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334章

赵云-第334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恭的节义,真是古今不曾有过的,应当授给他显要的爵位,用来勉励将帅。”

耿恭回到洛阳。鲍昱也上奏皇帝,说耿恭的节义超过了苏武,应该赐予爵赏。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骑都尉。

耿夔字定公,耿秉之弟,耿弇之侄,少有气决。

汉和帝永元三年,大将耿夔、任尚再次大胜北匈奴,俘虏其太后亲王五千多人,北匈奴单于仅有数骑于混乱中落荒而逃。

自此北匈奴残余部落在漠北再也无立足之地,一路向西流亡。三个世纪后,匈奴未被杀尽的余部终于侵抵黑海北岸,导致了原居民西哥特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

而多瑙河原住民汪达尔部落又被这帮“失败者”赶得向西侵入罗马帝国。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经不住这些野蛮民族的滚滚大潮,最终灭亡。

所以,耿夔将军的一击,恰似一根强有力的手指推倒了一个多米诺骨牌,导致了影响整个世界格局的民族大迁徙。北匈奴汗国逃亡后,南匈奴内附中国,再也不成气候。

从东汉开国到如今,耿氏家族共出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

可以说,耿家成为东汉一朝之巨族,与东汉政权共存亡的历史见证。

一路上,程昱都在不停讲述,曹操心潮澎湃,成为大汉征西大将军的心更强烈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二章曹操心急说大话(4/5)

身为武人,赵孟对文人当政是很反感的。别看这些个大臣见到自己恭恭敬敬,在内心里根本就不会把什么真定公当一盘菜。

军国之事,他们就当做儿戏,宁愿高谈着风花雪月之事,也懒得去分析其中的利弊。

当是时,国库简直就成了灵帝的提款机。他本人的生活,骄奢淫逸,军国大事,也要打仗的人自己来承担,没有赵家的开头,估计曹家也不会有这个意向。

尽管现在的谯国曹家在财力上和赵家有差距,可他们家在老家占有了谯国三成的土地,是不折不扣的大世家,还是能负担起一部分军资。

再说了,不管是在北疆还是西域,打仗一般都可以以战养战。胡人如何对待汉人,汉人就会如何对待胡人,杀死胡人,掠夺他们的财货在武人看来再正常不过。

在交州的话,赵云可不敢大肆搜刮,毕竟今后这里可是他的根基。

至于曹操要打西域,那就无所谓了,反正是非我族类,没有吃的没有坐骑,抢就是了。

“家主,有人前来拜访,说是三公子派过来的。”刚到家,赵孟还没有把气歇匀。

看到惠乘,他有些反感,云儿自己当家作主,是祖地的人决定的。哪怕他身为赵家族长,提出反对意见都无效,毕竟这在其他人看来是开枝散叶的好事。

“说吧,要老夫为你做些甚?”赵孟兴趣缺缺,不得不打起精神。

与文人打交道就是累,起先在崔家,崔烈偶尔说一句话出来,不得再三寻思。

要不然,被人知道说赵家家主没文化。反正名义上的桑梓当不得真,崔家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是冀州人,他们在幽州西部连公孙家都可以压制,何必来冀州蹚浑水。

“公爷,晚辈并没有多大的见解。”惠乘一愣,不晓得此老为何对自己好像有些不感冒,掏出赵云的信:“其实,乘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帅安排的。”

噢?赵孟让下人接过信也不看,不再说话,仔细打量起眼前的人来,生得很标致。

不能不说在,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刷脸的时代,真定公也不会免俗。他们家儿子当中,由于赵云一张国字脸,符合武者的标准。

心底里,赵孟对自己的二儿子有些偏爱,要不然怎么会不乐意分家出去?不过别问他,这样的事情,他打死都不会说出来。

“听说你此前是交趾太守,”赵孟看到他宠辱不惊的样子暗自点头:“为何云儿上疏认为你不适合当太守,依然还会为他做事儿?”

