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放牧大唐 >

第91章

放牧大唐-第91章

小说: 放牧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绝对算不得残忍,吐蕃人本来就有天葬的习惯,被野狼和苍鹰吃到肚子里,正是他们一贯的传统。

没被吃干净,反而是一种罪过呢。

石磊他们暴尸荒野,也算是顺应了人家的习俗。

石磊他们这一路上总算是平静了下来,也进入到东女国的腹地了,没有那么多人来抢他们。

这几天功夫,关于石磊这一战的情报也送到了长安城里的李二案头上。

看着手头的这份战报,李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我这个大舅哥啊……”李二的手指敲打着这份文件。

“辅机什么都好,就是气量小了一点。”李二苦笑着说道。

几天之后,几位边镇的军头,就因为渎职的罪责丢了脑袋。长孙无忌也恰巧请了几天病假。(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贩卖的是情谊

石磊他们一行人,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东女国国王所在的康延川。中间还经过了弱水,得亏水边一直都有大小不同的牛皮筏子,数量还不少,石磊这一行人连各种货物一起,才能够平安的横渡过去,没怎么耽误赶路。

说起高原上可真是把牦牛,给利用到了极致,牛毛编制成了毛毡,制作衣服和帐篷,保暖又挡风,牦牛肉是他们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牦牛奶更是他们的酥油,和各种奶制品的主要来源,平时牦牛还要充当他们的坐骑,牦牛粪还要作为主要的燃料来用,可见这东西说是全身都是宝也不为过。

石磊手下多了这么多牦牛,自然也没有浪费,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最为好用的母牦牛。

护卫当中也有精于制作这些东西的高手,有几个干脆原本就是突厥人或者羌人,因此奶皮子,奶酪这类的东西,也很快出现在了石磊他们的餐桌上。

而且之前死掉的那些牦牛,可也没有浪费,如今不是变成了前世卖的死贵的牦牛肉干,就是已经被炖了,或者干脆烤烤,就进了护卫们的肚子了。

可惜石磊肯定是没这个口福,去尝尝这些地道的牦牛肉了,谁让他只能吃素来着。

每天只能抱着热过的油饼,喝着用压缩饼干煮出来的稀粥,能有点野菜吃都算是加餐了。

高原上没有高压锅的帮助,想要做出真正的美味来,实在不太现实,尤其是对于忙于赶路的石磊他们来说,原本好用的压缩干粮,已经变得很是面目可憎了。

不过这油饼和压缩干粮,倒是意外的很是受到,沿途各个大小部落的喜爱。

石磊手头的其他商品还没动,只靠这些护卫们暂时用不到,或者干脆不想吃的粮食储备,就换回了很多的牛马。

考虑到自家的运力还比较有限,自然是优先来换取这些活物。

把它们往马鞍上一拴,就可以跟着一起跑了,顺便还能帮忙驮些东西,一举两得啊。

当然必要的干粮,肯定还是要留出来的,总要有底气,面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才行。

只看这火爆的销售情况,石磊都在考虑,自家的那些小吃店,是不是开错地方了。

貌似跑来高原上,会卖的更好的样子。而且看这些人的热情劲,这赚头也要大得多啊。

只是估计没有几个庄户,真的愿意一年到头蹲在高原上。

反正石磊肯定是受不了,长时间在这生活的,只是这酸爽的气味,就真心让人扛不住。

每到一个部落,石磊总要热情的捧出一条洁白的丝绸哈达来,顺便为头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石磊的美名,很快就在这片高原上传播了开来,同样声名远播的还有哈达,和石磊一直在热情推销的茶叶。

因为石磊每到一处,总会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茶叶的种种好处,解腻啊祛病啊这些。

尤其是高原上的人们,一直都是靠各种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很多问题确实都让石磊说准了。

因此这些人对于石磊这个“神医”的话,绝对的深信不疑。

面对石磊大方的拿出来,作为礼物的茶砖,这些热情好客的头人,也绝对没有吝啬的道理。

人家拿出来的,可都是各种天神赐福的礼物,自家怎么能不大方一点呢。

因此庄户们很快就发现,只是石磊这个庄主收到的礼物,就要远远超过他们交易来的那些了,就这样,人家还要对庄主感恩戴德的。

“高,实在是高。”这几乎是众多护卫们,每次离开一个部落,私下里说的最多的话了。

要不是队伍里还有一位东女国的正牌“高霸”,也就是女官,护卫们肯定要忍不住跑到石磊跟前,去好好取取经了。

“我们贩卖的不仅是货品,更重要的是情谊,如果让这些单纯的高原人,打心眼里认可你是他们的朋友,那么你拿出来的到底是丝绸,还是茶叶这都不重要。

哪怕你拿出的,只是一块石头呢,你说它值十头牦牛,也有的是人愿意相信。

只是这样坑朋友的事情,我们当然不会去做,咱拿出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茶叶的众多功效,可不是我瞎吹的,下次你再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是石磊私下里,和李大叔说起自己做法的时候的原话。

