的阴谋而已,只不过老谋深算的杨赐也认为乱世将至,顺势推赵云上位。
别看刘宏和宦官集团合谋,对士子集团举起屠刀杀得那是一个欢快。
可是对真正有大名声的士人,他们双方都是不敢加害的,大不了贬斥而已。
很奇怪的一种现象,文武分家乃至文人压倒武人,是从有汉一代开始的。
自从董仲舒提出“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文人的地位莫名其妙就高涨起来。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每每说“**************”,是形容武人和市井之人的忠义。
但是汉代以后,渐渐形成所谓文人的气节、风骨之类,难不成武人就没有么?
想想看,不说别人,就是赵云的两位岳父,荀爽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公然跑到汉水之滨去著书立说,离着雒阳并不远,也没看到皇帝把他怎么的。
后来,眼看旧日同僚一个个离职的离职,被杀的被杀,老大人灰心之下,在族学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颍川书院,反而赢得偌大的名声。
其中,皇室没有啥举动,不赞成也不反对,士子集团看来,就是文人的胜利。推波助澜之下,颍川书院俨然成为学子的圣地,甚至是和太学掰腕子的地方。
可以说,凡是从书院出来的学子,到太学只是镀镀金,想办法家里使点钱整一个孝廉出来,那就是妥妥的编制官员。
蔡邕那老头更是一块硬骨头,别看他整天埋头编写《熹平石经》,里面的猫腻多着呢。
宦官集团本身就在和士子集团斗争着,双方应该说到了你死我活的临界点。
自古文人相轻,也可以说,大汉就毁在文人及其身后的世家手中。
到了这样的关头,士子集团内部犹自扯皮不休,今日跑到蔡邕跟前说我家的学说是正确的,明日要么明着要么暗中贿赂,就是想让自家的理论被编入石经里面。
不仅如此,有些还和宦官勾结起来,那可是在朝堂上厮杀得刀刀见血的政敌,也联合向蔡邕施加压力,让他采用相关的派别。
可是,这老头不,对知识的求证精益求精,惹毛了双方的人物。
那又如何?灵帝不过是让他流放,后面有一些捕风捉影,说宦官集团要来残害蔡邕的谣言甚嚣尘上,害得通过流浪知道生命艰难的蔡老头一溜烟跑到扬州躲了起来。
其中,要没有皇帝的宽容,就是你跑到凉州和幽州的苦寒之地,也会把你逮回洛阳抄斩。
赵家麒麟儿是文人还是武人,京中的世家们已然开始争论不休,灵帝害怕其武力值太高,不想这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试想下,那小子乃是二皇子的老师,惹毛了会不会撺掇着学生弑父篡位?
刘协还在襁褓中,万一等赵云在雒**深蒂固了,天知道有没这可能性?
几方的角逐,让他成为武人,四镇将军都不算武人什么才算?
至于鸿都门学博士,对不起,那是昨日黄花,今后他就是武将,为大汉开疆拓土。
朝中的波诡云谲,你即便立下了不世之功,雒阳朝堂上给你的赏赐那不是你能操心的。
赵云也知道这是一个坑,却也心甘情愿往里面跳。
江南看上去风平浪静,有长江之险,轻而易举就和江北隔开。
原本轨迹中的东吴和巴蜀,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他此去征战,不仅要完成灵帝征伐南越的任务,还要在荆州扬州甚至益州的世家门阀手中拿到足够的粮草,才能保证南征的顺利进行。
哪怕是如此,世家们也趋之若鹜。家族除了继承人以外,嫡系的还有多少人想出头?简直不计其数。文臣这边走不通,武将那里也要争取一番。
赵家多厉害?连凶猛的鲜卑人都被打趴下。要不是朝中怕他们功高震主,其实是他们没有得到好处,估计现在大草原已经纳入大汉的版图,至少大家是这么认为的。
长城以北或者西域的少数民族,才有资格被叫成胡人,而境内的或者南越之地,中原人往往称呼他们为蛮夷。
连胡人都能打败,何况是不值一提的南越呢?京里的家族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在其中分润功劳,走一趟就能成功,何乐而不为?
其实真有那么简单吗?始皇帝雄才大略,遣赵家先祖赵佗攻南越,直到他死后都还没平定,只不过把路给修好了。
因此,南征尽管还没有在皇帝面前誓师,已经有不下三十多家大豪门前来拜访。
那些不入流的,直接在门房登个记,连门都不让进的家族,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多的家族前来,赵满囤就算跟着赵孟父子北征,眼界也不是很广,能认识一些世家门阀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拒绝了不少实力强劲的家族。
再说,哪怕能成功见面的,又有几个人真正得偿所愿了?