他确实很奇怪,至少自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这么成功的刺激事情。

“大帅分析得对,”惠乘不以为然:“乘来自寒门,自幼受到的教育比较少。或者正是大帅说的那样,我可以教授学生,却不是一个好的治理者。”

两人随后又聊了很久,大抵都是赵孟在问,惠乘在回答,他有老长时间没有见过二儿子了。去年孩子们都离开雒阳以后,为了给皇帝当人质,让其打消疑虑,过年都不曾回家。

听说过不少赵云的事情,有些时候,信里的只言片语,哪里比得上人家亲口讲?

“你知道曹孟德否?”赵孟很满意,最后话锋一转。

“没有正式见面,”惠乘有些迟疑:“毕竟在交州军民的心中,大帅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此前乘不才,忝为交趾太守,自不会去见他。”

“不过也不是没有印象,在南海听到的一些事情里,此人百折不挠。”

“面对贵族赵佗公留下的防线,一败再败,依然坚守,从不曾后退半步。后来更是在大帅的调度下,转而直奔番禺,一举扭转形式。”

赵孟一惊,看来是自己错怪了,想不到此子在赵云的压制下,仍然有自己的光芒,不可小觑。如此说来,自己真得出手运作一番。

此刻,曹操一行一惊看到了耿府的牌匾,不由自主打了个喷嚏。

“主公,是否染了风寒?”程昱有些担心,这段时间在雒阳一直不顺利,他生怕曹操倒下。毕竟在交州有戏志才贾诩发威,他心里面也耿耿于怀。

设若要是能西征,曹军的军师中郎将舍自己其谁?文人都喜欢这个名声。

永平元年,耿弇五十六岁去世,被谥为愍侯。

其后,耿家的当家人依次为耿忠、耿冯、耿良、耿协、耿霸、耿文金、耿喜、耿显,一直到现在的家主耿援,曾经是河东太守,又是桓帝的妹夫,妻子为长社公主。

曹操没注意,脑袋里面正在回忆耿家的历史,缓缓摇头:“没。雒阳尽管比交州要凉一些,我如今是二流武者,不至于因为气候地域差异受凉。”

“仲德兄,你说韩信当着刘邦的面评论项羽,周密预料楚汉的形势,就知道高祖必胜了。”

“耿弇公决策河北,定计南阳,也看到光武的帝业必成。然而自从耿弇攻拔全齐以后,就没有再立什么新功了。难道是不想再立新功?或者是当时的法度不容许他再立新功?”

“三世为将,道家以为是不吉祥而忌讳的,而耿氏却能世世代代以功名而自终其身,难道耿家的用兵是想以杀止杀?为什么独能兴盛呢?”

程昱可没想过这个问题,即便他考虑也不一定知道答案。

“唉,操也是随口问问。”曹操有些颓然:“想不到故河东太守,竟然执拗若斯。好像在他眼里,耿府比驸马都尉府要显赫!”

确实,在曹腾去世以后,曹家除了要洗去身上宦官后代的痕迹,想恢复大汉开国之初曹参夏侯婴的盛况。

想必两位前辈在世的时候,也不会把一个破驸马都尉放在眼里吧。

桓帝在世的时候,爷爷曹腾不管有多厉害,就是一个宦官是皇帝的下人。

等到灵帝继位,曹腾由于在帮助刘宏取得权利的过程中有功,可惜刘宏才十二岁,也失去了与曹家结亲的机会,要不然曹家真有可能是皇亲国戚。

灵帝登基时太小了,某些事物方面需要宦官照顾引导,宦官对其加以恐吓使更信赖他们,所以刘宏对宦官极其依赖。

他设置十二位中常侍,分别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现在被人们称之为“十常侍”。

这些人不仅封侯受赏,连他们的父兄子弟也被派往各州郡做官。他们把持朝政,贵盛无比,昏庸的汉灵帝甚至对人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宦官专权后,在全国实行独裁统治。只要对他们稍有不满,他们就诬告陷害,或流放禁锢,或罢官下狱,或杀身灭族,无所不用其极。