以后走吐蕃这一路的商队,都会由李大叔来负责。所以这一次和各个头人交谈的时候,石磊都要把他带在身边。

提前打好这个基础很有必要,而李大叔本身是羌人后裔,和高原民族交流起来没什么障碍。

本身也足够精明,而对自家的忠诚,更是完全不用怀疑。

是石磊特意从益州那边的大掌柜之中,抽调出来的。

也是杨大叔举荐的,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

经过一番锻炼,也不缺乏处理事情的能力,做吐蕃这边的大掌柜,完全能够胜任。

只看这么短时间内,他就已经和众多头人们,热络的不得了,石磊就知道自己没挑错人。

在石磊的手下人们,也都变得像高原民族一样,一身去不掉的腥膻味之前,他们一行人终于在女官的带领下,进入了康延川。

这里虽然号称是东女国的王城,其实规模也不是很大。

康延川建在三座山头构成的,大鹏鸟形状的大山西侧,位于葫芦形状的深山纵谷中。

整座王城由多层台地组成,用石头垒砌的城墙若隐若现,最宽处达4米。

一座碉楼静静矗立在那,看上去还是挺有威严的。

和其他部落比较原始的状态,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也算是有王城的气派。

马道之上,偶尔还能见到来往的商队,让这座威严的王城,带上了很多的商业气息。

这里也是石磊来到高原上以后,难得能见到其他汉人的地方,只能说这东女国的买卖,做得还是挺成功的。

女官把石磊他们领到了一处,大概是驿站一类的石砌建筑那里,先安顿下来。

女王大人也算是日理万机了,不可能直接就接见石磊的。

或者说这次的邀请,少不了这位女官,自己先斩后奏的意思,她肯定要先去跟女王好好沟通一下。

趁着这个机会,石磊正好也出去走走看看,对于这次的见面,他反而没有开始那么迫切了。

多了解一下这里的市场,才能更清楚,贩运那些货品来更合适,也能找清换回哪些货物,更加有利可图。

康延川也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不单是女王居住的地方,而是大部分部落精锐,都居住在内城中。

这里的防御,自然也是最强的,更高大厚重的石质城墙,密密麻麻的精锐战士,都显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而外城只有一些,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的官员和族人,更多的都是来此经营的外族人。

既有来自中原的世家手下,也有吐蕃头人的亲信,还有来自天竺的商人,不远万里的前来跑商。

而石磊带着两位大叔,还有人熊哥俩,轻车简从的在这片,更像是面积广大的市场的外城里,饶有兴趣的查看着,来自不同地域的商品。

琳琅满目的各式货物,让石磊兴奋不已,眼界大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金银遍地的大市场

虽然石磊这边尽量低调了,可依然像是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耀眼的很。不说他们身上的丝绸服饰,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只是人熊哥俩,这鹤立鸡群的身板,别人想不注意这一行人,也不容易啊。

石磊很轻易的发现了周围人的目光焦点所在,但是也没太在意。既然出来转悠,不至于把所有手下都拉出来,搞成武装巡游一样,但是武力威慑还,是很有必要的。

带着人熊哥俩,分明就表明了,我们很不好惹这一点,在高原上,有时候拳头大就是比较有理啊。

反正这些人看半天热闹,也就不会继续关注这边了,毕竟做生意才最重要。

石磊也没急着下手,虽然很多货物的价格,便宜的跟白捡一样,随便弄点回去,就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

这还是在益州的价格,贩卖到长安那边的话,说不定还能再翻上几番。

至于雅州那地界就算了,总共才多点人,好东西弄回去,也换不回钱来,买得起的人太少了啊。

石磊也总算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权贵,都要走这外贸走私的路子了。

这之中的利益牵扯,实在是太大了点,容不得别人不眼馋啊。

而且这样的涉外贸易,还真就只有这些个权贵能插手,别人也没那个路子,能把东西运到关外来啊,打通关卡可不是有钱就行的。

况且哪怕运出来了,没有足够的实力,保证自家货品的安全,也一准是被强盗们吃干抹净的下场。

到时候都没地说理去,你还能让吐蕃政府,专门为你一个小商人去剿匪不成。

特别是这些所谓的匪徒,本就是人家吐蕃大头人们的手下,这肯定不现实啊。

而石磊占着雅州的便利,有和周围几大军头的亲密关系在,还有众多实力强悍的手下,这才能带着众多抢手的货品,成功来到康延川这里。

就这还是一场大战之后才能成行,这才有机会,参与到这场利润丰厚的饕餮盛宴之中。

当然也得感谢当今李二陛下,是个能容得下亲近的功臣,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的人。

对于石磊这种谋取利益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而已,真的严格起来,多少人头也不够砍得。

等到所有商户,都不太关注自己这边以后,石磊这才开始认真研究起,各种各样的商品来。

李大叔自然也跟在石磊身边,这会少不了心里,也在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仔细盘算着用哪些商品,来换取什么东西回去,利润会更加丰厚。