连赵云都不清楚,他被没见着的人给算计了,领头的竟然是刘表,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中出名的荆州牧被曹操称为“虚名无实”的人。
真实情况又如何?
不妨想想看,在既定的轨迹中,刘景升匹马单枪,只身入荆州。
他联合世家,娶蔡家之女为妻,诛宗贼,让三国还没开启大幕的时候,荆襄之地成为一方净土,各方人才纷纷来投。
东边的孙家父子三人,被称为江东猛虎的孙坚被他给杀了,孙策名号小霸王,可曾有一天为他父亲报了仇?
就连盖世名将周瑜也束手无策,枭雄曹操嘴上说人家,不也等他去世了才敢兴兵么?
这样一个人物,因为他也姓刘,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马上就跑了,此时觉得是一个契机洗白,到南征军中混一下,摇身一变成为功臣就可以免罪。
刘表被时人誉为八顾或者是八及之一,一下子就成为那些同样没得到机会的人的首领。
此时,众人聚会,他左手边一个十多岁的青年嘴边刚刚长出绒毛,大声笑道:“赵家小儿,不过写一两篇文章,赵家趁着檀石槐衰败之际前去攻伐获胜。”
“诸位,或许你们都以为真定赵家能征善战,那样的战阵,任谁去统帅都能打赢。”
“及至袁本初率军,直指鲜卑王庭,胡人群起而攻之,焉能不败?”
“立也曾在荆州扬州游历过,有幸结识了景升公。诸位可能不知荆南、南越之险,道路崎岖,不下于蜀道。”
“此次陛下召此子为帅,乃一大败笔,待我到誓师之日骂他!”
顿时群情激愤,恨不得南征之日早些到来,把赵云骂个狗血淋头。(未完待续。)
第四章阿爹你out了
和赵云比起来,袁绍是雒阳城里的地头蛇,士子间有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本初,我们该给赵子龙提提醒,别让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把轰轰烈烈的南征给搅和了。”许攸很喜欢袁家的一切资源,他随手丢了一颗葡萄进嘴巴。
还是大户人家有办法,雒阳的葡萄早就绝迹了,这据说从幽州之北送来的,据说是赵家人掌握了鲜卑部族在那里的尝试,京城里卖得挺欢。
袁绍不怎么喜欢许攸,不出乎意料,他就是下一届的袁家家主。你麻痹,喊劳资本初,你有那个资格么?一个南阳破落户而已。
想起南阳,他不由火大,何颙不也是南阳的么?现在倒好,跑到赵风那里再也不回来。
想想三叔说的每逢大事必静气,这才多大点儿事儿啊,我得忍。
“子远,赵家能迅速崛起而且快速壮大,必然有依仗。”袁绍见过陈群,那小子不是谋主的料,应该找一个谋主,说不定还是得找冀州人。
“对了,我要参加南征的事情传来,有不少人找过你,适可而止。毕竟赵云是御口亲封的镇南将军,我去不去是他嘴巴里的一句话。”
家里的人告诉他,这厮胆子大,不断找人要好处,那时坏的是自己的名声。
财货我袁家根本就不需要,你倒好,闷声发财。
“老爷,高公子前来。”许攸正想着是谁嘴巴这么长准备辩驳的时候,袁射及时出现。
“让他在书房等我,”袁绍心情激荡,脸上却不表现出来:“子远,某近日有些忙碌,还得不时到二叔三叔处问策。”
本来以前这样的场合,许攸是在场的。自己托便宜外甥高览帮南征找人,看来是有一个说法了,今后得慢慢疏远这货。
不是袁绍认为冀州出人才,是不是人才自己要审核的。关键冀州发展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后赵云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从他的乡邻里挖人,想起来都很爽。
程昱是曹操当之无愧的谋主,他接管了曹家的情报系统,听说士子要针对赵云心下忐忑。
“主公,子龙公子在京中树敌良多,得提醒下。”他忧心忡忡。
“仲德兄,我那老弟心中有沟壑。”想了想曹操才作答:“当初太学的人何等猖狂。如今呢,还有谁敢针对他?”