在经济上,兼并土地,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泽都占为己有,杀人越货,巧取豪夺,与强盗无异;在生活上,腐化糜烂,挥金如土。

他们还引导灵帝荒**政,伙同灵帝在西园卖官,支配灵帝驱正扶邪,从而使得正常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矛盾迅速加剧,最后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起义。

当然,后面的事情耿家不清楚,只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耿援在刘宏掌权以后辞官归隐。

曹操让幼小的曹仁拿着名刺,就说大汉征西将军前来拜会,他也对一直高高在上的耿家感到好奇。(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三章再穷不能穷教育(5/5)

可以说,扶风茂陵是耿家的地盘。在这片土地上,只要发生任何风吹草动,作为当地的无冕之王,耿家就能很快收到信息。

曹操一行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到了扶风,就开始打出自己的旗号。当然,要是打出征西将军的旗号,无疑于找死,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这就像赵云前世那个比尔盖兹的女婿当上世界银行副总裁一样,这个年代,不仅仅贾诩会扯起虎皮拉大旗,别人也会,名刺而已,相信耿家不屑于给灵帝上禀。

耿家从光武中兴到现在,大汉军人里面的铁血家族唯一一份,其他那些家族,一整就是外戚想要控制朝政什么的,弄得整个家族都陪葬了。

耿家不是这样,他们只是军人,只会打仗,也不揽权,或者是他们这个家族存活的秘诀。

夏天的茂陵还是比较热的,哪怕是黄昏时分,呼吸也热烘烘的。

耿援正在凉亭里靠在老爷躺椅上,毕竟是武将世家出身,身体还很硬朗。接到曹操的名刺,他站起来,龙行虎步走到书房,吩咐耿纪开中门迎接。

没错,这哥们儿就是原本时空里被现在还是小娃娃的刘协搞了个衣带诏被孟德咔嚓掉的,想不到事情就是这么奇妙,由于赵云的乱入,两人提前相遇了。

耿家虽然如今远离朝廷,一百多年的古老世家根深蒂固,消息来源不要太多。

那边朝会上根本就没把这个西征当回事儿,这家伙就堂而皇之地打起征西将军的旗号。

耿纪好奇地打量了几眼,看到此人其貌不扬,还是恭恭敬敬延请:“家父在书房等候。”

两人素不相识,祖祖辈辈都没有啥交情。而且耿家的祖训,就注定不会和宦者后代有交集,尽管都是靠皇帝吃饭,一个是天子的下人,另一个则是帝王的武将世家。

“坐,”耿援和颜悦色称赞:“想不到贤侄年纪轻轻,已然为四征将军之一了。”

此刻,哪怕曹老板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继续装,赶紧起身施礼:“伯父见笑了,小侄对伯父对耿家心生向往,唯恐见不到面,方才出此下策,望见谅。”

耿纪在旁边一惊,首先他自己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其次就是做出来也不可能被人揭穿后还有这么镇定,就像在说别人的事情。

耿援眼里露出一丝赞赏:“交州基本平定,然镇南将军仍未班师,其志不小。”

曹操眉毛一挑,这问题不好回答啊。

“大汉开国以来,大帅是第一位镇南将军,他自然不会在南征的事情上半途而废。”

“交州虽暂时平定,祸乱之源则在三苗。三苗问题不解决好,大帅的朱崖洲都督也坐不踏实。所以,他反而把自己的本职留在最后。”

“嗯,了不起!”耿援眼睛一亮:“纪儿,你的年龄比赵镇南大,比孟德小,今后行事,当慎之。军国之事,要么隐忍不发,要么一劳永逸!”

“孩儿谨记!”耿纪站起来冲他父亲行礼。

曹操老神在在,这老爷子,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却也不得不受着。

“贤侄来意,老夫知晓。”耿援不亏是武将世家,说话根本就没有半点儿水分:“然则为何我耿家要帮你?我们自己西征岂不更好?”