顺便还要规划下,哪些东西分别贩运到哪里比较合适。

有些东西在益州,能卖的上价钱,去了长安说不定反而没那么金贵呢。

又或者路上耽误的功夫,对于多出的那些利润来说不太合算,这些肯定都是要计算清楚的。

看到李大叔他们,已经在忙活这事了,石磊就决定还是从兴趣出发,多看看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吧。

难得来一回这样的多国大市场上,权当来增长见闻得了,反正他对于哪些东西更值钱,也没什么太清晰的概念。

仔细溜达了一圈下来,石磊发现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时候,一般都会请东女国的高霸做中人。

所有人也都要上缴一部分利润,给东女国这边,她们的作用,更像是大唐那边的牙行。

收点个中介费的同时,也算是为双方的货物作保的意思,只不过这个牙行的主体,是东女国这么个部落联盟罢了。

在这样的地界,还真就她们能干这活,顺便收点个商税,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吗。

而且这边的商品,着实丰富的很,来自不远的白狼夷,也被称为旄牛夷的各种牦牛制品,毛毡啊,还有各种活牦牛,品质都十分过硬,数量也绝对能够满足需求。

天竺商人们,带来了众多的香料,还有各色宝石,象牙犀角一类的,也是不缺的,都是在中原价比黄金的好东西。在这里吗就比较泼辣了,相对算得上价廉物美的。

而对于他们来说,蜀中来到的“黄润细布”,也就是黄色的丝织品,可是无上妙品。连印度教传说中的众多大神,比如湿婆神,都对丝绸情有独钟,这价钱吗自然杠杠的。

西汉扬雄《蜀都赋》就曾经说过“黄润细布,一筒数金”。

石磊就把自己这个想法,给李大叔说了一下,看看其中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利润可图。

中原到来的丝绸等商品,都是硬通货,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停留,出货的中原商人很是少见。

倒是偶尔能见到挥舞着丝绸,直接当货币一样用,到市场上大肆采购的汉人。

见到石磊他们这一行人,少不了友好的打个招呼。

反正能来到这里的汉人,尤其是像石磊他们,这一看就绝不平凡的一群人,指定是大唐权势人物的后人。

即使不能结个善缘,也绝对不能得罪了,以后在国内市场上,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见到呢。

除此以外,东女国自家也有经营的商铺,而且规模还不小。贩卖的大都是当地的特产,钻石、朱砂、麝香、氂牛、骏马,还有很多的粗盐。

高原上可不缺少各种天然的盐池,粗盐这样的东西,都是大宗出货,只是大部分都贩卖给了距离更远一些的天竺,而没有卖到中原腹地去。

大唐那边如今可不缺各种细盐,青盐的市场,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还有几位吐蕃商人的商品,很对石磊的胃口,石磊甚至打算舍弃掉这趟的部分利益,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买点感兴趣的货物回去。

除了藏金和牦牛制品,还有马匹这种传统的优势产品以外,吐蕃人的摊位上,还有一些身形巨大的藏獒。

虽然被拴到了碗口粗的树桩上,依然丝毫不减它们那慑人的威势。

不仅众多牲畜,在它们的看管下,老实的不得了,那些个奴隶,也不免在它们的嘶吼下瑟瑟发抖,完全提不起逃跑的念头来。

要不是为了低调一些,没有带出自家那些松狮犬来,更没有带上竹子这个庞然大物,石磊还真想看看,这些藏獒是否真的如同传说中的那样悍勇无畏。

石磊手底下的那些松狮犬,如今的体型也只是比这些巨大的藏獒,稍微小上一号而已,也绝对是獒犬的身量了。

再加上经过两次改造以后,各项素质甚至还要超过这些憨大胆的大家伙,石磊是很想要见识一下它们的比斗的。

毕竟在他面前的这些,可是真正的纯种藏獒,没经过所谓的“人工改良”,更没掺杂那些杂七杂八的血统,也绝对不是后世那些个“猪獒”能够望其项背的。

对于它们是否敢于挑衅竹子的威严,石磊也是好奇不已。

后世可是有人扬言,几头藏獒就能干过熊的,石磊可不介意真的来试试。

石磊摩挲着下巴,饶有兴趣的看着众多的藏獒,他正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这些大家伙弄到手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叛乱的奴隶

石磊手下已经有大福它们这些松狮犬了,无论是用于狩猎,还是看家护院,又或者是最近拉上了战场,它们的表现,都绝对对得起石磊的喜爱,也没有枉费了石磊的两次改造。不仅身手够好,而且进退有据,表现的绝对可圈可点。

虽然没有像竹子一样,真个参与到对马贼们的杀戮中去,毕竟马贼们都骑着坐骑呢,大福它们的杀伤力,没法好好体现出来,而且石磊有意的避免,让它们参与到人类的杀戮中去。

毕竟对于“开荤”这点,石磊多少还是有点心理阴影的,因此除非必要,比如守夜中遇到偷袭的,要不然石磊不会让它们对人类下口的。

这还不像竹子,这货如今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猛兽,而且还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那种,杀戮对它来说,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自然。

虽然外形还是一如既往的萌萌哒,甚至因为身子更加圆润,看起来更加可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