了解得越多,他就越发谨慎。特别是知道宗师强者念头通达,反应敏捷,设若自己上门去告知消息,会不会掉价。
士子么?也不是曹操看不起,而是认为压根儿就不是对手。
再说真要有事情,自己再出面,岂不能提高下自己的分量。
赵云和父亲在书房里优哉游哉,探讨着缴获的武功,根本就没想到,已经在南征序列里面容纳了这么多的世家,还有人在反对自己。
现在贾诩掌管情报,眼见赵狐也加入进来,他不想一家独大有些放任自流,生怕自己成为主公要怀疑的对象,没想到这消息硬给漏掉了。
当然,赵云即便知道了也没啥大不了,他又不是铜钱,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别被李家给坑了。”赵孟眉头一皱,他对儿子始终是关心的。
此次灭佛行动,目前得利最大的就是赵家,他们没有拿什么田庄地契,却分了不少世家们认为不值钱的店铺,那些东西又不能吃。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地尼和达摩的武学遗产,说不定能让赵家再上一个台阶。
李家和佛门也没啥两样,口口声声说啥清静无为,涉及到家族的利益,不一样暴走么?还和一直都不搭嘎的隐门联合。
结果行动结束,道门获得最大的利益,雒阳郊外的田庄,十之八、九进了上清宫的账户上,还施舍了一些给世家大族。
“阿爹,不着紧,现在我们两家还是合作关系。”赵云轻轻摇头。
他很看不起土地之类的不动产,赵家从来也不是靠着粮食崛起的。如果他要,估计李家都得低头,结果佛门的所有铺面全部拿到手。
赵孟很喜欢看到二儿子这种踌躇满志的样子,武者,就应该一往无前。
“恩,你好好处理。赵勇武功最好,先锋就给他吧。”他满意地点点头。
“阿爹,你out了!”赵云忍不住说了一句前世的语言。
“我是说,这里是雒阳,不是真定,做事必须要面面俱到。”
“真定如何?雒阳也又如何?”赵孟气势一上来,差点儿没压住,屋顶都在颤抖:“去年老子是北征统帅,此次你更进一步,是镇南将军。”
“阿爹,情况不一样啊。”赵云赶紧上前,轻轻拍了拍要暴走的老爹。
不能不说,赵家这几年来顺风顺水,曾经谨小慎为的父亲膨胀了。
“去年阿爹你去北征,情况太特殊。忠伯他家在士子间不待见,即便是涉及到国家民族大义,也没有多少人支持。”赵云缓声解释道。
“与其说北征,毋宁说满朝文武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我们不能看见鲜卑人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东西不还手吧,那样朝廷就失去了威信。”
“这些人一直在冷眼旁观,见到我们胜利,不马上就来分一杯羹吗?要不是你适时退出,说不定现在就还在泥潭里转悠。”
“鲜卑是处于衰弱之期不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的战略纵深,额,疆域辽阔,远不是我大汉所能比拟的。”
“我们仅仅是攻下不大不小的几个部族,治理方面就捉肘见襟,根本没有能力凭一家之力来覆灭整个漠北。”
“按照你的脾气,又不会分润利益给这些一直看热闹的家族。说到底,我们汉人的内斗比鲜卑人更厉害。”
赵孟的脸色凝重:“照你这么说,那劳资在雒阳,岂不是经常要和这群阳奉阴违的人打交道?”
早年走南闯北,每天挖空心思和别人打交道,以至于他们这一辈人的武功都落下了。
赵孟成功成为宗师,支系早就有人是宗师强者,二弟赵仲,一直在一流武者徘徊,宗师看上去遥遥无期,都是年轻时没有时间修炼导致的。
“你是唯一的公侯,怕个毛啊。”赵云不屑一顾:“不上朝不拉帮结派,自然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找你帮忙的。只要你行得端坐得正,不偏不倚,你就是雒阳的定海神针。”
“那皇帝就要头疼了吧。”赵孟始终有官本位思想,灵帝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很重。
本身就是唯一的公侯,自己端着,会不会连皇帝都有别样心思?
“你又没机会立功了,就是你想,别人也不会给你机会的。”赵云呵呵笑道:“再说,你就坐镇雒阳为孩儿保驾护航乃大功一件。”
“现在,你该明白为何我赵家不能一家独大了吧。世家豪门早就把南征定为唾手可得的功劳,岂能容我赵家独吞?”
他自然不会分析皇帝不过是傀儡,世家才是最大的获利者。即便说出去,父亲也不会相信的。君权神授,影响深远,在老一辈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身就很容易啊,”赵孟撇撇嘴:“蛮夷之地,大军一到望风而降。”
“先祖武皇帝难不成比不过我们后辈乎?”赵云乜了一眼。
赵佗南征的时候,六国覆灭,全国除了北疆就是南越。后世人老是提到什么长城军团,是不公平的,他老人家最终不也整合了诸越么。
赵孟闭嘴,不管是文人还是武者,对先辈是不会评价的。
“对鲜卑的战争,那是我赵家的强项。”赵云侃侃而谈:“可以说,在大汉,我赵家骑战甲天下。步战呢?南越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