这话说出来,曹操有些招架不住。他还不是原本轨迹中的曹丞相魏王,对方给他的压力比赵云的大多了。

并不是说赵云就一定要弱,两人行为处事的方式不一样。

不管是对待曹操还是袁绍,赵云始终就采用合作的态度,两人感觉舒服得多。

耿援尽管曾经当过河东太守,毕竟出自这个家族,身上的铁血味道是在骨子里面的。

“前辈,晚辈东郡东阿程昱程仲德,为孟德查漏补缺。”程昱比曹操大半辈,比耿援小半辈:“昱愚以为,天下没有长盛不衰的家族。”

“前辈在当今继位后急流勇退,显然已知从孝光武爷至今,耿家锋芒太露,是韬光养晦的时候。”

“然则耿家上上下下,自打我们进来以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下人,身上都有勇武之气。显然,耿家一直都在等待做冠军侯封狼居胥的机会。”

“孟德先祖曹参公,延绵至今,曹家沉寂已久,扬先人之威正其时也。”

“曹家和夏侯家再起,与耿家相互扶持,更有赵家在一侧,我大汉疆域百年无虞!”

耿援的眼睛越来越亮,想不到一个名不经传的程昱说话句句在理,可惜耿家没有此等人物。不然的话,何惧雒阳的风风雨雨?

“老夫准了!”他霸气地一挥手:“明日起即联络故旧,当以贤侄为首!”

“谢过伯父!”曹操有些懵逼,这就成了?忙不迭施礼。

“不不不,很多时候,口才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军国之事中。”耿援突兀地站了起来,魁梧的身形一览无遗。

他多想再上疆场,可惜这辈子没机会了。毕竟自己的身份是驸马都尉,一出动那就是主帅,刘宏敢吗?

曹操倒也认同这种说法。

在战场上,双方设若力量相若,每一次胜利都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到底是运气决定实力,还是实力带来了运气,这恐怕是一个很难说得清楚的问题。

正好这时候,程昱见没人搭理他,缓缓坐下。

耿援看着这名军师型人物,颇感兴趣地点头道:“仲德可真不错。”

曹操有些警惕地看着这头老狐狸,“是不错,但他和晚辈情如兄弟。”

“哦?”耿援愣了一下,接着无奈地摇头。

程昱在曹氏集团内的作用看似不如戏志才、贾诩等人,可实际上,他却是内部最平衡的人物,举足轻重。不管是军事、后勤、治理,样样都上佳的全才。

但更重要的是,这名智者并不是那种莽夫型的年轻人,他的运筹帷幄,以及卓绝的协调能力,都要比那两人更为出色,这就相当难得了。

曹操的警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耿援之所以喜欢程昱,因为他们耿家就需要这样的通才,毕竟是武将世家,有时候提点一下,马上就豁然开朗。

最主要的是这个人,兢兢业业,勤勤勉勉,任劳任怨,不该自己出场的时候就像隐形人。

这边的事情没想到解决得如此顺利,赵孟那边还才开始。

再穷不能穷教育,云儿,为父哪怕这个劳什子的真定公不要,也会帮你玉成此事!(未完待续。)

第两百一十四章再苦不能苦孩子(1/5)

不管是北疆还是交州,和大汉连接在一起,出兵很是方便。当然,交州那边因为几个关口还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不过,有弊也有利,至少可以让南征军从容地训练新兵。

西域那边,至少有一点,一般不会带太多的辅兵。想想吧,耿恭带着百八十人就可以在西域和敌人周旋。那就意味着汉军要出动,必须是精锐。

而精锐的部队,就是大汉本身也不多,全部在边疆长年累月战争中提升起来的。

本来,像张温到凉州督战,那里的兵可以说是大汉最好的兵源之一,上好的骑兵啊,结果手上空有指挥权不能掌控下面的部队,最后怏怏而回。

其中的过程和结果,在上层都是心知肚明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